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的发明者(提出者)是谁,在哪一年提出
1954年,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基础上首先提出“目版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权(详见,《管理的实践》一书中)。
目标管理从提出到发展成熟是企业由粗放式管理逐步进入精细化管理的标志。为了更好实现企业的目标,基于二八原理和SMART原则产生了关键业绩指标法(KPI)。
目标管理和 KPI都不是某一人或某一时能够发明的,而是众多的企业管理实施者和从事企业管理专门研究的人员在漫长的管理研究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德鲁克、诺顿、卡普兰等都是在这一方面提出和成熟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可以说到现在还在应用中或因地制宜或与时俱进。
以上回答希望能给你帮助。
⑵ 什么是KPI、 BSC、MBO等绩效考核办法
1.KPI即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关键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具体性(Specific)、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时限性(Time-based)。
2.BSC(Balance Score Card,平衡计分卡)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于1992年发明的一种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工具。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利用BSC可以从财务、顾客、内部过程、学习与创新这四个方面对企 业进行全面的测评。
3.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MBO),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协商,根据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做为经营、评价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目标管理三大要素1.明确目标 2.参与策划 3.目标期限和绩效反馈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⑶ 请教一下绩效考核的各种方法(KPI,目标管理,BSC等)在什么情况才比较适用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法),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关键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具体性(Specific)、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时限性(Time-based)。
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定义: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BSC(Balance Score Card,平衡计分卡)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于1992年发明的一种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工具。1990年代初, 美国诺顿研究所主持并完成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研究计划。该计划最初的动机是认为现有的以财务会计计量为基础的绩效计量方法变得越来越模糊,目的在于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计量为主的绩效衡量模式,以使组织的“战略”能够转变为“行动”。该研究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重工业和技术行业的公司。通过研究到实践,平衡计分卡终于成为一个战略实施的工具,将公司的战略落实到可操作的目标、衡量指标和目标值上。
⑷ kpi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它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
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八原理,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一个经济学原理,即一个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每个部门和每一位员工的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抓住20%的关键,就抓住了主体。
二八原理为绩效考核指明了方向,即考核工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关键的结果和关键的过程上。于是,所谓的绩效考核,一定放在关键绩效指标上,考核工作一定要围绕关键绩效指标展开。
(4)kpi发明扩展阅读
帕累托法则
又称80/20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发现的,最初只限定于经济学领域,后来这一法则也被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且深为人们所认同。帕累托法则是指在任何大系统中,约80%的结果是由该系统中约20%的变量产生的。
例如,在企业中,通常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项目或重要客户;经济学家认为,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心理学家认为,20%的人身上集中了80%的智慧等。
具体到时间管理领域是指大约20%的重要项目能带来整个工作成果的80%,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工作的头20%时间会带来所有效益的80%。帕累托法则对我们的启示是:大智有所不虑,大巧有所不为。
工作中应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出色地完成无关紧要的工作是最浪费时间的。
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工作中我们要学会“不钓小鱼钓鲸鱼”,如果你抓了100条小鱼,你所拥有的不过是满满一桶鱼,但如果你抓住了一条鲸鱼,你就不枉此行了。
⑸ 什么是KPI、 BSC、MBO等绩效考核办法
KPI即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
关键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具体性(Specific)、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时限性(Time-based)。
⑹ okr和kpi的区别
最近,各大HR论坛里关于OKR要取代KPI的讨论很多,甚至有说KPI已死,OKR才是王道的声音不绝于耳。难道事实真是如此吗?在笔者看来,无论是OKR还是KPI,其实都是一个管理工具而已,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看适合谁用,什么时候用,在哪里用而已。那OKR和KPI到底有何区别?
首先,先了解下什么叫OKR, OKR全称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它是一套定义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最早是由Intel公司在1973年发明,当然OKR在Intel公司被称呼为IMBO (Intel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即目标式管理,是公司的一群经理在参加Intel内部举办的管理训练的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以制度来要求每个部门甚至每个员工,每一季度都要设定工作目标和主要成果,同时对每个工作目标都要有明确的评估方法。在每季度结束后,公司都会评估每位员工是否确实完成了每项工作,是否达成季度目标。在目标式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成果管理的观念,也就是强调确实、可量化的方法,以此鞭策员工专注应该达成的目标,而不要沉溺于过程中琐碎的事件,疏忽最终结果,避免犯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后来作为Google董事的John Doerr把这套管理体系推广到Google并逐步流传开来,并被广泛应用于IT、风险投资、游戏等以项目为主要经营单位的企业。从OKR的定义和核心可以看出,OKR实际就是MBO的延伸。
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下OKR的理论来源。OKR的理论来源实际是来自于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的Y理论即人生来是主动的、积极的,也愿意承担责任。因此OKR在实施过程中很重视员工的参与程度,比如在KR确定的过程中,上级只是将目标告诉员工(员工也可以主动去查阅上级的目标)而不需要告诉员工具体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方法,而员工在知道目标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析和信息的掌握,自行列出措施和方法并与上司或同事讨论,最后形成完成目标的KR,在执行过程中,员工也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在确保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对KR进行调整。这样就极大地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度调动起来,然员工有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的自豪感。而KPI的理论来源是来自于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的X理论即人生来是懒惰的、不愿意承担责任。所以KPI在执行过程中注重目标和措施的明确,并要求员工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轻易不能修改,同时将员工的执行结果与利益挂钩。
其次,从本质上来说OKR是一个目标实现的管理工具;而KPI除了是目标实现的管理工具,也是对员工的考核评价工具。即OKR更专注于目标的实现结果及改善,不会将结果与员工的奖金挂钩,而KPI除了对目标的实现结果进行评估外,同时也会将目标实现的评估结果与员工的奖金挂钩。这也就导致应用OKR管理的公司,员工更集中注意力在公司或团队目标实现上,而且这个目标是有野心的,大家一起对总目标负责;而应用KPI管理的公司,员工更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如何保质保量地达成,员工只对自己的目标负责。当然并不是说执行OKR的公司就不对员工进行考核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员工的OKR评估结果也会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进入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中。
还有,在OKR和KPI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差异。具体为:
一、衡量标准:在衡量标准上,OKR要求的是每个KR都必须是量化的,即有数量要求,也有时间要求;而KPI的衡量标准更宽泛些,原则上能量化的一定要量化,不能量化的一定要定性,在定性上可以从时间、质量标准、数字等多个方面来衡量。
二、公开性:OKR强调的是大家的目标和KR完全透明、公开;所有成员都可以随意查询其他成员的目标和KR,以便团队协作;而KPI则更多小范围公开,比如说上下级之间、以指标相关的同事之间公开等。
三、沟通:OKR强调的是上下沟通,即目标从上至下分解,而KR可以从下至上提出,然后团队或上下级之间再充分讨论决定,以确保员工的每个KR都是对目标的实现有影响力;而KPI虽然也强调上下沟通,但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执行。同时,在考评周期结束时,OKR一般是以团队为单位,每个人介绍自己的OKR的结果,然后大家一起打分评估而KPI则由上级依据事先定的衡量标准,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
四、工作导向:OKR关注产出导向,关注事情的结果,而不是关注事情做了没有,即事情结束后对公司或团队目标实现的影响度;而KPI则关注结果导向,强调事情做完的结果即事情做完后对自己目标的影响度。
五、适用场景:不管是OKR还是KPI都有它的适用场景,而不能一概而论;KPI适用于一些工作目标和措施都比较明确和成熟的岗位,如制造业的一线操作岗位,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作业标准和流程,为保证产品质量,员工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和执行,而禁止随意发挥;而OKR则更适用于实现目标的方法不是特别清晰且不太成熟的岗位,也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是选择走哪条路更适合自己的岗位,如研发性岗位就是典型,在强调目标的基础上,员工可以自己发挥怎么去实现。
从某种角度来说,OKR确实解决了KPI的种种缺陷,如它与绩效考核分离,员工的季度OKR结果不与奖金挂钩,这样能让员工把注意力放在公司或团队的整体目标上,而不是急功近利,只考虑个人利益。同时他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沟通,也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适合目前90后、00后员工的个性需求。但不管是OKR还是KPI,在实际应用中,都不能以偏概全,毕竟工具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看谁在使用,怎么使用而已。个人觉得无论是OKR还是KPI,除了是工作管理工具,更是员工激励工具。只要是哪种工具更能激励员工,让员工主动、积极地实现工作目标并乐此不疲,那就是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