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的实质就在于创新,它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的特质,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要求。是实现文化与时俱进,增强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创新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从中国近代革命到现代和平,每一次重大胜利与历史转折无不体现着文化创新这个主题。
一百年来革命的胜利,六十多年共和国的光辉历程,三十多载改革的巨大成就,在这些工程中无不蕴含着创新这个重要元素,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一种创新。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一次创新;改革开放就更是一种创新。当今世界正是需要这种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程就是一个创新的工程,科学发展观正是这样一个创新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使我们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不仅党和政府在强调文化创新的重大意义,我们的校园也在努力贯彻这一方针。
校园文化是构建大学精神的灵魂,我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中,注重创新形式和载体:1:主题鲜明的舆论宣传,加强网络管理,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学生动态,校园网主页和《宣传在线》、《学生在线》、《琅琊青年》等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及时更新内容,在学生中有着较强的影响力,2: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元旦文艺汇演,迎新生,运动会,座谈会成为师生积极参与的传统文化,3:蓬勃健康发展的学生社团,今天我也是借助这样一个平台来展示我的才能,放飞青春梦想,4:重大活动展示风采,农歌会,大学生走进共建部队开展“军营一日”活动,充分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教育人、培养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陶冶学生,凝聚教工、示范社会的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
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积极融入我们的班级、校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实践中树立创新意识,学会发现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定新理念,开拓新境界,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真正做到文化创新!
Ⅱ 为什么说文化是创造力的开端
文化是创造力的开端
因为只有有了文化的基础,才有创造一切的可能性
Ⅲ 谁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既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为了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及人与自身心灵的关系而产生的。
首先,文化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尤其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而产生的。众所周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或在上述五层次之外又加上求知和理解的需要与美的需要而成七个层次。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低层次需要主要为生理性、物质性需要,而归属和爱的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及美的需要等高层次需要则为心理性、精神性需要。满足心理性、精神性需要的产品直接就是文化产品,尤其是哲学、宗教、艺术、伦理等人文文化产品。满足物质性需要的产品虽是物质产品,但物质生产离不开科技,也离不开对生产活动的组织管理,仍直接需要科技文化产品,并间接需要人文文化产品。笔者创立的“保存本能和显示本能理论”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又作了完善,认为人与其它事物一样,天然就具有自我保存和自我显示的倾向,即有保存本能和显示本能。自我保存和显示的需要为原生需要,由二者构成其它一切需要。因显示以自身的存在为前提,自身不存在了,也就无从显示。故自我保存的需要主要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低层次需要,多为生理性、物质性需要,而自我显示的需要,即想受到重视、尊重,都想出人头地、位高权重、控制他人、功成名就、万世流芳等等一系列需要,则主要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高层次需要,多为心理性、精神性需要。不过杨英法认为马斯洛“下一层需要的满足是上一层需要产生的条件,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才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的说法并不确切,实际是人都会力求高低层次的需要同时满足,但在不可兼得时则大多会舍高就低。马斯洛七个层次的需要虽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这些低层次的需要主要是保存本能的体现,而获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和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这些高层次的需要则主要是显示本能的体现,但其实都是保存本能和显示本能的复合。如生理需要这一最底层的需要显然主要表现为保存本能,但也有显示本能作用的因素,比如几个人坐在一块儿吃饭,总是让位高年长者坐在主位,位低年幼者坐在下位,总是让位高年长者先动筷子,喝酒举杯时也总是让位高年长者的杯子位置高一点,这就显示了吃饭者的地位、年龄、资望。穿衣主要是为保暖、防晒,主要表现为保存本能,但人穿衣又都要求显示自身的美丽及身份地位的高贵,也包含着显示本能作用的因素。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最典型的高层次需要及美的需要这一最高层次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显示本能,但也体现着保存本能的作用。因功成名就、位高权重后,便衣食不愁,财源滚滚;即使画画这一典型的美学活动,也是画家谋生的手段。保存本能和显示本能虽体现着高低层次的差别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横向要素组合的关系。因此,人的心理性、精神性需要虽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日益迫切,但在生产力落后的远古时期也是存在的,只是因条件不具备而潜伏下来而已。一旦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出现剩余产品的时代,文化也就产生了。
其次,也是为了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及人与自身心灵的关系而产生的。调解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需要制度、伦理,调解人与自身心灵的关系需要哲学、宗教,而制度、伦理及哲学、宗教,都属人文文化产品。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进行的,直接需要科技文化产品,但也间接需要人文文化产品。这四种关系的处理伴随着人类的全过程,但在生产力落后的远古时代,对这四种关系的处理尚无明确的意识,只有朦胧的、混沌的意识,一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这四种关系出现清醒的意识,尤其是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及人与自身心灵的关系有了清醒的意识,文化也就产生了。
人类的进化史可明显印证关于文化产生的上述观点。旧石器时代,人类虽已知用火,但仅能打制粗糙的石器使用,以渔猎和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终日凄凄惶惶求生存之不暇,谈不上有意义的文化活动。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石器由打制改良为磨制,并分化为各种专门用途。更重要的是农业与畜牧两种新型态经济生活的开始,将天然植物的种子加以人工的播种、培育;把野生的兽类加以驯服、饲养,使其繁殖。这次重大的变革,改变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把人类由只知从大自然攫取食物的自然的寄生者,转变成食物的培育者与生产者,减轻了人类对自然食物的依赖,提供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的生存有了比较可靠的保障,心理性、精神性的需求逐步显现。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人类开始有余裕从事文化活动,从而导致文化的产生。
人生活于自然之中,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于这种需要,科技文化产生了。如,为了记录农作种子数量、农作灌溉的用水量,为了记录禽畜的数量,数学产生了;为了适时播种、浇水、收获,需要掌握四季变化,天文学产生了;为了建造宜居的房屋,缝制宜穿的衣服,做出可口的饭菜,得到甘甜的饮水及出行的方便,等等,建筑技术、纺织技术、染整衣料的配方、柔化皮革的技术、织网捕鱼的技巧、制造舟车的技术、骑乘技术、驾车技术、航海的技术,等等一系列技术也产生了。
人活于世,总要与社会、他人打交道,需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在人烟稀少、社会关系极为简单的远古,对这两种关系的处理还不是很迫切的话,那么随着人烟的稠密、贫富分化的显现,尤其是定居生活的出现,所有权问题开始显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对这两种关系的处理就一刻也不能离开了,这就导致语言文字学、制度伦理等人文文化的产生。如,为了相互交流,语言文字产生了;当人类开始定居之后,为了确定土地的归属,所有权等法律、制度意识出现了;为了协调好聚落内部的关系保持聚落内部的团结协作,为了处理好与其他聚落的关系,避免战乱,求得和平的生存环境,伦理、制度产生了;为了消灭强敌,扩展生存空间,军事学及相应的组织管理知识也出现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日益逐渐显现,对人与自身心灵的关系有了明确意识,时常体会到自身的渺小和命运的难以捉摸,感到惶恐不安,为了心灵安定,求得精神寄托,宗教、哲学产生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理需要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人对美的需求日益强烈,一方面是力求在穿着、居住环境及吃食上力求体现美感,另一方面是力求通过音乐、美术等专门的艺术活动或作品求得美的享受。这样,美学也产生了。
文化产生之后,其发展历程是个由社会精英群体向社会大众不断扩展的过程,是个商业化程度逐渐加深的过程。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广大劳动者既没有足够的剩余时间来进行精神享受,也没有足够的文化素养进行精神享受,更没有足够的资讯手段来获得文化资源。文化活动基本上仅属于少数社会精英群体的事情,且与宗教和政治紧密相连,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而非商业行为。社会精英群体虽拥有大量上乘的文化产品,但很少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社会大众有了较多的空余时间,也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进行文化的创作、展演、传播及享受等活动。特别是由于纸、印刷术等大众传媒的出现,社会大众也可以较为方便地获得各类文化资源,这样文化产品便走出社会精英群体的殿堂,成为社会大众消费的对象。文化的创作者、经营者更多考虑的是社会的接受、欢迎程度,能为自身带来多少经济回报,使文化产品具有了明显的商品素性。
Ⅳ 何为文化创造力
文化部部长蔡武近日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普遍呈“小、弱、散”版状况,大量呈现“为权他人做嫁衣”的“纽扣现象”。他的担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产业所处的尴尬局面。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地位现状是:复制能力强大,但原创能力不高。大量快餐式的文化产品卷起一阵阵热潮,却热得急,凉得也快,真正给大众留下长远影响的精品力作难得一见。《贵州民族报》文章指出,文化创造力的核心在于文化人独立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崇高的责任和不泯的良知。唯有把握时代脉搏、感知人民冷暖、领悟生活真谛、超越个人得失,进而焕发创造激情,激活创新潜能,文化创造才有不竭的源泉。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作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文化理应成为时代变革的先声,社会进步的先导,民众心智的明灯。风云激荡的改革时代,中西交汇的开放格局,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新旧思想的冲突碰撞,是文化创作最丰厚的土壤。
Ⅳ 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经济效益 辨析这句话
只要有文化,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那钱就不是问题。就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Ⅵ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谁我们应该怎么做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主体之间有本质的不同,即是生活的升华,从结绳记事到今天的电脑都是因我们的生活准备的,但是由于贫富差距,生活环境,等等因素。人们的生活水平形势必定有所差别,所以导致了文化的不同,很明显东西方价值观,经济体系,伦理关系差距很大,有些思想我们也很难互相接受。
Ⅶ 如何理解“文化是人创造的,人又是文化创造的”
有了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与规则,所以形成了文化;而文化的产生,造就了人类发展与创新。
Ⅷ 文化是人创造的吗
是的 ,是让人一步一步的实践然后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
Ⅸ 什么是“文化的创造属性”
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举例言之: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