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军创造的原因

军创造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1-11-04 04:11:07

① 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原因

孙中山分析了辛亥革命后革命受挫之最大的原因。他认为革命没有成功的最大的原因,“不知道革命何时可以成功,并不想到成功以后究竟用一个什么通盘计画去建设国家,只由各人的良心所驱使,不管成败,各凭各的力量去为国奋斗,推翻满清。这种奋斗,所谓各自为战,没有集合,没有纪律”。

孙中山先生是在自己领导的多次革命失败后,发思到,只有自己的军队才能改变现状,才有了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 军衔是怎样产生的

谈到军衔制的起源,首先应搞清什么是军衔。在我国的汉代以前,"衔"字只有一个"马嚼子"的意思。魏、晋以后,衔字才出现表示官吏阶位的"头衔"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汉语里没有军衔这个词语。清朝末年从西方引进军衔制度以后,也没有译作军衔,而是称之为"阶级"、"军官佐士兵等级"、"军阶"。在制度上称其为军衔,则是从我军开始的。概括的说,军衔是国家授予军人以区别其等级地位、权力责任、荣誉待遇的称号和标志。人们一提到军衔,马上就会联想起军队,但军衔的历史要比军队的历史短得多。世界上最早出现军队时,并没有同时产生军衔制。军衔制是军队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由于军队是进行战争的武装集团,由众多使用武器的人员组成,必须按统一的意志去行动,"服从命令是军队的天职"。因此,在军队编制体制上必须形成若干层次,军人依职权大小分为不同的等级,各级都有担任统一指挥管理的官员,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从而形成由上至下不同的职别等级。

历史上一般都以"阶位"来表示各级官员的身份地位,武职官员的阶位称"武阶"。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等武职官名。三国时期已开始对武官实行秩品制度。外国最早在公元前7世纪时,已经有了军队官员衔级晋升制度。中世纪的西欧,所谓公、侯、伯、子、男和骑士这些爵号,既是一种封号,也是一种官衔。但是,古代的秩品、官衔同军衔还是有区别的。官衔、秩品仅仅是指各级官吏的衔级、阶位,官衔制也只是官吏的等级体系;而军衔则是把士兵的级别也包括进去,军衔制是上至最高统帅,下至士兵的完整的军人等级体系。

军衔制的产生,不是在古代军制完备的中国,而是在十五六世纪的西欧,这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首先,军衔制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常备军的产生密切相关。

14世纪以前,西欧各国没有常备军。国王把土地封给各级封建主,各级封建主拥有自己的武装。国王打仗时,就征集各封建主的私人武装组成全国军队,打完仗仍各回领地,这是一种非职业军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这种非职业的贵族私人军队,日益暴露出许多弊端。诸如这种军队是临时拼凑的,几乎是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较差;国王只能召集直接封臣的军队,而无法调动封臣下级的军队,这样难以统一指挥全国的军队;各级封臣大力豢养自己的军队,形成了封建割据,威胁王权。国王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由国王控制的常备军。

14~15世纪,西欧一些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方面,新的工商阶级为了保护和发展贸易,需建立常备军以支持强有力的王权,来打破封建割据状态;另一方面,工商阶级为国王提供了税收来源,也就为建立使用常备雇佣军创造了物质条件。法王查理七世在1445年建立了一支由法国人组成的常备雇佣军。到15世纪末,出现了军士、中士军衔,到了16世纪中叶,又出现了元帅、将军、少校、大尉、少尉军衔。西班牙在15世纪末出现了海军上将、上校、少校军衔。

其次,军衔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等价交换"、"平等权利"等原则在军事领域的反映。

1904年(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在历代品级制的基础上,吸收外军军衔制的有益内容,制定了北洋新军军衔等级,这是中国实行军衔制的始原。辛亥革命后,经过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至1912年8月北洋政府颁布“官佐士兵等级表”,军衔制基本定形,主要衔称一直沿用至1949年国民党政府覆灭。

③ 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

红军长征主要原因: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先后逃离追踪。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主力从闽西赣南出发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3)军创造的原因扩展阅读:

长征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历史意义

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④ 红巾军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元朝后期,以蒙古族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他们疯狂地兼并土地,把广阔的良田变为牧场,如大臣伯彦得赏赐土地就达2万顷。大地主广占土地,”驱役佃户”(赵天麟元中统五年奏疏称:“又江南豪民广占农地,驱役佃戸,无爵邑而有封君之贵,无印节而有官府之权”) 。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官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20倍。
元朝统治者挥霍无度,到处搜罗民间财宝美女,天天供佛炼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滥发货币,祸国殃民。加上黄河连年失修,多次决口,真是民不聊生,出现了流民“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见元·张养浩《归田类稿·哀流民操》云:哀哉流民,“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隣。") 的悲惨局面。反抗的烈火在人民心中燃起。社会上流传着“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歌谣(”元末任非其人,酷刑横歛,台温处之民树旗村落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由是黄岩方谷珍因而肇乱江淮,红巾徧四方矣。见清·孙承泽《春明梦馀録》卷三十四) 。
元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极端尖锐化,终于导致了元末农民起义。这次起义规模大、时间久,以红巾军为主力的农民起义军沉重打击了元朝在全国各地的统治,为朱元璋最后推翻元朝创造了条件。
至正四年(1344)五月,黄河暴溢,北决白茅堤、金堤(今河南兰考东北)。沿河州郡先遇水灾,又遭旱灾、瘟疫,灾区人民死者过半。黄河决堤后,冲坏山东盐场,严重影响元朝政府的国库收入。至正十一年四月,顺帝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强征民工15万人开凿两百八十里新河道,使黄河东去,合淮河入海,时紧工迫,监督挖河的官吏乘机克扣河工“食钱”。河工挨饿受冻,群情激愤。至正十一年底,元顺帝又决定变更钞法(见钞),滥 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腾引起通货膨胀,最后到了"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惧不行”。“开河”和“变钞”促使元末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贾鲁开河后,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武装起义。他们一面加紧宣传“弥勒下生”、“明王出世”,一面又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并暗地里凿了一个独眼石人,埋在即将挖掘的黄陵岗附近河道上。独眼石人挖出后,河工们惊诧不已,消息传出,大河南北,反抗的烈火顿时燃起。
刘福通是颍州(今安徽阜阳)人,韩山童是河北永年人。两人一直在北方地区秘密传教,石人挖出,时机已经成熟。至正十一年五月初,韩山童、刘福通聚众三千人于颍州颍上,杀黑牛白马,誓告天地,准备起义。刘福通宣称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并自称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代,当辅之。韩山童发布文告,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战旗,表示推翻元朝,恢复大宋的决心。这次起义因事前泄密,遭到官府的围剿,韩山童牺牲。其妻杨氏、子韩林儿逃到武安(今江苏徐州)。刘福通突围后把起义群众组织起来。一举攻克颍州(今安徽阜阳)。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起义军多为白莲教徒,烧香拜佛,故又称香军。红巾军占领颍州后,元廷遣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率阿速军及各路汉军前往镇压,被红巾军击败。接着,红巾军占领亳州(今属安徽)、项城(今河南项城南)、朱皋(今河南固始北)。九月,克汝宁府(今河南汝南),又克息州(今河南息县)、光州(今河南潢川),人数已达十余万。
“众至十余万,元兵不能御。”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首诗: “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见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録》卷二十八 陶在记述了江阴地方“大姓”许晋父子组织义军配合官军对抗红巾军身死的事件以及杭州胡仲斌招募“恶少年”以“赤心护国、担杀红巾”为号而欲作乱被其叔告发到官的事件后,引用了这首扶乩诗,并说明“此扶乩语,验之今日果然”,似乎是在描述元末各种恶势力互相乱杀的情况)”反映了元朝统治下的阶级对立和民族压迫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被压迫的广大农民的政治理想。红巾军所到之处,开仓散米,赈济贫农,深得人民拥护。群众纷纷加入红巾军,队伍迅速扩大到几十万人。
在红巾军的影响下,全国各地农民纷起响应。人数较多的有蕲水(今湖北浠水)的徐寿辉部、萧县(今属安徽)的芝麻李部、南阳(今属河南)的布王三部、荆樊的孟海马部、濠州(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部等。
为推翻元朝的反动统治,起义军提出以“明”斗“暗”(“明”指起义军;“暗”指元朝统治)的口号,鼓舞群众向封建官府作斗争。北方红巾军从至正十五年(1355) 开始主动出击。二月,刘福通将韩林儿迎至亳州(今今属安徽),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建立了北方红巾军的革命政权。刘福通任枢密院平章,不久,任丞相。

⑤ 近代中国形成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造成中国近代军阀割据的根本原因是清末封建王朝中央势力的衰弱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原因具体表现在:
1、近代由于到了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末期,清王朝中央势力十分衰弱,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调控能力大大削弱。中央权威合法性降低,不能获得大多数社会人员的政治认同,地方割据势力逐渐蓬勃发展;
2、经济方面,地主经济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降低,帝国主义带来的资本主义和本土资本主义对原有封建地主经济冲击很大,使得原有的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出现极大不稳固,为军阀割据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条件;
3、原有的专制集权思想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理论使得原有的忠君思想和儒家、法家思想不断受到挑战。原有的专制文化也逐渐没落,给军阀割据提供了思想的基础;
4、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身给原来就孱弱不堪的专制王朝已沉重打击,同时,帝国主义为了更好的在华攫取利益,又在地方上拉拢当地势力,这也是重要的军阀割据的原因。

⑥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建黄埔军校

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的原因: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黄埔军校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广义上讲黄埔军校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⑦ 罗马军队强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罗马军团战无不胜的根本原因是将战争制度化、程序化。
罗马人无论身高、体重、力量,都远逊于北欧人,但是罗马军团在与日耳曼人战争时,向来以少胜多,而且除了条顿堡森林之战外,罗马军团几乎战无不胜。
就起根源就是,不依靠士兵个人能力,而是将军队的作战行动体系化、流水线化,每个士兵只会一两相较简单的作战技能,而且只需熟练无需精湛,剩下的就是士兵间的配合,比如使用影视剧中常见的“乌龟阵”,盾牌兵只需双手举起盾牌形成全面防护,长枪兵只需从缝隙中向外不停戳刺,弓箭兵在后方随意放箭,只要队形不散,几乎没什么伤亡,然后适时的骑兵侧面突袭,敌方数倍与己的兵力也瞬间崩溃。条顿堡森林之战就是日耳曼人伏击行军中的罗马军团,罗马人没有时间和空间展开队形,结果就是与日耳曼人在单兵混战中被屠戮殆尽。可见罗马军团病不重视单兵素质,而军团作战体系化,创造了罗马军团的优异战绩。

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立的过程是什么

毛泽东曾指出,民主主义是铲除军阀主义的有力武器。人民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依靠了这一武器,同军阀主义的残余影响作斗争。

在长期的战争年代,人民军队坚持在内部实行民主制度,用民主精神贯注于军队建设的始终,创造了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等人民军队独有的军队民主的基本形式,这是人民军队能够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领导,始终从事于无产阶级壮丽事业的重要保证。

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军队的近代化必须要与先进的阶级和先进的思想结合。只有代表人民大众利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军队建设才有生命力。与清末新军和国民党军队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处于极端艰危困苦的环境之中,随时有被消灭的危险,但这个军队还是在向前发展,并最终完成了由游击队向正规军的伟大转变。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支军队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了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这是一切反动军队无法做到的。人民军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诞生,在与极其强大的敌人——国民党军队和外国侵略势力的生死搏斗中成长、壮大;人民军队的近代化建设,正是沿着中华民族为推翻黑暗、摆脱贫困、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路前进的。

⑨ 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是什么

黄埔军校是非常出名的,不止是在民国时期,在现代也很出名,有很多先烈就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它为中国提供了很多的人才,不光是军事上面的。而且它的建立非常具有远见。建立黄埔军校的孙中山先生对于中国的解放也很有贡献,他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01、受苏联建立军队模式的影响

1922年广东军阀叛变,孙中山先生在这场叛乱中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也使他有了自己创立军队的想法,其实在革命运动的时候就已经和当时的苏联关系就挺好的,刚好苏联的建立军队经验为孙中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黄埔军校。他一直是一个强调民主的人,提出过三民主义,黄埔军校的宗旨就是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在这里贪图不了名利与政权,他也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建立自己的高能力的军队。

综上所述就是孙中山先生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

与军创造的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