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大号谁发明的

大号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11-14 06:06:13

❶ 是谁发明的避孕套

我也不知道啊 给你查查啊 哈哈 避孕套由来已久。类似的“性爱工具”在古埃及和古罗马时代的艺术品上均有描绘。这种最早的避孕套,是用动物膀胱或鱼鳔制成的。 1492年,哥伦布的水手们把梅毒从美洲的海地带回了西班牙,一年后又传至法国、德国和瑞士。由于欧洲的性开放,梅毒横扫了欧洲,10年后,这种病毒便征服了整个世界。早期发明的避孕套并不是用于避孕的,而是用于防止性病传播,所以称它为阴茎套、保险套、如意袋等。 世界上有关避孕套的最早文字记载(1564年)出自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家加布里瓦·法罗皮奥(1523~1562年),他描述了一种浸有药液的亚麻布套制成的阴茎套。他声称这项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性病,其次是用来避孕。1551~1562年间,他曾对1100名各种类型使用这种避孕套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满意。 现代的避孕套是17世纪晚期的一位英国医师约瑟夫·康德姆(Joseph Condom)发明的。避孕套在英文词汇中被命名为Condom。康德姆发明的避孕套,是采用小羊的盲肠制成的。先把羊肠剪成适当的长度,晒干,接着用油脂和麦麸使它柔软,直至变成薄薄的橡皮状。 18世纪阴茎套在欧洲一些妓院内非常流行。 以后,人们才认识到它还有避孕的功效。到了近代,由于世界人口剧烈增长,阴茎套才作为男性的避孕工具,并正式命名为“避孕套”。 早期的避孕套,大多是用亚麻布或羊肠制作的,进入19世纪后,逐渐为乳胶质避孕套替代。第一个乳胶避孕套,是荷兰物理学家阿莱特·雅各布博士在1883年发明的。到了20世纪初,伴随着乳胶工艺的发展,避孕套的生产技术也获得了改进,但其厚度为0.06毫米,这使得夫妻往往不能“尽兴”。1949年,日本人率先研制出了厚度仅0.02毫米的“超薄型”优质避孕套。不久,俄罗斯生产厂商匠心独运,又生产出了表面布满许多微小的乳胶颗粒,或带嵴呈螺纹状的避孕套。 麻烦采纳,谢谢!

❷ 大号的发明

大号的发明; 大中与(意 Tuba;法 Tuba;德 Tuba;Bass Tuba;英 Tuba;俄 Tyba),也称“士巴”或“贝司”,泛指若干种低音铜管乐器,是西洋铜管乐器中号体最大、发音最低的一组乐器。大号的前身是蛇形号(Serpent)和奥菲克莱德号(Ophicleide),它们的发音原理与木管乐器相像,由启闭管侧的音孔来缩短或延长空气柱的长度改变音高,其音响有力,但比较粗犷,与一般的铜管乐器音响不致。为寻求与铜管乐器更为协和的低音乐器,十九世纪的许多音乐家和乐器制造家进行了探索与发明创造,先后出现了邦巴东号(Bombardon)、尤风宁号(Euphonium)和由德国作曲家理查德·与瓦格纳(Richard·Waguer, 1813-1883)发明的瓦格纳大号(Wagner Tuba)等低音乐器。在音响效果上较前有了明显的改进。许多作曲家在作品中使用了这些乐器,产生了与铜管乐器相协和的音响效果。 现代大号的发明,通常批的是:1835年由德国乐器制造师·弋特弗里德·莫里茨( Moritz·J·G,1777-1840),根据当时普鲁士的一个军乐队的音乐监督维尔海姆·旨里德里赫·维帕列赫特(Wieprecht·W·F,1802-1872)的设计草图,制造完成于柏林的F调倍低音大号。这种大号最初在军乐队中使用,它音域较宽、演奏技术也比较灵活,音响效果比较好,得到许多作曲家的赞同,很快就被用进了管弦乐队中。 萨克斯·阿道夫(Sax·Adolphe,1814-1894)在大号的改进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成功地确定了铜管乐器之间的尺寸比例,形成了七种基本尺寸的萨克斯号(Saxhorn)系列,并于1845年申请了专利。因此,也有人称大号为萨克斯大号。 苏萨号(Sousaphone),也叫“扛号”或“圈贝司”,属于大号的一个种类。由美国著名的军乐指挥家、作曲家苏萨·约翰·菲利普(Souai·John·Philip, 1854-1932)发明而得名,他把抱着演奏的椭圆形号体的大号,改造为圆圈状号体,并能套在身上,背着演奏的大号。既方便了军乐队的使用,同时也增强了乐队的气势。1899年发明的苏萨号的喇叭口是朝左上方的并和号体连为一体。新型的苏萨号完善于1908年,它的喇叭口和号体是分离的,使用时,将喇叭口组装到号体上,用螺丝固定,喇叭口在演奏者的头顶并朝向前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音乐的发展,大号乐器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现在乐队中使用的大号,多为倍低音大号。

❸ 太阳号的发明过程

苏萨的父亲是葡萄牙后裔,母亲则有德国血统。但这并未使他们的儿子精于世道或过早地显露出音乐天赋。苏萨于1854年出生于华盛顿,7岁时便开始学习小提琴。6年后,他在一个马戏班乐队中谋到一席之地,但他的父亲认为那是个不可靠的职业,因而在以后由他安排,替苏萨在海军陆战队乐队注册,当了一名见习演奏员。
5年的海军陆战队乐队生涯所积累下的丰富经验,对于一个来来的军乐队指挥家来说已足够,苏萨设法离开了该乐队。几个月之后,他便带领一支小型演出队四处演奏,并陶醉于他首次创作的乐曲而带来的欢乐之中。20岁的他已发现许多的音乐出版商都乐意接受他的作品,其实,那只不过是些歌曲,简易的戏曲小品偶尔也有一两部轻歌剧而已。而进行曲――这些给他在音乐史上奠定永恒地位的杰作――要在稍后的时期才问世。
直到后来,苏萨以美国海军陆战队乐团乐长的身份重返公职,并在5届总统的任期国内工作和服务。也就是在这段时期,他的乐队在政府的一些最隆重的仪式和庆典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而他也向美国人民奉献上了早期的进行曲杰作。
苏萨于1886年创作的《罗马斗士》进行曲,是他给予美国乐坛的首次真正的震动。这首进行曲为他以后的许多成功的作品定立了风格。从美国东海岸的乐队都把这首乐曲作为他们的保留曲目。在费城的一次大检阅中,人们竟听到由17支军乐队同时高奏的《罗马斗士》。在其后的几年里,他又创作出了许多他最杰出的进行曲。如《圣泊尔·费德里斯》――海军陆战队用它来鼓舞士气――《高中学生进行曲》和《华盛颇邮报进行曲》等等。
由于华盛顿邮报一直致力于鼓励公立学校的学生们用更加具有文学性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苏萨有意为该报创作这首进行曲献给它和它的读者。这是个绝妙的主意。1889年,华盛顿邮报要举办一次有奖竞赛,以鼓励儿童的短文创作。授奖仪式安排的史密斯琛学院进行。届时,所有的来宾和参赛者都将欣赏到海军陆战队乐队特选出来的乐曲。授奖活动的前几天,邮报请苏萨为大赛创作一首乐曲,他非常乐意地答应了。这样,在1889年6月19日这一天,《华盛顿邮报进行曲》在二千多儿童和他们父母、朋友的面前奏响,从而成为了苏萨创作的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当时,美国的一些舞蹈大师正在不遗余力地向公众介绍一种新的舞厅舞蹈,于是便将《华盛顿邮报进行曲》作为推广这种舞蹈的伴赛乐曲,以确保其流行开来。后来,这种舞蹈确实获得了成功,在所有的舞厅里,华尔兹迅速地退居其次。那时候,苏萨刚30出头。
和另一位著名作曲家福斯特一样,年轻的苏萨在处理财务方面没有任何经验,对商务也一窍不通。他的一些早期优秀作品,仅以每曲35美元的低价全部卖给了亨利·克莱门――费城的一个奸滑、狡诈的出版商。发行所带来的丰厚利润,苏萨未得分文,却使克莱门建起了一家管乐器工厂。
作为海军陆战队乐队乐长,苏萨的收入很难在富有的美国人之中排上名农。他的年薪约在1,500美元左右。因此当有人提出如果他愿意组建他自己的乐队,就将他的年薪翻4倍,再加上演出的利润分成时,他无法抵御如此诱惑,他一生中第二次做出了辞去公职的决定。当1892年他的职务辞去之后,便立即着手成立他自己的优秀乐团。他的声誉倾刻间就吸引了全国众多的一流管乐家。到1893年的时候,苏萨的乐团已成为芝加哥国际博览会上最引人注意的节目。同年与沃特·达姆罗什和约爱乐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的成功合作演出,更使乐团声誉鹊起。
此时的苏萨,已开始意识到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就在他的新乐团组建后的第二年,他与康涅狄格州的出版商约翰.乔奇签订了一份合同。这份合同确保了他获得作为一位作曲家所应享有的尊重和利益。合同签订后出版的第一首进行曲是《自由之钟》。这首乐曲使苏萨在其后几年里尽赚了35,000元。而他后来的作品更使其收入增加了好几倍。
苏萨最伟大的进行曲构思于1896年,即他在欧洲度完假返回美国的归途中。“当我在甲板上来回走动时(他在他的自传《向前进》中这样写道),脑海中开始体会到军乐队演奏特有的节奏撞击效果――,在整个海上旅途中,想像中的乐队总是在不停地奏响同一个主题,非常清晰。旋律声在耳畔回荡,再回荡。在船上,我没有把音符立即记在谱子上,但当我一上岸,就马上把脑海中乐队演奏的旋律、节奏等记录下来了。”
苏萨在轮船甲板的构思的这首进行曲就是《星条旗永不落》,这也许地是他所创作的最伟大、最流行的乐曲了。直到今天,任何重大的游行、检阅,如果没有安排这首令人激动不已的作品,都会被认为是不完整的。
苏萨和他率领的那些长号、大管、圆号、小号、单簧管、大号,萨克管、双簧管、短号演奏家们,还有那些出色的鼓手们,来往穿梭于全国各地作巡回演出。当时,军乐队里最大大的成员叫“黑里康大号”,演奏时就像缠绕在身上一样,在其它乐器演奏前,它那巨大的喇叭口沙哑、粗鲁地嘟嘟几声。苏萨不喜欢这种音乐效果,为此他亲自设计了一种大号,带一个直立的喇叭口,这样就使得这种大号的音量可以扩散展开、柔和动听,直到满意为止。后来,制造公司沃尔利特公司为这种新乐器起名为“苏萨号”。此名延用至今,而旦直到现在,它仍是军乐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苏萨并不满足于仅仅在国内演奏。他的乐队曾先后4次前往欧洲演出。在1911年,他们开始了雄心勃勃的环球巡回演出,向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群岛和夏威夷的人们介绍他的伟大进行曲作品。在夏威夷时,苏萨全身被人戴上许多花环,以至将耳朵都遮掩了。苏萨有很多朋友和崇拜者,他们中很有一些名声显赫的人士。如职业拳击家鲍比·菲德莫恩期,约翰·苏里文,西—美战争中的英雄乔治·德威上校,英王爱德华7世和托马斯·艾迪生。
当斯特拉文斯基――他后来成为费城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首次到美时,他在纽约马戏场出席了苏萨的一次音乐会。斯特拉文斯基后来说,那些进行曲让他激动不已,苏萨进行曲所特有的节奏进行让他心旷神怡,他认为其价值是无与伦比的。从那时起,斯特拉文斯基说,他一直都想见见“那个留着海盗胡须的家伙”。
确实,直到1917年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萨重新参加海军时为止,胡须一直是苏萨相貌的重要特征。他的身材矮胖,要不是那付修剪整齐、微微上翘的胡须,他可说是貌不惊人,但由于在海军陆战队的高领制服上再加上这付胡须,就好像给他平添了一般英武之气。在他率领自己的乐团,而不是在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军队服役的25年间,在某种程度上,胡须成了苏萨最明显的标记。他的胡须总是修饰得干净整洁,绝对没有一根胡须零生乱长。这简直就和他的作品一模一样,精雕细琢、结构完整、完美无瑕。如果说胡须是他多年来一直钟爱的尤物,但在战争期间却没有了它的位置。从1917年起,灰白上翘的胡须便结束了它构成苏萨神圣尊严姿态和光彩照人形象的崇高使命。

❹ 什么叫大号

1.正规的名称,常用的名称,称号;
2.互联网用户的帐号,真实常用的帐号,一般指玩游戏用的常用重点帐号。
3.在南方部分地区,如广西等地,大号指大便,相对应的小号指的是小便。
4.大号,指军号或萨克号系的大型低音铜管乐器;帝王的号令;对他人字号的敬称。语出《易·涣》:“涣汗其大号。”
5.大号(或低音大号)是一种管乐、管弦乐队中音域最低的铜管乐器,一八三五年德国人魏普莱西特发明。这种乐器有降E调和降B调C调F调四种,大号的音色非常的深厚,在乐队中担当最低音声部,为了步行及携带方便,通常使用背带把大号抱在胸前演奏。

❺ 大号是什么意思

解答如下:

大号(或低音大号)是一种管乐、管弦乐队中音域最低的铜管乐器,一八三五年德国人魏普莱西特发明。

这种乐器有降E调和降B调C调三种,大号的音色非常的深厚,在乐队中担当最低音声部,为了步行及携带方便,通常使用背带把大号抱在胸前演奏

❻ 谁发明了“=”“()”

运算符号并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我国在商代就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但同埃及、希腊和印度等文明古国一样,都还没有加法符号,只是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来表示相加。公元6世纪,印度人开始把单词的缩当成运算符号。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人的做法,如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N·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

❼ 长号是谁发明的

长号 古称长鸣、中鸣、招军、铜角、马吹等。是瑶、壮、苗、彝、哈尼、布依、土家、维吾尔、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瑶语称当嘹。彝语称大巴拉。布依语称莽列。维吾 尔语称卡奈依。汉族称大号、长尖、喇叭、尖子号等。流行于全国各 地,尤以广西、云南、贵州、新疆等省、区最为盛行。 历史较悠久。我国古代所有喇叭类型的气鸣乐器都通称为角,最初是用天然的牛角吹奏,后发展为用竹、木、皮革、铜等材料制作,长号则是由古代的角衍变而来。古代为军中乐,文 献多有记载。《通礼义纂》:“长鸣角也,按蚩尤师魍魉与黄帝战于涿鹿,帝令吹角,为龙鸣,以御之。魏武帝征乌桓,军思归,乃减角为中鸣,其声尤悲,以应胡笳”(引《太平御 览》)。《通雅》中有:“长鸣今时之号通也,口圆而长,如竹,……从中抽出吹之, 晋即有鸣葭。”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开始是用角和笳,后又以鼓和角为主要乐器。唐代段成 式《篥格》:“革角,长五尺,形如竹筒,卤簿、军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唐书 ·仪卫志》:“大驾卤簿,长鸣中鸣大角者皆二十。”宋代沿用此制,至绍兴十六年(1146 年),长鸣、中鸣竟达各六十之多,辽、金两代鼓吹部的长鸣和中鸣各二十。明时方有铜角 。 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古角以木为之,今以铜,即古角之变体也。其本细,其末钜,本 常纳于腹中,用即出之。为军中之乐。”这种铜角与今日所称长号极为相似。1959年,在江 苏省江宁县水阁子应塘村的明代沐英墓中出土一支长号,三节构成,全长115.5厘 米、喇叭口直径20.5厘米。据《明史》载,沐英(1345年—1392年)生前曾授为帐前都尉,是个武职官员。这件长号当为他生前在仪仗中所用的乐器,现藏于江苏省博物馆。 通体用薄铜片制作,由上、中、下三节铜管组成。上节为嘴节,顶端有锅底形号嘴,中节为 伸缩节,下节为喇叭节(图)。管体可伸可缩,不使用时,上、中两节可缩进喇叭 节内,对携带和保存十分方便。各民族、各地区的长号,规格不同,长短不一。 瑶族的当嘹和壮族、苗族的长号,流行于桂西和黔东南一带。管体全长155厘米。上节长30 厘米,顶端号嘴直径5厘米、深0.8厘米,下端铜圆包直径6厘米。中节长61 厘米,喇叭节长64厘米、喇叭口直径22厘米。演奏时,上、中两节拉出,左手伸直托扶管身 ,右手持握上节,管体略倾向左侧,口贴锅形号嘴吹气发音,多为基音和第一、第二泛音, 声音低沉、深厚,音量洪大,闻及数里。一般不单独吹奏。在广西、贵州,是各族八音(即 八仙)乐队的低音乐器。所奏乐曲,均为八音曲牌。 彝族的大巴拉,流行于云南楚雄、大姚、施甸和四川西昌、会理一带。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 州博物馆里,收藏着一支阿都土司家的长号,全长171厘米,上节52.3厘米、中节60 .5厘米、下节59厘米。吹嘴直径4.8厘米、孔径3厘米。长号是彝族节日喜庆和婚 丧嫁娶等场合中必用的乐器,在传统节日里,要同时奏响几十支长号,音响惊天动地,场面 分外壮观。 维吾尔族的卡奈依,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铜制,三节,全长150厘米~180厘米。能奏 出 筒音和五度泛音两个音。过去常在藩王、伯克的迎宾仪式中使用;现在多用于喜庆节日的群 众性歌舞活动中,它常作为纳格拉、苏尔奈民间鼓吹乐队的低音乐器。演奏中不时地奏出筒 音和五度泛音,使之成为乐曲中有固定音高的持续音,因其音量宏大而使演奏效果特别强烈 ,可壮乐队声威,烘托节日气氛。卡奈依经常使用一对或两三对,很少单独使用,其用量 多少可表示礼仪的隆重程度。吹奏者常对称地站在鼓吹乐队的两旁,整齐地转动卡奈依的方 向,把音响传向四方。 汉族地区的长号,一般全长130厘米~150厘米,广泛用于苏、浙、闽、豫等地的民间吹打音 乐中 ,如浙东锣鼓、十番锣鼓等。许多戏曲音乐伴奏也使用长号,如在京剧传统剧目中,在豫北 、冀南、鲁西、皖北的古老剧种大平调(剧团中称长夹子)和大弦戏中,在河南各地的罗戏音乐伴奏中,都要用到长号,有的还使用两支。凡武将出场、元帅升帐、两军对垒、开打厮杀 等场面,都要吹奏,以示斗争激烈、气势威武。河南有些地区在民间喜庆活动中,也要用数 支长号齐奏。
记得采纳啊

❽ 长号发明者

长号

古称长鸣、中鸣、招军、铜角、马吹等。是瑶、壮、苗、彝、哈尼、布依、土家、维吾尔、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瑶语称当嘹。彝语称大巴拉。布依语称莽列。维吾 尔语称卡奈依。汉族称大号、长尖、喇叭、尖子号等。流行于全国各 地,尤以广西、云南、贵州、新疆等省、区最为盛行。

历史较悠久。我国古代所有喇叭类型的气鸣乐器都通称为角,最初是用天然的牛角吹奏,后发展为用竹、木、皮革、铜等材料制作,长号则是由古代的角衍变而来。古代为军中乐,文 献多有记载。《通礼义纂》:“长鸣角也,按蚩尤师魍魉与黄帝战于涿鹿,帝令吹角,为 龙 鸣,以御之。魏武帝征乌桓,军思归,乃减角为中鸣,其声尤悲,以应胡笳”(引《太平御 览》)。《通雅》中有:“长鸣今时之号通也,口圆而长,如竹

❾ 大号的介绍

大号(或低音大号)是一种管乐、管弦乐队中音域最低的铜管乐器,一八三五年德国人魏普莱西特发明。这种乐器有降E调和降B调C调F调四种,大号的音色非常的深厚,在乐队中担当最低音声部,为了步行及携带方便,通常使用背带把大号抱在胸前演奏。

阅读全文

与大号谁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