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谈美创造的想象

谈美创造的想象

发布时间:2021-11-08 12:45:51

㈠ 朱光潜谈美的读后感800字左右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朱光潜(1897—1986),安徽铜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 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 二十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其中只读过朱先生的《谈美》和《文艺心理学》,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 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称赞。以下罗列每一章节的精彩之处,略赋个人拙思主 观之感,引以对朱先生之《谈美》的敬意。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 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 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 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 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 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 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 美的东西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 的心态去看去想,如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如果说人类历史生 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 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话:“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 价值的一面”。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真 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 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 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 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 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 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 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规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实际生活 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活。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 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 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 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这个段落里朱先生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经验的 道理,即:美感经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 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 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这种移情作用是同美感 经验息息相关的。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除却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 感还有个人对古松的内心欣赏情趣也会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赏者的个人认知 经验在里面,这也是人们看到某某事物时会说:我认为如何如何,等等诸如此类 的话语。 其实人们在对事物赋予个人的某种情趣的定义同时人们也在不经意中模 仿着事物本身的一些属性。 也就是说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 主观情趣独立产生,因为事物的物理属性,因为人的移情作用,两种属性的结合 造就了人的美感经验。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 其实美感和快感无时无刻都冲斥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但究其出发点就又产生了 前面朱先生讲的不同态度的问题。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 活动,而快感是处于实际应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会产生快感,要解手 排泄了也会产生快感,但这些都不会有美感。雕像和英国姑娘一个是雕塑艺术品 一个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单从实用角度出发那还是英国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 在这里朱先生告诉我们明确美感和快感的不同, 对于美的欣赏要不带功利和实用 的心态去看去理解。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美感与联想 我姑且如此解释朱先生的这段文章。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 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 有结构的、 抽离出来的, 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 美感经验可以使人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经验。朱先生 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而联想会带着思考,这种思考会把事物 引到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中去,无法直接单纯的欣赏一件事物本身,而会产生浮想 联翩的心理活动,所以美感经验同联想是有不同含义的两种概念,不能混淆。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这段文章可以看出对一部文艺作品所持的不同态度, 考证更接近科学家的方式, 批评更接近哲学家或政治家的态度, 而欣赏更多的是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家或一部 分人的行为。考证、批评不等同于欣赏,但欣赏需要了解艺术作品的一些相关知 识,才能更好的欣赏。证多是伴随对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版本、野史等等 做历史判断,过于理性,少了对艺术作品欣赏时的直觉感性反映,所以它不能算 是欣赏。 而批评就更加抽象的把一些主观的规矩或一成不变的框子来规范艺术作 品。我个人认为批评家如果不客观的评论艺术作品那他的文章将一无是处。这也 是朱先所推崇的:欣赏的批评。不能把原有的美丑标准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同 一而论,要把自己放到作品当中去,反复品味其中然后有感而发。 朱先生最 后讲到考证和批评都不是欣赏,而欣赏需要有考证和批评在其中,欣赏需要有考 证基础和批评的态度,这也是辨证法的观点对待事物。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言论不一。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动 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 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 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 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 就不同。 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 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 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 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 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 属性就无从产生, 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 来。对于美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看,美不是凭空产生的。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德拉克洛瓦 这里又可以提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写实 主义和理想主义虽略有分别但究其观点都是“模仿自然”。我们常说的生活中并不 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艺术的美是以自然为内容,以人的情趣及一种 形式而表达出来的,单纯的自然是无法定义其美还是丑,因为有了人的感受或说 移情作用,才有了自然美这个概念。理想主义虽说自然中有美有丑,但它要的是 经过理想化后的一种固有的共性模式化的东西。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模仿自然。 艺术的美是要高于自然的,自然不过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体, 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变得美,这种美也是人的一种再创造,写实主 义和理想主义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们讲的艺术美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形象丑 陋的元素经过艺术家的重新排列组织它就会变得和谐,变得有美感,简单的说人 以自然为元素,不同的情趣会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艺术美, 而只模仿自然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艺术美的。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多是有感而发,这里的感也可以释为感受欣赏,然后有了感 觉便把他表现一番,或诗或画或唱或书等等。创造不是凭空出来的,好的作品一 定是有感而作。 朱先生在本章中提到“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 其实可以这样理解, 游戏的过程包含着纯粹的自由状态,既是游戏便可天马行空般的来去自由,包含 着大量的人的想象、情绪、感觉,就是再创造一种状态,它以自然生活为载体, 是玩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方式,这游戏的行为是没有社会性的、不具备传达创作 人的情感的,它同艺术还是有区别的,艺术要有社会性因为作品的评定有一半儿 还要社会中的大众来参与才算完整。 那么如果一个艺术家既有奔放自在的艺术表 达方式,又不失其一颗童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么他的作品一定是打动人 的。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既是创造就会有生活中的元素和作者想象的因素融合再一起。作者在创作时有 些时平时观察的印象再现,但这种单纯的自然还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中进行提 炼,不足的或是原素材不足以表达其情感时,想象就是作者的另一次创造,敢于 创造的想象,能够用平时所看所得经过重新组合,把不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这 就是创造的想象,当然这些需要积累和对生活的沉淀。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朱先生讲:艺术的任物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这 里谈到的情感就是有感而发的状态,创造需有饱满的情绪才能做到有感而发,一 挥而促。艺术是具有社会性的,作者在表现的同时也在传达其特有的情绪,引发 观者的共鸣,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其作品隐隐或直接表露出来,或让人痛心 或让人高兴等等。情感可以说是创造的原动力,因为有情感才有了表达的欲望, 创作也由此而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我理解朱先生说的格律就是不同艺术表现的某种特有的形式。艺术要创造、又 要有格律岂不是有些矛盾?其实这句“从心所欲,不逾矩”真真切切表达了一种境 界,这种境界既能随心所欲的表现有不会跳出一种表达的方式。即――格律。这 种境界是经历无数困惑及磨砺,历练而成的,它可以在有限的规范内表达无限的 内容。因为艺术是有一定规范的具有社会性的一种情感表达,规范在真正的艺术 家哪里不是束缚而是一种事物共性的展示, 而其中的才气或是天才或是迂腐将表 露无疑。格律不能成就庸人,也不会牵绊才子,合理的利用它为我们服务才是根 本。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齐白石老人教育学生时的话。 同朱先生其说不谋而和。 其实创造与模仿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创造中有模仿,而模仿中也带有创造的成 分,艺术创作应该有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流露,有感而发必能有所成就,这里的 “感”是别人无法模仿得来的。创造与模仿只要把我好一个“度”才好。大多艺术家 都从模仿开始逐渐磨砺技巧,进而进行随心所欲的创造境界。模仿应该是创作过 程中的一种阶段,创造才是艺术家的目的。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 才有灵感。朱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 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 笔下才有神韵。 心中才有灵感, 灵感可以映射出一个天才, 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 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文章结束,对于朱先生说的人生的艺术化在本节中已经分析的及其透彻了。不 需多言,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 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谁知道如何把握一种“度”,谁懂得“和谐”的 规律谁就能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种驾驭生活的本领,要辛苦要勤 奋,有所得有所失,得失来去全赖一种心境,心多宽路就多宽,豁达乐观的心境 就是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精神境界,是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 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有情趣的生 活、带一颗感激的心珍惜生活。“慢慢走,欣赏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 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再次向朱先生致意,精神再次被梳理了一番,深感收获颇多。

谈美——读朱光潜先生《谈美》 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 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 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 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 朱老先生认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 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作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 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 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朱老先生全书以“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 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 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 目标——“人生的艺术化”。 全书渗透了朱老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 深刻体悟。 我们从小被教导“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而朱老先生却说要“无所 为而为” 。当然,这里的“所为”并非完全相同的一个定义。朱老先 生说的“无所为”是不受任何限制,以心灵为载体来感受世界,感受 美。 朱老先生把人生分为广狭两义:艺术虽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与 “整个人生”却并无隔阂; “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 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 是艺术的活动。 ”他说: “生活上的艺术家也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 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 ”又引西方哲人之 说: “至高的美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 ,以为这“还是一种美” 。又说: “一切哲学系统也都只能当作艺术作品去看。 ”又说: “真理在离开实 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所以科学的活动也 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 ”这样真善美便成了三位一体了。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 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看着朱老先生妙趣横生的例子贯穿文章上下, 让本来晦涩难懂、抽象的美学概念在我们脑海中也慢慢具体起来。比 如,一件文物,带给三个人观摩,文物商、考古学家、艺术家。三个 人对于同一个事物所做出的第一反应却截然不同。 文物商会考虑这件 文物现价值多少钱,略加炒作会升值多少,收藏一定的时间后会翻几 番,等等。考古学家这时脑海中却会浮现出,这个文物大概归于哪个 时期,属于民间文物还是官宦出土物,是否完好,等等一系列专业问 题。而艺术家却会抛开这些“俗不可耐” “有所为而为”的束缚,只 去欣赏它的造型、色泽等,它所呈现出的美感。那是一种以心灵为载 体,在美感的世界中无限畅游的乐事。正如朱老先生书中提到的“在 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 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 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 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 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 就漫无意义。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 ” 人生在世,活着,便被不同的世俗之事缠身。人多因贪婪、欲望、 权利而被“俗事染身” 。人,由于“未能免俗” 就不能以“无所为 , 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 “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一 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 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 太不能耐苦,”朱老先生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征 之现状,不禁同感。作为现代青年中的一名,要摆脱掉那些“俗不可 耐”的毛病,以“无所谓而为”的精神作为信条,不断地鞭策自己。 现代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 图近利。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其实生活中也离不开艺术。人与动物的区别不 仅仅在于会使用工具。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 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 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 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这就 是前面说的,人要以心灵为载体,畅游美感的世界,并不要拘泥于现 实世界的沟沟坎坎。要冲破现实的束缚,摒弃人性中不堪的一面,寄 情与美感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美感修养,免于俗事染身。 朱老先生,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也许许 多同学会认为这具有一定的高度,是一般人不可达到的。但我认为, 所谓的“艺术化”并不是大家曾经偏执的所认为的那样。而是,一种 让心灵净化,摒弃那些混沌俗事,美从心生的一种过程。 正如朱老先生所言,美无关“风月” ,美并不只仅存于“风月” 。它 要求洗刷人心,要求人生美化,更要求人心的净化。

㈡ 概括朱光潜《谈美》中每个话题的要点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㈢ 《谈美》读后感

朱光潜的这本《谈美》从总体来看是本谈艺术欣赏的专业书,但其中充满着对人生观的思考,让我对其推崇倍至;
1.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多数人对自己的现状、当下的境遇总有这样那样的不满;而如果回忆过去,总会觉得过去很美,即使想起当时吃过的苦,现在回忆起来也不觉得那样苦了。
我们看别人的境遇,总觉得别人就没有自己的那些烦恼,无论是否心生羡慕,总还是觉得别人的好。
我们喜欢有空就到处走走,对于各处的奇观异景总有“到此一游”的渴望,而对天天接触、早已看惯的景物则觉得乏味无趣。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孰不知“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才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2.人生的艺术化
“实际生活只是整个人生之中的一个片段,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
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有为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
......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
......
最后,书中以阿尔卑斯山上写给游人的一句话作为全书的结尾;我也在此将这句话送给读到本篇日志的你以及我自己,那就是:
“慢慢走,欣赏啊!”

㈣ 求人教版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荐文

胡经之荐书:《谈美》

作为名人,肯定有他一生钟情的一本书。那本书可以是他学术的延伸,也可以是他的助手。那本书,已经不是他作为学养的需求了,因为他读的书已经太多,岁月都在书中浸泡着。一半是生活,一半是书籍。书的灵魂会围着他的生活打转。深圳的名人亦不例外。

胡经之:

朱老的《谈美》让我受益终生

胡经之先生是国内美学界的著名学者,八十年代初深大筹建之时即来到深圳,对深圳的高等教育作出了莫大的贡献。生于江南的书香家庭、19岁即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胡经之先生,在大半个世纪以来读的书可谓汗牛充栋,而对他影响至深的书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谈美》。

“朱先生的书告诉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人看待事物至少有三种态度:第一是实用的,第二是科学的,第三是美感的。美学研究的就是第三种态度。”胡经之从小在太湖边上读书,苏州园林和自然风光的美景早已深入骨髓,朱先生的理论好比一把火炬,让他获得了重观世界的一道路径。中学毕业后,胡经之怀着对朱先生的仰慕之情考入了北京大学,并在进入学校第一年的春节上门去拜访了朱先生,从此开始了三十多年的深厚友谊。

朱老这本书除了是胡经之先生的美学启蒙以外,更是胡经之先生的学术起点。“朱老书中很多观点我都同意,除了一点,他认为大自然本身没有美丑可谈,美与不美在于个人主观意愿。但我认为,世界上本来就有美丑,能否感受到美取决于个人的美学修养和眼光。大学时我以这个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当时我的观点是和宗白华先生一致的,我们三人经常就美丑的问题进行争辩。”但除此之外,对朱先生思想的汲取让胡经之先生的学术如虎添翼,后来胡经之的著作《文艺美学》便是在朱先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现在我还常常翻阅这本书,我的学术研究是成长在朱先生的肥沃土壤之上的,但我使用的只是一部分,后人将在这座富矿中继续挖掘到无穷无尽的宝藏。”

读《谈美》
看完朱光潜的《谈美》,感觉好像听到了苏格拉底的谈话,翻看了塞涅卡的书信,阅读了蒙田的随笔,一些众人皆知的道理和微不足道的小事,被他用来阐明自己的理论。深入浅出,微言大义。一滴水虽小,却能从中看见七彩的阳光;一片枯叶的飘落虽不起眼,却能预示着秋的来临;眼睛在整个身体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你仔细观察它,却能洞悉人心;脉搏的跳动经常让人意识不到,但医生认真感受它,则可以了解你的身体状况。理论希望为我们揭示事物的本质,它是抽象的,但它却来源于无数的具体现象。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现象太多了,心中的误解也太多了,而这本书,正是一位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朋友。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本有歧义的书,书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真”的领域有逻辑学来研究,“善”的领域有伦理学来研究,“感性”的领域则有美学来研究。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是怎样的?一连串的问题等待着美学去回答。开卷有益,作善至祥。读完《谈美》,确实对美学有了一点体味。

⊙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

记得好像是2000年,国际大专辩论会上有这样一个辩题: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当时场上双方唇枪舌剑,说得天花乱坠,把我弄得一头雾水。说它是客观存在,有些大家看起来很难看人的,在艺术家那里也许就是美人,这显然是人主观意愿的作用;说它是主观感受,倒也不完全是,毕竟美是有一定标准的,不是纯主观的。

世界,远远不止于地球这颗行星,远远不止于我们整个物理性的宇宙。世界物理性地和逻辑性地从人身体的现在条件出发向外伸展。它从我们的位置、时间和方式出发向外伸展——在所有的空间、时间和逻辑方向上。世界太大了,无限的大,我们则太渺小。还是禅者说的好: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读完最后一节,心里觉得很震撼。“人生的艺术化”,可以说是朱光潜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这是一个十分诗意的令人神往的境界。“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是不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有人能把它雕刻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任何理论和学说,都来源于对于世界和生活的思考,但却又经常给人感觉远离生活之感。想起孔子曾和曾点、季路、冉有、公西赤坐在一起,听他们的政治理想。四人说完后,孔子最终赞赏曾点的意思。曾点希望自己能够陶醉在礼乐教化所带来的社会和谐、人民安乐的景象之中,使礼乐教化真正渗透到人们的生活里。朱光潜似乎也有同样的意思,美是艺术的,它就在生活中。我们艺术的生活,让美渗透在生活中,使生活即是艺术,即是美。这是何等美丽的境界啊。

看完这一节,又想起叔本华的一段话:“事实上当我们正在进行某项伟大事业或创造某件不朽作品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本身。我们每日辛勤劳作,考虑的只是达到眼前的目标,完成当下的计划。然而,只有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个联系着的整体时,我们的品质和能力才能展现其真实面貌。我们也才能明白,在形形色色的情境中,仿佛是某种幸福的灵感引导着我们在千百条趋向毁灭的道路中,选择那唯一真实的途径。”日子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可以是普通的,也可以是特殊的,关键在于你怎样去看它。人生也是如此,你觉得它是一本日历,每天撕掉一页就少一页,那你的人生就是麻木的、情趣干枯的。你觉得它是一本日记,每天记录一些故事就会使你的生命丰富一些,那你的人生就是积极的、情趣丰富的。在这个世界上,青史留名、活得轰轰烈烈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过都是些平凡人,但我们要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独一无二。我们是平凡人,但我们要做有情趣的平凡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中国的民乐其实很美,宁静、淳朴且毫无功利性,但是我们的心太浮躁了,听不下去这些“土气”的东西。但是,在伤心的时候偶然听到《二泉映月》,在高兴的时候凑巧听到《金蛇狂午》,也会怦然心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得到,因为白天的人心太浮躁。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城市里的绿地越来越多了,每天从旁边经过的时候,总是匆匆忙忙。其实只要稍作停留,会发现草地里的野花和蒲公英很美,在其间蹦蹦跳跳的喜鹊和麻雀也很可爱。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少的只是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灵。还是那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导读

作者:秋千梦 出自:梦的天空 浏览/评论:154/2 日期:2008年5月17日 20:30

品读美学之味,领会艺术之神

一、【作者档案】

朱光潜,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与翻译家。1897年9月19日,他生于安徽桐城的一个经济上破落的书香之家。他从6岁到15岁,一直接受父亲的私塾教育。私塾教育是他承受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1916年,他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

1922年毕业后,他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了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

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后,他到吴淞中国公学校教英文,兼任校刊《旬刊》主编。

1925年夏,他受公费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修英国文学及艺术史,兼修哲学、心理学。1929年毕业,便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后又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29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文学院,次年进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33年秋回国,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

1936年初,他邀集北平的一些诗人学者梁宗岱、朱自清、冯至、俞平伯、卞之琳、何其芳、沈从文、李健吾、曹葆华等,组成“读诗会”;同年5月,又与胡适、顾颉刚、罗常培、吴世昌、沈从文等发起成立“中国风谣学会”。

1937年5月,他任《文学杂志》创刊的主编。他在发刊词中提出了“自由生发,自由讨论”的口号。这个刊物成为“京派”作家的主要阵地,在当时文艺界有过较大影响。在这个阶段也是他文艺创作的一个成长期。

1942年起他任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兼教务长;抗战胜利后,重返北京大学任西语系教授,并曾代理文学院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但他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此外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1986年3月6日,他在北京病逝。

二、【内容提要】

《谈美》一书的主体部分共有十五个章节,对其进行分析,大致的观点有:美感产生的条件,美感与相似心理的辨别,对美本身的分析,艺术与游戏以及艺术创造的条件。

(一)前三章说到的是‘态度、距离和移情’即美感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

(1)我们的态度是美感产生的首要条件。

作者以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说明我们看待事物时,总会带有自己独特的态度。这由于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而那实用层次的态度是我们的本能对物质欲望的反映,因而它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但对于美或美感而言,它是物质活动之外的有意义,是精神的,也是无功利的,就如文中说的“在审美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于直觉,活动空间也更广阔无疆”。美是从我们的态度中得来的,那么美代表了一种精神;而作为精神与心灵的主体的我们,我们会从艺术作品中获得自己心灵的满足,也体味出了在实用与科学中无存的性质,此时我们便是获得了美感。因为审美的态度正是审美及美的存在的意义,所以艺术作品才能获得不朽,于人才更亲切。

(2)距离是美感产生的另一个因素。作者引用典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明:我们在审美的过程中是不能以一种实用的态度,因为美的差别是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这个距离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只有“均衡”、“适当”才能引起美感。

(3)移情是美感产生的又一个条件。

作者在第三章说到,“推己及物”即“移情”会让我们对于自身以外的客观事物,产生了审美的情素,移情和美感经验是有密切关系的。但移情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的产生,不过美感经验中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经过一系列的“推己及物”和“以物及我”,即是移情的美感经验---物与我情趣之间的往复回流后,心里有美的意象,美的情素,则是美感产生的功效。

(二)作者是从下面三对名词的区别来说明美感与相似心理的辨别的。

首先是美感与快感。

作者以“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比希腊女神雕像美”鲜明生动的例子证明,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是起于形象的直觉,是一种极自由的活动,甚至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同时美感的态度是不带意志的,是带有快感享受的,但快感并不一定就是美感;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

二是美感与联想的区别。

“联想”是知觉、记忆和想象发生的基础,而艺术审美离不开知觉的想象,因此,艺术中美感的发生是联想的必然之果。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但联想却带有思考性质;美感是带有联想的,但联想并不一定就是美感。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某件艺术品的审美好感,但作品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反因精神的涣散而减少。这是所谓的“美感经验实际上都是坚持实际人生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三是考证批评和审美之别。考证批评不是欣赏,它也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我们对艺术形象本身分析时,要慎重,并不能带有主观功利性的目的。作者认为欣赏之前的考证批评是必要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们情感与物的姿态的交流。遇到文艺作品,我们不能始终持批评的态度,那么会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终上所述,审美的过程中是带有快感、联想和考证批评的,但快感、联想和考证批评并不就是美感。

(三)对美本身的分析。

1、首先作者是从人的角度与物的角度(“美之人情”与“美之物理”)来分析美的本身的。物需先有存在的可能性,然后能使人觉得它美,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即美之中既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也就是说“美的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美的物件首先是自然的”。

2、另外作者从对相关的两种审美态度(批判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错误)进行比较分析,深入地分析美的本身。

3、对于美本身的分析,还体现在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具体关系中。自然美可以化为艺术丑,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但艺术美丑和自然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美不是靠模仿自然美而得来的。

(四)本书在艺术与游戏。同游戏一样,艺术创造把欣赏所得的对象主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景,然后通过某种媒介,造出一种具体的作品来。但艺术终究高于游戏,因为艺术带有社会责任性。当艺术创造出一个意象之后,作者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意象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而游戏只需自我满足,自我尽兴而已。

(五)文章的后部分是艺术创造的条件。

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命力,其条件是想象。各种想象发挥各自的功能,更好地进行情境表达,完成艺术创作。而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情感的发生由一种意象而得来的,才有发生的可能;换一种情感就意味着换了一种意象,而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具有程式化特点的。但是形式化的格律有束缚艺术的弊端,所以在格律中我们既要承袭共同的东西,也要在恪守群性的前提下做到个性的随心所欲,要让情感从束缚中挣得自由,在整齐中酝酿出变化。另外,模仿是表现意象的本领,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者叮嘱我们要记住:凡是艺术家必须要是一半是匠人,要模仿;一半是诗人,在模仿中要有自己的妙悟。

三、【个性导读】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完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一)美是什么?美感又是什么?

对于我们青少年朋友来说,这些问题似乎深奥得云山雾罩。但是作者却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入手,从三种不同人对于一棵古松的不同态度来谈。他举例说:同一棵古松,木材商看到的是它值多少钱,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生长结构,而画家则看到它的气质、风韵,也就是“美感”。这就是我们对待客观对象“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不同的态度。通过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对一棵古松的不同态度,作者指出“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由此结出:美是无功利性的,是无用之用。而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在于追求“无用”上。古往今来,多少圣人粗茶淡饭还能够“不改其乐”,这就是他们用审美的态度看待人生了。

然而,是不是因为木材商和植物学家他们不具备审美细胞而没有看到美的吗?于是作者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解释了这一现象。他指出当人们在欣赏事物时,普遍具有一种“围城”心态,当我们太关心利益和知识的时候,美就离我们远了。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距离太远和太近,我们都不能看清楚美的。所以我们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才能真正进入并沉浸在艺术的美感之中。

(二)那么美是怎么产生的,是事物本身就具备的吗?

作者用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比喻讲了美学上的“移情作用”,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他告诉我们这种移情的现象被称为“宇宙的人情化”。我们知道,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而人们经常说“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只不过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所以花儿会笑,大海也会哭,所以这个世界因而丰富多彩了。读到这里,或许你会发现美学中的一个难题---美究竟是客观还是主观的问题?作者在文中说:“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的欣赏就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这所谓的“情人眼底出西施”。

我们平时夸某人某物很漂亮,这属于“美”吗?于是作者通过“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比喻,告诉我们两种极易混淆的感觉—美感与快感。他说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这让我们明白:当我们感觉到高兴而联想到自身的欲望时,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因为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它会使人暂时忘记自我而专注于欣赏的对象当中,是不包含功利目的的。

美是怎么产生的呢,是由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恋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可是由一种古董,联想到金钱,那不是美,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美,是一种“专注”,没有了专注,也就没有了美了。

当我们懂得了美的内涵后,我们会急切地想知道怎样去欣赏美吧?对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学者便对考证和批评进行争辩,他们是否属于美学欣赏呢?作者在文中便指出“考证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总而言之,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证与批评。”所以说,会做考证和欣赏的,并且有艺术细胞的人,才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跟美颇有联系的一个词儿叫做“丑”,那么丑是美的反面还是美的一种呢?是不是画一个少女就要比画一位老太太要更美呢?朱光潜指出: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的美不是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而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是主张艺术模仿自然,所以它们是错误的。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所以,“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产生艺术美的。我们必须把从自然这部字典上得来的文字,用自己的心去创造出好的文章,而这好的文章,是字典上本来没有的。

作者跟我们讲解了以上基本的美学观念后,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三)你会把艺术与小孩子的游戏联系在一起吗?它们有相通之处吗?

作者坚定地告诉我们:“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想想看,大多数大艺术家都有一颗童心,这说明越是会游戏的人就越擅长艺术。但是艺术是带有社会性的,“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它逐渐发达到现在,已经在游戏前面走得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不过,游戏里面有美感因素,这么说,美感与艺术是来源于游戏精神的。

那么对于创造,它又是从哪里来的?作者便以王昌龄的七绝《长信怨》为例,分析指出艺术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但在其中想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乌鸦身上的日影,这是一个多么平常的景象,但是诗人通过想象,把它和帝王的恩宠联系在一起,于是,一种言不尽意的艺术感觉便有了。

当然光靠想象,不能进行艺术创造,还需要情感。作者便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想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先生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它对于突出情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总之情感是想象的统帅,意象是情感的翅膀,“意”与“象”合了,那么艺术创造便成功了。

(四)或许我们会疑虑,既然想象与情感都是主观的东西,那么艺术创造就可以完全不顾“客观事实”。可是真正的自由会存在吗?作者在文中强调“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最后能够达到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时,那就是圣人了。可见,艺术创造是既要尊重规律,又要超越规律的。这又涉及到了模仿的问题。我们学习走路,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为什么我们的学习要从模仿开始?作者指出“各种艺术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学习技巧首先要“模仿”,凡是艺术家都应该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模仿到后来,应该达到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地位,完全不似则丧失了艺术的普遍性,完全相似又丧失了艺术的主体性。这就叫“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这就是艺术美对模范的境界!

读至此,你能够弄懂“似”,又能够“不似”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啊,世上是没有真正的“生而知之”者的。作者也说:“只有死工功夫固然不尽能发明或创造,但是能发明创造者却大半是下过死工夫来的。”“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工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对,如果我们的知识面不广,眼界不够开阔,在任何领域是成不了大师的。

从艺术欣赏,到艺术创造,朱光潜先给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后,在全书的末尾,还表达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观: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广义的艺术。“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朋友们,读完了这本书,你们可要记得朱光潜先生赠送给我们的一句标语:“慢慢走,欣赏啊!”

四、【名家点评】

(1) 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

---------- 朱自清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

(2)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化境。人生的境界有很多种,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则可以说‘今生无愧矣’。

----------- 张法,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届霍英东基金奖获得者;《思之未思》。

(3)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是端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骋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生在书中过活。他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向我们介绍这些书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线索,叫人不得不佩服。

------- 郜元宝 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中、长篇小说奖评委;《远远望去的印象》
(4)“作为美学家,朱光潜不满足于关在书斋中研究理论,他花了很多精力把审美眼光推广到大众之中。他的《谈美》对于把中国人从泛政治化的畸形视界中解放出来嘉惠实多,而尤以《谈美》末章中的此篇具有代表性,以至于阿尔卑斯山谷中的这句旅游广告语‘慢慢走,欣赏啊’,成了唤醒中国人古老艺术心灵的一时名言。”

----- 周实 《齐人论物》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㈤ 求一篇《谈美》(朱光潜)的读后感

实话:不是我写的。谈美》读后感 朱光潜把自己写于1932年的《谈美》称为“通俗叙述”《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文艺心理学》我是还没有读过,但是这本小书的确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著作,在我曾经读过的书库当中很难有一本可以与她相媲美,因为朱光潜先生把枯燥、复杂的理论变得平易近人了。倘若如今“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们看见七十多年前朱光潜先生的作为,不知道他们是否会赧颜。 《谈美》全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她就像一个耐心的长者又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在与你交谈。读罢此书恍然大悟:美学也是一个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东西。 以下概括《谈美》各个章节的大意—— 《开场话》开门见山地表述了先生写这本书的目的何在。医治社会腐浊、人心俗不可耐的良药是“无所为而为”的艺术活动,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作者用明白晓畅的话语使读者体验“美感”,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广到人生世相的方面去。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由木商、植物学家、画家三人对一棵古松的三种不同态度得出结论:个人所见事物的形象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木商的实用的态度偏重利害、意志,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偏重事物的关系、抽象思考,画家的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是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因此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艺术作品可以流芳百世。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推而广之,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存在一种适当的距离。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它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把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叫作“移情作用”,也叫“宇宙的人情化”。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而已。人不但移情于物,而且极易模仿物的形象。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享乐主义的美学错误地将“快感”等同于“美感”,“快感”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占有欲。作者把弗洛伊德派心理学也纳入享乐主义。“美感”过后伴随着“快感”。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是散漫飘忽、偶然的。美感源于某事物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但是联想所伴的快感不是美感。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考证、批评都不是欣赏(美感),但欣赏却要有考据学、批评学作基础。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美是外物、人心婚媾后所产的婴儿,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但是事物也要本来就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八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错误地承认自然中本来有“美”,它们以为艺术的任务在模仿。通常所谓“自然美”指事物的常态,“艺术美”是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艺术化了。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创造和欣赏都是要见出一种意境,造出一种形象,都要根据想象与情感,但是创造却须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成为具体的作品。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但是因为艺术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 《十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想象多半是再现的,即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想象也有创造的,创造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创造的想象又可分为两种心理作用:分想作用和联想作用。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有选择时就已经是创造。联想可分接近联想和类似联想,类似联想又有“拟人”“托物”两种结果。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情感的阴驱潜率使诗人对于出于己者跳出来视察,对于出于人者须钻进去体验。旧经验的新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原来似散漫、重复的意象也可以变成不散漫、不重复。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借用写诗词必须受格律约束的道理,说明艺术的前规大半是先由自然律变而为规范律,再由规范律变而为死板的形式。第一流艺术家大半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后来都做到脱化规律的境界。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因袭格律的技巧可以分为两项说,一项是关于传达的方法,一项是关于媒介的知识。传达的方法在于练习和模仿,绘画和作文均是如此。关于媒介的知识的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的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凡是艺术家都必须有一半是诗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遗传和环境对于天才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这只是一种本钱,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为广义的艺术。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就广义说,善就是一种美,恶就是一种丑。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的,真与美也并没有隔阂。 纵观全书,先生博学多才的本事已经领教过了,无论是古典诗词、传说典故,还是艺术流派都信手拈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十一、十二章,因为先生系统地阐述创造与想象、情感、格律的关系时竟然把王昌龄的小诗《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优带昭阳日影来。”分析得令人叹为观止:王昌龄使用接近联想写到“团扇”,“寒鸦”是拟人的手法隐喻赵飞燕,“昭阳日影”象征皇帝的恩宠,长信宫四周的许多事物之中只有带昭阳日影的寒鸦可以和弃妇的情怀相照映,只有它才可以显出一种“怨”的情境。《长信怨》前两句拆开来看本很平凡,精彩全在后两句,但是如果没有前两句所描写的荣华冷落的情境,便显不出后两句的精彩。《长信怨》的意象是王昌龄的独创,但是“七绝”这种格律却不是他的特创,他以前和以后也有许多诗人用它。 这忽然给我一个启示,通过心理学和美学的分析,原来唐诗如此值得玩味啊,原来文章也可以这样作

㈥ 求:《谈美》读后感

朱光潜(1897—1986),安徽铜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二十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其中只读过朱先生的《谈美》和《文艺心理学》,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称赞。以下罗列每一章节的精彩之处,略赋个人拙思主观之感,引以对朱先生之《谈美》的敬意。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美的东西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如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如果说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话:“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规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实际生活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活。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这个段落里朱先生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经验的道理,即:美感经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这种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经验息息相关的。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除却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还有个人对古松的内心欣赏情趣也会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赏者的个人认知经验在里面,这也是人们看到某某事物时会说:我认为如何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其实人们在对事物赋予个人的某种情趣的定义同时人们也在不经意中模仿着事物本身的一些属性。也就是说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情趣独立产生,因为事物的物理属性,因为人的移情作用,两种属性的结合造就了人的美感经验。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
其实美感和快感无时无刻都冲斥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但究其出发点就又产生了前面朱先生讲的不同态度的问题。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而快感是处于实际应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会产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会产生快感,但这些都不会有美感。雕像和英国姑娘一个是雕塑艺术品一个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单从实用角度出发那还是英国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在这里朱先生告诉我们明确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对于美的欣赏要不带功利和实用的心态去看去理解。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美感与联想
我姑且如此解释朱先生的这段文章。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美感经验可以使人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经验。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而联想会带着思考,这种思考会把事物引到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中去,无法直接单纯的欣赏一件事物本身,而会产生浮想联翩的心理活动,所以美感经验同联想是有不同含义的两种概念,不能混淆。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这段文章可以看出对一部文艺作品所持的不同态度,考证更接近科学家的方式,批评更接近哲学家或政治家的态度,而欣赏更多的是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家或一部分人的行为。考证、批评不等同于欣赏,但欣赏需要了解艺术作品的一些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欣赏。证多是伴随对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版本、野史等等做历史判断,过于理性,少了对艺术作品欣赏时的直觉感性反映,所以它不能算是欣赏。而批评就更加抽象的把一些主观的规矩或一成不变的框子来规范艺术作品。我个人认为批评家如果不客观的评论艺术作品那他的文章将一无是处。这也是朱先所推崇的:欣赏的批评。不能把原有的美丑标准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同一而论,要把自己放到作品当中去,反复品味其中然后有感而发。 朱先生最后讲到考证和批评都不是欣赏,而欣赏需要有考证和批评在其中,欣赏需要有考证基础和批评的态度,这也是辨证法的观点对待事物。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言论不一。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对于美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看,美不是凭空产生的。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德拉克洛瓦
这里又可以提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虽略有分别但究其观点都是“模仿自然”。我们常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艺术的美是以自然为内容,以人的情趣及一种形式而表达出来的,单纯的自然是无法定义其美还是丑,因为有了人的感受或说移情作用,才有了自然美这个概念。理想主义虽说自然中有美有丑,但它要的是经过理想化后的一种固有的共性模式化的东西。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模仿自然。艺术的美是要高于自然的,自然不过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体,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变得美,这种美也是人的一种再创造,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们讲的艺术美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形象丑陋的元素经过艺术家的重新排列组织它就会变得和谐,变得有美感,简单的说人以自然为元素,不同的情趣会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艺术美,而只模仿自然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艺术美的。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多是有感而发,这里的感也可以释为感受欣赏,然后有了感觉便把他表现一番,或诗或画或唱或书等等。创造不是凭空出来的,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感而作。朱先生在本章中提到“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游戏的过程包含着纯粹的自由状态,既是游戏便可天马行空般的来去自由,包含着大量的人的想象、情绪、感觉,就是再创造一种状态,它以自然生活为载体,是玩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方式,这游戏的行为是没有社会性的、不具备传达创作人的情感的,它同艺术还是有区别的,艺术要有社会性因为作品的评定有一半儿还要社会中的大众来参与才算完整。那么如果一个艺术家既有奔放自在的艺术表达方式,又不失其一颗童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么他的作品一定是打动人的。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既是创造就会有生活中的元素和作者想象的因素融合再一起。作者在创作时有些时平时观察的印象再现,但这种单纯的自然还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中进行提炼,不足的或是原素材不足以表达其情感时,想象就是作者的另一次创造,敢于创造的想象,能够用平时所看所得经过重新组合,把不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的想象,当然这些需要积累和对生活的沉淀。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朱先生讲:艺术的任物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这里谈到的情感就是有感而发的状态,创造需有饱满的情绪才能做到有感而发,一挥而促。艺术是具有社会性的,作者在表现的同时也在传达其特有的情绪,引发观者的共鸣,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其作品隐隐或直接表露出来,或让人痛心或让人高兴等等。情感可以说是创造的原动力,因为有情感才有了表达的欲望,创作也由此而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我理解朱先生说的格律就是不同艺术表现的某种特有的形式。艺术要创造、又要有格律岂不是有些矛盾?其实这句“从心所欲,不逾矩”真真切切表达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能随心所欲的表现有不会跳出一种表达的方式。即――格律。这种境界是经历无数困惑及磨砺,历练而成的,它可以在有限的规范内表达无限的内容。因为艺术是有一定规范的具有社会性的一种情感表达,规范在真正的艺术家哪里不是束缚而是一种事物共性的展示,而其中的才气或是天才或是迂腐将表露无疑。格律不能成就庸人,也不会牵绊才子,合理的利用它为我们服务才是根本。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齐白石老人教育学生时的话。同朱先生其说不谋而和。其实创造与模仿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创造中有模仿,而模仿中也带有创造的成分,艺术创作应该有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流露,有感而发必能有所成就,这里的“感”是别人无法模仿得来的。创造与模仿只要把我好一个“度”才好。大多艺术家都从模仿开始逐渐磨砺技巧,进而进行随心所欲的创造境界。模仿应该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阶段,创造才是艺术家的目的。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有灵感。朱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可以映射出一个天才,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文章结束,对于朱先生说的人生的艺术化在本节中已经分析的及其透彻了。不需多言,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谁知道如何把握一种“度”,谁懂得“和谐”的规律谁就能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种驾驭生活的本领,要辛苦要勤奋,有所得有所失,得失来去全赖一种心境,心多宽路就多宽,豁达乐观的心境就是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精神境界,是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有情趣的生活、带一颗感激的心珍惜生活。“慢慢走,欣赏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再次向朱先生致意,精神再次被梳理了一番,深感收获颇多。

㈦ 《谈美》的读书感悟

本书作者朱光潜,字孟实。他90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指点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30多次的畅销书。但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人生修养,还没有充分展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作了这本《谈美》。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情感的统帅,想象也许会杂乱纷纭,有了情感的主导,则纲举目张,“意”与“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我认为确实如此,通过他的讲解,我真正认识了美,欣赏了美,发现了美。他的见解也的确“人性化”。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 我认为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境界。若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说“今生无愧”了。

㈧ 谁帮忙讲下《谈美》的大概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就读后感嘛)

胡经之荐书:《谈美》

作为名人,肯定有他一生钟情的一本书。那本书可以是他学术的延伸,也可以是他的助手。那本书,已经不是他作为学养的需求了,因为他读的书已经太多,岁月都在书中浸泡着。一半是生活,一半是书籍。书的灵魂会围着他的生活打转。深圳的名人亦不例外。

胡经之:

朱老的《谈美》让我受益终生

胡经之先生是国内美学界的著名学者,八十年代初深大筹建之时即来到深圳,对深圳的高等教育作出了莫大的贡献。生于江南的书香家庭、19岁即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胡经之先生,在大半个世纪以来读的书可谓汗牛充栋,而对他影响至深的书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谈美》。

“朱先生的书告诉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人看待事物至少有三种态度:第一是实用的,第二是科学的,第三是美感的。美学研究的就是第三种态度。”胡经之从小在太湖边上读书,苏州园林和自然风光的美景早已深入骨髓,朱先生的理论好比一把火炬,让他获得了重观世界的一道路径。中学毕业后,胡经之怀着对朱先生的仰慕之情考入了北京大学,并在进入学校第一年的春节上门去拜访了朱先生,从此开始了三十多年的深厚友谊。

朱老这本书除了是胡经之先生的美学启蒙以外,更是胡经之先生的学术起点。“朱老书中很多观点我都同意,除了一点,他认为大自然本身没有美丑可谈,美与不美在于个人主观意愿。但我认为,世界上本来就有美丑,能否感受到美取决于个人的美学修养和眼光。大学时我以这个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当时我的观点是和宗白华先生一致的,我们三人经常就美丑的问题进行争辩。”但除此之外,对朱先生思想的汲取让胡经之先生的学术如虎添翼,后来胡经之的著作《文艺美学》便是在朱先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现在我还常常翻阅这本书,我的学术研究是成长在朱先生的肥沃土壤之上的,但我使用的只是一部分,后人将在这座富矿中继续挖掘到无穷无尽的宝藏。”

读《谈美》
看完朱光潜的《谈美》,感觉好像听到了苏格拉底的谈话,翻看了塞涅卡的书信,阅读了蒙田的随笔,一些众人皆知的道理和微不足道的小事,被他用来阐明自己的理论。深入浅出,微言大义。一滴水虽小,却能从中看见七彩的阳光;一片枯叶的飘落虽不起眼,却能预示着秋的来临;眼睛在整个身体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你仔细观察它,却能洞悉人心;脉搏的跳动经常让人意识不到,但医生认真感受它,则可以了解你的身体状况。理论希望为我们揭示事物的本质,它是抽象的,但它却来源于无数的具体现象。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现象太多了,心中的误解也太多了,而这本书,正是一位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朋友。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本有歧义的书,书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真”的领域有逻辑学来研究,“善”的领域有伦理学来研究,“感性”的领域则有美学来研究。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是怎样的?一连串的问题等待着美学去回答。开卷有益,作善至祥。读完《谈美》,确实对美学有了一点体味。

⊙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

记得好像是2000年,国际大专辩论会上有这样一个辩题: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当时场上双方唇枪舌剑,说得天花乱坠,把我弄得一头雾水。说它是客观存在,有些大家看起来很难看人的,在艺术家那里也许就是美人,这显然是人主观意愿的作用;说它是主观感受,倒也不完全是,毕竟美是有一定标准的,不是纯主观的。

世界,远远不止于地球这颗行星,远远不止于我们整个物理性的宇宙。世界物理性地和逻辑性地从人身体的现在条件出发向外伸展。它从我们的位置、时间和方式出发向外伸展——在所有的空间、时间和逻辑方向上。世界太大了,无限的大,我们则太渺小。还是禅者说的好: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读完最后一节,心里觉得很震撼。“人生的艺术化”,可以说是朱光潜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这是一个十分诗意的令人神往的境界。“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是不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有人能把它雕刻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任何理论和学说,都来源于对于世界和生活的思考,但却又经常给人感觉远离生活之感。想起孔子曾和曾点、季路、冉有、公西赤坐在一起,听他们的政治理想。四人说完后,孔子最终赞赏曾点的意思。曾点希望自己能够陶醉在礼乐教化所带来的社会和谐、人民安乐的景象之中,使礼乐教化真正渗透到人们的生活里。朱光潜似乎也有同样的意思,美是艺术的,它就在生活中。我们艺术的生活,让美渗透在生活中,使生活即是艺术,即是美。这是何等美丽的境界啊。

看完这一节,又想起叔本华的一段话:“事实上当我们正在进行某项伟大事业或创造某件不朽作品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本身。我们每日辛勤劳作,考虑的只是达到眼前的目标,完成当下的计划。然而,只有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个联系着的整体时,我们的品质和能力才能展现其真实面貌。我们也才能明白,在形形色色的情境中,仿佛是某种幸福的灵感引导着我们在千百条趋向毁灭的道路中,选择那唯一真实的途径。”日子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可以是普通的,也可以是特殊的,关键在于你怎样去看它。人生也是如此,你觉得它是一本日历,每天撕掉一页就少一页,那你的人生就是麻木的、情趣干枯的。你觉得它是一本日记,每天记录一些故事就会使你的生命丰富一些,那你的人生就是积极的、情趣丰富的。在这个世界上,青史留名、活得轰轰烈烈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过都是些平凡人,但我们要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独一无二。我们是平凡人,但我们要做有情趣的平凡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中国的民乐其实很美,宁静、淳朴且毫无功利性,但是我们的心太浮躁了,听不下去这些“土气”的东西。但是,在伤心的时候偶然听到《二泉映月》,在高兴的时候凑巧听到《金蛇狂午》,也会怦然心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得到,因为白天的人心太浮躁。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城市里的绿地越来越多了,每天从旁边经过的时候,总是匆匆忙忙。其实只要稍作停留,会发现草地里的野花和蒲公英很美,在其间蹦蹦跳跳的喜鹊和麻雀也很可爱。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少的只是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灵。还是那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答案补充 《谈美》导读

作者:秋千梦 出自:梦的天空 浏览/评论:154/2 日期:2008年5月17日 20:30

品读美学之味,领会艺术之神

一、【作者档案】

朱光潜,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与翻译家。1897年9月19日,他生于安徽桐城的一个经济上破落的书香之家。他从6岁到15岁,一直接受父亲的私塾教育。私塾教育是他承受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1916年,他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

1922年毕业后,他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了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

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后,他到吴淞中国公学校教英文,兼任校刊《旬刊》主编。答案补充 1925年夏,他受公费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修英国文学及艺术史,兼修哲学、心理学。1929年毕业,便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后又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29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文学院,次年进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33年秋回国,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答案补充 1936年初,他邀集北平的一些诗人学者梁宗岱、朱自清、冯至、俞平伯、卞之琳、何其芳、沈从文、李健吾、曹葆华等,组成“读诗会”;同年5月,又与胡适、顾颉刚、罗常培、吴世昌、沈从文等发起成立“中国风谣学会”。

1937年5月,他任《文学杂志》创刊的主编。他在发刊词中提出了“自由生发,自由讨论”的口号。这个刊物成为“京派”作家的主要阵地,在当时文艺界有过较大影响。在这个阶段也是他文艺创作的一个成长期。

1942年起他任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兼教务长;抗战胜利后,重返北京大学任西语系教授,并曾代理文学院院长。答案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但他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此外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1986年3月6日,他在北京病逝。

二、【内容提要】

《谈美》一书的主体部分共有十五个章节,对其进行分析,大致的观点有:美感产生的条件,美感与相似心理的辨别,对美本身的分析,艺术与游戏以及艺术创造的条件。

(一)前三章说到的是‘态度、距离和移情’即美感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

(1)我们的态度是美感产生的首要条件。答案补充 作者以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说明我们看待事物时,总会带有自己独特的态度。这由于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而那实用层次的态度是我们的本能对物质欲望的反映,因而它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但对于美或美感而言,它是物质活动之外的有意义,是精神的,也是无功利的,就如文中说的“在审美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于直觉,活动空间也更广阔无疆”。美是从我们的态度中得来的,那么美代表了一种精神;而作为精神与心灵的主体的我们,我们会从艺术作品中获得自己心灵的满足,也体味出了在实用与科学中无存的性质,此时我们便是获得了美感。因为审美的态度正是审美及美的存在的意义,所以艺术作品才能获得不朽,于人才更亲切。

(2)距离是美感产生的另一个因素。作者引用典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明:我们在审美的过程中是不能以一种实用的态度,因为美的差别是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这个距离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只有“均衡”、“适当”才能引起美感。答案补充 3)移情是美感产生的又一个条件。

作者在第三章说到,“推己及物”即“移情”会让我们对于自身以外的客观事物,产生了审美的情素,移情和美感经验是有密切关系的。但移情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的产生,不过美感经验中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经过一系列的“推己及物”和“以物及我”,即是移情的美感经验---物与我情趣之间的往复回流后,心里有美的意象,美的情素,则是美感产生的功效。

(二)作者是从下面三对名词的区别来说明美感与相似心理的辨别的。

首先是美感与快感。

作者以“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比希腊女神雕像美”鲜明生动的例子证明,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是起于形象的直觉,是一种极自由的活动,甚至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同时美感的态度是不带意志的,是带有快感享受的,但快感并不一定就是美感;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答案补充 二是美感与联想的区别。

“联想”是知觉、记忆和想象发生的基础,而艺术审美离不开知觉的想象,因此,艺术中美感的发生是联想的必然之果。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但联想却带有思考性质;美感是带有联想的,但联想并不一定就是美感。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某件艺术品的审美好感,但作品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反因精神的涣散而减少。这是所谓的“美感经验实际上都是坚持实际人生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三是考证批评和审美之别。考证批评不是欣赏,它也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我们对艺术形象本身分析时,要慎重,并不能带有主观功利性的目的。作者认为欣赏之前的考证批评是必要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们情感与物的姿态的交流。遇到文艺作品,我们不能始终持批评的态度,那么会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终上所述,审美的过程中是带有快感、联想和考证批评的,但快感、联想和考证批评并不就是美感。答案补充 三)对美本身的分析。

1、首先作者是从人的角度与物的角度(“美之人情”与“美之物理”)来分析美的本身的。物需先有存在的可能性,然后能使人觉得它美,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即美之中既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也就是说“美的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美的物件首先是自然的”。

2、另外作者从对相关的两种审美态度(批判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错误)进行比较分析,深入地分析美的本身。

3、对于美本身的分析,还体现在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具体关系中。自然美可以化为艺术丑,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但艺术美丑和自然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美不是靠模仿自然美而得来的。

(四)本书在艺术与游戏。同游戏一样,艺术创造把欣赏所得的对象主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景,然后通过某种媒介,造出一种具体的作品来。但艺术终究高于游戏,因为艺术带有社会责任性。当艺术创造出一个意象之后,作者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意象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而游戏只需自我满足,自我尽兴而已。答案补充 五)文章的后部分是艺术创造的条件。

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命力,其条件是想象。各种想象发挥各自的功能,更好地进行情境表达,完成艺术创作。而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情感的发生由一种意象而得来的,才有发生的可能;换一种情感就意味着换了一种意象,而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具有程式化特点的。但是形式化的格律有束缚艺术的弊端,所以在格律中我们既要承袭共同的东西,也要在恪守群性的前提下做到个性的随心所欲,要让情感从束缚中挣得自由,在整齐中酝酿出变化。另外,模仿是表现意象的本领,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者叮嘱我们要记住:凡是艺术家必须要是一半是匠人,要模仿;一半是诗人,在模仿中要有自己的妙悟。

三、【个性导读】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完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一)美是什么?美感又是什么?答案补充 对于我们青少年朋友来说,这些问题似乎深奥得云山雾罩。但是作者却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入手,从三种不同人对于一棵古松的不同态度来谈。他举例说:同一棵古松,木材商看到的是它值多少钱,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生长结构,而画家则看到它的气质、风韵,也就是“美感”。这就是我们对待客观对象“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不同的态度。通过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对一棵古松的不同态度,作者指出“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由此结出:美是无功利性的,是无用之用。而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在于追求“无用”上。古往今来,多少圣人粗茶淡饭还能够“不改其乐”,这就是他们用审美的态度看待人生了。

然而,是不是因为木材商和植物学家他们不具备审美细胞而没有看到美的吗?于是作者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解释了这一现象。他指出当人们在欣赏事物时,普遍具有一种“围城”心态,当我们太关心利益和知识的时候,美就离我们远了。答案补充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距离太远和太近,我们都不能看清楚美的。所以我们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才能真正进入并沉浸在艺术的美感之中。

(二)那么美是怎么产生的,是事物本身就具备的吗?

作者用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比喻讲了美学上的“移情作用”,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他告诉我们这种移情的现象被称为“宇宙的人情化”。我们知道,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而人们经常说“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只不过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所以花儿会笑,大海也会哭,所以这个世界因而丰富多彩了。读到这里,或许你会发现美学中的一个难题---美究竟是客观还是主观的问题?作者在文中说:“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的欣赏就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这所谓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答案补充 我们平时夸某人某物很漂亮,这属于“美”吗?于是作者通过“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比喻,告诉我们两种极易混淆的感觉—美感与快感。他说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这让我们明白:当我们感觉到高兴而联想到自身的欲望时,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因为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它会使人暂时忘记自我而专注于欣赏的对象当中,是不包含功利目的的。

美是怎么产生的呢,是由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恋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可是由一种古董,联想到金钱,那不是美,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美,是一种“专注”,没有了专注,也就没有了美了。答案补充 当我们懂得了美的内涵后,我们会急切地想知道怎样去欣赏美吧?对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学者便对考证和批评进行争辩,他们是否属于美学欣赏呢?作者在文中便指出“考证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总而言之,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证与批评。”所以说,会做考证和欣赏的,并且有艺术细胞的人,才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跟美颇有联系的一个词儿叫做“丑”,那么丑是美的反面还是美的一种呢?是不是画一个少女就要比画一位老太太要更美呢?朱光潜指出: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的美不是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而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是主张艺术模仿自然,所以它们是错误的。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所以,“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产生艺术美的。我们必须把从自然这部字典上得来的文字,用自己的心去创造出好的文章,而这好的文章,是字典上本来没有的。答案补充 作者跟我们讲解了以上基本的美学观念后,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三)你会把艺术与小孩子的游戏联系在一起吗?它们有相通之处吗?

作者坚定地告诉我们:“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想想看,大多数大艺术家都有一颗童心,这说明越是会游戏的人就越擅长艺术。但是艺术是带有社会性的,“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它逐渐发达到现在,已经在游戏前面走得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不过,游戏里面有美感因素,这么说,美感与艺术是来源于游戏精神的。

那么对于创造,它又是从哪里来的?作者便以王昌龄的七绝《长信怨》为例,分析指出艺术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但在其中想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乌鸦身上的日影,这是一个多么平常的景象,但是诗人通过想象,把它和帝王的恩宠联系在一起,于是,一种言不尽意的艺术感觉便有了。答案补充 当然光靠想象,不能进行艺术创造,还需要情感。作者便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想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先生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它对于突出情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总之情感是想象的统帅,意象是情感的翅膀,“意”与“象”合了,那么艺术创造便成功了。答案补充 (四)或许我们会疑虑,既然想象与情感都是主观的东西,那么艺术创造就可以完全不顾“客观事实”。可是真正的自由会存在吗?作者在文中强调“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最后能够达到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时,那就是圣人了。可见,艺术创造是既要尊重规律,又要超越规律的。这又涉及到了模仿的问题。我们学习走路,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为什么我们的学习要从模仿开始?作者指出“各种艺术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学习技巧首先要“模仿”,凡是艺术家都应该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模仿到后来,应该达到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地位,完全不似则丧失了艺术的普遍性,完全相似又丧失了艺术的主体性。这就叫“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这就是艺术美对模范的境界!答案补充 读至此,你能够弄懂“似”,又能够“不似”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啊,世上是没有真正的“生而知之”者的。作者也说:“只有死工功夫固然不尽能发明或创造,但是能发明创造者却大半是下过死工夫来的。”“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工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对,如果我们的知识面不广,眼界不够开阔,在任何领域是成不了大师的。

从艺术欣赏,到艺术创造,朱光潜先给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后,在全书的末尾,还表达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观: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广义的艺术。“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朋友们,读完了这本书,你们可要记得朱光潜先生赠送给我们的一句标语:“慢慢走,欣赏啊!”答案补充 四、【名家点评】

(1) 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

---------- 朱自清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

(2)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化境。人生的境界有很多种,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则可以说‘今生无愧矣’。

----------- 张法,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届霍英东基金奖获得者;《思之未思》。

(3)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是端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骋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生在书中过活。他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向我们介绍这些书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线索,叫人不得不佩服。答案补充 ------- 郜元宝 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中、长篇小说奖评委;《远远望去的印象》
(4)“作为美学家,朱光潜不满足于关在书斋中研究理论,他花了很多精力把审美眼光推广到大众之中。他的《谈美》对于把中国人从泛政治化的畸形视界中解放出来嘉惠实多,而尤以《谈美》末章中的此篇具有代表性,以至于阿尔卑斯山谷中的这句旅游广告语‘慢慢走,欣赏啊’,成了唤醒中国人古老艺术心灵的一时名言。”

----- 周实 《齐人论物》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㈨ 谈美 读后感1000字

《谈美》

一天的光阴转瞬即逝,而就在今天,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过这第13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 ”,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会有灵感。朱光潜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才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语言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这第13封信,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会让你喜欢上这第13封信,读完后,一身轻爽,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世界。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

㈩ 求《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

一天的光阴转瞬即逝,而就在今天,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过这第13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 ”,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会有灵感。朱光潜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才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语言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这第13封信,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会让你喜欢上这第13封信,读完后,一身轻爽,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世界。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

阅读全文

与谈美创造的想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