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环境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它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隐形课程”,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体现在墙面环境的设计上,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合理创设,从而帮助幼儿主动去观察、探索、创造,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智慧的启迪。
1.记录式创设和展览式创设
(1)记录式创设
记录式创设主要是对幼儿学习经历和过程的记录。例如:让幼儿亲自设计去小熊家的各种各样的路线图,同时思考小猪、小猫、小松鼠、小鸭子以及小狐狸是通过怎样的路线到达小熊家的。在这一墙面的创设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画出不同的路线,来实现到达小熊家的目的。在记录式创设中,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下,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展览式创设
展览式创设主要是对幼儿学习结果的呈现。例如:易拉罐、线团、超轻黏土等是幼儿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品,能够让幼儿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创作当中。在主题墙或是廊道中将幼儿做好的手工作品进行展览,一方面能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环境的熏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填充式创设和满幅式创设
(1)填充式创设
填充式创设是对于墙面最原始的记录或简单的框架设计,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逐步将幼儿的手工作品、学习成果布置在墙面上,对大片空白墙面进行填充的过程。随着活动的深入,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与同伴交流,将不同的物品按照软、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墙面的创设。
(2)满幅式创设
满幅式创设又称“完整式创设”,是指一次性对空白墙面的布置,将幼儿的学习成果或作品完整地呈现在空白墙面上。
② 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原则及构成
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原则:
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幼儿园环境必须强调目标意识,要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创设幼儿园环境时,目标是依据,应把教育目标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以及每一项具体的活动中。
2、发展适宜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
“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从一般年龄特征来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在身心发展特点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其身心发展所需要的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
幼儿园户外环境的构成:
1、幼儿园户外环境构成要素包括:游戏场所、室外绿化、室外小品、室外道路地面等。
2、包括幼儿园的场地、园舍设备、材料、空间结构与环境布置等,是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园活动的物质条件与基础,它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3、例如,如果地方小,幼儿多,缺乏必要的玩具、游戏材料与设备,那么就很难开展以小组或个别活动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活动,而只能采取以教师讲、幼儿听为特征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即我们说的“上课”。
③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满足幼儿对环境的各种要求,包括什么要求
安全性的要求。游乐性的要求。
④ 如何创设幼儿园环境
一、我们的环境创设理念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对幼儿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这样一种理念指导着我们进行环境创设。让我们得以合理地创设幼儿园环境,让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直观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我们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个原则 1、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就地取材。在保证清洁卫生、安全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宝贵资源,不盲目攀比,不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档化和园舍装修宾馆化。如:可用瓦楞纸、废旧挂历纸等代替吹塑纸、纸绒纸;可用一次性纸杯、果冻盒做花篮、风铃等装饰节日环境;农村可用自然材料高粱杆、竹片、麦秸杆等装饰环境。用玉米心制作的体育器械举例。 2、幼儿参与性原则 幼儿园是老师和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幼儿有权参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的参与体现在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等方面。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与环境互动,“用他们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如布置教室墙面时,可让幼儿参与进来,布置“美丽的春天”,让孩子门自己搓柳条、剪柳叶,把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小燕子贴在天空,河里的小动物也是孩子们的折纸作品,红太阳可以用孩子们的小手印等。因为自己参与了环境创设,他们对春天的色彩、自然界的变化、人们的活动情况有了深刻的记忆,用语言、作品与环境对话,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3、发展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因此必须反映幼儿身心的水平和特点,适宜于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其中获益,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发展。如“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小班教室环境可布置一列火车,引导幼儿学习扣扣子,每节车厢学一种系扣子技能;中班可提供“穿线板”,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想象,穿出不同形象;大班让幼儿学习“辫辫子”等。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 4、审美性原则 幼儿时时刻刻生活在周边环境中,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环境创设首先应给人以美的感受,在构图、色彩、造型上要符合审美情趣。如室内、室外墙饰画面的人物或动植物要形象逼真,色彩搭配协调,布局合理,富有儿童情趣,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A楼三楼的油纸伞吊饰挂好了,我们班的孩子从那里经过,仰起小脸惊呼“哇,好漂亮的伞啊!”就因为看到美丽的伞吊饰,激发起了孩子们对伞的兴趣,我们还编了一个小伞舞来跳呢。 5、体现教师创造性原则 教师的创造性在环境创设中具在非常重要作用。如楼梯间有两根塑料管,自下而上,如果老师巧妙布置会别有一番风味,用绿色约纹纸缠住做树干,太阳花自下而上环绕上去。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飞向太空”,每人画了一幅图,若随便贴显得杂乱,若把幼儿作品摆成火箭形状,再添其它东西,一定令人耳目一新。 6、因地制宜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根据各个幼儿园具体的场地情况来进行,不能盲目照搬照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的幼儿园面积比较大,户外的空间很多,我们就绘制了抽象风格的艺术墙。但是如果是农村幼儿园,一共就两间教室,就不可能这样。对于园舍和基本设施条件差的农村幼儿园更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照样能创设引发、支持幼儿探索的良好环境。例如:木棍、石头是建构材料;麦杆是编制材料;田野、山头、果园、饲养场是教育空间等。画架举例。 三、我们的环境创设特色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幼儿的无意识学习的能力,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吸收知识。
⑤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 环境创设可开发幼儿智力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墙面、活动区等是在课程实施中环境的一部分,它们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和材料记录下已经和正在实施的课程的种种,使课程不断的延伸。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旧问题的解决产生出新问题,因此不断的创设和完善环境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拓展、延伸课程;如我们班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的《大自然的语言》这一 主题中,我们在副墙上布置了天气记录表,幼儿通过观天记录每天的天气,于是 他们就生成了疑问:"为什么会有雨?风是怎么样形成了?"等等。又如,幼儿和教师一起制作"小水滴旅行图",他们画的小水滴形象可人,他们被主题内容深深吸引,不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知道了水的三态变化,而且通过他们之 间的相互交流,也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 动手能力的提高。 并且孩子们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孩子们想象着水滴成云的情景,并相互抱在一起 形象地模拟着水滴成云的现象,还提出了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孩子们在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环境创设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提供大量的废旧物品,供幼儿操作,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愿望和动手的欲望。在科学探索区配置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发展的材料和工具,这些材料和工具能 激起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轻松、愉快地主动参与到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去。 我们班放置了放大镜、磁铁、教师自制的天平等。还有各种形状的卡片,供幼儿 拼图。在美工区,提供蛋壳,颜料,废旧的瓶罐,促使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以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 让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乐于创造,乐于探索。增强了孩子的探 索欲,以后每逢碰到废旧物品,孩子们就会说,我们来做一个东西,然后绞尽脑 汁。 既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在我们班级向阳的走廊处, 放了一些植物,如可发芽的土豆、黄豆、稻谷、大蒜等,这些自然角的秘密常常 会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找答案。我们班权权有天突然说, 红薯霉了,为什么呢?他就想去研究一番。
三、环境创设可培养幼儿小主人的精神 。以往幼儿园的环境一般都是由成人为幼儿提供,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法 参与到环境布置中去,结果影响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的发挥。所以,现今幼儿园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又可使幼儿对自己 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加爱护珍惜环境,成就感又得到鼓励,更激发幼儿充分与环境相互作用。尤其活动区更是设计、提供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教育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操作材料,材料和工具的摆放 ,方便幼儿取放,培养幼儿玩后放回原处的好习惯。由于幼儿喜欢介入环境,体验自身的行为过程,我们在创设环境时,注重环境设计过程的指导,让幼儿在参与环境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增长才干、发挥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作用。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创设班级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更具有意义。 在幼儿参与布置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他们主体的作用。 如我们大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 创设 《快乐家园》的主题环境。 背景是地球,意为我们共同的快乐家园。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下,决定通过画和剪贴的方式以 ,分工合作的方法来完成,孩子们把自己纸折的青蛙,自己画剪的云朵,自己制作的小房子,还有自己的自画像等等,都处理好粘贴到"地球上",当整个创设完成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这种把幼儿的作品组合起来进行环境布置的形式,也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对地球有了 更深的了解,更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家园了。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而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 环境相互作用。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交往能力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
四、环境创设可引导幼儿有环保的意识。 在各区域的环境创设中,都有幼儿提供的材料与作品,是他们参与班级环 境创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十分重要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过程,培养他们从小就有变废为宝,不浪费任何资源的环保意识。在我们班级各区域环境创设过程 中,都有幼儿从家里收集了带来的各种瓶、盒、罐、吸管、蛋壳等废旧材料。在 老师的启发帮助下, 孩子们用纸盒做成了高楼、 汽车。 材料取自身边的资源 (大 多是废旧材料) ,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学会了勤俭,学会了珍惜和利用资源;也让孩子学会了创造,通过自己的创造让废旧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用这些作 品来装扮我们的班级各区域,孩子们可真开心,面对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废旧物 则更有兴趣了,幼儿在积极投入、参与的过程中,既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创 造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我们班在收集废旧材 料的时候,孩子回去告诉家长说,我们老师说什么都要,峰峰看见这些东西说, "垃圾",后来我们用这些"垃圾"制作了各种玩具,等等,孩子们看到了,原 来垃圾也能变宝贝。比如"旺旺美食"里的各种菜与食物,我们用旧竹棍把废旧 的方形纸串在一起做成各种烤肉串,在"体育区"里把易拉罐进行简单装饰就成 了的踩高跷,用废旧报纸团成纸球等。"生活区"里,我们利用硬纸板和丝带让 幼儿学穿鞋板与系鞋带。总之,无论哪个区,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投放废旧物品, 让幼儿明白"只要你做有心人,废物也能变成宝。"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 使幼儿了解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激发创造欲望及活动兴趣。
五、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 。遵循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活动的部分可由幼儿参与布置,引导幼儿根据教 育和自己的意愿创造出不同的形象。 固定的部分有教师制作。 所以在教室的外墙, 我们的设计主题是《我们的作品》,作品全都是有娃娃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然后 由他们自己张贴。这样的目的首先就是给娃娃一个直观的感受,让他们能够一目 了然的看见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然后通过比较,参照,发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 己的不足,而且也在不自觉中学会了欣赏。学会欣赏很重要。欣赏他人可以学人 所长,被人欣赏会增添信心、发挥潜能。我们还把幼儿的画挂在教室里。这些设 计和创造不仅有美感,还蕴藏着知识,引导幼儿从色彩、形态美进行欣赏让孩子 在自然而然当中得到提高。也让家长能够更直接的了解到孩子的情况。环境创设 是教师和幼儿共同走进主题,在主题中共同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提 升审美情感,促使环境成为幼儿主动表现个人审美体验的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六、让幼儿感受到快乐 。在家与园这一栏里,我们把每周的课程安排告知家长,我们把最新的、最好的教育孩子的信息传达给家长,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当然这里也有我们班的每周小明星张贴栏,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受到进步,感受到成功,感受到自豪。孩子们在自己动手创造优美环境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这种快乐使他更自觉地关心周围事物,产生新的期待。这些围绕教育目标创设的环境,不仅使孩子获得了有关知识,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而且还增 强了幼儿间的交往,增进了情感的交流。 还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教学动态的了解, 对主题的开展起辅助作用。并让幼儿加深印象。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 出:"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 环境是孩子自我表现与战线的舞 台,也是信息与经验交流的窗口,更是幼儿尽情想象与创造的天地;环境的创设 直接关系到课程的设计、实施、发展和幼儿主体性等方面的发展。他们每天都能 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主动寻找他们需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 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并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对幼儿的知识、情 感、 意志、 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让幼儿关注生活, 学会生活,适应生活,快乐生活。 我们教师会以最大的努力,积极进取的精神, 使每一块墙面、每一个区域、 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 与幼儿"对话", 从而使孩子们从小学会生活、学 会学习、学会创造。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这些都要求我们幼儿 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使我们的班级环境真正成 为孩子们的第三位老师。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之一,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等 能力,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 育环境就显得更为必要。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的目的,有利于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 动、直观、形象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 刺激,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 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之,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古时候的"孟母三迁" 就是最好的例子。时至今天"贵族学校"也应运而生,许多的家长都为了孩子有更 优良的教育环境不惜花费昂贵的学费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环境能够造就一个 人,所以我们更应注重环境培养,注重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在今后的环境创 设中,我们除了注重幼儿园环境外,我们将向社会家庭进行宣传呼吁,把幼儿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给孩子一个更健康更适合的环境。
⑥ 如何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创造性的使用材料
从小朋友去考虑,找小朋友的特点和喜好,还有要能让小朋友提高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的材料,当然要环保,这也是当今最流行的主题
⑦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六大原则是什么
1、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就地取材。
在保证清洁卫生、安全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宝贵资源,不盲目攀比,不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档化和园舍装修宾馆化。如:可用瓦楞纸、废旧挂历纸等代替吹塑纸、纸绒纸;可用一次性纸杯、果冻盒做花篮、风铃等装饰节日环境;农村可用自然材料高粱杆、竹片、麦秸杆等装饰环境。用玉米心制作的体育器械举例。
2、幼儿参与性原则
幼儿园是老师和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幼儿有权参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的参与体现在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等方面。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与环境互动,“用他们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
如布置教室墙面时,可让幼儿参与进来,布置“美丽的春天”,让孩子们自己搓柳条、剪柳叶,把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小燕子贴在天空,河里的小动物也是孩子们的折纸作品,红太阳可以用孩子们的小手印等。因为自己参与了环境创设,他们对春天的色彩、自然界的变化、人们的活动情况有了深刻的记忆,用语言、作品与环境对话,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3、发展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因此必须反映幼儿身心的水平和特点,适宜于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其中获益,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发展。
如“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小班教室环境可布置一列火车,引导幼儿学习扣扣子,每节车厢学一种系扣子技能;中班可提供“穿线板”,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想象,穿出不同形象;大班让幼儿学习“辫辫子”等。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
4、审美性原则
幼儿时时刻刻生活在周边环境中,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环境创设首先应给人以美的感受,在构图、色彩、造型上要符合审美情趣。如室内、室外墙饰画面的人物或动植物要形象逼真,色彩搭配协调,布局合理,富有儿童情趣,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A楼三楼的油纸伞吊饰挂好了,我们班的孩师巧妙布置会别有一番风味,用绿色约纹纸缠住做树干,太阳花自下而上环绕上去。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飞向太空”,每人画了一幅图,若随便贴显得杂乱,若把幼儿作品摆成火箭形状,再添其它东西,一定令人耳目一新。
5、体现教师创造性原则
教师的创造性在环境创设中具在非常重要作用。如楼梯间有两根塑料管,自下而上,如果老师巧妙布置会别有一番风味,用绿色约纹纸缠住做树干,太阳花自下而上环绕上去。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飞向太空”,每人画了一幅图,若随便贴显得杂乱,若把幼儿作品摆成火箭形状,再添其它东西,一定令人耳目一新。
6、因地制宜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根据各个幼儿园具体的场地情况来进行,不能盲目照搬照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的幼儿园面积比较大,户外的空间很多,我们就绘制了抽象风格的艺术墙。但是如果是农村幼儿园,一共就两间教室,就不可能这样。
对于园舍和基本设施条件差的农村幼儿园更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照样能创设引发、支持幼儿探索的良好环境。例如:木棍、石头是建构材料;麦杆是编制材料;田野、山头、果园、饲养场是教育空间等。画家举例。
⑧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有哪些
(一)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使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环境创设时要目标明确,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相一致。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全面发展,那么在环境创设上对体、智、德、美几个方面,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就不能重此轻彼。凡是孩子发展、教育目标所设计的领域,就应有相应的环境布置。另外,要根据学期计划和月计划、周计划的不同,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形成系统的、系列的环境布置,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
(二)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原则。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存在着年龄差异。环境创设必须适应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通过不同层次的环境和不同的材料来达到教育目的。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在感觉、兴趣、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教师要注意到这些差异,适应这种差异。好奇、探究是幼儿的天性,如果环境布置总是一成不变,不仅不能给孩子以新鲜感,久而久之也会使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随之下降。因此,创设新鲜的、动态的环境是幼儿教育的艺术之一。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原则。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之中。 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了解,也更加爱护。”环境创设特别是室内环境创设,应充分让孩子参与,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设计、提供材料与作品、参与布置,然后利用环境进行幼儿的主动活动。虽然孩子参与环境创设比教师本人独立完成费时费力,但就其教育效果来说,更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和创造性,增强其责任感和成就感,也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爱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四)园内外环境相协调的原则。既要重视园内环境的创设,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影响。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功能,在做好园内工作的同时,营造和谐的园外环境。通过多种形式主动与家长联合,对家长进科学育儿知识的培训,使之配合幼儿园教育,也可以请特殊岗位(如交警、记者等)和有特长的家长到幼儿园给孩子们讲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多带孩子到大自然、到健康有益的活动场所参观学习、接受教育。
(五)经济实用的原则。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的特点和条件,不提倡大手大脚,要多使用废旧材料布置环境、制作玩教具。这一点不仅适合农村的经济条件,对城市园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六)突出特色的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结合各自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切忌千篇一律,千园一面。可以充分发掘地方蕴藏的课程资源,发挥教师个人的聪明才智,突出地方特色和教师特色。地方特色尤其要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七)安全卫生的原则。幼儿园的园舍首先要做到安全,在新建和改建农村幼儿园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考虑园舍的安全问题,坚决不能有危房,包括围墙、厕所。地面要平坦,不能有坑坑洼洼、磕磕绊绊。所种花草既要漂亮,又要无毒、无危险,比如夹竹桃、仙人球之类就不宜在幼儿园种植。室内、寝室要安装紫外线灯或随时用消毒水消毒。电器、电线布置要合理,用电插销不能离孩子的床铺太近。吊扇使用前对其稳定性要进行检查。其次是玩具安全,室内外玩具都不能有危险性。室外大型玩具有相当一部分是铁制的,边角都要圆滑。孩子玩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看护好。室内玩具的购买也要注意,比如尖锐的、细小的、发射的等等,都有危险。一些“三无”塑料玩具也有安全上的问题。另外,玩具还要经常清洗,保持整洁。
(八)平等和谐的原则。这一点主要指的是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建。精神环境创建的中心是建立融洽、和谐、平等、健康的人际关系。《纲要》在讲到幼儿园教育原则的时候提出:“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这里提到了两个尊重,一个并重,一个关注。实际上,孩子很多心理问题是从幼儿时期形成的,如孤独感、自卑感、攻击行为等等。教师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团结、和谐的同学关系,有助于形成幼儿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形成他们健康的人格。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就是把幼儿当成有思想、有个性的人,而不要把他们当成孩子。幼儿的身体是相对脆弱的,幼儿的心理同样是脆弱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充分尊重。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可能都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轻易地批评孩子,不能过分地批评孩子。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就是说要从孩子的特点出发,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教给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知识,不能搞小学化的东西。关注个别差异,就是说在教育上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特别要关注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比如少数民族、单亲家庭、弱智残疾、外来打工、心理障碍等方面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