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他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1、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2、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
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3、四种精神是:
“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4、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
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
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
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1)教育的创造扩展阅读: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
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2]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参考资料:网络-《陶行知教育名篇》
『贰』 教育创造了人本身 这句话谁说的起源于_____
呃,没有人说过,是你听错或看错了吧,应该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说的专
“劳属动创造了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著)中的一个命题。
原文: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句也成为恩格斯之名言)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恩格斯在书中概括了以往的特别是自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方面的重大成就,强调了劳动在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等重要思想。恩格斯的关于自然辩证法的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别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社会历史观。《自然辩证法》从最低级的运动形式一直论述到人及人类社会的产生,从而与唯物史观衔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
『叁』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创造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创造教育:英国心理学家、优生学家高尔顿开创造教育研究之先河,著有《遗传的天才》等。20世纪40年代美国奥斯本研究集体创造思考方法,著有《思考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种教学在美国得到发展。如布法罗大学开设了指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实验课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创造教育在日本亦受重视,1960—1979年有关创造力培养著述译作有250多种,并开展这方面的实践活动,设“发明教室”等。德国则把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渗透在中小学各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造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初步形成理论体系。创造教学已成世界性潮流。陶行知为中国创造教育开拓者,于20世纪30年代在育才学校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后发表《创造宣言》。60年代后,台湾省教育界亦就此进行实验研究。如贾馥茗1968年在国语科中进行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创造教育在中国再度兴起。如1982年中华创造力开发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上海和田路小学进行实验,运用一些专门编排和设计的教法。此后,这方面的研究在各地普遍开展。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创造教育思想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其创造教育实践更是贯穿于他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在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一种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新的教育理论。
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目的,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来看。就学生而言,创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手脑双挥”“手脑联盟”“手脑双全”——这就是创造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实现创造教育的手段。陶行知曾经说过,“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教师而言,教师的创造,不像宗教家、恋爱至上主义者、美术家,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教师“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他指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先生、学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创造教育的手段。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并认为“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
创造教育的三个关键:在培养儿童创造力方面,陶行知提出了“充分的营养、良好的习惯和因材施教三个关键”。
『肆』 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怎么在长大之后仍然保持这种天赋。——毕加索
每个人都受益于创造力,我们穿的衣服、用的电器、看的小说……都是源自创造力。让孩子从小拥有较强的创造力,也就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点。
呵护孩子珍贵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珍贵,它是孩子探求知识的动力所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好奇行为是小孩子得到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
好奇心强的孩子往往会表现为:问题比较多,总是寻根问底;喜欢拆东西,总想找到内部的秘密。家里若有一个如此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当妈妈的真应该万分高兴才是。
给孩子讲故事
为故事虚构景物、人物、声音、情境及气味等,这种想象力对孩子是十分有建设性的。与录音机相比,父母讲故事给孩子听,更有亲切感和交流性。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随时发问,在愉快的对话中,指导孩子从已有的经验中得到新的主意。
鼓励孩子与他人合作
一个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当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来做某件事的时候,孩子会从他人那里得到启发,创造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比如,一个孩子举办一个party,可以鼓励孩子去找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准备。从选择地点、主题、需要的装饰品,流程和节目,奖品和食品等等,全部有孩子一起讨论完成。这个过程,孩子不仅提升了创造力,还体会到了合作的力量。
做游戏是一种好方法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儿童从单纯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情节,创造性地扮演游戏角色,创造性地制作游戏道具等等。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具备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力的孩子对人与事物较敏感,点子多,问题多;他们回答问题时有自己的看法,常是不按牌理出牌;喜欢为事物想新奇用法;好奇心强、想像力丰富;充满幽默感;喜欢做较难、较具有挑战性的事。
『伍』 为什么说教育有创造文化的功能
因为文化是靠人来创造的,而教育的第一大功能正是培养人,就是一个这么简单的逻辑。
『陆』 创造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20世纪复 60 年代以来创造教育制在日本亦受重视,1960—1979 年有关创造力培养著述译作有 250 多种,并开展这方面的实践活动,设“发明教室”等。德国则把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渗透在中小学各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造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初步形成理论体系。创造教学已成世界性潮流。
陶行知为中国创造教育开拓者,于 20 世纪 30 年代在育才学校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后发表《创造宣言》。60 年代后,台湾省教育界亦就此进行实验研究。如贾馥茗 1968 年在国语科中进行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等。70年代末 80 年代初创造教育在中国再度兴起。如 1982 年中华创造力开发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上海和田路小学进行实验,运用一些专门编排和设计的教法。此后,这方面的研究在各地普遍开展。
『柒』 如何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
1.给孩子提供尽情探索的环境
在保证孩子身体安全的情况下,不要给孩子设置太多的限制,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时孩子创造力的源泉。因此,家长应当给孩子提供一些能够帮助他们想象和创造的事物,如:刮纸、蜡笔和各种玩具,这些都是能够有效开发幼儿创造力的材料,家长应当给孩子创造这样一个能够尽情发挥、尽情探索的环境。
2.当孩子问为什么时,要先听他的想法
孩子都喜欢问为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要认识到这是很好的学习时间,大多数的父母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耐心的解决孩子的问题。事实上,家长应当先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样孩子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再思考一遍,形成逻辑,再变成语言说出来。在这样的流程中,孩子没有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针对问题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对培养创造力十分有效。
3.重视孩子的逻辑,不要用成人的思路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的思维没有收到太多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孩子在思考问题时也是天马行空的。面对孩子的丰富想象力,家长应当尽可能的理解孩子的想法,多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引导孩子做出实际行动,将想法付诸实践。而不是强行按照自己的思路和逻辑灌输给孩子,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孩子做了错事要先问问原因
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往往更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也就会犯下更多的错误。如果孩子拿着好好地玩具车,但是把玩具车拆了。家长先不要训斥孩子,而是要问问孩子为什么要拆掉汽车,拆掉之后有没有什么想法。只有尝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才能够避免孩子的创造力受到阻挡,更好的促进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5.如果孩子创作了什么,不要随意评价
当孩子制作了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或者画了一幅四不像的画时,家长不要试图用成人的眼光理解这是什么东西,也不要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东西,这个东西没有用,没有人这样画画等等。要知道,孩子的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尝试,在慢慢的创作中,孩子会获得丰富的经验积累,为以后的学习带来积极的作用。
『捌』 创造教育的构想
(1)创造教育前提:人地位的提升。
教育是创造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核心因素。我们过去的教育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手段、以考分定终身,学生(人)是没有地位的,或者说是没有充分地位的。
首先,要发现人的价值。就是要肯定与维护人(学生)应有的地位、作用与尊严。懂得学生不是动物、机器,而是有自己思想、观念的活生生的人。这个人是改造自然、推进社会的巨大力量,并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要重视人的个性。个性即是人生在个体上的表现或反映,它是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诸方面的一系列稳定特征的综合。个性是人的主观能动反映机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最富有个性的人往往最具有创新能力。创造教育必须要重视人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性。
(2)创造教育目标:创造素质的培养。
创造教育的目标不是追求传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灌输”、“充电”和“加油”等作用,而是要起“引爆”的作用,旨在释放人类的潜能,并强调开发潜能要同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相结合。总之,创造教育关注的中心是创造素质,这种素质在现代和未来人才的各种素质中具有统治作用和最大的时代适宜性。创造素质包括创造性品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
创造性品质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存动力机构。包括创造人格、创造个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创造品质是创造性活动成功的关键,集中体现为强烈的创造动机、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它反映出创造主体良好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的品德教育课程应当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把培养创造品质或创造人格作为重要内容。
创造性思维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直觉力、丰富的想象力、预测力和捕捉机会的能力等等,从而使思维具有一种超前性、变通性。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具有非常规性和积极主动性两个根本特点,是创造教育要着力培养的最可贵的思维品质。
创造性技能是反映创造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造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造性活动的工作机构。具备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良好的创造技能,包括一般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造技法的能力,创造成果的到达能力(论文写作)、表现能力(艺术创作)和物化能力(创造设想物化为模型和产品)。创造技能也像其他技能一样,只有通过训练和实践才能真正获得。
总之,创造性的品格和人生态度,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从事创造活动的技能,这三者便是创造教育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3)创造教育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刚出生时的差别是不大的,连哭声也几乎一样。但几经沧桑、双鬓斑白之时,他们的能力见识、观念个性、成就命运却有天壤之别。其中差别也有赖于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可见,实施创造教育,创设、营造创造性的教育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营造良好的创造教育环境呢?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民主、自由、平等、和谐,要求管理民主、师生平等、学术自由、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由精神”。所谓“自由精神”,就是一种敢于冲破旧习惯和旧势力的力量,它是人的能动反映机能的实现。一个人只有具有“自由精神”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4)创造教育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关。知识越丰富,产生重要设想的可能性就越大。正如泰勒所说:“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基于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对人的智能结构的要求,创造教育中既要有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容,又要有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容,要从传授分科知识转到进行整体知识教育,重视拓宽知识面,尽量开阔思考的领域,培养综合能力。既要注重基础知识教育,又要追随科学发展的新动态,强调让学生掌握最新科学知识和边缘学科。另外,还要突出方法论的内容,普及创造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教育方法。
我们应该根据人脑生长发育的特点,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在创造性的启蒙时期(3~9岁)以发现教育为主,重点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产生好奇的心理,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在创造性的培养期(9~22岁)要注意强化脑的功能,提倡教师、学生共同探究、共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多提问题、多想问题的习惯。在创造性的结实期(22~28岁)要深入钻研问题,广泛接触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
总之,一方面教师要启发性地“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启发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另一方面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树立起批判意识,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并进而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为提高创造力奠定基础。
(6)创造教育途径。
首先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开发学生爱学、乐学天地的同时,开发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值。将学习过程从“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讨——创造”。不但教给学生各门课程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必须退隐为“导演”,把活跃在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其次是课外活动。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创造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优点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因而,创造教育的许多成果都是在第二课堂中取得的。
为此,要实施创造教育,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卸下肩头沉重的书包,轻轻松松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去。学校应当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辩论大赛;此外,读课外书、做读书卡、练书法、弹琴、画画、做家务劳动等应成为学生的必做作业。这样既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第三是社会活动。实施创造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如果社会能给创造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如现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种报刊举办的各种智力竞赛活动,就激起了许多青少年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兴趣,出现了许多新的创造,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学生的许多时间并不都是生活在学校,他们作为社会的成员,时时生活在社会的群体中。如果让他们接触社会实践,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为社会实际需要解决了一些困难,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7)创造考核制度。
我们的考核制度以往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师和学校的,在有意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教育必须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要把学生的个性、品德、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评价的重要量值,要把学生有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判断一名教师、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基本标志之一。
学生应当树立“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不是21世纪的好学生”的观念,教师和学校应树立“如果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21世纪要求的人才,就是教育的失误”的观念。学生把培养创造素质作为自己的追求,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把培养创造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那么中国的教育就能与世界的教育接轨。
『玖』 创造教育的来源
(1)创造教育的溯源。
据考究,创造教育的思想自古有之,但真正明确提出并具体、系统地实施,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20世纪30、40年代的一些企业。1933年,美国电气与电子协会高级会员H·奥肯写成了发明讲义,并向麻省教育部申请在波士顿开办发明训练班;1937年,R·史帝文森在通用电气公司为技术人员开设了创造工程课程。这可认为是创造教育的滥觞。
1938年,美国BBDO广告公司副总裁奥斯本发明了发明技法“头脑风暴法”,被称为创造力开发上的里程碑,奥斯本也被称为“创造学之父”。10年后在布法罗大学创办了培训创造性思维的学校,正式开始进行创造教育。50年代以后,以吉尔伏特为首的一批美国心理学家参与了创造力的研究,创造力与教育的关系受到重视,创造性教学受到关注。由此看来,创造教育源起于企业界、工业界而非教育界。
(2)创造教育的概念及其特点。
创造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中小学实施的应是广义的创造教育,是指根据创造学的基本原理,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个性、创新能力为目标,有机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
其主要特点有:突出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重点;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以激发其创造潜能;注意启发诱导,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心理素质;强调实践训练,全面锻炼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