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教师培养儿童创造力

教师培养儿童创造力

发布时间:2021-11-02 23:49:40

1.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创造性和创新品质的能力

第一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幼儿园环境应具有创造性。 第二培养幼儿创新能力,要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第三培养幼儿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大体上是这三个方面

2. 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为学生创设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 (1)对学生进行发散式提问 比如在解决一道课堂常见问题时,不要求学生按书上固有程式给出答案,而 是要“讲出你所想到的全部方法”、“列出你所想到的所有事物”、“最大 限度说出你能联想到什么”、“你认为还有什么情况适合于这种办法”…… 这种提问方式常可以结合“头脑风暴法”来使用,即鼓励两个或更多的人尽 可能多地提出许许多多不同的主意,而教师当时不对任何主意做出评价性反 应。这就大大增加了产生有价值的思想的机会。 (2)提出要求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仅靠现在所学内容解决不了、而必须结合以往知 识或经验进行整体思考的“思考题”,而且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新颖、有趣 的课外活动,如制作一件独特的艺术品、帮妈妈管理家庭财政、用自己所学 知识解决农业技术难题等等,使学生突破书本的限制。 (3)重视学生独特的想法 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甚至有的问题教师已讲了几十年,但突然间就有个学 生提出了一个很荒唐的问题或答案,这时教师不要轻视、忽略或是讥讽,而 应该给予倾听和考虑,必要时可以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或验证这一想法。因为 教师也往往会因定势等影响而忽略进一步观察事物间的关系,而他们所忽略 的又恰恰可能被没有固有观念束缚的学生所看到。 (4)允许课程安排和时间的灵活性 过分注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内容,将会妨碍教师利用学生们自然 而然的想法。因此这一堂课中学生讨论如果意犹未尽,不妨告诉学生下一堂 课将拿出部分时间继续讨论,希望他们在两堂课之间的这段时间把自己的想 法再理顺一下或提出更多的想法。另外,为了打破思维定势和允许灵感的产 生,没有完成的教学内容或没有解决的课堂问题也最好搁置一段时间再重新 拿出来。 2.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 尽管世界上的发明创造各式各样、涉及各个领域,但若加以分析比较,还是 可以找到一些共同之处的。比如很多东西是经过对现有事物“反一反”、 “缩一缩”“加一加”形成的:照相机加灯就成了闪光灯照相机、钟缩小就成 了手表、“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反过来就使人发现了“磁场能转变为 电”。因此用“加一加”、“反一反”等方法思考问题,就可以成为创造性 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当然也就可以对人进行训练。 (1)检查单法 检查单法又称提示法或检查提问法,有“创造技法之母”之称,就是由一个 个固定的思维角度模式组成一个检查单,每遇到新事物就按照检查单上所列 进行逐项思考,以期得到创造性的结果。上面所说的“加一加”、“反一 反” “缩一缩”都属于检查单上的项目。此外它还包括:“能否扩大”、 “能否替代”、“能否改变”、“能否综合”、“能否有其它用场”、“适合 与否”等等。 (2)类比模拟法 也称原型启发法或对偶法,就是把眼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与某类事物相对照, 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如哈维(harvey)通过观察鱼的心脏,并且把它和水 泵联系起来,从而发现了血液循环现象。具体地说,它可以包括:①拟人类 比:如制造机器人;②直接类比:如由硬甲虫钻橡树而启发产生的将空心钢 柱打入岩层后再在其中挖掘的“构盾施工法”;③因果类比:如加泡剂后可 使面包省料且体积增大从而创造出泡沫塑料、空心砖等;④对称类比:如狄 拉克从自由电子运动中得到正负对称两个能量解,从而大胆提出存在正电子 并最终被验证为正确;⑤象征类比:如用风帆簇拥的造型设计建成了悉尼歌 剧院,以象征这一港口城市的自由和开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日 常生活中的事例来做类比,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学业问题。 (3)移植综合法 就是将某一学科的理论、概念,或者某一领域的技术发明和方法应用于其它 学科和领域,以产生新的结果。比如现代医学中的内脏移植手术、克隆技术 等,都是根据了这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理。心理学上也有这样的事 例:现代信息加工的理论和术语被移植到对人心理过程的分析中,就形成了 新兴心理学分支——现代认知心理学。因此教师不妨允许学生借用其它学科 的已有知识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 (4)克弱转换法 这种方法是在问题得不到解决时,潜心寻觅有关事物的弱点,从而得出创造 性的发现。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有一次听别人演讲中提到非线性方程 中有一种叫孤子的解,他就找来了几乎所有关于孤子的文献,花了一星期时 间来挑剔别人的弱点,果然发现所有文献都是研究一维空间的孤子的,而在 物理学中,有广泛意义的是三维空间。他从这一弱点入手,很快找到一种新 的孤子理论,并用来处理三维空间的亚原子过程,得到了许多新的科研成 果。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置疑,找出现有 方法的漏洞,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5)非逻辑联想法 据说一个日本人在控藕时放了响屁而受到嘲笑:“嗨,这样的响屁若对着池 底多来几个,莲藕不都会翻出来吗?”旁听者由此受到启发,先用压缩空 气、后改用水加压喷入池底,藕终于完整而清洁地被冲刷上来。非逻辑联想 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新颖性,它可以把人的思维从死胡同、牛角尖中拽出来。 一些始料不及的方案正是在不符合逻辑的奇特的联想中产生的。非逻辑联想 的一个变式是“卡片乱配法”,就是把事物的每一性质、特点、需要、操 作、要求等分别写在一张张卡片上,然后把卡片混合在一起并随意搭配。这 种盲目的排列组合当然时常会驴唇不对马嘴,但有时就会独辟蹊径,带来意 外的惊喜。 (6)侧向思维法 在检查单法里我们介绍过“反一反”的思维方式,它又称“反向思维”,是 把已有原理或解题方法颠倒过来以求得新出路。它包括上下、左右、前后、 大小、动静、有无、是否、正负、内外、长短、好坏、主次等等的颠倒。而 侧向思维类似于反向思维,但又因不能说它是反过来的思考,所以称侧向思 维。也有人称它为“边缘思考”,就是说把人们通常考虑问题的思路扭转一 下,换个角度,采用易被人忽视的方法解决问题。 (7)转熟为生法 前面讲过影响人理解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心理定势”,人们对于熟悉的 事物最容易产生心理定势,从而固着于此而想不到其它方面,这就是为什么 日常生活中很多儿童会发表一些成人料想不到的奇谈怪论。 避免这种习惯化的心理定势的一个途径,就是把熟悉的事物再“变成”陌生 的,用天真的眼光如看待新事物般看待旧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只能这样 而不能那样?”或者这样要求自己:“如果我从未经历过类似问题,我应该 体验到什么?”这种思考方式就可能导致问题的解决脱出平淡、峰回路转。 (8)延迟判断 生活中常会发现,人们花好长时间解决不了一个问题时,把它搁在一边几小 时、几天或几星期,再来看时却立刻发现了解决途径。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 为“酝酿效应”或顿悟。它可能也是由于打破定势而产生的,也可能与灵感 思维有关。灵感思维是指大脑经过紧张思考和专心探索之后产生思维质变, 在潜意识中将现象与创造物间进行了信息接通。不管是打破定势也好,还是 灵感思维也好,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人们需要离开具体情境一段时间, 才能解放思想、打破定势;而灵感思维所依赖的潜意识活动也需要在紧张思 考后,有意识地转换环境和情绪状态,从而得到思想松驰、大脑感受能力的 提高,才能使其活跃起来,易于接受各类信息的诱导。因此当学生面临难题 百思不得其解时,可以让他们先搁置一段时间再重新审视,也许就会得到意 想不到的效果。 训练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不只上面的几条,其解决常规问题的策 略也可能导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为创造性问题解决与常规性问题解决本 来就没有严格的界限,很多创造就来源于日常的普通问题。因此,培养学生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与日常教学完全割裂开,而应在课堂上把训练学 生掌握常规的解题策略与创造性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3.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是这样做的

创造性思维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是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去解决,并产生重要社会价值成果的思维过程。具有创造性思维会让一个人更加与众不同,会给自己到来不同视觉的感受。那怎样帮助孩子摆脱陈旧思想,培养出创造性思维呢
引导孩子参加创造性活动,增强创造意思。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游戏、比赛、话剧、辩论、……这些对于孩子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同时又可以让孩子尽情的发挥各种奇思妙想。
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孩子对于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和问题都充满了疑惑和好奇,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给足够的机会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发觉答案,这样才会有新的收获。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学、汉;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这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思维风暴法,思维导图等等来说出能联系的事物,这样不仅增强了事物的关联性,还能发现新的事物。
鼓励自觉思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惯性思维,孩子也一样。那么我们就要给孩子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意思,在面对不同问题是,首先要习惯自觉思维,当然家长也要对孩子大胆的思维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发展想象力。想象力是一个孩子具有创新思维的基础,只有具有无穷的想象力才能让孩子贯通创造性思维。
培养孩子的创造个性。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尽相同,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更容易拥有创造个性。当你发现孩子似乎不和同龄孩子一样,惯性思考一个问题时,请不要阻止他,还需要正确的引导他的创造个性。

4. 说说在艺术领域中教师如何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代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21世纪的栋梁,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他们要适应未来科技、知识高速发展的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具有较强的创造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发育健全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所谓创造力,是指主体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这种能力受知识、经验、能力、条件所限制。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因年龄所限,知识、阅历、经验较少,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是初级层次的,与他们自身能力相吻合,对他们自己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但不一定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甚至有时候这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即常以逾越常规、不守规则、钻牛角尖、提怪问题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使得一部分幼教工作者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将幼儿的这种探索行为看作淘气、捣乱、有意破坏而在言语上、行动上不自觉地压抑甚至扼杀幼儿创造性的萌芽。绘画教学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必修课,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在教学中只重视幼儿怎样依样画葫芦,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按照老师的示范摹仿,偏重以技法为主,不了解绘画教学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认识事物能力的培养作用。实践证明如果一味偏重技法摹仿将会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限制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提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那么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一、教师应注意对自身创造性素质的培养
绘画教学中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很多,有的来自于教师本身创造性素质,也有来自家长和幼儿方面的。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创造性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应当首先增强对教师自身创造性素质的培养。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戈特弗里德?海纳指出:“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幼儿大都喜欢摹仿教师,他们常有意无意地采取与教师相似的行动,从而学到教师的某些行为和思维方式。创造型的教师在教法,倾向于采取“建设性的行为”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这些富于创造性的言传身教,就成为幼儿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良好刺激和榜样。因此,有必要加强教师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最大限度地给予幼儿表现创造力的机会。同时,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侧重幼儿的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这种观念的教师才会自觉地改革传统教育中束缚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做法,不至于把前面所说的幼儿的各种创造性探索行为看作淘气、捣乱、有意破坏而加以限制。如在一次绘画课上,让幼儿画小朋友坐滑梯的场景。我在示范画上添加了太阳公公、小草、小花等。有一名小朋友没有按照我的画法做,却将太阳公公的胡须画得很长很长,成了一座小滑梯,小朋友们顺着太阳公公的长胡须滑上滑下,一个个动态可掬的幼儿栩栩如生。我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画,小朋友说:“这多有趣呀!”当即我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和鼓励了这名幼儿。此后,这个小朋友画画的劲头更大了,总是能想出好多新颖、独特又极富童趣的作品。
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基础
对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极为重要,他们能否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描绘世界,与他们自信心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信心强的幼儿,他们的画面表现力较强,想象奇异丰富,线条生动流畅,构图饱满,色彩鲜明。自信心较弱的幼儿多在绘画中表现出胆小、谨慎,画面空洞,线条呆板生硬,缺乏生动性。对这些自信心较弱的幼儿,老师和家长切不能因此而批评嘲讽,否则幼儿会变得越发胆小,更加不敢动笔,久而久之会逐渐丧失学画的兴趣。在幼儿遇到困难和出现错误时,老师和家长应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所在,鼓励他们多注意观察描绘对象的典型特征,争取能有所提高。当幼儿有所进步时,应及时加以表扬,或者向其它幼儿展示以提高其自信心。家长也可以在幼儿的房间布置小画廊,把幼儿的好作品装上镜框,摆在显眼位置,让家人欣赏。还要经常把幼儿初学的作品拿出来和近作加以比较,让幼儿自己去评判是否有所进步。逐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画画的兴趣。
三、对幼儿好奇心、想象力的支持和保护对创造力的培养有较大作用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绘画的指导方法不很妥当。总是一味要求幼儿按照教师的范例进行摹仿,不允许有丝毫的变动。比如,一次画菊花,我的范画用了橘红色和黄色,有的幼儿想换几种颜色,旁观的家长马上制止:“你看清楚老师用的什么颜色,别弄错了。”也有的家长大声斥责孩子:“又弄错了,今天不画好就别回家。”根本不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许多老师和家长很注重绘画技法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一味求全责备:“你看你画的就不圆,小马的眼睛怎么会那么大呢?”有一次,我班绘画能力较强的小朋友模仿老师画了一个小朋友后又在旁边加了一团黑色。她爸爸马上皱起了眉头:“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是小朋友的

5. 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婴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必须以其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让婴幼儿的创造力尽可能充分地得以发展。

首先要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儿童的创造力日益提高,从单纯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情节,创造力地扮演游戏角色,创造性地制作游戏道具等等。但是游戏水平的发展并非完全是自发的。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需要成人的帮助、启发、引导,有意识地促进儿童的想象和创造。

音乐、绘画都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音乐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好方式。因为音乐会促使右脑的发育。另外音乐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幼儿情绪兴奋愉快,这个时候,其创造力就处于极佳状态。绘画也可以促使幼儿大脑右半球的发达,增强幼儿想象力、形象思维力和创造力。

另外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在幼儿期。早期的语言训练,不仅促进语言本身的发展,还可促使智力超前发展。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语言能力主要是听和说的能力,听说能力培养主要是在日常对话以及讲故事中进行。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就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对话,这样儿童就会兴致勃勃地启动思维,即兴表述生动的语言。还可利用启发提问的方式,刺激儿童的思考与语言表达,让儿童发挥想象和创造。

最后注意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强,什么东西都要摸摸、动动。家长不应简单粗暴地制止,而应对孩子的好奇心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给予他正面的解释和教育。鼓励儿童搞一些小制作,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可以锻炼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手指部小肌肉的发展,相应地也就促进这些小肌肉在脑中对应部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就促进了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家庭的培养:
1、戏剧方式。假装不能用语言沟通,必须通过哑剧,手势及脸部表情传递彼此信息,可假扮饭店、机场或公园里人的生活百态,而且给孩子一叠纸、铅笔和蜡笔,画出对方演出来的情节。

2、小小私人画廊。让孩子了解他画画只是自己乐在其中,而非取悦任何人。这样,孩子能将自己的艺术作品自由地展开出来。在他的房门上挂黑板或画架,可以让他自由创作,捕捉灵感。

3、自制不花钱的礼物。鼓励孩子在送礼物给人家时,自己动手做,这种礼物是金钱也买不到的。孩子自己创作显得特别可贵,对孩子很有鼓励意义。例如,可鼓励孩子写下自己创作的童话故事及自制各式儿童玩具等。

4、玩小大人家家酒。让孩子扮演大人角色,在家设宴请客,演习款待客人的礼节。 随处都有材料,随时都有方法,只要母亲动起脑筋来,就能够将创造力的训练在家庭中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

参考资料:网络

6.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

教师应该如何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的能力呢?这固然可以 从塑造其创造性的人格、训练其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入手,但更简便、直接、 有效的方法是在学生解决课堂学业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创造性的理解问题和 选择方法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能创造性加以解决的学业问题和 允许学生大胆思维的课堂情境。下面就是几种有助于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 方法。 1.为学生创设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 (1)对学生进行发散式提问 比如在解决一道课堂常见问题时,不要求学生按书上固有程式给出答案,而 是要“讲出你所想到的全部方法”、“列出你所想到的所有事物”、“最大 限度说出你能联想到什么”、“你认为还有什么情况适合于这种办法”…… 这种提问方式常可以结合“头脑风暴法”来使用,即鼓励两个或更多的人尽 可能多地提出许许多多不同的主意,而教师当时不对任何主意做出评价性反 应。这就大大增加了产生有价值的思想的机会。 (2)提出要求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仅靠现在所学内容解决不了、而必须结合以往知 识或经验进行整体思考的“思考题”,而且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新颖、有趣 的课外活动,如制作一件独特的艺术品、帮妈妈管理家庭财政、用自己所学 知识解决农业技术难题等等,使学生突破书本的限制。 (3)重视学生独特的想法 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甚至有的问题教师已讲了几十年,但突然间就有个学 生提出了一个很荒唐的问题或答案,这时教师不要轻视、忽略或是讥讽,而 应该给予倾听和考虑,必要时可以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或验证这一想法。因为 教师也往往会因定势等影响而忽略进一步观察事物间的关系,而他们所忽略 的又恰恰可能被没有固有观念束缚的学生所看到。 (4)允许课程安排和时间的灵活性 过分注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内容,将会妨碍教师利用学生们自然 而然的想法。因此这一堂课中学生讨论如果意犹未尽,不妨告诉学生下一堂 课将拿出部分时间继续讨论,希望他们在两堂课之间的这段时间把自己的想 法再理顺一下或提出更多的想法。另外,为了打破思维定势和允许灵感的产 生,没有完成的教学内容或没有解决的课堂问题也最好搁置一段时间再重新 拿出来。 2.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 尽管世界上的发明创造各式各样、涉及各个领域,但若加以分析比较,还是 可以找到一些共同之处的。比如很多东西是经过对现有事物“反一反”、 “缩一缩”“加一加”形成的:照相机加灯就成了闪光灯照相机、钟缩小就成 了手表、“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反过来就使人发现了“磁场能转变为 电”。因此用“加一加”、“反一反”等方法思考问题,就可以成为创造性 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当然也就可以对人进行训练。 (1)检查单法 检查单法又称提示法或检查提问法,有“创造技法之母”之称,就是由一个 个固定的思维角度模式组成一个检查单,每遇到新事物就按照检查单上所列 进行逐项思考,以期得到创造性的结果。上面所说的“加一加”、“反一 反” “缩一缩”都属于检查单上的项目。此外它还包括:“能否扩大”、 “能否替代”、“能否改变”、“能否综合”、“能否有其它用场”、“适合 与否”等等。 (2)类比模拟法 也称原型启发法或对偶法,就是把眼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与某类事物相对照, 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如哈维(harvey)通过观察鱼的心脏,并且把它和水 泵联系起来,从而发现了血液循环现象。具体地说,它可以包括:①拟人类 比:如制造机器人;②直接类比:如由硬甲虫钻橡树而启发产生的将空心钢 柱打入岩层后再在其中挖掘的“构盾施工法”;③因果类比:如加泡剂后可 使面包省料且体积增大从而创造出泡沫塑料、空心砖等;④对称类比:如狄 拉克从自由电子运动中得到正负对称两个能量解,从而大胆提出存在正电子 并最终被验证为正确;⑤象征类比:如用风帆簇拥的造型设计建成了悉尼歌 剧院,以象征这一港口城市的自由和开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日 常生活中的事例来做类比,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学业问题。 (3)移植综合法 就是将某一学科的理论、概念,或者某一领域的技术发明和方法应用于其它 学科和领域,以产生新的结果。比如现代医学中的内脏移植手术、克隆技术 等,都是根据了这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理。心理学上也有这样的事 例:现代信息加工的理论和术语被移植到对人心理过程的分析中,就形成了 新兴心理学分支——现代认知心理学。因此教师不妨允许学生借用其它学科 的已有知识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 (4)克弱转换法 这种方法是在问题得不到解决时,潜心寻觅有关事物的弱点,从而得出创造 性的发现。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有一次听别人演讲中提到非线性方程 中有一种叫孤子的解,他就找来了几乎所有关于孤子的文献,花了一星期时 间来挑剔别人的弱点,果然发现所有文献都是研究一维空间的孤子的,而在 物理学中,有广泛意义的是三维空间。他从这一弱点入手,很快找到一种新 的孤子理论,并用来处理三维空间的亚原子过程,得到了许多新的科研成 果。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置疑,找出现有 方法的漏洞,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5)非逻辑联想法 据说一个日本人在控藕时放了响屁而受到嘲笑:“嗨,这样的响屁若对着池 底多来几个,莲藕不都会翻出来吗?”旁听者由此受到启发,先用压缩空 气、后改用水加压喷入池底,藕终于完整而清洁地被冲刷上来。非逻辑联想 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新颖性,它可以把人的思维从死胡同、牛角尖中拽出来。 一些始料不及的方案正是在不符合逻辑的奇特的联想中产生的。非逻辑联想 的一个变式是“卡片乱配法”,就是把事物的每一性质、特点、需要、操 作、要求等分别写在一张张卡片上,然后把卡片混合在一起并随意搭配。这 种盲目的排列组合当然时常会驴唇不对马嘴,但有时就会独辟蹊径,带来意 外的惊喜。 (6)侧向思维法 在检查单法里我们介绍过“反一反”的思维方式,它又称“反向思维”,是 把已有原理或解题方法颠倒过来以求得新出路。它包括上下、左右、前后、 大小、动静、有无、是否、正负、内外、长短、好坏、主次等等的颠倒。而 侧向思维类似于反向思维,但又因不能说它是反过来的思考,所以称侧向思 维。也有人称它为“边缘思考”,就是说把人们通常考虑问题的思路扭转一 下,换个角度,采用易被人忽视的方法解决问题。 (7)转熟为生法 前面讲过影响人理解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心理定势”,人们对于熟悉的 事物最容易产生心理定势,从而固着于此而想不到其它方面,这就是为什么 日常生活中很多儿童会发表一些成人料想不到的奇谈怪论。 避免这种习惯化的心理定势的一个途径,就是把熟悉的事物再“变成”陌生 的,用天真的眼光如看待新事物般看待旧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只能这样 而不能那样?”或者这样要求自己:“如果我从未经历过类似问题,我应该 体验到什么?”这种思考方式就可能导致问题的解决脱出平淡、峰回路转。 (8)延迟判断 生活中常会发现,人们花好长时间解决不了一个问题时,把它搁在一边几小 时、几天或几星期,再来看时却立刻发现了解决途径。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 为“酝酿效应”或顿悟。它可能也是由于打破定势而产生的,也可能与灵感 思维有关。灵感思维是指大脑经过紧张思考和专心探索之后产生思维质变, 在潜意识中将现象与创造物间进行了信息接通。不管是打破定势也好,还是 灵感思维也好,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人们需要离开具体情境一段时间, 才能解放思想、打破定势;而灵感思维所依赖的潜意识活动也需要在紧张思 考后,有意识地转换环境和情绪状态,从而得到思想松驰、大脑感受能力的 提高,才能使其活跃起来,易于接受各类信息的诱导。因此当学生面临难题 百思不得其解时,可以让他们先搁置一段时间再重新审视,也许就会得到意 想不到的效果。 训练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不只上面的几条,其解决常规问题的策 略也可能导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为创造性问题解决与常规性问题解决本 来就没有严格的界限,很多创造就来源于日常的普通问题。因此,培养学生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与日常教学完全割裂开,而应在课堂上把训练学 生掌握常规的解题策略与创造性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7.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1、利用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发散幼儿的思维
《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鉴于此我们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利用巧妙的、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发散幼儿的思维。
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时时表现出求新、求异、求特的冲动,并以此作为最大的满足和快乐。这些满足和快乐又强化了他们的创新需要,从而诱发新的创造动机,开始了新一轮的创造活动。根据这些特点,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是这样设置提问的。多用“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你身边和周围有这样的人和事吗?”“如果有,结果是怎样的呢?”“生活中你若碰到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做?”这些具有判断性、假设性、创造性、启发性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统一的规定答案,隐藏着事物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不局限于文学作品的原文,不受故事语言和情景的限制,为幼儿提供创造性地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幼儿可以凭借日常生活积累的表象,大胆想象和创造思维。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幼儿搜寻以往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对所提的问题予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在这样的活动中促进幼儿连贯叙述事物、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思维、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语言教学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幼儿思维水平
长期以来,上课和教师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是幼儿语言文学教育活动的主渠道,甚至是唯一的渠道。许多教师认为语言文学教育活动是非常正规、严谨的教育活动,幼儿只能整整齐齐的坐着、通过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和步骤进行。这样做,压制了幼儿的个性,无法使幼儿的语言文学活动成为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的活动。因此,多种形式的教育组织方式才是幼儿学习的主渠道。
幼儿自发的个别和小组活动更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教师应支持和引导幼儿这些活动。集体活动也应在此基础上扩展和生成。例:在教学中鼓励幼儿改编和续编故事结局。幼儿喜欢为故事主人公创造出生活情景,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故事中的问题。教师把握教育时机,提出讨论问题,给幼儿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些内容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符合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如此引导幼儿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为故事编出多种结局,这既包含了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大胆想象和合理推测,同时也反映出幼儿对待生活的态度,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帮助幼儿用表演的方式进行文学创造活动,教师将故事改编成童话剧,用艺术化的声音、动作等表现出来。教师可复述旁白,幼儿表演对话,也可以进行即兴表演。在这种活动形式中,幼儿的情绪高涨他们喜欢扮演角色,在表演中赋予角色一定的思想感情,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表现人物的心理特征。
3、注意激发幼儿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以提供给幼儿更多的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
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寻找到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交往倾向,选择适当的策略展开与他人交谈,根据不同的情景的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获得语言交往中成功的体验。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敢说、爱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使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建构者。
首先我们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要想让幼儿说话,就要为他们提供说话的内容,创造有话可说的条件,使幼儿有话可说。并在各种环境中实际运用语言,提高语言应用水平。
其次,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幼儿有话敢说。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创设自主表达和自由表现的机会,以良好的态度平等介入,随时给予指导。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日常活动中尽量采取小组活动,幼儿三三两两活动、幼儿一对一活动,区角活动、生活活动等多种形式,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充满关怀、支持和鼓励的氛围中讨论、协商、延续共同关注的话题,自由的交流、学习语言的运用。
再有就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利用大众传媒带来的视听文化,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多利用众多视听手段,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听、看、讲、做、想充分地积累语言经验,以提高幼儿创造性语言的运用能力。例如:让幼儿创编广告词:根据某一电视话题进行谈话讨论。
总之,我们在语言教学的活动中应激发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注重运用灵活多样的语言教学形式,促使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句,大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学习,发展幼儿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8. 幼儿教师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幼儿教育是一个民族教育的基础,如何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创新的果实,是幼儿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根据平时的教学实际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优化创造环境,要对孩子的新奇想象和别出心裁给予称赞和鼓励。

我们习惯把幼儿比喻成一张白纸,这说明在幼儿的心中属于经验的东西还少,理论中的不可能,不存在幼儿知道也还少,所以幼儿会创造出我们难以想象甚至觉得不可思议的东西来,正因为在幼儿的心中没有不可能,所以幼儿会创造出我们难以想象的甚至觉得不可思议的东西来,所以幼儿敢想,能把人放在大海上行走,人能在太阳里做游戏。世界里的一切在幼儿眼里都很新奇。这说明幼儿不仅有创造性,而且幼儿期还是进行创造教育的最佳时期。要给幼儿获得自己创造成就的勇气和机会,给幼儿出错的权利,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探究环境,让孩子大胆地进行合适的探究,及时表扬胆于想象的幼儿。

二、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幼儿具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实际上,幼儿的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家长和老师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幼儿,不要打击敷衍幼儿,要避免以下几种行为:一是给予过难的答案,让幼儿听不懂。二是果断拒绝,如:“烦人,没看见我忙碌着吗”,“过去,自己想一想”等等,以免从伤了孩子的好奇心,以上这两种错误的态度都没有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不利于幼儿的正常发展,要鼓励孩子多提问。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游戏中保证安全的基础,尽量减少对幼儿的控制,增强幼儿娱乐的自由。

1、游戏中要表扬孩子,如教师要善于用微笑鼓励的眼神、点头及饱满的情绪等体态语言,鼓励幼儿去创造发现。

2、在游戏中,教师要注意到个体差异,让幼儿在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水平上去游戏,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轻松去参与。

3、在游戏时,真正把幼儿当作活动的主体,给幼儿必要相对自由的游戏活动。

四、在各种课程中进行创新教育。

绘画一项极富创造力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极为重要。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组织绘画教学,创造轻松快乐、自由自在的气氛,让幼儿大胆的想象,大胆的创造。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评价的正确性。教师要及时表扬有创造性的作品,而不是单纯地摸仿。

在体育活动中,要让幼儿多动手,多动脑,并且对幼儿及时肯定。如:有一次在公开课上一位老师让孩子夹珠子,一个幼儿夹了半天只夹了一颗。别的老师都表扬了夹的最多的幼儿,而我们园长却表扬了夹了一颗珠子的幼儿,看这孩子:“终于夹了一颗,他夹珠子的方法不一样呢?”刚才还很伤心的幼儿立刻高兴起来。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都孩子去思考问题,让幼儿学会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习惯;从不同的感官让孩子去体验,从而形成更为明确的概念;多让幼儿动手去操作,亲自感知,亲自体验。

在拼音教学中,要给幼儿出错的权力,如:在j、q、x和ǖ相拼时,让幼儿感知j、q、x为什么不能和ǖ相拼,“n”“h”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

在语言课中,讲故事时,教师应该给幼儿自己思考的权力,讲一半让幼儿接着讲,看图说话,激发幼儿自己说。

在看动画片中,放一半,别一半让幼儿自己去想,自己演。

总之,幼儿时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因为幼儿的脑海里没有固定的思考问题的模式,在他们看来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作为幼儿教师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幼儿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以上这些是我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9. 在培养创造力幼儿园与教师都发挥着哪些作用

在培养幼儿园的创造力的时候,教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是学生的主导。

10. 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兴趣爱好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这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幼儿真正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在培养过程中遇到困难又该怎么做,这种种问题都摆在家长和老师的面前。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们也应该认真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为如何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找到一条合理而正确的途径。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社会和自身的了解都还很懵懂,他们对世间的一切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正因如此,作为家长和老师更应该对幼儿兴趣爱好的培养做出有效合适的指导。这样才能引导幼儿培养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于此,我们征集了一些优秀幼儿园老师对这方面的见解和认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幼教中心牌楼幼儿园的徐军花园长,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如何培养幼儿兴趣爱好方面也有着很多独到的见解。徐园长主要从幼儿要学会倾听这一方面,展开了对兴趣爱好培养的论述。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不断培养而发展起来的。
倾听是幼儿感知、接收语言信息和了解语言的具体行动。为何倾听在幼儿的发展中如此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幼儿学习和理解的过程,是从听开始的。听是说的前提和基础,听得准确,才会说得明白。只有善于倾听,才能积累说的经验和能力。其次,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有效交流的重要途径。善于倾听的人,往往拥有更多的朋友,也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更好地融入集体。
幼儿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会给教学带来巨大的困扰。在实际的教学中,总有一些幼儿不懂得倾听,这种行为直接影响了他人的学习,也阻碍了教师传播知识的进程。
综合分析倾听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不良倾听习惯所导致的弊端,如何利用恰当的教育手段并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听说环境,从而让幼儿学会倾听,便成了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该园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出了以下四条教育策略:
一、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教师们利用日常活动,从多方面引导幼儿倾听,从其感兴趣的声音入手,比如大自然的声音,动物的叫声、家人的声音等,让幼儿听听说说。
在区域活动中综合运用多媒体、实物、图片、木偶或者情景演绎等方法,将听和看有效结合,让幼儿在“看到的物”和“听到的声”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增加倾听的乐趣,有效激发其倾听的兴趣。
二、积极创造倾听的环境
为幼儿创造互相倾听的机会和条件,各班在区角游戏中设立了“小小新闻台”,让幼儿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新鲜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如今,听新闻、讲新闻已成为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会了耐心倾听同伴的声音,良好的倾听习惯已在逐步养成。
同时,教师也要扮演一名“好听众”角色,当孩子跟你说话时,你要蹲下身,真诚地看着孩子,认真倾听孩子的话,以自己的行为引导、教育孩子学会倾听。
三、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例如:对于物体发出的声音,如筷子敲打碗、金属物品互相碰撞、大自然的水声、动物的叫声等,要注意引导幼儿仔细聆听和分辨这些声音的相似和区别。
同时,也要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倾听,这有助于幼儿养成仔细倾听、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此外,树立耐心倾听的好榜样,也很重要。并让幼儿感知:耐心倾听是有礼貌的表现,随便打断他人的说话是不礼貌的,有问题可以等别人讲完后再提出。
四、提高幼儿倾听的能力
一直以来,该园的教师都十分注重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她们经常会利用日常活动的环节陪幼儿一起听广播、看电视,努力培养幼儿通过倾听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为他们选择一系列适合他们听、并能听懂和理解的故事,由教师或幼儿轮流讲给大家听,以此来培养幼儿听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还会通过巧妙的提问来测试幼儿听讲能力,比如:刚才老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在该园的不断努力下,幼儿的倾听能力已有显著的提高。在倾听过程中,幼儿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如知识的拓展、表达意愿的增强、理解能力的提高、同伴间情感的增进、质疑能力的提高等等。
江苏省扬州市油田第二幼儿园是一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办学水平高的的儿童乐园。该园在培养幼儿兴趣爱好方面有着丰富而全面的经验,张海燕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相应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已经形成的兴趣得到强化和巩固,并使之趋于稳定。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让幼儿敢问、乐问、善问。不管幼儿提的问题正确与否,质量如何,教师都应该用赏识、鼓励的目光看待他们,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二、创设不同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境,激发幼儿乐学,爱学的内驱力,诱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一日活动中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组织一些游戏,创设活动情境,以此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巧用导入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导入语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当老师的话语,像淙淙的小溪一样流进幼儿心田的时候,就会拨动幼儿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鼓起他们学习的风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我们应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尝试成功,获得成功,以求在成功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成功,在小成功以后获得大的成功。成功越多,兴趣越浓,兴趣越浓,成功越多,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孩子们就能天天向上了。我们还可以让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学学玩玩,动静交替,以免幼儿产生厌倦感,可适当地组织竞争性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五、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学龄前幼儿的注意力通常不稳定,他们对某一事物的兴趣通常与他们的好奇心、新鲜感分不开。作为教师就必须善于发现和引导幼儿,让幼儿在探索“秘密”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孔子老先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就是要让幼儿感到学习中“有情境”、“有活动”、“有生活”。让兴趣带领幼儿进行学习,让兴趣提高幼儿的一切,让兴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在培养幼儿兴趣爱好方面也都不遗余力。所以当下的各种兴趣班也抓住了家长这一心理特点,变得普遍而繁多,那么家长如何为孩子正确地选择兴趣班呢?扬州市油田第二幼儿园李超群老师就此做了论述。
一、明确孩子上兴趣班的目的
孩子上兴趣班的目的是陶冶情操还是想学习一技之长。如果纯粹是功利目的,非要孩子达到某种水平,而不是考虑孩子的实际问题情况是不适合的。
二、要认真观察孩子的潜能
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再根据孩子喜欢的项目去选择孩子喜欢的项目。孩子也许会对某方面比较感兴趣,但是如果孩子在这个方面没有潜能,不适合发展,那孩子参加了,效果可能也不会很好,可能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懂得聆听孩子们自己的想法
家长可以先带他参观一些兴趣班,让他感受一下兴趣班的气氛,了解一些兴趣班的内容,然后再和孩子谈论兴趣班,谈谈在兴趣班看到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您会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进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四、适当安排孩子参加兴趣班的数量
孩子的兴趣各种各样,但是每个孩子的兴趣都有倾向性,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的兴趣很多,于是就会帮助孩子报名参加一大堆的兴趣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很容易对周边的事物产生兴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兴趣班报的越多越好,如果多了,反而会加重孩子的负担,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五、不要定太高目标,不要苛求孩子
给幼儿的学习压力越大,幼儿越会选择逃避,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相反,一个很简单的近期目标,会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支持,幼儿就会满怀信心地去学习了,还会拥有一定的上进感和成功感,满足于幼儿的心理愿望。
其实,兴趣班是以幼儿的兴趣为目标的,主要是要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为此,家长对于幼儿的兴趣班的选择一定要扬长避短;家长应该保持一种适可而止的心态,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重中之重;同时也不要只顾短时效应,要让幼儿体验到快乐和自信,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惟有如此,“兴趣班”才会名副其实,家长的选择才会正确。

阅读全文

与教师培养儿童创造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