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家庭游戏环境
1、我国家庭游戏环境的现状
在我国许多家庭中,客厅的空间最大,但是客厅是一个成人宴会专用地,儿童没有多少机会在客厅中游戏。父母害怕儿童摔坏东西,儿童一般只能在自己的小房间或者阳台上游戏,但阳台实际上并不是儿童游戏的安全场所,儿童在阳台上游戏很可能出现事故。而在儿童上小学以后,由于家长要求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因此儿童的房间主要成了学习的场所,儿童游戏的时间和空间更少了。
除了游戏空间和时间外,游戏的物质环境还包括游戏的材料。玩具是最重要的游戏材料之一。尽管在家庭中父母买许多精美的玩具供儿童游戏,但是现在的玩具大都是工业化的产物,商家把儿童看作是消费者,他们生产的玩具只顾讨儿童的开心而不管玩具与成人生活的关系、玩具与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关系以及玩具与社会价值观、道德观方面的一致性如何。儿童总是被各种各样并不需要的玩具所包围,而这些玩具尽管可以给儿童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却无法刺激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最后,在我国的家庭中大多数父母都受着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孩子特别是上小学以后的孩子学习是最重要的)的影响,很难对游戏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能达到平等合作的程度的比较少,儿童在家中游戏的心理环境并不理想。
总之,由于我国大部分家长还没有意识到需要在家庭中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游戏空间、为儿童提供好的游戏材料、给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以及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游戏氛围,儿童通常很少有机会在家庭主要的生活区域中自由自在地快乐游戏。
2、家庭游戏环境的创设
父母们在组织和设计家庭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需要,还要考虑儿童的需要。
父母应认识到家庭中的主要活动区域对于儿童的价值所在。有专家就建议“采用创新的方法来将厨房和客厅变成成人和儿童共享的空间。” 这样,儿童就能在家庭当中更广泛的空间游戏,儿童在游戏时,父母可以参与他们的游戏,也可以在儿童附近看着他们游戏,还可以让儿童邀请其同伴一起来家里游戏。还有专家指出“在家庭中任何公共区域内,我们都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些活动角,为他们提供一些合适的玩具或游戏材料。”玩具和游戏材料不在多而在于适合儿童并对他们的发展有益。尽管家庭不需要像托儿所、幼儿园那样专门精心设置许多儿童游戏活动的空间,但父母在家庭中的公共区域适当地设置一些小的儿童游戏的空间,会让儿童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并会觉得在家游戏同样富于乐趣。而对于那些进入小学的儿童来说,如果父母还能特意为儿童在家中设置一些他们游戏的空间,使儿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在家中找到放松的地方,那么儿童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将都能得到提高。
父母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除了关注游戏空间、游戏材料等物理环境之外,父母还不能忽视为儿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家庭中游戏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家庭的氛围等。而要创设好的游戏的社会环境,父母应首先与儿童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才能有好的家庭氛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儿童才能轻松、快乐的游戏。其次,父母应认识到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性,应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游戏,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游戏,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游戏的支持,比如父母如有时间也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与孩子一起游戏。可以说,家庭中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缺一不可,共同影响着儿童在家中游戏的数量和质量。
家庭邻近的户外游戏环境
1、家庭邻近的户外游戏环境现状
笔者记得一次上游戏理论与玩具文化研究的课,老师让我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儿童游戏场所,当时大家画出来的游戏环境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共同之处是游戏场所都是在户外,有树有草有水的自然环境下。笔者曾采访了一批80后的人,问他们对童年游戏的一些记忆,笔者也发现他们印象深刻的童年游戏都是在户外玩的游戏。可以说,相对于室内游戏,儿童往往更偏爱空间更广阔更接近自然的户外游戏。但是,现在的儿童的户外游戏空间相对七八十年代的儿童游戏空间明显有缩小的趋势,笔者采访的出生于八十年代的人,他们的童年一般都是在户外的庭院游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地住进高楼大厦,现在已很少有那种大的庭院供儿童在其中游戏了,儿童接触广阔的、自然的能进行户外游戏的区域越来越少。有研究者曾对上海市松江区各类居住区进行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居住区,包括新建的所谓“高尚住区”中儿童游戏场地相对较少,活动形式单调,景观单一并且缺少设计,有些小区虽有一些游戏设施,但多混迹于小区居民的健身场地中。
笔者注意到我国许多游乐场的游戏空间都是高度结构化的,一般安置的是一些固定的由金属器械构成的常规运动设施,单个地、零星地散布再土坪、草坪或水泥地上,如翘翘板、滑梯、单杠、旋转木马以及秋千等。这种游乐场存在很多局限性,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儿童多方面的需求。缺点一是儿童在这样的游乐场游戏的种类较单一,在这种游乐场中所有的玩具和攀爬设备都被固定在地面上,没有针对创造性而设置的游戏材料。因此,这种场地多引发儿童的运动机能性游戏,而儿童的想象性游戏发生的频率较少。缺点二是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坚硬的地面和铁制器械容易使儿童造成创伤。缺点三是儿童在这样的游乐场大多进行的是孤独和平行游戏,游戏的社交水平较低。
2、家庭邻近的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
总的来说,尽管现在许多的居民区都建立了儿童游乐场,但笔者认为这些游乐场的环境存在缺陷,它们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儿童游戏场绝不只是放置游戏活动器械的场地,更应是一个场所,一个自然的充满情趣的活动空间。现代的游乐场应该是儿童的乐园,是针对现代人造建筑环境中的现代城市儿童的一种补偿。笔者心中理想的游乐场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游乐场最好是有草地、有树、有水的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正如鲁迅先生笔下所描述的他小时候喜欢的百草园一样,孩子们可以在其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和自然丰富的表象,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操。儿童游乐场各处应种植各种树木和鲜花,还可以建立专门的种植园、牧场、池塘或小溪。在种植园中种植一些易成活的蔬菜、水果和鲜花,在牧场养一些儿童喜欢的小兔、小狗、小猫等动物,在小溪中养一些鱼,儿童可以在溪中戏水和钓鱼。这些都让儿童游乐场与大自然相融合,儿童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各种乐趣,同时也能激发儿童对各种植物、动物的兴趣和求知欲。
第二,儿童游乐场中应提供一些开放性的、创造性的、自然的游戏材料。首先,应将一些金属器械改为木制、塑料制或玻璃刚制,这样能减少危险的发生。其次,除了有固定在地面的游戏设施外,还应安放一些可移动的设施和器械,比如小推车、可移动的平衡木、可滚动的塑料轮胎等。游乐场还可以提供如火车头、马背、潜水艇、宇宙飞船、城堡、飞机、恐龙等的模型。这些可移动的设施和各种模型可以引发儿童的多种假装游戏,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乐场还应为儿童提供自然材料,有研究者指出“自然界随时可觅得一切(石子、树叶、贝壳、木片、果核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线轴、塑料小瓶、废纸盒等),这一些在孩子们眼中都可以成为他们最心爱的游戏材料。” [1]笔者认为这些自然材料对儿童来说既安全又实用,他们能从这些材料中得到自由的体验,创造的乐趣并获得发展。
第三,在居民区应尽量挑选开阔的空间来建立儿童游乐场,在儿童游戏场中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喜好设置各种儿童游戏区,比如儿童都喜欢玩泥、沙子、石子、水、木头,那可以设置专门的玩沙区、玩泥区、戏水区和建筑区。有研究者指出:“儿童喜欢躲在一些小的洞穴般的地方”, 可在游乐场创设植物迷宫、树房子、躲避处、篱笆上偷看的小洞等躲藏和探险的区域。有些儿童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游乐场内可建一些小木屋,木屋中放置一些厨具和家具,让儿童在更真实的场景中玩角色扮演游戏。游乐场还可设置一些树阴下的野餐地, 蔓藤覆盖的围场, 用来取暖或烹调的火坑, 用来阅读的隐蔽的角落等区域。所有这些游戏区都会使儿童停下脚步沉思并体验所有的奇幻意境,儿童可以做很多他们在拥挤的市区中无法做的事情。
第四,要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游乐场,就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需求以及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早期的儿童喜欢玩像“娃娃家”一类的假装游戏,而进入小学以后的儿童,公开的假装游戏在不断减少,而更多地开始玩一些规则性游戏,比如追赶游戏、各种球类游戏、跳跃游戏以及棋类游戏等。儿童游乐场应为从幼儿到年长一些的儿童提供不同种类的游戏材料。比如平衡木、爬隧道、爬轮胎、荡秋千和各种进行假装游戏的道具等对年幼的儿童比较有吸引力,而高的单杠、攀岩、跳绳、毽子、呼拉圈以及各种球类运动场和下棋的场所为年长的儿童提供了更有趣、更新鲜的挑战。此外,如果游乐场还需接待残疾儿童,他们的特殊需求也必须充分考虑到。
第五,儿童游乐场的安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游乐场及周围环境应是安全、舒适的,如道路、铺地、水体、山石及植物等应是安全的;其次活动场内的游戏项目应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再次活动场内的设施应选择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器械。
总之,应把游戏场从“构造的”、“高技术的”、“人工的”、“设计的”、“标准的”层面向“自然的”、“创造性的”、“有吸引力的”、“独特的”、“神秘的”、“有趣的”和“丰富的”层面扩展。[6]游乐场应让儿童有闲逛、探索和进行创造的自由,这样游乐场才能真正成为儿童游戏的乐园。
学校游戏环境
1、学校游戏环境的现状
在我国,在早期教育阶段儿童游戏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支持,托儿所、幼儿园及一些早教中心的课程一般都以游戏为主。游戏环境的创设是这些早教机构的环境创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好幼儿园一般都努力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游戏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但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还有相当多的幼儿园的游戏环境并不理想。由于幼儿园资金的缺乏和园舍面积较小,在物理环境方面只能给幼儿提供一些小而简陋的游戏场地和数量少而单一的游戏材料;在社会环境方面,由于这些幼儿园的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创设游戏环境和指导幼儿游戏的经验不足。有研究者就对云南玉溪市一幼和二幼进行了调查,指出这两所幼儿园在游戏环境创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儿童游戏空间不足、活动材料传统、游戏时间死板及教师缺乏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的知识和经验。
到了小学以后,儿童进入了正式的学校教育阶段,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游戏都是与正式的学校教育相背离的,儿童进入小学之后不再像幼儿园那样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他们一般都在教室中安静地坐着听教师讲课,进入人们所认为的正式的学习阶段。小学的教室不再是儿童游戏的场所,而是儿童学习各门科目的场所。游戏成了幼儿的课外活动。儿童进入小学后游戏的空间大大缩小,即使是小学的操场也仅是为儿童上体育课而设置的。尽管如此,在游戏空间如此匮乏的今天,操场成了儿童在学校游戏的主要场所,但是笔者曾访谈过一些小学生,他们都抱怨学校操场的空间太小,也没有他们想玩的一些游戏设施和材料,不利于他们的游戏。其次,儿童游戏的时间也大大缩短,儿童一般只能在课间休息或放学后游戏。此外,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也不理想,小学的教师一般主要关心儿童的学习,很少给儿童的游戏提供支持和帮助,有时甚至认为儿童所玩的游戏影响了儿童的学习而限制和阻碍儿童的游戏,比如有些教师建议要增加儿童的学习时间而减少儿童课间休息的时间与频率。教师无法给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的心理环境,让儿童在学习过后放心自由的游戏。
2、学校游戏环境的创设
笔者在这主要讨论幼儿园和小学游戏环境的创设。首先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创设合适的游戏环境,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包括室内和户外两部分。笔者认为幼儿园室外游戏区的创设可以根据各个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借鉴前面已探讨过的家庭邻近的游戏环境——游乐场的创设。因此对于幼儿园室外游戏区的创设笔者就不再探讨。接下来主要阐述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是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的课程大多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因此,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比家庭游戏环境更加地具体、细致和丰富,并带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首先幼儿园的教室中应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置多种多样的室内游戏区,比如积木区、图书区、美术区、音乐区、手工区、角色游戏区等等。这些游戏区中互补的区域应邻近并互相开放,如积木区和角色游戏区中的“娃娃家”区。这样可产生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高游戏的质量。而游戏区中的图书区应与其它一些吵闹的游戏区远些,以避免干扰。其次,应让儿童参与到室内游戏环境的布置当中,让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游戏环境。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 这一环节需要教师为孩子提供大量的成品和半成品,鼓励孩子积极投入游戏环境创设之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创设游戏环境,孩子在自己参与创设的游戏环境中会更自如和自信地游戏。此外,还应在这些区域应为儿童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和材料,提供的游戏材料要不断的变化,以便构建的游戏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并且游戏材料应放在幼儿容易拿取的地方。
小学与幼儿园的环境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小学没有专门创设供儿童游戏的场所,于是学校教室旁的走廊和操场成了儿童游戏的主要区域。而我国目前许多小学的操场并不能满足儿童课外游戏的需求,有许多学校的操场面积较小,操场上仅有供儿童进行一些简单体育运动的设施。笔者认为当前小学的操场应该进行适当地改造,使其成为小学儿童在学习紧张之余通过各项游戏得到放松、并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区域。小学的操场作为小学儿童课外游戏的主要场所,它不能仅仅是个运动场,它应该成为小学儿童的游戏场。它不仅提供给儿童一些进行跑步的单调的跑道、跳远的沙坑及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种球类运用的设施,还应有大片的草地供儿童嬉戏、玩各种游戏,草地上还应种一些野花,让操场的环境更接近大自然,更有乐趣。还应为儿童提供像攀岩、迷宫和嬉水区等完善安全的进行探险和复杂游戏的空间和设施。满足孩子们探险和挑战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从而避免他们由于在人工条件下得不到满足,而到野外去冒不必要的风险。在我国就有不少儿童由于经常在马路边、铁轨边和河边玩耍而遭遇一些危险。
学校除了关注游戏空间、游戏材料等物理环境之外,幼儿园和小学还应为儿童创造一个好的游戏的社会环境。学校游戏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教师与儿童的关系,儿童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的校风、班风。首先,教师应与儿童建立起亲切、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幼儿园,教师应在儿童游戏中充当他们的帮手和支持者。而小学教师应认识到对于小学儿童游戏和学习也并不是对立的,游戏可以与学习相联结,游戏是促进小学儿童学习的方式之一。教师在小学课程中适当地使用游戏,将激发儿童进一步地学习兴趣和动机。谜语和拼字游戏都是教师使用游戏促进学习的例子。有研究者指出“课间休息期的游戏至少可以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不应错误地认为儿童在课间的游戏会对儿童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只要教师能善于引导并支持儿童在课外进行的游戏,那么这些游戏不仅可以缓解儿童在学习中的紧张情绪,还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其次,学校中的儿童与儿童之间应形成互助友爱的关系。教师之间也应建立互相尊重、平等友好的关系。儿童在这种安全平等互助的环境中,才能更自然地、放心地游戏。总之,不论在幼儿园还是小学建立宽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贰』 在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游戏的角色、主题和情节都是依照幼儿自己的兴趣、意愿、经验而进行的,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往。不同年龄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它对促进儿童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经验,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漂亮招牌当空挂游戏场地巧隔断 我们幼儿园空间小,教室和游戏共用一间,所以如何将有限的空间巧妙地利用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我们将娃娃家、理发店布置在走廊里,长期铺设,不用收起来。教室里则开设了好再来小吃店、新新菜场、多多超市、甜甜水果店,因为教室里地方有限,所以每次玩游戏都要将玩具和桌子重新摆放出来,结束时又要将这些收起来,如果每次都要老师动手,那样就比较麻烦,怎样发挥幼儿主动性,让幼儿也参与到场地的布置与玩具的收放整理中来,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呢?我们将角色游戏的主题招牌根据空间的安排从屋顶悬挂而下,鲜艳、漂亮的卡通招牌,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一下激起了孩子们玩游戏的兴趣,我们的教室仿佛也一下子成了热闹的城市。根据招牌的位置悬挂的地点的不同,自然地将教室分割成了四个区域,孩子们能很快地从招牌上的图片分辨出每个区域的所开设的主题,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分不清主题的问题。 二、头饰购物袋巧投放游戏角色自己选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参加的游戏活动,角色的扮演应由幼儿自己选择,但孩子年龄小,在实际游戏中常常会忘记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或是常常变换角色,游戏坚持性差,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根据游戏的主题投放了与主题相配套的角色头饰,如娃娃家投放了小鸡、公鸡、母鸡的头饰,还有兔子一家的头饰,理发店提供了剪刀的头饰,水果店和菜场则提供水果和蔬菜的头饰,超市提供小猫多多的头饰,小吃店提供厨师和服务员的头饰,同时在细节上也有区分,这样更有效地让幼儿进行角色的区分,不会发生争抢角色的冲突。每天来园后孩子们会自己按意愿到窗台上选择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头饰,进行相应的游戏区进行游戏,顾客我们为他们提供了收集来的喜糖袋。经过这样的调整后,比他们刚开始没有戴头饰时角色意识强,他们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应该在什么岗位上,要做些什么。头饰的投放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调整策略,但是对于幼儿游戏来说,确实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幼儿角色间的互动,对于教师也能进行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为师幼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时机,促进了游戏情节的发展。 三、成品半成品材料齐投放游戏情节更丰富 游戏材料是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角色游戏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在游戏中我们既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成品材料,如做游戏的用的一些现成的玩具,也有一些幼儿收集来的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超市里的商品,小吃店里的方便面的碗筷等,些外我们还为游戏提供了一些半成品,如橡皮泥、吸管、绉纹纸等,让幼儿用这些材料为小吃店做一些面条和烧肉串、菜肴等。孩子们在游戏中很喜欢来品尝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食品,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这么多丰富的材料,促使角色游戏的情节发展地更丰富,幼儿在游戏时也对情节更投放、逼真,玩游戏的时间持续也比以前相对长一些。 四、提供的材料应根据幼儿游戏的发展进行不断调整。 大家都知道材料太多幼儿不知玩什么好,材料太少又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教师应注意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按需要随时增减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理发店中新增发型目录事例,一天,我扮成顾客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问:你要理发还是要洗头?我要烫卷卷的头发理发师问:你要烫怎么样的卷头发?老师启发说:我也说不清楚,要是让我看到发型我就知道了!那怎么办呢?理发师犯愁了,在讲评时,吴英杰说:我陪我妈妈去烫过头发的,他们有一本很漂亮的书的,里面就有很多很多的发型。我知道,我也看到过的。老师,我们也来做一本发型的书吧。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起了发型,为此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一节设计发型的活动。我把设计好的发型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精美的发型目录了。于是,发型目录就在幼儿游戏中使用起来。 又如:一天,周灵灵在玩超市游戏的时候说 昨天,我妈妈带我去百家汇超市了,我看见超市里有许多挂在墙上的大图片,上面还有许多数字,妈妈说那是广告,告诉我们哪些东西是便宜的。我们的超市里也有很多便宜的东西,可是,我们没有做广告,小朋友都不知道。于是,我又根据孩子们的要求在墙上贴上了许多手工纸,让孩子们自己来做广告。 但是教师有时不知道孩子在游戏中会出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不能及时增加材料,为了及时地找到所需要的材料,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协商,决定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立了百宝箱,这样就能方便幼儿寻找替代物。例如:娃娃家来了客人要吃肉包子,可是麦当劳和超市都没有卖,娃娃家爸爸让超市的工作人员进点面粉来,不一会儿超市工作人员就从百宝箱找来了橡皮泥卖给娃娃家。娃娃家妈妈用买来的橡皮泥捏成包子的样子,满足客人的要求,客人吃到了肉包子非常开心。只靠老师收集百宝箱里的物品显然不够,我们发动家长为幼儿一起收集大量的废旧玩具材料投入百宝箱,为幼儿游戏增加辅助材料。
『叁』 如何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幼儿园户外环境
我们之所以提出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幼儿园户外环境,是因为儿童的很多社会技巧和积极的、非正式的学习是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为满足儿童运动、游戏、挑战、冒险、社会交往的需求,我们有必要对户外活动场所进行合理的规划。当儿童不断得到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能够习得更多的技能技巧时,将会获得一种胜任感和成功感。我们的任务是支持和帮助儿童从原有的经验和水平出发建构新的经验。 一、户外环境创设的基本步骤 户外环境创设的基本步骤包括理念定位、功能界定(确定目标)、形成文本方案、效果图呈现(模拟)、正式施工、效度检测(评价)六步。 理念定位决定了价值取向,设计者、施工者以及日后户外环境的使用者,都应明白环境与课程的关系,成人需要为儿童做出哪些服务。 功能界定即“要做怎样的环境”,“我们希望环境实现什么教育目标”,如园内空间环境的分区,园内的设施是为了实现哪些发展目标。 形成文本方案,园方应该用详尽的语言描述设计理念和思想,能够使设计方从语言描述中获取我们期望的信息,有助于设计方形成能够实现我们教育理想的方案。 效果图为幼儿园提供了一个模拟情境,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模拟情境进行设想,并做出必要的、预控性的调整。 施工之后是效度检测,这一步类似于课程评价。户外环境建设好之后,是为谁服务的?我们为之服务的对象是否满意?效度检测帮助我们认识我们所希望的教育理想、课程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二、环境理念与定位 以北京市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为例,我们一起来分析它是怎样完成具有挑战性的户外环境建设的。 我园对于环境的定位是:教育是为了儿童的美好未来奠基,课程是实现教育的途径,环境是课程的载体——环境是为儿童服务的,儿童才是环境的主人。在此,我们特别强调环境是为了儿童。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园所的环境看起来很美好,但事实上环境的主人却不是孩子,可能是园长,或是设计师。 户外环境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空间场所,它对于儿童的影响,不再只是简单地提供场所和设施,而是将环境视为课程,它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可选择的、具有挑战性的和创造性的活动场所,它在作为空间的同时更具有教育的功能与意义。理念定位决定着在后续各个环节中,是否所有人都能够围绕着这一价值导向行动。如果园长、董事长、教育投资者不能提出明确的理念和价值定位,就不能期望团队中的所有成员为着一个共同的愿景服务。有些幼儿园的环境看起来不够和谐,缺乏整体感,就是因为理念定位不够清晰、不够明确,最后当其服务于教育环境中的儿童、教师和家长时,就不能凸显园所文化,无法实现最初所设定的教育目标。 提到自然生态,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种树。的确,种树很重要,我园的树木种类包括观叶、观花、观干三类。这些树都非常具有观赏价值,如银杏、法桐、元宝枫、白蜡在一年中会呈现四种颜色,从浅绿色到深绿,再到发黄、变红,成为落叶,而且树叶的形状不一,这样制成标本,儿童就可以直观地观察它们的差异。白蜡特别适合种植于幼儿园通道两旁,它在秋天的时候会从黄色变为火红。塔松、雪松则可以让幼儿园四季都有绿色。柳树、国槐茂盛的树冠可以为儿童夏季的户外活动提供充足的树荫。迎春、金丝吊蝴蝶、玉兰、紫藤、丁香、海棠和各种果树以及一些灌木,都是可以观赏花的树。由于这些植物花期不同,我们依据其特性种植在幼儿园的不同空间内,让儿童感受到连续不断的大自然信息。草本类植物比较矮小,便于儿童在草丛中寻觅、观察蚂蚁、蚂蚱等昆虫。由此可见,种树并不仅仅是种树而已,我们要思考的是种什么树,这一行为带来的结果与课程有何关系?与儿童的发展有何关系?而非仅仅是满足成人的观赏需求。当一棵树能够引发儿童的思考和探索,那这棵树就是在为挑战性的教育环境服务。 三、环境功能的界定 环境功能界定主要指对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分区域,确定目标。园所户外环境中较大的区域也可以相对地做一些小区域划分。教师在室内环境设计上一般都将教室划分为七个或八个学习区,但很少有人思考户外活动区的划分。事实上,儿童的学习是整体的,基于室内学习中区域活动的理念,我们同样也可以对室外环境进行分区。 我园的户外环境分为综合游戏区、体育运动区和种养殖体验区三大区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彼此不可替代。综合游戏区主要满足低龄段儿童运动、游戏、观察、探究、冒险的需要,在发展儿童体能的同时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体育运动区主要用于满足儿童剧烈运动的需求,发展其团队合作、竞争的意识。在种养殖体验区里,儿童可以亲身体验,在体验中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促进思维与认识的发展。 1.综合游戏区 在综合游戏区,我们设计了沙水科学活动区、自然区、隧道、体验池、滑轮类活动区。沙水科学活动区包括叠水池、水渠、日晷池。水从高处的叠水池流下,经过水渠流入低处的日晷池。这样的设计主要为了让水流动起来—流动的水和死水对儿童所引发的感官刺激和认知思考是不一样的,叠水池中水的逐级流动可以让儿童直观地感受水的特性。水从水渠流经两个干沙区,与干沙相比,有水流过的沙池可以引发儿童更高水平的游戏活动,他们可以拦河筑坝,也可以改变水流的方向。活动区内有小桥连接两个沙区,使儿童在活动空间中自由往来。日晷池比较低矮,可供儿童涉水。我们在日晷池的底部刻上了罗马数字,中间还装了一根铜柱,可以将铜柱的影子投射在池子的底部。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影子的变化来体会时间的变化。在这片区域上方的二层阳台装了一个起重机架,儿童可以利用两组滑轮装置,将楼下的沙和水运送到二楼的阳台上,除了可以浇灌二楼的绿植,还可以利用这个装置做很多事情,关键是儿童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物体的方向,通过操作感知物理现象,感知力学原理。 自然区内有很多植物,一方面可以从安全与美观的角度对园区进行一定的隔挡;另一方面,这片区域沿着围墙呈半环抱状,营造了一个美好的自然景观。我们在自然区种植了一些果树,虽然每种只有两棵,但足以满足儿童观察的需要。这里还堆了一座小山,对于成人而言,它可能仅仅是一个小土坡,但对于儿童来说却是一座山。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虽然面积不大,却足以容纳童年的无穷乐趣和好奇。我们还在山坡上建了一个亭子,这样即使在雨雪天气,儿童也可以到户外观察景观。整个园区种植了40多种树木,可以实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两季有果。自然区铺设了石板路、木板路,可供儿童漫步,探索自然的奥秘。 盛有鹅卵石、陶粒、干沙的三个体验池可以刺激儿童感官,丰富他们对大自然材质的感受。光滑的鹅卵石可供儿童赤足踩踏,一方面可以按摩足底的穴位,另一方面可以感受光滑的触觉;与此形成对比,陶粒池、干沙池可以让儿童感知光滑与粗糙、干与湿在触觉上的不同。 幼儿园的地面主要为天然材料,有硬肩地面(车场停车区)、渗水砖路面、花岗岩石材路面,还有草地、沙地、土地以及少量的塑胶地。保留丰富的大自然材质实际上就是给儿童丰富的感官刺激和营造自然生态的环境。我们常说“接地气”,但是在环境建设中却常常认为塑胶地可以更多地保护儿童,其实这样不仅不够环保,还会让儿童远离大自然,无法“接地气”。 2.体育运动区 体育运动区主要由篮球场、足球场、攀岩墙、竞赛跑道组成。 下沉式足球场一方面可以使足球在儿童游戏过程中不会经常滚出来;另一方面,跑道还可以作为看台,也能供儿童开展推车、滚铁环、跑步等活动。紧邻足球场的室外小舞
『肆』 简述幼儿园应当如何促进幼儿游戏的社会环境
一、创设必备的活动区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仍主要以上课或集体活动为主,相对来说,孩子们缺乏自由活动的时间,就是在自由、分散活动时,也因缺乏一定的材料和场所及有效的指导,而存在着“放羊”现象,这样既增加了老师的精神负担,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设置活动区势在必行。
所谓活动区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幼儿园可设置的活动区有:社会活动区(娃娃家、、市场、马路等);自然科学活动区(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区;艺术活动区(音乐、美术);语言活动区(阅读、故事表演等);建构操作区(拼、插、搭、小制作等);室外可有玩沙区、玩水区、种植区、饲养区等。这种划分并不固定,每个幼儿园在具体操作时可视情况化整为零、灵活搭配。场地大一些的,可设置大的活动区;场地比较紧张的,可设置小一点的活动角,如图书角、数学角、自然角、娃娃家等。活动区大多以班为单位独立设置。有条件的幼儿园应设置共用的大型活动区,如图书馆、科学宫等,以期装备更好的设施、投放更丰富的材料,为各个年龄层次的幼儿提供有效的活动场所。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活动区,材料的投放都要注意丰富、分出层次(适合不同水平的幼儿),并适时增添和更换。
为什么要设置活动区呢?很显然,没有一定的场所和材料,孩子便没有活动的机会与条件,而他们又必须通过具体的操作、体验去获得经验,发展认知能力,因而可以说活动区是一种必备的“硬件”。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 可以作为正式学习的延伸并丰富教育活动。在上完课或集中教育活动之后,幼儿在活动区内可以通过相应材料的操作来复习巩固与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内容丰富,有些能通过上课等正式学习来实现,而有些则要通过游戏、自由活动等非正式学习来实现,如培养交往能力、独立自主性等。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活动区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2.
3. 2.有利于幼儿个体充分发展。在活动区内,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水平自选活动,轻松自主,没有心理压力,不受局限,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任思维和想象自由驰骋,并体验成功及活动过程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社会性和健康人格。
4.
5. 3.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教师既可以在孩子自选活动中给予具体的个别指导(如指导正在搭积木的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又可以利用活动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小组或个别教育(如在音乐区进行分组教学,练习某种节奏等)。据专家介绍,广州东方红幼儿园就是创设活动区的典型,她们的活动区既是教学活动场所、幼儿自选活动场所,又是教师个别教育的场所,一区多用,发挥了综合的教育功能。
6.
7. 4.有利于提高幼儿自由活动的效率,规范幼儿的行为。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活动能有效地避免幼儿以往自由活动时出现的无所事事、无聊乏味地浪费时间,甚至追逐打闹或出现破坏性行为等种种不良现象。
8.
9. 二、加大绿化程度
10.
11. 绿化、美化应是幼儿园室外环境的突出特色。《规程》明确指出:“应根据幼儿园的特点,绿化、美化园地”,国家教委、建设部在《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中规定:“绿化用地每生不少于2平方米,有条件的幼儿园要结合活动场地铺设草坪,尽量扩大绿化面积。”但可惜许多幼儿园或因重视不够或因条件限制,到今起色不大。李生兰教授就曾批评过我们的幼儿园甚至没有“绿洲”,尤其是草地太缺乏,而让水泥地占去了太多的场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许多园领导认为,水泥地干净,雨雪天气不会泥泞。这显然是水泥地的一个优点,但是,我们是否真正地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去考虑过:水泥地和草地相比,孩子更喜欢什么?哪一种场地更安全,更能让孩子心情愉悦,更具有环保作用,更符合《规程》要求?笔者曾经参观过绿化效果好的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的室外场地,大都只用水泥铺了几条窄窄的必备甬道,其余大片场地则是绿草如茵,极令人赏心悦目。望着在草地上尽情嬉戏的孩子们,我向园领导提出了育人环境方面的问题,她们给了我一个相当简洁而又肯定的回孩子的环境应该是自然的。但愿这种认识能成为所有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但愿百花争艳、绿草如茵的幼儿园室外环境不再是孩子眼中的“空中楼阁”!
12.
13. 三、充分开发空间潜能
14.
15. 幼儿园占地面积大小不等,空间开发情况也各不相同,特别是一些面积比较小的幼儿园,有限的空间往往还得不到充分利用,致使幼儿的活动空间与活动需求形成了突出矛盾,严重制约着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必须充分开发空间潜能。首先要触及每一个角落:墙面、地面、楼顶、、墙栏杆、墙根、屋角、阳台、楼洞、门厅、房屋之间的空隙、空中……这些有可能利用的地方都应派上用场。如围墙、栏杆可种植爬蔓植物,两棵大树之间可以吊挂饰物,也可以拴绳让幼儿“荡秋千”、“过索桥”等等。另外有些环境要变固定的为“动态”的、变单功能为多功能的。如把一些墙壁贴上瓷砖,任幼儿自由写、画;将睡眠室的单层床改为双层床,以腾出活动空间,或干脆撤掉床以“木台”代之,睡时将被褥一铺,不睡时收起即可做活动场地,等等。
16.
17. 四、保护环境创设的整体性
18.
19. 环境创设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因而必须保持其整体性。首先,内容要全面、系统。凡是孩子发展、教育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就应有相应的环境,如有发展身体的、有发展认知能力的、有发展社会性的……等等。既要注意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内容的横向联系,又要在纵向上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依次递进。其次,要体现出主次关系及层次性。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主题和重点,周围环境中就要相应地体现出来。例如大班在春季进行“做保护环境的小公民”主题活动时,室内可着重张贴环保方面的图片,而春景的布置就次要一些。层次性就是要有适合不同水平幼儿发展的环境。如小班的“玩玩做做”活动区(或角),投放的工具和材料,就要考虑适合动作发展水平较差、一般、较好三类幼儿的不同需求。再如,公共用墙如果全贴上瓷砖,就只适合较大年龄的幼儿用毛笔写、画,如果也有黑板墙面、也有软性的(毡、塑料泡沫等)墙面,就能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及不同兴趣的幼儿的要求。再者,要高度重视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统一。要营造一种安全、温馨、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否则,再完善的物质环境也难以彻底发挥作用。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主要靠教师对工作、对孩子满腔热忱的情感、态度以及科学的教育艺术,其中还有许多具体的要求与方法
『伍』 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怎样给幼儿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的空间
我主张无为而治,不要灌输给宝宝们知识,让他们在游戏中去体会去发现,毕竟童年应该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老师和家长只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不要过分干涉孩子们得观点和想法!
『陆』 小班阶段的幼儿游戏环境创设有哪些特点
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游戏的角色、主题和情节都是依照幼儿自己的兴趣、意愿、经验而进行的,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往。不同年龄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它对促进儿童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经验,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柒』 如何创设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环境
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游戏的角色、主题和情节都是依照幼儿自己的兴趣、意愿、经验而进行的,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往。不同年龄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它对促进儿童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经验,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漂亮招牌当空挂游戏场地巧隔断 我们幼儿园空间小,教室和游戏共用一间,所以如何将有限的空间巧妙地利用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我们将娃娃家、理发店布置在走廊里,长期铺设,不用收起来。教室里则开设了好再来小吃店、新新菜场、多多超市、甜甜水果店,因为教室里地方有限,所以每次玩游戏都要将玩具和桌子重新摆放出来,结束时又要将这些收起来,如果每次都要老师动手,那样就比较麻烦,怎样发挥幼儿主动性,让幼儿也参与到场地的布置与玩具的收放整理中来,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呢?我们将角色游戏的主题招牌根据空间的安排从屋顶悬挂而下,鲜艳、漂亮的卡通招牌,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一下激起了孩子们玩游戏的兴趣,我们的教室仿佛也一下子成了热闹的城市。根据招牌的位置悬挂的地点的不同,自然地将教室分割成了四个区域,孩子们能很快地从招牌上的图片分辨出每个区域的所开设的主题,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分不清主题的问题。 二、头饰购物袋巧投放游戏角色自己选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参加的游戏活动,角色的扮演应由幼儿自己选择,但孩子年龄小,在实际游戏中常常会忘记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或是常常变换角色,游戏坚持性差,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根据游戏的主题投放了与主题相配套的角色头饰,如娃娃家投放了小鸡、公鸡、母鸡的头饰,还有兔子一家的头饰,理发店提供了剪刀的头饰,水果店和菜场则提供水果和蔬菜的头饰,超市提供小猫多多的头饰,小吃店提供厨师和服务员的头饰,同时在细节上也有区分,这样更有效地让幼儿进行角色的区分,不会发生争抢角色的冲突。每天来园后孩子们会自己按意愿到窗台上选择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头饰,进行相应的游戏区进行游戏,顾客我们为他们提供了收集来的喜糖袋。经过这样的调整后,比他们刚开始没有戴头饰时角色意识强,他们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应该在什么岗位上,要做些什么。头饰的投放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调整策略,但是对于幼儿游戏来说,确实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幼儿角色间的互动,对于教师也能进行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为师幼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时机,促进了游戏情节的发展。 三、成品半成品材料齐投放游戏情节更丰富 游戏材料是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角色游戏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在游戏中我们既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成品材料,如做游戏的用的一些现成的玩具,也有一些幼儿收集来的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超市里的商品,小吃店里的方便面的碗筷等,些外我们还为游戏提供了一些半成品,如橡皮泥、吸管、绉纹纸等,让幼儿用这些材料为小吃店做一些面条和烧肉串、菜肴等。孩子们在游戏中很喜欢来品尝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食品,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这么多丰富的材料,促使角色游戏的情节发展地更丰富,幼儿在游戏时也对情节更投放、逼真,玩游戏的时间持续也比以前相对长一些。 四、提供的材料应根据幼儿游戏的发展进行不断调整。 大家都知道材料太多幼儿不知玩什么好,材料太少又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教师应注意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按需要随时增减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理发店中新增发型目录事例,一天,我扮成顾客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问:你要理发还是要洗头?我要烫卷卷的头发理发师问:你要烫怎么样的卷头发?老师启发说:我也说不清楚,要是让我看到发型我就知道了!那怎么办呢?理发师犯愁了,在讲评时,吴英杰说:我陪我妈妈去烫过头发的,他们有一本很漂亮的书的,里面就有很多很多的发型。我知道,我也看到过的。老师,我们也来做一本发型的书吧。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起了发型,为此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一节设计发型的活动。我把设计好的发型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精美的发型目录了。于是,发型目录就在幼儿游戏中使用起来。 又如:一天,周灵灵在玩超市游戏的时候说 昨天,我妈妈带我去百家汇超市了,我看见超市里有许多挂在墙上的大图片,上面还有许多数字,妈妈说那是广告,告诉我们哪些东西是便宜的。我们的超市里也有很多便宜的东西,可是,我们没有做广告,小朋友都不知道。于是,我又根据孩子们的要求在墙上贴上了许多手工纸,让孩子们自己来做广告。 但是教师有时不知道孩子在游戏中会出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不能及时增加材料,为了及时地找到所需要的材料,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协商,决定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立了百宝箱,这样就能方便幼儿寻找替代物。例如:娃娃家来了客人要吃肉包子,可是麦当劳和超市都没有卖,娃娃家爸爸让超市的工作人员进点面粉来,不一会儿超市工作人员就从百宝箱找来了橡皮泥卖给娃娃家。娃娃家妈妈用买来的橡皮泥捏成包子的样子,满足客人的要求,客人吃到了肉包子非常开心。只靠老师收集百宝箱里的物品显然不够,我们发动家长为幼儿一起收集大量的废旧玩具材料投入百宝箱,为幼儿游戏增加辅助材料。
『捌』 如何进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教师进行晨检点名活动,孩子们发现今天某个伙伴没到,纷纷议论:“他怎么了?”“他是不是生病了?”“可能去旅游了。”缺勤的小问题引起了幼儿关心的情感,并讨论产生了一个建议:“我们应该有一个我们自己的,而不是给家长用的接送卡。”接下来,孩子们自己设计了自己的“出勤卡”,教师作为参与者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材料,最后我们班的“今天谁没来”的小墙饰就产生,每天都吸引着孩子们的关心,最后还养成了习惯。 以上实例带给我们许多的思索:孩子的主体性,教师的善于发现和引导及支持,创设环境和材料范围的扩展等问题。从物质环境的创设中可看到,狭义的空间范围的创设限制了幼儿更广泛的探索活动: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内幼儿所要到的各个地方,即使具体体现到班上,也应该是包括本班幼儿经常活动的场所。但很多教师却存在着理解及实践的误区,各班以主活动室、主墙面为主,认为主要的做好了,其他就不那么重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全方位地考虑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 (1)充分利用原有环境,发现和挖掘原有环境的特点,令其发挥有效的作用; (2)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 (3)根据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各种教育活动的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 因此,应扩展和延伸环境创设的区域,由“大墙饰”向“小墙饰”扩展。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将创设内容同各室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例如,盥洗室中“节约用水”的标志;楼梯过道间的安全标志等。由室内向室外扩展延伸,园内的绿化地带、小沟、水池、土堆、围墙、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 2.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班级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的体现。教师不能把精力放在“我想怎样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应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 3.不能盲目追求“精美”的、以装饰功能为主的班级环境创设,这样会降低环境创设的教育性,也减少了幼儿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的机会。 (1)避免较多地从色彩、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考虑,例成人视平线的高度、精美的“镜框式”等,应当透过表面形式去发现孩子创意的美、感受的美。 (2)不应对幼儿的作品、操作材料等看不上眼,更不应该采取选“优”方式展示少数幼儿作品,可与孩子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加工修饰的方法有多种:边框修饰法、背景衬托法、删减增添法、创意组合法(师生合作的各自一部分)、空间位置(门、窗、角落、阳台、栏杆等)选择法、放置方式变化法(吊、贴、摆等)等。 4.不应长期固定不变环境创设的内容,那种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孩子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 (1)长期固定不变: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 (2)创设手段及表现形式单调:幼儿作品排排贴(装);墙饰主要是平面的粘贴,对内容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且贴死、贴牢,根本说不上活动、可供幼儿操作的;评比栏中的乖娃娃标记表现在班班都是小红花,少有想过问问孩子,你想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好孩子”,且小红花都是被教师亲自贴死的。 5.不能让活动操作材料的贫乏和单调去控制、剥夺幼儿在游戏及各种活动中的探索意识和行为。 (1)不应只重视设施设备的购置,轻视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 (2)不应只重视教师的教具制作,轻视幼儿学具,操作材料的提供。 (3)操作材料数量少,种类少,让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的机会少,即使有让幼儿的选择,也是在教师根据自己需要而提出的条件的前提下的有限选择。教师应开放幼儿操作材料,支持与提高幼儿求异表现的能力。 (4)应避免提供成品类的、定型类的、变化单一材料,让幼儿不能进行多种组合,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可供孩子进行多种组合的材料除了现在玩具市场上较多的建构材料外,更多的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去发现和创制新的幼儿喜欢的材料,同时,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富的物质资源。例如毛线、麻绳、纸、布、树叶等。除了单独使用外,更可以与其它材料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 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标来设置环境和投放材料是基本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还必须有教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材料取自身边的资源(大多是废旧材料)。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学会了勤俭,学会了珍惜和利用资源,这样的教育让孩子学会了创造,学会了通过自己的创造让废旧的或仅有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总之,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乐于创造,乐于探索。 2.材料要有一定的结构,暗含着教育目标与内容。教师对所投放的材料都要进行精心的选择、设计和安排,使其暗含着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适宜的事物的特征与相互关系,而这些事物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又是由低到高渐进性展开的。这样,孩子们在与符合自己认知特点和需要的、有结构的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 3.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在发动幼儿集体讨论决定了区角布置或墙饰的内容后,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并进行设计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4.要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实践证明: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参与区角设置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影响着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便于幼儿不断地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 5.给幼儿出错的权利,找出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在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做法和得出的结论并非都是正确的,难免会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这时我们不应简单化地批评指责幼儿,而应设法搞清楚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 6.培养幼儿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长期以来,有些教师很少注重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不给幼儿尝试的机会,习惯于由自己来判断幼儿的对错,使幼儿感到真理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之中,他们关注的是教师的态度,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这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一种依赖和迎合心理。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从“教师讲,幼儿听”转变为“幼儿主动探究,自己找答案”,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参与教育活动,逐步培养幼儿形成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7.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无论是师生共同准备和创设的环境材料,还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提供的环境材料,我们都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探究和操作活动。在指导幼儿进行探究操作活动时,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检查者”的角色,把精力从“检查玩具是否掉了,东西是否乱了,幼儿是否发生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