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很喜欢机器人、小发明、小制作之类的,我大学应该报什么专业呀
报考西安交大,或者哈工大的机械制造专业,或者机电一体化专业,或者数控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全国哈工大的很牛!
『贰』 有制作简单的科技小发明的详细做法有哪些
、设问发明法
设问发明法也称聪明的办法、检核表法。它享有创造技法之母的称号。
夜光粉是一种用量少用途不大的发光材料,多用于钟表和仪表。现在有人提出,它能有更大的用途吗?这个设问,诱人研制成夜光纸,可以裁剪成任何形状贴在夜间黑暗环境中,指示开关位置所在,既方便,又安全。可贴在火柴盒上、煤油灯座上、山区公路转弯处、楼梯扶手处等等。
这种发明技法叫设问发明法。设问发明法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创造发明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然后一一核对思考,促进创造发明。可以设问现有的发明有无其他用途?能否引入其他创造性设想,或替代,或借用?现有发明可否改动一下?可否缩小、减轻、分割?可否扩大用途,延长寿命?可否更换型号或顺序?可否颠倒过来?有无替代用品?现有的几种发明是否可以组合一起?……从这段设问中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发明的设想。
(1)加一加
把一件物品加大一点,加长一点,加高一点,或者把功能增多一点,使物品在形态上、功能上、尺寸上有所变化,有利于使用。
例如,把变通的印刷铅字加大一点,成为大号字,便于老年人阅览。把变通雨伞加大一点,成为海滨游泳场的晴雨两用伞。
铅笔和橡皮原来是分开的两件东西,美国威廉发明了橡皮头铅笔,这也是加一加的方法。帽子和衣服加在一起,有了带帽子的风雪大衣。X射线照相装置同电子计算机加在一起,成为“CT扫瞄仪”,使诊断脑内疾病和体内癌变等具有特殊效能。
(2)减一减
把一件物品减小一点、减轻一点、减低一点,使它的形态、功能发生变化。
例如,电子管改成集成块,体积缩小了。钢铁架帆布帐篷改为充气塑料帐篷,重量大大减轻了。近视眼患者带上眼镜很不方便,发明微型隐形镜片,装在眼睛内,更方便了。
(3)扩一扩
把一个物品放宽一点,扩大一点,使它的功能产生明显的变化。
例如,放大镜、显微镜、宽银幕电影、投影电视,都是运用扩一扩的技法。上珠算课,教师向全班同学演示怎样拨珠运算,制作一个大算盘,挂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都看得清清楚楚。
(4)缩一缩
使一个物品的体积缩小一点,缩短一点,给人使用带来方便,或者改变它的功能。
例如,制造压缩饼干、袖珍收音机、袖珍雨衣等,书籍的缩印本、袖珍词典等。
一位医师设想了利用气球作为疏通血管的工具。把气球缩得很小(直径只有几毫米),把它系在一个特制的导管的一端插入病人的动脉血管,当它探到被脂肪阻塞的地方时,就给小气球充气,小气球膨胀后,就挤压清除了沉积在那里的脂肪,使血液正常地疏通。
(5)变一变
改变物品的形状、尺寸、颜色、味道、音响等,引起人们新的感觉,更有使用价值,更受消费者欢迎。
例如,服装的面料、款式、颜色、图案的变化。圆形铅笔变为六角形、扁圆形,不易滑手,不易从桌上滚下。圆珠笔从单色变为双色、三色等。
(6)改一改
改进物品原来的形状、性能、结构,使之出现新形态、新的功能。例如,对雨伞的改进。为了防止容易拿错,让伞布增加颜色和图案。为了防止风雨时伞布遮住视线,改用透明的塑料作伞布。为了撑伞时拿东西方便,设计成可戴在头上的帽式雨伞。还有,带“储水器”的伞,带照明的伞,等等。再如,拨环式电话机改为按键式电话机;单放机改为收音机;单卡改为双卡……,使产品朝着自动化、微型化、效率化、轻便化、简单化、省力化方向发展。
(7)拼一拼
把一个物品与另一个物品拼起来。这和“加一加”有相同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这里指的是一种到多种规律的合并,一种到多种功能的合并。例如,有的小刀把刀、指甲剪、开啤酒瓶的起子合并在一起。有的组合家具,这样一并可以坐,那样一并可以睡,再一种摆弄可作写字台等等。
(8)学一学
通过学习、模仿别的产品的形状、结构、颜色、性能、规格、功能、动作来实现新的发明例如,鲁班被草划刮破了手,他模仿茅草边缘的小齿,发明了锯。有一位小发明家发明了方便的淘米器。平时淘米时,倒水很麻烦,一不小心,米就会流失。看了米筛做得密不易漏米,学着做个半圆形的铁丝网,罩在淘米桶上就不会使米流失了。
(9)代一代
代是指代用,材料的代用,方法的代用,商品的代用。工具的代用。例如,以塑料代钢,以喷塑代电镀,以集装代散装。运用代一代可以生产出许多新的产品。
(10)搬一搬
把物品的某一部件搬动一下,产生一种新的物品。例如,把电视机上的拉杆天线“搬”到圆珠笔上去,发明了可伸缩的“圆珠笔教棒”。在黑板上用三角板画图形不方便,一位同学在三角板的三个顶角各装一个小铁珠,这样,当三角板在黑板上移动时,减小了摩擦。
(11)反一反
把某一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反一反,发明出新的物品。许多新产品往往是上与下、里与外、左与右、前与后、横与竖反一反例如,皮革里外反一反,成为翻毛制品。平时人们穿拖鞋只能朝一个方向穿进去,如果脱拖鞋时把拖鞋放倒了,那么,到要穿的时候,又需要把它摆正才能穿。能否做到反方向也能穿呢?日本横山康子发明了两面都能穿的拖鞋。这种拖鞋只是把拖鞋的十字搭攀移到中央就行了。
(12)定一定
定指的是规定、约定。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改进某一件东西,为了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疏漏,需要做出一些规定。 例如,为了使交通有秩序,防止事故发生,发明了信号灯。规定黄灯亮时,车辆停止行驶,已经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行驶;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绿灯亮时,车辆通行。再如,医师测定病人的体温要用温度计,温度计刻度的规定,是瑞典科学家摄尔休斯的一大创举,他规定水结冰时的温度(冰点)为零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沸点)为100度,中间分为100等分,每一等为1度。这就是摄氏温度计使用的“温标”,记为“C”。
2、联想发明法
瑞士工程师乔治.德梅斯特拉尔很喜欢打猎。每次打猎回来总发现有一种大蓟花粘在他的衣服上,粘得很紧,不易摘下。他逐渐对这种长有倒刺的野花发生了兴趣。有一次,他摘下一朵花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上长有许多小钩子。原来是这种小钩子紧紧地粘住了布料!由此,他联想到,假如在布上放置一些类似的小钩子,不就能够将两片布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吗?经过反复思索,德梅斯特拉尔认为自己的设想是符合实际的。于是,他采取分析和类比的方法,经过8年的研究实验,终于制造出由两条尼龙带组成的尼龙搭扣。具体结构是:在一条尼龙带上布满小钩,另一条上布满小圈,将二者相对挤压就能牢牢地粘合一起了。这项发明是在1957年完成的,相继在许多国家获得专利权。 这种创造发明技法叫联想发明法,也叫想象法。它是把与发明对象不同领域中的事物与发明联系起来的思考方法。所谓联想,就是把头脑中不相关的事物重新进行组合。
3、组合发明法
橡皮和铅笔是两项不同的技术成果。一位贫穷的画家威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发明了把橡皮包在铅笔头上的铅笔。他获得了专利。他把这个专利和专利权卖给了拉巴地布铅笔公司,使该公司每年仅专利费一项收入,达50万美元。有一家音乐工业公司的技术员豪斯菲尔德,把超声检查仪与计算机图像识别两项技术组合起来,发明了能够进行人体内探测的CT扫描仪器,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这项发明技法叫组合法。它是在创造发明中,把多种技术成果综合在一起,构思出新颖的设计和独特的功能的方法。
『叁』 我喜欢电脑和小发明,该报什么专业
自动化专业
『肆』 求参加“挑战杯”自动化方面的科技小发明或是课题
为让你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有所遵循,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我们向你介绍搞小发明常见的几种选题思路和创造技法。但愿你从中得到精神的鼓励、方法的启迪,产生研究与创作的灵感,会心地说一声:“我能行!”。
一、什
么是科学小发明
一提到"发明"二字,有些同学就害怕了,那有多难啊!其实创造发明并不神秘,有好多中小学生的发明,都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获了奖呢!
科学小发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劳动中,对那些感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东西或方法,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它同"大发明"比较起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窄,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使用的材料比较好找,所花的经费也不多,所以称为"小发明"。
小发明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一件优秀的小发明应具备"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1.新颖性。新颖性是指你在完成这个小发明之前,还没有出现过同样内容或技术的产品。也就是说,你既在街上的商店里买不到同样的产品,也没有在书刊、广播电视中看或听到过介绍;同样的发明,既没有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于专利申请文件中,也没有由他人申报参加各级发明创造比赛。但是,如果你在别的发明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新的方法、新的用途,或是将原有的几件物品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个体,增加了新的功能,那也算具有新颖性。
好客鞋
一天,魏强同学跟爸爸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把他给难住了:主人家铺着地毯,不换鞋显得不礼貌。换鞋吧,脚又有臭味。回家后,魏强就想:如果有一种拖鞋,不用脱下脚上的鞋就能穿,那该多好!后来,他从旅游鞋上的尼龙搭扣得到启发:将拖鞋上的鞋袢装上尼龙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开,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调节了吗?于是他找来一双旧拖鞋,剪开鞋袢,缝上尼龙搭扣,做成了"好客鞋"。这项小发明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其实,魏强的小发明只不过是将尼龙搭扣这项别人的发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龙搭扣也有了新用途,这项小发明也就具备了新颖性。
2.创造性。创造性是指小发明同原来的同类产品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方便肥皂盒
一般的肥皂盒装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寿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学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3、实用性。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产生积极的效果。小发明要能够做成实实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设计图纸,而且还要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防虫树裙
山西临县盛产枣子,但枣曲虫对枣子的危害很大。刘艳同学仔细观察枣曲虫的生长活动规律,发现雌虫要爬上树干与雄虫交配再残害树叶、树果。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树干的半腰围一圈硬塑料片,内层涂上除虫药膏,使雌虫上不了树。这种简单巧妙的防虫树裙,实用性强,受到了枣农的欢迎,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一等奖。
当然,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
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
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
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
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
二小发明选题思路
1、列举缺点找选题
学搞小发明首先就要学会选择发明课题。
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学习、生活中不顺当、不方便、不合意的事情着手,列举缺点,多问"有什么缺点需要克服的?"再去寻找克服缺点的方法,这种根据现有物品的缺点而提出改革设想的方法称缺点列举法,也是选择小发明题目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四用防触电插座
电源插座几乎家家都有,但它很容易触电,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危险,而且插上拔下很麻烦。上海的徐琛同学解剖了几种传统的电源插座,设计了一种"四用防触电插座",这种插座在普通插座的插孔中,加装了两道绝缘的活门,只有插头同时插入两个插孔时,才能接通电源。这样,当小孩不注意把小手或铁钉等插入任一插孔时,由于有两道门挡着,也就不会触电了。这项小发明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
气压水瓶的改进
气压水瓶有缺点吗?有!由于它的出水管直插瓶内水底,所以每次压水时,底部的沉淀物往往使压出的水变浑浊。北京的张雪克同学针对这个缺点,对气压水瓶作了改进,他把吸水管口接了一截橡胶管,管口加一个塑料浮球,由于球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气压水瓶底部的沉淀物不会从吸管吸出。该发明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三等奖。
列举物品的缺点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而创造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每发现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就找到了一个发明的题目。
那么,怎样研究和发现缺点呢?
首先,要随时留意自己日常使用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或不方便之处,并善于抓住一件物品深究细挖。伞,是大家常用的遮阳避雨的工具,似乎没有什么文章可做,可一些大小发明家却抓住它不放,花样日异翻新,如太阳伞、双人伞、折叠伞、母子伞、快干伞、天文伞……层出不穷。可见,一件事物有很多的发明题材可搞,而同一题材又可用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构成不同的发明。再拿钢笔来说吧,它的缺点还很多,如笔帽容易脱落或丢失,笔尖容易堵塞,圆形笔杆容易从桌上滑落损坏笔尖,晚上停电或野外作业写字看不见……当你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某一物品的诸多缺点后,再根据你的能力,选择某一缺点或部分缺点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小发明课题。
充气太阳灶太阳
能对人们极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又笨重(50千克左右),调节也麻烦,野外工作和旅游时携带就不方便了。上海的连鑫等同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主攻方向:简化太阳灶的制作工艺,减轻重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功率。他们首先把两片圆形塑料薄膜边缘粘结,充气后就膨胀成一个抛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贴上真空镀铝涤纶不干胶片。用打气筒向内打气,改变里面气体压强,随着打气的多少,上面一层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达到自动会聚反射光线的目的。这种"无基板充气太阳灶"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该发明实际上是多种移植的结果:他们把充气玩具的技术,日常商品商标的不干胶贴片,凸透镜似的抛物面结构,移植到新的太阳灶上来,他们把课本上的光学、流体力学的原理等知识,移植到太阳灶的设计上,从而成功地完成了小发明。
蜡烛灯
蜡烛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照明工具,但烛焰怕风,烛体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样改进这些缺点呢?湖北监利中学的柳国弘同学先考虑固定烛体与防风,他将蜡烛插在一个铁筒中,罩上一个玻璃罩。他联想到卡口式灯泡的固定方式,并借用到蜡烛灯上,安了个弹簧以使烛焰保持在灯罩的最佳中心位置。
怎样使蜡烛不流泪呢?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降低蜡烛顶部温度,使热量向四周传导散发。汽车的发动机前面均有金属散热片,是否也可以借鉴到蜡烛灯上来呢?他在润肤香脂金属盒上钻一个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剪成电扇片的形状,在中心打一个同样的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焊接在盒上(两者的大孔要对齐)。
怎样控制烛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气炉的空气阀的启发,用内外两个带气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内圈用散热片下面的铁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过转动气门来控制空气流量,实现了调节烛焰亮度的愿望。这个发明可说是一项2"移花接木"的综合体,灯罩是从煤油灯来的,固定方式是从卡口灯泡来的,散热片是从汽车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发明思路,同学们掌握得好,能搞出相当好的小发明。
运用移植法大关键是要扩大知识面,了解一些新技术、经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结构的原理、功能。这样,大脑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发明时就可信手拈来,为你所用。
『伍』 小发明1发明可以代替塑料袋的产品2异想天开 小发明
本人倒有点想法看看是否可行,现在在商场也好小商铺也好使用小塑料袋的机率是最大,我想如果不是重物的话可以设计一种纸袋,即可提点东西又可降解。重物嘛当然还是我们之前流行的环保袋为好。
『陆』 都有哪些关于仿生学的小发明
仿生学学一词是1960年由美国斯蒂尔根据拉丁文“bios”(生命方式的意思)和字尾“nlc”(“具有……的性质”的意思)构成的。他认为“仿生学是研究以模仿生物系统的方式、或是以具有生物系统特征的方式、或是以类似于生物系统方式工作的系统的科学”。尽管人类在文明进化中不断从生物界受到新的启示,但仿生学的诞生,一般以1960年全美第一届仿生学讨论会的召开为标志。
仿生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力学仿生、分子仿生、能量仿生、信息与控制仿生等。
力学仿生,是研究并模仿生物体大体结构与精细结构的静力学性质,以及生物体各组成部分在体内相对运动和生物体在环境中运动的动力学性质。例如,建筑上模仿贝壳修造的大跨度薄壳建筑,模仿股骨结构建造的立柱,既消除应力特别集中的区域,又可用最少的建材承受最大的载荷。军事上模仿海豚皮肤的沟槽结构,把人工海豚皮包敷在船舰外壳上,可减少航行揣流,提高航速;
分子仿生,是研究与模拟生物体中酶的催化作用、生物膜的选择性、通透性、生物大分子或其类似物的分析和合成等。例如,在搞清森林害虫舞毒蛾性引诱激素的化学结构后,合成了一种类似有机化合物,在田间捕虫笼中用千万分之一微克,便可诱杀雄虫;
能量仿生,是研究与模仿生物电器官生物发光、肌肉直接把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等生物体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信息与控制仿生,是研究与模拟感觉器官、神经元与神经网络、以及高级中枢的智能活动等方面生物体中的信息处理过程。例如根据象鼻虫视动反应制成的“自相关测速仪”可测定飞机着陆速度。根据鲎复眼视网膜侧抑制网络的工作原理,研制成功可增强图像轮廓、提高反差、从而有助于模糊目标检测的—些装置。已建立的神经元模型达100种以上,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出新型计算机。
模仿人类学习过程,制造出一种称为“感知机”的机器,它可以通过训练,改变元件之间联系的权重来进行学习,从而能实现模式识别。此外,它还研究与模拟体内稳态,运动控制、动物的定向与导航等生物系统中的控制机制,以及人-机系统的仿生学方面。
某些文献中,把分子仿生与能量仿生的部分内容称为化学仿生,而把信息和控制仿生的部分内容称为神经仿生。
仿生学的范围很广,信息与控制仿生是一个主要领域。一方面由于自动化向智能控制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生物科学已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使研究大脑已成为对神经科学最大的挑战。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研究的仿生学方面——生物模式识别的研究,大脑学习记忆和思维过程的研究与模拟,生物体中控制的可靠性和协调问题等——是仿生学研究的主攻方面。
控制与信息仿生和生物控制论关系密切。两者都研究生物系统中的控制和信息过程,都运用生物系统的模型。但前者的目的主要是构造实用人造硬件系统;而生物控制论则从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从技术科学的理论出发,为生物行为寻求解释。
最广泛地运用类比、模拟和模型方法是仿生学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其目的不在于直接复制每一个细节,而是要理解生物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实现特定功能为中心目的。—般认为,在仿生学研究中存在下列三个相关的方面:生物原型、数学模型和硬件模型。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而数学模型则是两者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
由于生物系统的复杂性,搞清某种生物系统的机制需要相当长的研究周期,而且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多学科长时间的密切协作,这是限制仿生学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
其他生物学分支学科
生物学概述、植物学、孢粉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分类学、习性学、生理学、细菌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学、土壤微生物学、细胞学、细胞化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学、胚胎学、优生学、悉生生物学、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生态学、仿生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力学、生物力能学、生物声学、生物化学、生物数学
附:部分“仿生学”实例
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利用这种原理,还可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有关气体色层分析仪的结构原理中。
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自从人类发明了电灯,生活变得方便、丰富多了。但电灯只能将电能的很少一部分转变成可见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浪费掉了,而且电灯的热射线有害于人眼。那么,有没有只发光不发热的光源呢? 人类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发光,如细菌、真菌、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和鱼类等,而且这些动物发出的光都不产生热,所以又被称为“冷光”。
在众多的发光动物中,萤火虫是其中的一类。萤火虫约有1 500种,它们发出的冷光的颜色有黄绿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萤火虫发出冷光不仅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发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适合人类的眼睛,光的强度也比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光。
科学家研究发现,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这个发光器由发光层、透明层和反射层三部分组成。发光层拥有几千个发光细胞,它们都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两种物质。在荧光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与氧化合便发出荧光。萤火虫的发光,实质上是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早在40年代,人们根据对萤火虫的研究,创造了日光灯,使人类的照明光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科学家先是从萤火虫的发光器中分离出了纯荧光素,后来又分离出了荧光酶,接着,又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荧光素。由荧光素、荧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满爆炸性瓦斯的矿井中当闪光灯。由于这种光没有电源,不会产生磁场,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现在,人们已能用掺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方法得到类似生物光的冷光,作为安全照明用。
电鱼与伏特电池
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产生电,仅仅是鱼类就有500余种 。人们将这些能放电的鱼,统称为“电鱼”。
各种电鱼放电的本领各不相同。放电能力最强的是电鳐、电鲶和电鳗。中等大小的电鳐能产生70伏左右的电压,而非洲电鳐能产生的电压高达220伏;非洲电鲶能产生350伏的电压;电鳗能产生500伏的电压,有一种南美洲电鳗竟能产生高达880伏的电压,称得上电击冠军,据说它能击毙像马那样的大动物。
电鱼放电的奥秘究竟在哪里?经过对电鱼的解剖研究, 终于发现在电鱼体内有一种奇特的发电器官。这些发电器是由许多叫电板或电盘的半透明的盘形细胞构成的。由于电鱼的种类不同,所以发电器的形状、位置、电板数都不一样。电鳗的发电器呈棱形,位于尾部脊椎两侧的肌肉中;电鳐的发电器形似扁平的肾脏,排列在身体中线两侧,共有200万块电板;电鲶的发电器起源于某种腺体,位于皮肤与肌肉之间,约有500万块电板。单个电板产生的电压很微弱,但由于电板很多,产生的电压就很大了。
电鱼这种非凡的本领,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9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以电鱼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电池。因为这种电池是根据电鱼的天然发电器设计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电器官”。对电鱼的研究,还给人们这样的启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电鱼的发电器官,那么,船舶和潜水艇等的动力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水母的顺风耳
“燕子低飞行将雨,蝉鸣雨中天放晴。”生物的行为与天气的变化有一定关系。沿海渔民都知道,生活在沿岸的鱼和水母成批地游向大海,就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种古老的腔肠动物,早在5亿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这种低等动物有预测风暴的本能,每当风暴来临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难去了。
原来,在蓝色的海洋上,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 (频率为每秒8—13次),总是风暴来临的前奏曲。这种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小小的水母却很敏感。仿生学家发现,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长着一个细柄,柄上有个小球,球内有块小小的听石,当风暴前的次声波冲击水母耳中的听石时,听石就剌激球壁上的神经感受器,于是水母就听到了正在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
仿生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受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http://www.njbxjy.net/blog/hby/more.asp?name=hbyzw&id=4228
回答者:wttttt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10-17 17:38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4 个人评价
好
100% (4) 不好
0% (0)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第一个有点长
评论者: 冰血蓝色 - 试用期 一级
太长了
评论者: 401689629 - 试用期 一级
有没有短一点的啊?
评论者: XU7758258 - 试用期 一级
更多>>
其他回答
共 2 条
就是利用某种生物的运动或生活原理,从而被我们人类加以利用,造福人类。
我们举仿生学举15个例子: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回答者:argent_1987 - 魔法师 五级 10-17 17:24
就是模仿动物行为发现的某些科学发现
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利用这种原理,还可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有关气体色层分析仪的结构原理中。
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自从人类发明了电灯,生活变得方便、丰富多了。但电灯只能将电能的很少一部分转变成可见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浪费掉了,而且电灯的热射线有害于人眼。那么,有没有只发光不发热的光源呢? 人类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发光,如细菌、真菌、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和鱼类等,而且这些动物发出的光都不产生热,所以又被称为“冷光”。
在众多的发光动物中,萤火虫是其中的一类。萤火虫约有1 500种,它们发出的冷光的颜色有黄绿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萤火虫发出冷光不仅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发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适合人类的眼睛,光的强度也比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光。
科学家研究发现,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这个发光器由发光层、透明层和反射层三部分组成。发光层拥有几千个发光细胞,它们都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两种物质。在荧光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与氧化合便发出荧光。萤火虫的发光,实质上是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早在40年代,人们根据对萤火虫的研究,创造了日光灯,使人类的照明光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科学家先是从萤火虫的发光器中分离出了纯荧光素,后来又分离出了荧光酶,接着,又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荧光素。由荧光素、荧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满爆炸性瓦斯的矿井中当闪光灯。由于这种光没有电源,不会产生磁场,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现在,人们已能用掺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方法得到类似生物光的冷光,作为安全照明用。
电鱼与伏特电池
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产生电,仅仅是鱼类就有500余种 。人们将这些能放电的鱼,统称为“电鱼”。
各种电鱼放电的本领各不相同。放电能力最强的是电鳐、电鲶和电鳗。中等大小的电鳐能产生70伏左右的电压,而非洲电鳐能产生的电压高达220伏;非洲电鲶能产生350伏的电压;电鳗能产生500伏的电压,有一种南美洲电鳗竟能产生高达880伏的电压,称得上电击冠军,据说它能击毙像马那样的大动物。
电鱼放电的奥秘究竟在哪里?经过对电鱼的解剖研究, 终于发现在电鱼体内有一种奇特的发电器官。这些发电器是由许多叫电板或电盘的半透明的盘形细胞构成的。由于电鱼的种类不同,所以发电器的形状、位置、电板数都不一样。电鳗的发电器呈棱形,位于尾部脊椎两侧的肌肉中;电鳐的发电器形似扁平的肾脏,排列在身体中线两侧,共有200万块电板;电鲶的发电器起源于某种腺体,位于皮肤与肌肉之间,约有500万块电板。单个电板产生的电压很微弱,但由于电板很多,产生的电压就很大了。
电鱼这种非凡的本领,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9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以电鱼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电池。因为这种电池是根据电鱼的天然发电器设计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电器官”。对电鱼的研究,还给人们这样的启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电鱼的发电器官,那么,船舶和潜水艇等的动力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水母的顺风耳
“燕子低飞行将雨,蝉鸣雨中天放晴。”生物的行为与天气的变化有一定关系。沿海渔民都知道,生活在沿岸的鱼和水母成批地游向大海,就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种古老的腔肠动物,早在5亿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这种低等动物有预测风暴的本能,每当风暴来临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难去了。
原来,在蓝色的海洋上,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 (频率为每秒8—13次),总是风暴来临的前奏曲。这种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小小的水母却很敏感。仿生学家发现,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长着一个细柄,柄上有个小球,球内有块小小的听石,当风暴前的次声波冲击水母耳中的听石时,听石就剌激球壁上的神经感受器,于是水母就听到了正在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
仿生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受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回答者:万颜云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9-6 18:39
『柒』 中学生科技小发明问题求指导。=W=
这个想法不错,但是没有多大实用价值。
具体可以参考碎肉机
你不同的菜,比方说白菜跟萝卜
用你这个切菜机怎么实现呢?
比方说萝卜跟芹菜
如果用一次就要调一次,那实用性就大大下降了
你可以通过碎肉机来拓展思路
比方说是不是可以考虑专门针对某种大量使用的菜品来设计一个工具
如现在的干辣椒,可以打辣椒粉
但是湿辣椒做剁辣椒的话,貌似都是人工用木锤来实现的。
另外,你的考虑尽量降低对机械加工的依赖性,可以多考虑自动化来实现。
『捌』 科技小发明的做法
1、设问发明法
设问发明法也称聪明的办法、检核表法。它享有创造技法之母的称号。
夜光粉是一种用量少用途不大的发光材料,多用于钟表和仪表。现在有人提出,它能有更大的用途吗?这个设问,诱人研制成夜光纸,可以裁剪成任何形状贴在夜间黑暗环境中,指示开关位置所在,既方便,又安全。可贴在火柴盒上、煤油灯座上、山区公路转弯处、楼梯扶手处等等。
这种发明技法叫设问发明法。设问发明法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创造发明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然后一一核对思考,促进创造发明。可以设问现有的发明有无其他用途?能否引入其他创造性设想,或替代,或借用?现有发明可否改动一下?可否缩小、减轻、分割?可否扩大用途,延长寿命?可否更换型号或顺序?可否颠倒过来?有无替代用品?现有的几种发明是否可以组合一起?……从这段设问中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发明的设想。
(1)加一加
把一件物品加大一点,加长一点,加高一点,或者把功能增多一点,使物品在形态上、功能上、尺寸上有所变化,有利于使用。
例如,把变通的印刷铅字加大一点,成为大号字,便于老年人阅览。把变通雨伞加大一点,成为海滨游泳场的晴雨两用伞。
铅笔和橡皮原来是分开的两件东西,美国威廉发明了橡皮头铅笔,这也是加一加的方法。帽子和衣服加在一起,有了带帽子的风雪大衣。X射线照相装置同电子计算机加在一起,成为“CT扫瞄仪”,使诊断脑内疾病和体内癌变等具有特殊效能。
(2)减一减
把一件物品减小一点、减轻一点、减低一点,使它的形态、功能发生变化。
例如,电子管改成集成块,体积缩小了。钢铁架帆布帐篷改为充气塑料帐篷,重量大大减轻了。近视眼患者带上眼镜很不方便,发明微型隐形镜片,装在眼睛内,更方便了。
(3)扩一扩
把一个物品放宽一点,扩大一点,使它的功能产生明显的变化。
例如,放大镜、显微镜、宽银幕电影、投影电视,都是运用扩一扩的技法。上珠算课,教师向全班同学演示怎样拨珠运算,制作一个大算盘,挂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都看得清清楚楚。
(4)缩一缩
使一个物品的体积缩小一点,缩短一点,给人使用带来方便,或者改变它的功能。
例如,制造压缩饼干、袖珍收音机、袖珍雨衣等,书籍的缩印本、袖珍词典等。
一位医师设想了利用气球作为疏通血管的工具。把气球缩得很小(直径只有几毫米),把它系在一个特制的导管的一端插入病人的动脉血管,当它探到被脂肪阻塞的地方时,就给小气球充气,小气球膨胀后,就挤压清除了沉积在那里的脂肪,使血液正常地疏通。
(5)变一变
改变物品的形状、尺寸、颜色、味道、音响等,引起人们新的感觉,更有使用价值,更受消费者欢迎。
例如,服装的面料、款式、颜色、图案的变化。圆形铅笔变为六角形、扁圆形,不易滑手,不易从桌上滚下。圆珠笔从单色变为双色、三色等。
(6)改一改
改进物品原来的形状、性能、结构,使之出现新形态、新的功能。例如,对雨伞的改进。为了防止容易拿错,让伞布增加颜色和图案。为了防止风雨时伞布遮住视线,改用透明的塑料作伞布。为了撑伞时拿东西方便,设计成可戴在头上的帽式雨伞。还有,带“储水器”的伞,带照明的伞,等等。再如,拨环式电话机改为按键式电话机;单放机改为收音机;单卡改为双卡……,使产品朝着自动化、微型化、效率化、轻便化、简单化、省力化方向发展。
(7)拼一拼
把一个物品与另一个物品拼起来。这和“加一加”有相同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这里指的是一种到多种规律的合并,一种到多种功能的合并。例如,有的小刀把刀、指甲剪、开啤酒瓶的起子合并在一起。有的组合家具,这样一并可以坐,那样一并可以睡,再一种摆弄可作写字台等等。
(8)学一学
通过学习、模仿别的产品的形状、结构、颜色、性能、规格、功能、动作来实现新的发明例如,鲁班被草划刮破了手,他模仿茅草边缘的小齿,发明了锯。有一位小发明家发明了方便的淘米器。平时淘米时,倒水很麻烦,一不小心,米就会流失。看了米筛做得密不易漏米,学着做个半圆形的铁丝网,罩在淘米桶上就不会使米流失了。
(9)代一代
代是指代用,材料的代用,方法的代用,商品的代用。工具的代用。例如,以塑料代钢,以喷塑代电镀,以集装代散装。运用代一代可以生产出许多新的产品。
(10)搬一搬
把物品的某一部件搬动一下,产生一种新的物品。例如,把电视机上的拉杆天线“搬”到圆珠笔上去,发明了可伸缩的“圆珠笔教棒”。在黑板上用三角板画图形不方便,一位同学在三角板的三个顶角各装一个小铁珠,这样,当三角板在黑板上移动时,减小了摩擦。
(11)反一反
把某一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反一反,发明出新的物品。许多新产品往往是上与下、里与外、左与右、前与后、横与竖反一反例如,皮革里外反一反,成为翻毛制品。平时人们穿拖鞋只能朝一个方向穿进去,如果脱拖鞋时把拖鞋放倒了,那么,到要穿的时候,又需要把它摆正才能穿。能否做到反方向也能穿呢?日本横山康子发明了两面都能穿的拖鞋。这种拖鞋只是把拖鞋的十字搭攀移到中央就行了。
(12)定一定
定指的是规定、约定。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改进某一件东西,为了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疏漏,需要做出一些规定。 例如,为了使交通有秩序,防止事故发生,发明了信号灯。规定黄灯亮时,车辆停止行驶,已经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行驶;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绿灯亮时,车辆通行。再如,医师测定病人的体温要用温度计,温度计刻度的规定,是瑞典科学家摄尔休斯的一大创举,他规定水结冰时的温度(冰点)为零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沸点)为100度,中间分为100等分,每一等为1度。这就是摄氏温度计使用的“温标”,记为“C”。
2、联想发明法
瑞士工程师乔治.德梅斯特拉尔很喜欢打猎。每次打猎回来总发现有一种大蓟花粘在他的衣服上,粘得很紧,不易摘下。他逐渐对这种长有倒刺的野花发生了兴趣。有一次,他摘下一朵花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上长有许多小钩子。原来是这种小钩子紧紧地粘住了布料!由此,他联想到,假如在布上放置一些类似的小钩子,不就能够将两片布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吗?经过反复思索,德梅斯特拉尔认为自己的设想是符合实际的。于是,他采取分析和类比的方法,经过8年的研究实验,终于制造出由两条尼龙带组成的尼龙搭扣。具体结构是:在一条尼龙带上布满小钩,另一条上布满小圈,将二者相对挤压就能牢牢地粘合一起了。这项发明是在1957年完成的,相继在许多国家获得专利权。 这种创造发明技法叫联想发明法,也叫想象法。它是把与发明对象不同领域中的事物与发明联系起来的思考方法。所谓联想,就是把头脑中不相关的事物重新进行组合。
3、组合发明法
橡皮和铅笔是两项不同的技术成果。一位贫穷的画家威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发明了把橡皮包在铅笔头上的铅笔。他获得了专利。他把这个专利和专利权卖给了拉巴地布铅笔公司,使该公司每年仅专利费一项收入,达50万美元。有一家音乐工业公司的技术员豪斯菲尔德,把超声检查仪与计算机图像识别两项技术组合起来,发明了能够进行人体内探测的CT扫描仪器,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这项发明技法叫组合法。它是在创造发明中,把多种技术成果综合在一起,构思出新颖的设计和独特的功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