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早创立十二平均律的音乐理论家是谁
我国明代杰出的科学家、音乐理论家朱载育,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理论创立“十二平均律”的人。他的律学著作达17部之多,完整、系统地创造了“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朱载育考证的律制,在音高上的误差小,其精确程度使西方的一些音乐理论家也叹为观止。
B. 《新律》是谁的律学成就
《新律》,又称《魏律》、《曹魏律》,是三国时期魏国明帝时采汉律而制成的法典,它与汉律相比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是三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律学成就。
C. 是谁创造了自然规律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提一下物理学里的“人择原理”(史蒂芬·霍金先生的《时间简史》附录中有人择原理的解释,包括强人择原理和弱人择原理):宇宙为什么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那是因为我们站在这里这样去看它。
想通了这个原理,那么这个问题好解决了。
一切东西都在运行,那么要运行就要有个方式(这个似乎没什么可说的吧,完全没有主观意识在里面),采用什么方式完全是随机的。现在我们要说说所谓规律了。注意,我们所说的“规律”,其实是我们对客观存在的一种认识。它是我们站在我们的世界观基础上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总结。
因此,世界就以它自身的方式运行(完全没有主观意识下随机选择的方式),而我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总结出我们以为正确的“规律”,这个规律其实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世界本身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所谓“规律”,是我们人在自身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等等主管因素下对世界的看法。其发明者可以说就是我们自己。
还是仔细体会体会人择原理吧,应该会帮助你理解的。
这个问题超出人的理解和想象范围了,因为我们可能生存在一个这个宇宙的任何物体都无法理解的意识流当中,就像你在你脑海中想象出来的事物,它存在在你脑海中的意识流当中,它跟你的意识流是一体的,它没有这种能力,也没有这个可能知道谁创造了它,我们跟宇宙是一体的,我们可能是某个更高层次我们无法理解的元素所创造的虚幻的产物,但对於同一层次的我们来说,我们是现实的,更高层次可能还有它无法理解的比它更高层次的元素存在,这就成了一个无限循环,我们的身体是由很多不同的元素,微小的生命体组成,同样整个宇宙也可能是由我们这些不同的元素,不同的生命体组成,我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共存一体的,这些联系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就行成所谓的规律,不管我们多麽渺小,都是跟世间万物紧密联系著的,我们能够在脑海中想象事物,是因为外在事物影响著我们,使我们产生联想,如果你什麽都不懂,你会问出这个问题吗?所以我们所想象的事物也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因为我们的很多思想和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它是长期受外界刺激影响所形成的一种习惯或思维方式,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存在,并不是某个更高层次的元素创造的,它也是无意识受影响的,所有事物都是一体的,相互影响著,不停地运动,产生不同的变化,形成各种各样的物体,所以,在这个世界裏是没有创造和毁灭的,人死后也会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元素,在这裏,对於我们而言,只有存在与联系,否则,关於宇宙有多大,宇宙从什麽时候开始的问题,是我们永远都难以解释的。
D. 谁创造了音律
伶伦
E. 格律是谁创造的
南齐永明年间,“声复律说制”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朓(464左右--499)。谢朓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F. 是谁创造了法律
这个问题很有趣……大概分成两种观点:自然法学派和实证法学派。虽然他们的争论在内于“法律是什么”容,不过应该也能回答你的问题。
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是来自于神的意志或者人们的正义观念,认为除了我们日常看到的法律之外还有一个“神性的法”,或者称为“自然法”。如果我们的实然法和这个“自然法”相抵触,那么就不能称之为法。
实证法学派认为法律是来自于当权者的命令,即使当权者的法律并不是正义的,也依然可以称之为法。当然这并不是说实证法学派同意当权者的暴政,只是一个简单的定义而已。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法律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社会合作的秩序,调节人们的共存关系而相互妥协,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规范。
如果想深究这个问题,建议去自学法哲学和法制史。
G. 我国魏晋时期创立“新律”的律学家是( )
何承天——南朝杰出律学家,创立了“新律”,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意在消除“黄钟不能还原”、不能旋宫转调的缺憾。
H. 十二平均律是谁发明的
十二平均律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
十二平均律: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据杨荫浏先生考证,从历史记载看我国在音乐实践中开始应用平均律,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但平均律理论的出现,则是1584年明代朱载堉《律学新说》问世之时。实践与理论之先后出现,其间相去1685年。
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具体说来就是: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正律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将2开12次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黄钟正好还原。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他的“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已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这种律制包括了乐音的标准音高、乐音的有关法则和规律。钢琴键盘上共有黑、白键88个,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制作的。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对世界音乐理论有重大贡献。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才提出了同样的理论。19世纪末,比利时音响学家马容曾按朱载育发明的这种方法时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朱完全相同
三分损益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在中国同时存在。因此,也就出现异律并用的情况。在历史上,南朝宋、齐时清商乐的平、清、瑟三调和隋、唐九、十部乐的清乐中,都是琴、笙与琵琶并用;宋人临五代周文矩《宫中图》卷中的琴阮合奏,其时,琴上所用应是纯律,签上所用当为三分损益律,琵琶与阮是平均律。可见,南北朝、隋唐、五代,都存在三律并用的情况。在现存的许多民间乐种中,也有琴、笙、琵琶、阮等乐器的合奏。因此,这种三律并用就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的一。
I. 四大乐律的发展,具体那个时期,谁创作了什么
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荀子〃劝学》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说,可见他的琴艺之高超。相传代表作品有《水仙操》、《高山流水》。
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双目失明,但他的听觉敏锐,辨别音律十分准确。他的代表作品有《白雪》、《玄默》。
李延年:汉代宫廷音乐家。曾担任乐府的协律都尉。他的代表作品有根据张骞从西域带回的《摩柯兜勒》,制作了28首新曲调,作为仪仗使用的军乐。
嵇康:三国时期魏末琴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学识渊博,善写诗赋文论,热爱音乐,擅长弹琴,以弹奏《广陵散》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声无哀乐论》和《琴赋》,对音乐和琴的奏法及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
苏低婆:南北朝时宫廷音乐家。她善弹胡琵琶,家传龟兹乐调“五旦七声”宫调体系。其音乐理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古代宫调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万宝常:隋代音乐家,善弹多种乐器。他的代表作品有《乐谱》。
李隆基:唐代音乐家,他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皇帝音乐家。他擅长演奏羯鼓和横笛,创作改编了《夜半乐》、《小破阵乐》、《霓裳羽衣曲》等。建立了唐代音乐机构教坊、梨园。
李龟年:唐代乐师,他演奏的吹管乐器筚篥技艺高超,很多诗人都听过他的演奏,并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姜夔:宋代音乐家、词人,别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代表作品有《扬州慢》、《凄凉犯》、《白石道人歌曲》等。
朱载育:明代乐律学家。著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辨惑》等书。《乐律全书》总结了前人的乐律理论,并加以发展,首创了“新法密率”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