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谈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谈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发布时间:2021-11-18 17:56:38

Ⅰ 如何培养学生美术创新能力

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强调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学个是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淡化象与不象的评价标准,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创造出一幅幅活泼健康、意想不到的好作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
1.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课改后的美术课应突出学科本位,适当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提高课堂的知识含量。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四课《傲雪梅花》一课中,我们可以拓展教学领域,让绘画与语文相结合,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梅花的图片、咏梅的诗句,营造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在作画前增进对梅花各方面知识的了解,从而能充满感情的、理解的去画;作画过程中可以让美术与音乐相结合,边作画边播放中国民乐《梅花三弄》等乐曲,让学生沉浸在浓郁的氛围中,能更主动地去画。一堂传统的国画课加强了与语文、音乐相关学科的联系,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视觉空间,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参考,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3.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 (罗恩菲德语) 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如果全班50多位学生都画出一样的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我在上三年级上册第一课《你、我、他》一课时,让学生们收集各种照片,用自己的方式画出照片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可以用卡通、漫画、素描、速写等形式进行描绘,经过两节课的引导,许多学生画出了不错的作品。
4.要了解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他们在年龄、性格、修养、阅历、生活环境、作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学生思维方式和作业面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学习过程中难免流露出年龄阶段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和特点,多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法,如漫画、卡通等形式,教师不要一味地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对他们进行限制,要允许作品的多样化。
二、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促其结果。如同一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已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作业中的优点,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课教学中的室内、外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三、建立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鼓励、扶持、促进创新
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老师留的作业“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老师的一顿毒打,差一点让这位艺术家早年夭折。
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的《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的:“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 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作为 美 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恶习。在作业评价上,要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自评,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具有个性的评价方式;注意保护和发展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工作精神。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 “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

Ⅱ 美术学科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小学美术学习兴趣学习空间美术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誉熏陶的一门学科,通过教学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审美品味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被战斗在教学前沿的教师真正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上,如何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与艺术潜力,使美术课堂教学要面对的一个实际性问题。以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为突破口,形成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口。

一、和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在学生眼里,教师的爱最有吸引力,无论什么学校层次的学生,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希望自己在教师心理的地位要高于其他同学。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一定要注意营造师生相处的和谐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活动,效果会事半功倍。
1.塑造人格魅力
学生的学习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他们因为喜欢一个老师才会喜欢这门课程。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赢得学生的好感,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喜欢自己,那么教学效果才会提高。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一个温暖眼神、一个安慰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甚至一个温柔的动作都能够在学生的心理掀起涟漪,激发学生的情感变化。所以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自身人格魅力的养成,在着装方面,力求整洁大方,言谈举止要文明优雅,教师的外边和言谈要有新引力,学生才会尊敬和亲近你,才会喜欢和教师进行交流。
2.关心爱护学生
以往的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注重自己在学生当中的权威性。而新课程的理念让我们明白教师要蹲下身子,走入学生的心里,和学生做朋友,才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里差距,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所以,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虽然美术课时不多,但是教师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记住学生的名字,表现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同时教师还要经常置身于学生之间,接近学生,关心学生,和他们一起玩,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生自然会乐于亲近教师,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就会更深。
二、开放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法国作家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在任何一门基础学科的教学中,都要把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艺术学科更是如此,因此,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
1.开放式提问,激发学生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直观感受相当重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鼓励他们积累生活中的实际素材,为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做基础;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设计问题的时候,以促进学生联想、发展学生的路基思维和想象力为原则,因为人类能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中训练学生把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结合起来,才能锻炼学生健全的思维方式。比方说对于北方的学生来讲,大多数没有见过杭州西湖的美景,于是教师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描绘一下自己心目当中的西湖,在学生的作品有了雏形之后,我在通过放幻灯片的形式让同学们观察西湖的特点,并鼓励形式:“大家看西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你能画出她秀丽的湖光山色吗?”在教师的激发下,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画出了属于自己的具有个性特色的西湖。
2.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
在小学阶段,形式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要以激发形式的形象思维为出发点。在教学中,采用生动、形象的挂图教学时培养形式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利用挂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出具有个性色彩的美丽图画。同时,富有趣味的故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对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的想象,然后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动的形象,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一切潜在能力,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使学生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绽放自己的出色才华!

Ⅲ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求解

美术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美术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小学美术新课标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只注意提高学生的美术技法、技巧,把重点放在基本功的训练上,而忽略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个不容忽视也不容回避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学生在绘画方面缺乏创造性。其实,创造性思维人人都有,只不过限度不同而已。普通的工人、学生甚至农民工都有可能迸发出一个个奇思妙想。一个个“小发明”、“小创造”都是他们一定水平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所以,创造性思维并非少数天才的专利。创造性思维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使人脑活动的最高级水平。一个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其大脑潜能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性思维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的思维活动,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独创性的努力实践和探索活动。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学识、对事物的感知、联想、理解等能力进行综合性、探索性、独创性的实践。因此,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就是一个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每个美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新课题。 一、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多少年来,师生关系常常被看做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给予”与“接受”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带微笑,语言生动、亲切,如此学生就会乐于上美术课,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也敢于用笔表现充满想象力的作品。经验告诉我: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是成功教学的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启发性的口吻代替注入的说教,以循循善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力与想象力,诱导他们的才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能促使学生对未知的东西进行主动的尝试和探索。在美术课上我经常安排一些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创作欲望的环节,如展示一些精美的工艺品,制作材料和方法,改变以往的习惯和制作方法都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必须予以鼓励,千万不要“好心”告诉他:这是错误的!而应该站到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观察生活,分析事理,切不可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理,应站在小学生的心理角度上,去发现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情感,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孩子们强烈的创作欲望。只有不断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才能不断增加学生的探索精神。三、 从注重模仿能力的训练向创造性思维转变在美术教学中有的教师比较重视学生模仿能力的训练,模仿的好,通常得到人的鼓励,而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却重视不够,这样无形中就抑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明白,“肖似”与“逼真”不是艺术美的真实。当然,模仿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须的。但模仿不应居为教学的终结,永远的模仿就意为停步不前。教师在课堂中应努力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想象,积极创造,充分发挥个性魅力,追求标新立异的风采,毕加索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艺术家”就因为他从来没有模仿过别人,也不肯重复自己,因而他的艺术生命始终是旺盛的、永恒的。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 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要尽可能地把书上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感性经验相结合,一是使学生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书上的理论知识,二是使学生明白“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这一真理。学生作品的创造性、艺术性的体现也取决于他对生活认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在学生进行几何形的分解并组合创作前,应适当给予学生丰富的原形启发,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加深认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研究大自然的情感。 五、诱发学生的想象问题能让想象力起飞,智慧起舞。想象是创造的双翼。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去思考闷题,需要教师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去想象,从想象中迸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我在给学生上“会动的画”这一课时,开门见山地问学生:“你们谁会做手影,请上来表演一下。”好奇心驱使几个同学鼓起勇气上来试一试,这时我找开投影仪,学生的手在投影布幕上形成了各种图像,这些手影图像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我还没问他们这些是什么时,他们已经说出了是生活中的那些东西。当我让他们在下面每个人练习做手的动作,看看还能做出哪些时,他们早就跃跃欲试了。一时间,每个人都在摆弄、研究着自己的手,想象着和生活中哪些东西相似。很快,就有人说出“蛇头、马头、兔头、剪刀……”最后我要求他们每人画出3-5个外形象手的图形。短短十几分钟,就有几十个较好的图形作品被“创造”出来了。六、 因势利导、及时启发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或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就需要教师及时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促其结果。如同一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学生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课教学中的室内、外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并以身作则影响学生。学生耳濡目染,自然也就会喜欢创造,勇于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活动。教师的语言应尽量清楚、简洁、精炼,而留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思维更开阔,更具有创造力,从而带动学生奔向未知的未来。

Ⅳ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教师示范,激趣尝试
为了激起学生对创作的兴趣,教师还运用泼墨和吹墨两种绘画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泼墨顾名思义就是将墨泼在纸上作画。起初学生掌握不好,墨泼在纸上学生还来不及晃动,墨已经在纸中央形成了一个大饼,黑乎乎的一团。“老师这是什么呀?”“你慢慢想想,如果在这添上几笔会像什么呢?”在一来一去的两个问号中,学生得到了启示。寥寥几笔,一只毛茸茸的小鸡诞生了。吹墨就是把墨或颜料沾一些在纸上用嘴吹来代替画笔作画,一般线条都是用吸管来吹墨珠。不仅非常简单易学,而且作画过程也趣味盎然,与此同时,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喜好等即兴地作画。孩子们在老师的讲解中也慢慢地创作了起来。从几点墨——散开——构图——添加,每个孩子都沉浸在创作之中。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2.现场表演,生动出题
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现场表演就能制造这样的教学氛围。如《人的面部表情》一课,教师带来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水,请同学到讲台上分别品尝,要求尝后做出夸张的表情,老师让同学们注意观察,然后画出来。同学们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完成了任务,画的神态各异,生动有趣。
3.范画展示,鼓励超越
小学生好胜心强,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教师不妨利用这种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比如,上课一开始,教师向同学们展示一张儿童画,并大加夸赞,然后鼓励同学们:看谁比这幅画画得更好。学生不甘示弱,就会竭尽所能努力去画。
二、名画赏析,范例引领,教会学生观察
美术作品赏析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与欣赏,领悟作品的深厚内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有效途径。名画凝聚着画家多年的心血,是画家对绘画艺术的认识与理解,也是精于观察的结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当下正处于一个“视觉时代”,视觉素养的缺失会影响学生未来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观察力,以及善于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三、精心设计,浮想联翩,培养学生想象力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 学习的内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教学中要选择有利于触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大胆想象,激发起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
四、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提供创造广阔天地
除了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美术课外活动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开展这些活动会在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1.组织“未来小画家小组”.将喜欢美术又比较擅长的学生组织在一起,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创作,美术教师给以指导,参加绘画比赛获得大奖。
2.建立“小美工坊”。里面除了学校提供的美工材料外,主要是由学生搜集来的可作美工的材料,而且多是废旧物品,象废纸、碎布、塑料瓶、牛奶盒、沙子、石子、树叶等,对美工制作有兴趣的同学课外时间可以到这里来,制作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
3.组织学生自制故事绘本。组织学生自制绘本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又一途径。这样,不仅会提高绘画水平,而且会有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结语
美术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美术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们应重新认识美术教育的功能,全面贯彻美术课程的目标,特别是对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评价。我们的这些策略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坚持创新,在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将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Ⅳ 如何在美术课上培养学生创造力

小学美术学习兴趣学习空间美术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誉熏陶的一门学科,通过教学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审美品味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被战斗在教学前沿的教师真正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上,如何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与艺术潜力,使美术课堂教学要面对的一个实际性问题。以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为突破口,形成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口。
一、和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在学生眼里,教师的爱最有吸引力,无论什么学校层次的学生,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希望自己在教师心理的地位要高于其他同学。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一定要注意营造师生相处的和谐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活动,效果会事半功倍。
1.塑造人格魅力
学生的学习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他们因为喜欢一个老师才会喜欢这门课程。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赢得学生的好感,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喜欢自己,那么教学效果才会提高。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一个温暖眼神、一个安慰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甚至一个温柔的动作都能够在学生的心理掀起涟漪,激发学生的情感变化。所以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自身人格魅力的养成,在着装方面,力求整洁大方,言谈举止要文明优雅,教师的外边和言谈要有新引力,学生才会尊敬和亲近你,才会喜欢和教师进行交流。
2.关心爱护学生
以往的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注重自己在学生当中的权威性。而新课程的理念让我们明白教师要蹲下身子,走入学生的心里,和学生做朋友,才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里差距,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所以,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虽然美术课时不多,但是教师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记住学生的名字,表现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同时教师还要经常置身于学生之间,接近学生,关心学生,和他们一起玩,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生自然会乐于亲近教师,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就会更深。
二、开放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法国作家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在任何一门基础学科的教学中,都要把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艺术学科更是如此,因此,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
1.开放式提问,激发学生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直观感受相当重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鼓励他们积累生活中的实际素材,为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做基础;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设计问题的时候,以促进学生联想、发展学生的路基思维和想象力为原则,因为人类能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中训练学生把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结合起来,才能锻炼学生健全的思维方式。比方说对于北方的学生来讲,大多数没有见过杭州西湖的美景,于是教师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描绘一下自己心目当中的西湖,在学生的作品有了雏形之后,我在通过放幻灯片的形式让同学们观察西湖的特点,并鼓励形式:“大家看西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你能画出她秀丽的湖光山色吗?”在教师的激发下,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画出了属于自己的具有个性特色的西湖。
2.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
在小学阶段,形式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要以激发形式的形象思维为出发点。在教学中,采用生动、形象的挂图教学时培养形式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利用挂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出具有个性色彩的美丽图画。同时,富有趣味的故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对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的想象,然后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动的形象,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一切潜在能力,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使学生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绽放自己的出色才华!

Ⅵ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在一个深入改革的重要时期,这是我们已切身感受到了的。新课程体系在结构、功能、内容等方面作了重大的改革、创新。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理解和参与这一改革,这给我们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机遇,而艺术课作为改革较大的一门学科,也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这门融合了各种艺术种类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的综合课程,其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改变使我最深得体会。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作为学生,我们要求他们不模仿、抄袭、独立思考、设计创新,独树一帜,这便是他们创造能力的基本体现。 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学生创造动机的培养。 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 (罗恩菲德语) 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 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若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是创造的大忌;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如在课业训练中,就不能仅限于单一地模仿或照抄自然的训练,模仿作为基础训练固然重要,如果不顾自己的内心感受,不积极认真的思考总结,一味模仿,很容易导致学生陷于僵死的思维状态,使大部分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定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可。因此,只要适当运用一些方法,利用比较具有新意的设备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自己解决总是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创造性思维来。如:在《洋洋八千兵马俑》一课中,我尝试在网上收集一些兵马俑图片、资料,在上课放映时,学生们看得兴趣盎然,我乘机联系课的内容提出问题,讲授知识,布置作业,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就高了。 二、重视学生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全过程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已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作业中的优点,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课教学中的室内、外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培养学生有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也就是说,既有发散,从多角度寻找答案、方法,又有集中,通过分析从中找出最佳答案,而重点抓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第一,要鼓励学生放开思考,扩散思维,寻求多方面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敢于标新立异,开拓创新。第三,要鼓励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增强探索性的思考力。如:在《对色彩的感受》一课中,我出示了一幅以红色为主的马赛克图案,问同学:你看见了什么?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有讲苹果、辣椒、鲜花草地,有讲是枫树林、秋天、火腿肠的。引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不可支。如《神秘的玛雅人》中可以通过交流,学生的知识丰富了,兴趣提高了,气氛活跃了,而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归纳,使之升华。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中思维。 三、立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鼓励、扶持、促进创新 评价的方面有很多,如:积极性、灵活性、动手能力、合作性、独立性等,评价的方式也可多样,如:语言、文字、数据;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等。我对学生作业的处理是这样的:一看是否有创新意识,二看画得是否好,三看作画态度是否认真;作业允许迟交,要的是质量;作业当面批阅,不进办公室,每堂课布置好作业后,批阅上次的作业。这样可以当面肯定作品的成功和指出不足之出,甚至亲自动手改画,且可进行师生、学生间讨论或当场出示表扬。艺术课是一门双向的、互动的、交流的、师生共同协作的课程,二者缺一不可。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老师留的作业“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老师的一顿毒打,差一点让这位艺术家早年夭折。 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的《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的:“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恶习。着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这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四、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1、教师应树立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2、教师的作用不在像过去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那样强化、单一,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场地、氛围,自己则也可以成为学生中的一员,甚至做学生的听众,形成情感融洽,气氛和谐的学习情境。如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回答。3、课上应多设疑点,让学生反复质疑,师生共同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如:在《奥林匹克风》一课的北京申奥标志分析,除了教师所知的标志含义外,学生还认为标志上有“56”字样,代表中国56个民族,这让我自己也吃了一惊。4、教师应努力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一专多能的能力。教师本身所具备的那种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本身就是对学生身上天性的创新创造的唤醒。如:在《对称与比例》一课中,我联系音乐的节奏,讲述画面构图的疏密,均衡,学生听起来觉得有趣,并能产生其它的联想。 五、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创新能力。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在于进一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创造性的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全面提高他们的各种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如:课外写生、优秀作业展览、外出参观、举办专题讲座、兴趣小组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其创新能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如:在《秋色如画》一课中,在讲授了基本写生技法后,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写生,学生们通过添加、移动、简略等手法,画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并在校园里作了一次专题展览,反映热烈。 结束语:“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创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优良个性品质,将成为检验教学成败的关健。美术教育、教学更应发挥其具有的独特作用,倡导创新教育。

Ⅶ 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本研究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只有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符合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孩子热爱绘画,通过美术活动开起孩子想象的大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给孩子一片绘画的天空,让他们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二) 本课题研究是适应《新纲要》的实施素质理念的需求。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认知目标之一。素质教育要求改变灌输方式做法,允许幼儿在活动中表现自己想法,允许他们大胆的把想法表现在画面上,有创新精神。
(三)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这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想象能力。儿童想象画是孩子最喜欢的绘画形式。也是想象与创造力的最佳表现方式。在他们的绘画世界里,苹果会做梦,书包会旅行,有浪漫的色彩,荒诞的内容,孩子们的思想奇妙而微妙得组合在一起,正是因为儿童想象画的天真,率直,使矛盾与冲突单一化,整体化,想象画独具魅力的形体和艳丽的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这正是儿童想象画它独特的地方,也是孩子这个年龄段所特有的。儿童时期是想象最丰富的时期。他们常常凭借自己的想象把许多不相关的事物组织在一起,也不考虑时空关系和合理性,画出奇妙、怪诞的作品,往往具有构思大胆奇异、形象生动有趣、构图活泼等特点,想象画创作教学是培养学生独创精神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照以上《新纲要》内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发张特点,深思我园组内美术教育的问题。所以我们大班年级组确定了"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即《想象画》"为本次的教研课题,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术兴趣,发展幼儿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
二、课题的界定与基本依据。
幼儿想象画是指幼儿在已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活动,将头脑中的原始材料重新加工、改造、组合,产生新的形象,新的构思和新颖题材的图画。儿童想象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它的发展与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一致的。儿童的想象,受整个认知水平的影响是一个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进而到抽象逻辑的发展过程。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绘画基础,但思维还没什么定势,最不受外界影响和束缚,往往会出现异想天开的现象,这点正是最宝贵、最难得的。
三、找出问题的困惑:
在平时的《想象画》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尴尬的局面:幼儿作品反应千篇一律,缺乏创造性和绘画个性,介绍自己作品时也说不出绘画思路,和想表达的内容,完全达不到想象画的课堂教学要求。归根结底就是孩子的兴趣没被调动,创作欲望不强,因而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开发,像无头苍蝇在画面上乱撞,效果当然很不理想了。其实,儿童是很有创造天赋的,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定势。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有着他们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大胆离奇的想象,他们不会像我们成年人一样以常规的思维方式想问题,看待事物。在孩子们的画中流露出的使他们对生活观察感受后内心的奇妙想法。在学校教育中,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关键就在于教师对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导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意识,随时随处都可以创新,让创新观念在孩子心中渐渐润化。
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我们不能再简单的将幼儿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
1、教孩子学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
2、教条思想:“抄袭儿童画教材形象,以简笔画为甚,造型刻板、表现平淡,忽略了个性表现,缺少真情实感及想象。”
3、机会思想:“你画我也画”,为“得奖”而画、为成为“星星”而画,那里热闹那里画。”
4、照搬思想:“照抄生活现象,感受、体验缺少升华、提高,表现往往刻板单薄、缺少想象和艺术夸张手段的运用,就事论事、味同嚼蜡,缺少创意。”
5、改良思想:“忽视生活感受、从里核到表皮通通拿来,先找命题、再找资料,生搬硬套、霸蛮组合。”
结果培养出的都是一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复型的小大人,一味地模仿成人的画或生搬硬套,缺乏创造性,遮掩了想象力,孩子画得很累,美术活动成了一种照抄的课程,丧失了童趣,丧失了欢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往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一些初级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四、研究目标:
想象则以平日的生活积累和形象积累为基础,经过想象,画出没有见过而又合乎规律的形象既可以有适当的夸张,也可以有大胆的幻想。从想象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

Ⅷ 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与创造》中提出:“只有创新才能使世界更美好,只有创新,才能为人类增加新知识,为世界带来新的幸福。创新成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的世纪”,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创造力就是国力”的观点,而艺术教育对培养包括科技人才在内的任何优秀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创造性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这些备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具有重要作用,而通过美术教育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基本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在美术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选择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能够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和突出学科特点、易被学生接受、行之有效、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新。如果说创新是永恒不变的话题,那么兴趣就是创新得以实现的永恒动力。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当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就会主动地参与和实践,那么其中就会随之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创新能力。
老师欣赏或肯定学生作品的某些方面,学生就会对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才能吸收美术知识和培养美术技能。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学生,思想活跃,信心十足,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热情。
二、树立自信,增强勇气
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初中生虽年纪小,但他们都希望受到尊重,尊重学生、热爱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营造民主平等的气氛后学生敢于表现了,但他们表现时有时会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这种心理,增强学生创新勇气和自信,教学中以表扬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从而将其引入创造性教学轨道。
对于艺术创作,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即认为这些艺术作品不是一般人所为,我们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殊不知这种认识阻碍了我们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创新的激情与动力。而创新,首先应该养成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要让学生务必形成“创造力人皆有之”的概念,形成创新活动并非局限于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少数人身上,创新活动应成为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事的一种活动,要让每个学生明白,发明创造并非局限于发明创造新产品、新理论、新定理,发明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处。生活中的每一处景物、每一件事物都可能成为艺术表现的素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动脑、敢于创新,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艺术家。只有使学生能够大胆、自信、有个性地表达,想象力和思维创造能力才能得到丰富的发展。
三、创设情境,引导欣赏
好的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以此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使其在头脑中形成画境表象,从而产生创作激情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再就是欣赏范画,课本中出现的范画一般为较优秀的作业,或较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学生往往会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打开创作思路,有利于发散创造性思维。再加上教师在课外多找一些具有创意的范画,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创新。学生吸收画中好的地方,融入自己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感觉、他们的见解,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应适当引导,这样学生就能自己发现优点,培养他们审美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四、多种感官参与,鼓励讨论
美术课具有开发右脑的功能,它以其形象的可视性、动作的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造型表达的情感性,对人的右脑的智力开展具有独特功能,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利用其他器官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在讨论中促进创造性思维扩展,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互相提醒、互相帮助,使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而且通过讨论,各种意见争锋,可以帮助学生改变那种已形成的思维习惯,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这样创造性思维才能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美术课的学习应是一个喜欢创新、学会创新和实现创新的过程。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方法是很多的。当然,要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需要美术教师不断努力、不断摸索。美术教师只有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积极探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

Ⅸ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学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改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电教化的教学使这门艺术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在我们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用怎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1.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所以在学习中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制作课件,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2.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伟大的爱因斯坦曾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因此,要指导儿童画,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应引导学生在基于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合理地想象,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3.对于教学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对于那些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应当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以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虽然,在方法上我们一直比较注重从模仿能力训练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转变。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以最终大家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在教学中我们并不排除一定的“模仿”,或者可以说大部分的学生的想象都是从一定的“模仿”中延伸的。但在小学阶段,即使临了也要以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佳。比如我们在教色彩时让学生听一组音乐之后再与色彩对号入座,让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把画好的画倒过来挂等等,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客观地表现对象;而且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创造了条件。平时也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让他多认识新的事物,观察大自然的景象。4.“现代美术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建立主导与主体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是以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中,生动的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美术教学关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与发展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因此,现今的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不单是课时活动“量”上的增加,而该有“质” 上的提高。但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以传授技能为主,所以小学美术教学多采用简单的临摹,教师画一笔学生跟一笔的教学方式。由于儿童画画不是靠自己的观察,想象主动地去创造,而是不动脑筋地记住了教师的画法,造成了思维的惰性,影响了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虽然人们已逐渐注意到美术对开发儿童智力的重要作用,但怎样实施教育却认识不足,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画画就能开发智力,却不知那种把成人的思想强加给儿童的做法,不仅不能开发儿童智力,相反还压抑儿童的个性发展,给儿童的思生想套上了枷锁,阻碍了儿童想象力的发展,阻碍了小学美术教育的前景色。5.加强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创造性思维包括很多的方面,但是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画“橘子”的教学,可通过“吃吃、看看、想想、画画”的方法进行。教师拿出桔子问同学:“桔子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学生会回答:“太阳”、“卫星”、“皮球”、“毛线团”、等等。)“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画下来。”待到学生画差不多了,教师就剥开桔子,请学生吃,同时问:“桔子瓣像什么?”(学生会争先恐后的答道:“像月亮”、“小船”、“镰刀”、“香蕉”……)这时,学生的作业纸上就出现了许多联想出来的物体。像这样吃着、看着、想着、画着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6.加强观察能力的培养。在美术中有良好观察力是创造优秀作品的基础。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观察力的培养,我们主要让学生多写生,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写生一组水果,低年级可以画一些苹果、雪梨、香蕉等形状、色彩不同的静物。高年级可进行同类物体练习。如:高年级可以画一组色彩、形状相近苹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7.“加强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美术欣赏是指观察者运用记忆、知识、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觉、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改变美术教育中经常出现“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比如说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等等。8.“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产生出有社会价值或者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包括对知识、技术的应用和创造,具体的方法和方式运用等实际本领。实际能力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获得,更需要实际学习来获得”。而通过实际绘画,可使学生了解绘画艺术的特点,掌握绘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和扩大知识的领域;也可使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促进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绘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丰富他们的审美素养。 总之,我们的美术教育,要使学生人人接受教育,个个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使美育真正成为义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克服在美术教育中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和以教授画画为中心的纯艺术教育模式,让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学得开心、愉快,是我们每个老师追求的目标。

Ⅹ 怎样利用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标准)的《美术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四种能力之一。只有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就会不断增加,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很可能把这些科学的想象变成现实,为祖国多培养一些创新性的人才。因此要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从亲近生活,激发创作欲望,扩展思维空间,正确评价,注重过程,给孩子想象的艺术空间。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加情感教育,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新《课标》提出,“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性格各异的人物,美丽诗意的风景,又有活泼可爱的动物。但是只有人物才有典型的情感倾向和个性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变化多端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判断人物的特点。这一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不同的表情和动作移植到动物和植物上。在进行《太空里的植物》这一课时,我先让同学们搜集一些网络全书知识,比如猪笼草会吃掉小昆虫,含羞草遇到触摸会收缩叶片等。然后让学生回答到了神奇的太空,植物又会怎样呢?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先前让他们看得图片想到会唱歌的树,会笑的花朵,形状像章鱼一样的大树,树里的汁液可以挤来做饮料等。植物有了像人类一样的情感,学生带着这些美好的情绪进行创作,美术课变得既生动又富有变化。二、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世界万物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概括为几何特征,有圆形,长方形,菱形等。有了形状上的区别,物象的外在才得以区分。发散思维指从事物的一方面联想到多种方面,教师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推理能力,头脑的灵活性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方面感受、全身心去体会、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在美术活动中,我经常采用美术活动与多种领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听音作画,把绘画与音乐、散文、故事、诗歌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听觉,根据听到的引起联想和想象,启动孩子想象的翅膀。四、实践活动为提高想象力创造素材。 教师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的实践活动,比如参观美术馆,学习陶艺手工课、家务劳动、体育锻炼、文艺演出、旅游等。让学生从各类途径中获得丰富的形象认识,积累绘画素材,从而丰富想象力,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眼界拓展了,想象力才不断得到发展。
五、积极地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由的发展想象力。 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非常注重教师对他们的评价。首先我觉得该鼓励他们作品的独特之处,比如颜色漂亮在用色鲜艳,对比明显。或者构图饱满大气、笔触生动有感染力等。我们先从学生的角度欣赏这幅作品,赞扬其中的细节,不必追求画面的完美,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先让学生自己解说他的独特的想法,然后学生对他的画进行点评,这当然需要锻炼学生品评欣赏作品的能力,最后教师加以点评补充。这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评说的反式促进了课堂的活跃的气氛和学生对别人的画的理解。我们还要为孩子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从而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加强了,表现时更大胆了、更积极了、更主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还有许多学生在课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艺术表现,使美术教育得到进一步延伸。我们只有在懂得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充分了解儿童的成长特征的基础上,伴随着新的课改之风,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小学美术教育有更快的发展,更大的提高。

阅读全文

与谈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