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庞统的故事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② 关于庞统的故事
故事:庞统出山
庞统来到荆州,见刘备。刘备看庞统容貌丑陋,心中也不悦,于是问庞统:“足下远来不易?”庞统 便答道:“听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刘备说:“荆州稍定,苦无闲职。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县名耒阳县,缺一县令,请你去那儿服任。
如以后有空缺,必当重用。”庞统到了耒阳县,不理正事,终日饮酒为乐。有人报刘备,刘备派张飞、孙乾去巡视。张飞、孙乾到了耒阳县,军民出郭相迎,唯独不见县令。同僚说:“庞县令,来已百余日,每日饮酒,现只在醉乡,还未起。”
张飞大怒,叫庞统出来,只见他衣冠不整,扶醉而出。张飞怒问:“我兄长叫你来做县令,你怎敢尽废县事!”庞统笑说:“量个百里小县,有甚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升堂,把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
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都断完了,投笔于地对张飞说:“所废之事何在?”张飞大惊,离席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我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孔明向刘备说明庞统的才学,刘备高兴地说:“人都说伏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今我二贤才都得,汉室有兴矣!”于是刘备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
庞统战死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阳。不久,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
为表彰他的功勋,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墓地只有简单的维护,府北看南,是一块风水宝地,现有墓碑一块。
③ 庞统生平介绍 庞统的故事有哪些
一、庞统生平介绍:
庞统(公元179年-公元214年),字士元,号凤雏,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庞统曾辅佐刘备入蜀得川。公元214年,刘备包围雒城,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葬于落凤坡。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小的时候庞统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庞统渐渐为人所知。
时襄阳庞德公称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德操为水镜。徐庶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庞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品评人物好坏,自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庞统后来被本郡征为功曹,喜欢评价人物,培养别人的名声,所以被他评价的人,都往往超过该人实际的才能。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问庞统,庞统说:“方今天下大乱,正义之道逐渐衰退,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兴起这样的风俗以达到助长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如果不这样做,善人会越来越少。十个人当中如果可以改善五个人,就可以将此事完成一半,进而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励自己,这样难道不行吗?”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南下的几十万大军,而后周瑜又击退驻守在南郡的曹仁,曹操为了制造孙刘联军之间的矛盾,假天子之名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次年周瑜准备进攻西川,却突然暴病,死于巴丘。庞统时为周瑜功曹,送丧至东吴,东吴人大多听说过庞统的名号,等到庞统准备回去的时候,一起送庞统到昌门,其中包括陆绩、顾劭、全琮等人,庞统知道他们的来意,于是告诉他们说:“陆绩可以说是一匹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劭可以说是一只驽牛能负重远行。”对全琮说:“你好施慕名,好像汝南樊子昭,虽然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时佳人。”陆绩、顾劭对庞统说:“如果天下太平了,希望和你一起品评四海之内的名士。”于是东吴陆绩、顾劭、全琮等人于庞统深交而还。
事后,有人曾问庞统:“照您看,陆绩比顾劭好吗?”庞统说:“驽马虽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罢了。驽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负载的哪里只是一个人的重量呢?”据说,顾劭去见庞统,住在庞统那里,两人谈论起来。顾劭问:“您有善于知人之名,你说说,我和您相比,谁好一些?”庞统说:“讲到陶冶世俗,综合分析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论给帝王出谋划策,我可就比您强一点了。”顾劭认为庞统的话有道理,和他亲近起来。
刘备占据荆州,领荆州牧,庞统以从事的身份试守耒阳县令。在任期间不理县务,被免官。东吴鲁肃写信给刘备,告诉刘备庞统不是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对刘备说起过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经过一番交流过后,刘备对庞统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亲密程度亚于诸葛亮,后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有一次,刘备与庞统闲谈,问他:“你曾经担任周瑜的功曹。听说那次我到吴国,周瑜曾上秘信给孙权,让孙权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在谁的手下,当然就该忠于谁,你不必隐瞒。”庞统回答:“确有此事。”刘备慨然叹息:“当时我正在危急之中,有求于孙权,所以不能不去见他。去了,竟差一点落到周瑜手中!”刘备还说:“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孔明那时也劝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坚持,想来也是怕孙权扣留我。我当时却认为孙权所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应该希望有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坚持去见他,一点也没有疑虑。现在想来,这确实是一步险棋,并非万全之计。”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庞统进言,他说:“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而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益州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真能夺取此地,以为根基,可成就大业。”刘备仍然担心:“如今与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诈,我便忠诚。凡事与他相反,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能行吗?”庞统说:“如今正当乱离之际,凡事不能墨守成规,要随机权变才好。况且吞并弱小,攻击暗昧,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只要事定之后,封还他一块土地,还有谁能说您有负信义呢?不趁现在攻取益州,到时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理,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劝刘备于宴席中挟持刘璋,但刘备以自己初来蜀中恩信未立为由而拒绝。刘璋隆重地招待刘备及其部下,增拨给刘备不少人马粮草和军用物资,连战略要隘白水关也交给他督理,命他率兵去进击张鲁。刘璋交代完毕,就回了成都,刘备则率部到了葭萌关。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十二月,刘备已经在葭萌关屯驻一年,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计计也;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退还白帝,连引荆州,慢慢进图益州,此为下计。如果犹豫不前,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地久留。”。
刘备认为中计有道理,依计而行。斩杨怀高沛,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在涪城,刘备大会将士,置酒作乐,志得意满。他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天这场宴会应该快了吧。”庞统却说:“把讨伐别国当作快乐,不是仁者之兵。”时刘备已醉,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话说的不好,快点出去。”于是庞统起身退出。但是刘备马上后悔,请他回来。庞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刘备,也不道歉,只顾自己吃喝。刘备问道:“刚才我们的讨论是谁的过失?”庞统说:“你我两人共同的过失。”刘备大笑,酒宴上又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阳。不久,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为表彰他的功勋,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
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墓地只有简单的维护,据说这是刘备为其亲选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块风水宝地,现有墓碑一块。
曹操准备打江东,但苦于士兵不习惯坐船。庞统已经知道最近会有东南风(不知道从那里得知的),为了让曹操的行动失败,同时配合周瑜的火攻,就向曹操建议把所有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使船的稳度增大。曹操很高兴,就采纳了庞统的建议,并把这些船称为“连环战船”。结果,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船遭受火攻,因东南风助长火势,加上铁索传热,结果没多久,曹操的舰队就全军覆没。因在此战中,庞统的计谋起了关键作用,所以庞统名声大振。他对曹操施的计,被后人称作“连环计”。
诸葛亮和庞统都不错,一个卧龙,一个凤雏,庞统比诸葛亮欠缺了一点,他稳不住气,在与诸葛亮一起在刘备那当军师时,急着表现一下自己的才华,在刘备包围雒城。庞统率众攻城,不幸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
刘备之军师中郎将。统号凤雏,与诸葛亮齐名。赤壁之战,统避乱江东,为鲁肃荐于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助瑜火攻大败。瑜卒,亮往吊孝,因得见统。时肃亦荐统,因统貌陋,慢孙权,不用。统遂往荆州投先主,先主亦因貌轻之,任为耒阳令。统到任,不理政事,先主怒遣张飞往责,飞识统才,遂拜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后统随先主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攻雒城,因疑亮欲争功,不从亮书劝阻,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为乱箭射死。
链接:http://news.daxues.cn/name/19/328802.html
④ 知道庞统的什么历史故事
庞统如果不是立功心切,不会那么容易中计。就没有完全展示军事才能。心胸不够开阔
⑤ 关于庞统的一个故事
庞统出山:庞统来到荆州,见刘备。刘备看庞统容貌丑陋,心中也不悦,于是问庞统:“足下远来不易?”庞统 便答道:“听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刘备说:“荆州稍定,苦无闲职。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县名耒阳县,缺一县令,请你去那儿服任。如以后有空缺,必当重用。”庞统到了耒阳县,不理正事,终日饮酒为乐。有人报刘备,刘备派张飞、孙乾去巡视。张飞、孙乾到了耒阳县,军民出郭相迎,唯独不见县令。同僚说:“庞县令,来已百余日,每日饮酒,现只在醉乡,还未起。”张飞大怒,叫庞统出来,只见他衣冠不整,扶醉而出。张飞怒问:“我兄长叫你来做县令,你怎敢尽废县事!”庞统笑说:“量个百里小县,有甚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升堂,把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都断完了,投笔于地对张飞说:“所废之事何在?”张飞大惊,离席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我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孔明向刘备说明庞统的才学,刘备高兴地说:“人都说伏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今我二贤才都得,汉室有兴矣!”于是刘备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
⑥ 关于庞统的一个故事是
吴国将领周瑜帮助刘备攻取荆州,兼任南郡太守,庞统仍为功曹。周瑜去世,庞统送葬到吴地。吴人多闻其名,因此,当他要西返荆州时,众多知名人士齐会昌门,为他送行,陆绩、顾劭、全琮都参加了聚会。庞统又开始品评人物,他说:"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接着,他又对全琮说:"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陆绩、顾劭对庞统说:"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于是,庞统跟他们深相结交而归。
事后,有人曾问庞统:"照您看,陆绩比顾劭好吗?"庞统说:"驽马虽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罢了。驽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负载的哪里只是一个人的重量呢?"据说,顾劭去见庞统,住在庞统那里,两人谈论起来。顾劭问:"您有善于知人之名,你说说,我和您相比,谁好一些?"庞统说:"讲到陶冶世俗,甄综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我可就比您强一点了。"顾劭认为庞统的话有道理,和他亲近起来。
⑦ 庞统在三国演义中的计谋
庞士元,人称凤雏先生,和卧龙诸葛亮在智谋上齐名,当时司马徽曾对刘玄德言:“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第一件: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大意是说,
黄盖的好友阚泽知道黄盖使的是苦肉计,深受感动,愿到曹营去送假降书。
阚泽假扮渔翁,到曹营投书。曹操不信,要斩阚泽。正在危机时刻,有人持蔡中、蔡和的密书给曹操,曹操才相信了,让阚泽回江东做内应。
但是曹操仍不放心,又派蒋干过江,探听真情。
周瑜知蒋干又来,心中暗喜说∶“这人一来,我的计策便成功了。”待蒋干一到,周瑜便板着面孔说∶“你太对不起老同学了。上次你偷了我的机密书信,误了我的大事。今天你又来,必无好事。”便让人把蒋干送到西山的庵中休息几日。蒋干只得照办。
蒋干心中烦闷,在庵后散步,忽听一人正在吹箫,敲门一问,才知是凤雏先生庞统,便问庞统为什么独自住在此处。庞统说周瑜器量太小,不能容人,我只得隐居在这里。蒋干劝他去投曹操,庞统答应了,于是两人连夜渡江回到曹营。
曹操听说庞统来了,亲自出帐迎接,请庞统到各处察看。庞统赞扬曹操用兵神妙,又献连环计给曹操,把大小战船用铁环锁在一起,上面铺上木板,以解决水军颠簸不适之苦。曹操令人马上照办。
庞统又说他回去劝说江东人才前来投降,顺便接出家人,曹操答应了。庞统正要过江,却被人一把拉住,那人说∶“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假降书,你又跑来施连环计!”庞统回头一看,竟是好友徐庶。徐庶问如何才能躲开这场战祸。庞统便说了一计。
徐庶依计而行,在曹营散布谣言,说西凉韩遂、马腾领兵已杀向许都,自己愿领兵去散关把守,曹操同意,徐庶这才脱离了曹营。
第二件: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大意是:
孔明到江东去悼唁周瑜,在灵前跪诵祭文,伏地大哭,鲁肃见孔明很重情义,倒觉得周瑜度量太小,容不得孔明。
孔明要离开东吴时,在江边被人一把揪住,大笑说∶“你一连三次用计,气死了周瑜,却又来悼丧,明欺东吴无人!”孔明一看竟是庞统,二人不禁携手大笑,各诉心事。临别时,孔明嘱附庞统不如意时便去投效刘备,并留了一封举荐信给他。
第三件:还是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大意是:
鲁肃向孙权举荐庞统,孙权见庞统长得古怪,很不喜欢。再加上庞统口气狂妄,看不起周瑜,孙权便不用他。
庞统前去投效刘备,见了刘备,却不拿出孔明的荐书。刘备见他礼数不周,长相又丑,便任他为耒阳县县宰。庞统上任后,终日饮酒,所有公事均一概不理。
刘备命张飞、孙乾前往巡视,到了县衙,见庞统衣冠不整,一副醉态。张飞批评他不理县政,庞统当场办公,只半日时间便把百日公事全部办完。张飞连叫“先生大才。”庞统这才拿出孔明的荐书。
张飞连忙返回荆州,把荐书交给刘备。刘备这才知道此人便是庞统先生,连忙下阶请罪,并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
第四件: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大意是:张松给刘备献了西川地图,并愿为内应。法正接到张松写来的密信,要庞统在刘备见刘璋时杀掉刘璋。庞统安排魏延在宴上舞剑杀刘璋。还有,第六十二回 这一回中,刘备得知曹操起兵伐吴,担心荆州安全,便向刘璋借兵粮。刘璋只借老弱兵四千,米一万斛。刘备大怒,庞统献上、中、下三计,供刘备选择,刘备选了中计。
第五件: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在这一回中,庞士元挂了,大意讲的是:刘备派兵杀败了正在决堤放水的刘璋兵马。 庞统急于取下卉城建功,要刘备引军从大路进攻,自已引兵走小路。正要出发时,庞统被马掀于地下。刘备便将自已坐骑“的卢”马换与他骑。
庞统引军到林中,问知这里地名叫落凤坡。庞统心中怀疑,传令稍歇。正想退兵时,竟被一阵乱箭射死于落凤坡下。
败军退回涪水关。刘备得知庞统已死,望西痛哭不止。自此刘备坚守不出,只等关平星夜入荆州请军师诸葛亮。
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之下。时年止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叹曰: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先是东南有童谣云:
“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
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当日是张任射死庞统。
庞统虽其貌不扬,但也是一位智者,只是太急于贪功,而死于乱箭下。可惜满脑子的智慧不能派上用场!!可惜!!!
⑧ 真实的庞统是怎么介绍的。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谋士,才智与诸葛亮齐名,官拜军师中郎将。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时年三十六岁,英年早逝。刘备悲痛万分,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亲自为其挑选墓地,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