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创立了人体再生复原科学的徐荣祥,究竟是个怎样的背景
徐荣祥,1958年生,山东沾化人。1978~1982年在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临床医学系学习。1990年创立美宝国际集团,致力于湿性烧伤疗法的发明和推广普及,同时致力于人类生命再生复原科学研究。现任美宝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北京荣祥再生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及烧伤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中国烧伤创疡科技中心主任,《中国烧伤创疡杂志》主编,原全国青联常委,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创会副会长。为国务院1991年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徐荣祥发明创立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及湿润烧伤膏”(MEBT/MEBO)1988年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同时,卫生部将湿润烧伤膏列入国家级新药,1989年卫生部发出向全国推广普及湿性医疗技术的通知。1989年,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刊《中国烧伤创疡杂志》,将徐荣祥的烧伤创疡理论及技术作为独立学科确立下来。1991年,被国家卫生部列人首批十年百项科技成果向全国推广的十项重大医药技术之一。徐荣祥对多个国家的成批特重度烧伤病人进行的成功的治疗,使中国的烧伤医学快速传播到了世界。
徐荣祥先后获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授予MEBO的特别荣誉证书、美国烧伤受难者基金会授予的“人道主义奖”、泛阿拉伯烧伤整形会议授予的“精英成就奖”、联合国授予的“国际和平贡献奖”、阿拉伯国家授予的“科学荣誉奖”。国家科技部、团中央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民政部授予“爱心捐助奖”等奖项。
2002年以来,徐荣祥教授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主题演讲。他先后在美国、中东、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等国际专业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和专题演讲,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美国史丹佛大学专门颁发了演讲证书。
⑵ 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规定,对在巴黎联盟任何国家领土内由官方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的商品中
A.商标
B.实用新型
C.可以取得专利的发明
D.外观设计
⑶ 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是什么
博览会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展期较长,影响较大。每年都有40多万人次参回观。由法国发明者答与制造者协会主办的“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是一年一度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博览会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展期较长,影响较大。每年都有40多万人次参观。
以展览会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发明者与制造者之间的联系;让发明者亲自在展台上销售自己的产品,预测分析发明商业化后的市场;让人们了解发明者的发明并开发专利。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是在1902年由当时的巴黎市警察局局长兼发明家路易·列宾创办的,此后,列宾发明奖每年评选一次,但仅面向巴黎的小手工业者。直至1912年,这一奖项才被赋予更广泛的意义,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国际性的发明竞赛。时至今日,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的参赛部分仍称为“列宾发明竞赛”。
⑷ 林文的获奖荣誉
2003年获《第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发明奖
2004年获第95届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奖
2006年荣获中国知识产权局《创意中国》优秀创意奖
2006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金点子行动》优胜奖
2007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十大发明之一”称号
2008年荣获《中国当代发明家大辞典》发明创造奖
2008年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权威认证报告
2010年荣获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2010年10月7日19时40分福建教育台播出《防近视、防驼背学生书写笔》荣获《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过程。
2010年10月14日福州晚报第4版全版刊登《父爱如山 15年磨一“笔”》我个人发明笔的奋斗过程。
2010年10月 20日18时50分福建公共频道电视台报道《“聪明”的笔》。
2010年10月23日11时福州电视台一套播出本人发明的经过,题目为《父爱凝成“神笔”》
2010年10月25日7时28分福建东南电视台“东南新闻眼”栏目播出本人发明过程,题目为“笔中情”和10月25日15时35分在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2011年1月1日18时10分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创新无限》栏目播出本人发明奋斗经过,题目为“护眼神笔”。
2011年1月4日22时8分河南卫视台《创意时代》播出本人发明奋斗经过。
2011年1月8日在福州晚报A10版刊登我为《感动福州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题目为“女儿近视几乎失明、父亲发明防近视笔”。
2011年2月21日18时40分福州电视台一套在《福州新闻》栏目播出“劳动者之歌”,介绍本人奋斗过程。
2011年6月10日在“凯歌杯”用爱书写人生大型公益活动中获得“沂蒙爱心使者”称号。
2011年6月18日在“第九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荣获“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
2011年7月担任林则徐《三坊七巷名人传记》编委会高级顾问。
⑸ 国际专利巴黎公约是什么意思
巴黎公约于1883年3月20日在巴黎签订,1884年7月7日生效。巴黎公约的调整对象即保护范围是工业产权。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权、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物标记或原产地名称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等。巴黎公约的基本目的是保证一成员国的工业产权在所有其他成员国都得到保护,该公约与《保护文学与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一起构成了全世界范围内保护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两个“基本法”。1985年3月19日中国成为该公约成员国,我国政府在加入书中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受公约第28条第1款的约束。
⑹ 王明孝的学术成就
先后有7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测绘领域空白,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有1项发明成果获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最佳发明奖,2项发明成果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3项发明成果在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分获金奖、银奖和铜奖,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参加编著了《现代测量学》等11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⑺ 1937年法国巴黎世博会的影响
本届世博会上有一件震撼世界的艺术品。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油画《格尔尼卡》,是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谴责和抗议。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
本届世博会的另一个亮点。就是苏联的参展。社会主义苏联在这年的5月就提前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成为欧洲第一的工业强国。苏联馆气势恢弘引起人们高度的注意。1937年,“国际艺术、技术与现代生活博览会”在巴黎举行,穆希娜为苏联展览馆大厦创作了这件大型雕塑。作品一经问世,立刻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苏联展览馆是长方形的大厦,其体积逐渐向前厅正面增高,形成一座高拱门,同时,也是这件作品的基座。雕塑在基座上高达30多米,侧面望去仿佛凌空飞翔,雄健而轻捷;从后看去,又象是正在疾飞远逝。整个作品造成了一种独特的运动感。
作品中,工人与女庄员高举镰刀和铁锤的雕像立在顶端,那好像前进而又上升的动势延长了拱门的垂直线。两个人物在昂首前进的构图中,因向上举起的手势而取得平衡,并由于同一的意志和统一的步伐而达到了形象上的一致性。雕像中的衣服紧贴着人物一往无前的身躯,富有装饰性的衣褶和飘带在风中扬起,极大地增强了雕像的运动感。人物的面部具有深刻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了当时苏联人民激越和愉快的精神风貌。这座不锈钢制成的雕像在不同光线的照耀下显现出了各异的绚丽色彩,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时代感,成为了新生的苏维埃国家的象征。
在铸造技术尚未现代化的三十年代,建造如此大型的不锈钢雕塑在当时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制作过程中,作者克服了许多技术上的难关,特别是每个局部都需在小稿的基础上放大十五倍,仅是制作飘带一项就用了将近5吨的材料,更增大了工艺的难度。如今,金属加工工艺已经大量应用于雕塑创作之中,然而,在这件银光闪烁的作品前,人们仍然为作者的想象力和勇于开拓的胆识所折服。
随着世博会的临近,主办方逐渐意识到,他们所要展示的世界正经历曲折。经济大萧条、失业状况加剧、通货膨胀、城乡矛盾及殖民地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促使主办方对这届世博会寄托了更多的期望。巴黎世博会力图在“推进经济复苏与对抗失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中一项举措是:为了扭转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艺术品市场的颓势,改变艺术家们的贫困处境,巴黎城聘请了超过两千名艺术家,绘制了七百多幅壁画,以充实世博会各展馆。壁画由此成为1937年世博会各展馆包括各国家馆所共有的装饰,在世博会上风靡一时。
1937年巴黎世博会成就了一个产业的兴起。博览会上,各国展馆发挥各自优势,介绍本国地理资源与人文特色,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法国更是建造了一座独立的旅游馆,展示法国多彩的风光。在政府的号召下,法国各省纷纷开设地方展馆推介本地特色。由此,在1937年巴黎世博会上,首次出现了“主办国地方馆”的项目形式,并在其后的历届世博会上得到沿用,旅游业是一种产业的理念也开始深入人心。
1937年世博会在“和平与进步”的呼声中落下帷幕。最终有16,704个奖项被授予,展览期间超过六百场的论坛也可谓声势浩大。虽然国际环境并不乐观,但世博会带来的效应仍是振奋人心的:就在这一年,巴黎各类文艺演出的观众与上年相比,猛增了400万;卢浮宫与凡尔赛宫的参观人数增长了近一倍;巴黎地铁运营光票务一项就带来了5900万法郎的额外收益;火车运载量增长20%,巴黎城的旅馆入住率更是达到了112%;而诸多新建的展馆作为永久性的纪念馆与博物馆,其作用将持续显现。这样一届以各个国家馆的展示为特色的世博会,对主办国的贡献同样显著。
1937年巴黎世博会将国家作为主角,集中展示了技术与艺术在民众生活中的运用和发展。在社会矛盾突出、国际形势分化组合的当口,这届世博会仍然传达了主办方和民众对和平与进步的期盼。
1937年世博会宣传画简介编辑本段19世纪的巴黎举办过多次世博会,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就是为1889年巴黎世博会专门建造的。同样,1937年的巴黎也在正对埃菲尔铁塔的特罗卡德罗广场上,专为世博会兴建了一座夏洛特宫。与埃菲尔铁塔不同,宏伟的夏洛特宫没有成为1937年巴黎世博会上最令人震撼的展品;与1900年在巴黎举办的那场全面回顾19世纪人类伟大成就的博览会也有所不同,1937年战争阴影笼罩下的特罗卡德罗广场,似乎更多地成了各国集中展示自己的秀场。尽管如此,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加之诸国出于外交目的的重视,还是使得这届世博会迎来了超过三千万参观者。
1937年巴黎世博会的主题展馆是科学发现展馆,它包含若干个小展馆,其中的历史发明馆中陈列着许许多多的“第一”,如世界上最老的蒸汽机、世界上第一批电视机、第一个展示血液流动和人体主要器官工作情况的玻璃人体模型、世上第一辆自行车等;电影馆展示了电影制作加工的全过程;印刷馆里展示了印刷术发展的历史。展览期间,主办方力图让展示更贴近民众口味的努力,也使“大众趣味至高无上”的理念再一次在世博会上得到验证。
⑻ 1851英国伦敦世博会1937法国巴黎世博会有什么成就
1、1851英国伦敦世博会:
超过一万三千的展出品,上百万游客的来访,这些都促使英国迈向更强大的国家,在一万三余来自世界各地的展览品中影响世界变革的的包括轨道蒸汽牵引机、高速汽轮船、起重机、厨具用品、铁制品、以及来自美国的收割机。
如汽船是以蒸汽为动力,蒸汽机驱动的轮船,主要有螺旋桨和明轮驱动两种。它最早成功试航于19世纪初,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2、1937法国巴黎世博会:
历史发明馆中陈列着许许多多的“第一”,如世界上最老的蒸汽机、世界上第一批电视机、第一个展示血液流动和人体主要器官工作情况的玻璃人体模型、世上第一辆自行车等;电影馆展示了电影制作加工的全过程;印刷馆里展示了印刷术发展的历史。
(8)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扩展阅读:
1851英国伦敦世博会举办的背景:
此博览会由当政的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Prince Albert,1819年-1861年)和Henry Cole共同筹办,目的是庆祝现代工业科技与设计的新兴潮流。
由于亲王与女王的幕僚们很热衷地推动这项可营利的博览会,终于说服英国政府于1850年1月3日成立了筹办1851博览会的皇家委员会,因此大幅提升计划的可行度,而这个委员会包含英国当时最负盛名之一的工程师Isambard Kingdom Brunel。
有鉴于单独展出英国本土工艺,将使得英国殖民地与保护国的许多先进成就被忽略,因此万国工业博览会乃是采用邀请“日不落帝国”的“世界”来达成真正的“世界(或国际)”博览会,英国甚至认为对邻近“不文明”的国家展示科技成就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当时英国境内盛行着对国家成就的自负与炫耀思维,多数人因为政治与经济发达而有安全感,而维多利亚女王则试图对她的政权强化人民的满意度,综合这些因素,于1850年代中期出现了“Victorian”的字眼,用来传达一种关于国家与这个时期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