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会发明黑匣子
1934年10月19日,星期五,霍巴特小姐的客机从天上掉到海里。
霍巴特小姐是一辆四引擎,12名乘客,哈维兰,86名乘客,于上午9点离开西Junction机场。飞机最后一次收到信号是在上午10点20分,当时正在接近维多利亚海岸。拉弗顿收到了一条信息:“在罗东多上空……终成眷属。”
船上有十个塔斯马尼亚人;七名男子和两名妇女,其中一人还带着一个小孩——据信,他们全部被吞噬在位于塔斯马尼亚岛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的巴斯海峡水域。
飞机的残骸一直没有找到。
1953年,国防部把他借给了一个专家小组,该小组试图解决一个代价高昂、令人苦恼的谜题:为什么世界上第一架商用喷气式客机、新喷气式时代的巨大希望——英国的德哈维兰彗星(de Havilland Comet)——不断坠毁?
为什么德哈维兰彗星不断坠毁?-《飞机与飞行员》杂志
他想可能是油箱的问题;但有几十种可能的原因只有死亡和残骸作为证据。专家小组坐下来讨论他们所知道的情况。
50多年后,沃伦博士回忆道:“人们喋喋不休地谈论员工培训、飞行员的错误、飞机尾翼脱落,以及各种我一无所知的事情。”
“我发现自己梦到了一周前在悉尼战后首次贸易展上看到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第一个袖珍录音机——Miniphon。一个德国的设备。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的……”
Miniphon被推销为商人的听写机,他们可以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或火车上和飞机上)记录信件,然后由他们的秘书打印出来。大卫喜欢摇摆音乐,也吹单簧管,他只想要一个,这样他就可以录制爵士音乐家伍迪·赫尔曼的私录。
然而,当他的一位同行科学家提出最新的这颗倒霉的彗星可能是被劫持时,他恍然大悟。
㈡ 黑匣子谁发明的
1953年,世界上第一个飞行记录器由澳大利亚研究实验室的Dave Warren博士发明。
㈢ 黑匣子的由来是什么
20多年以前,挪威上空一架军用飞机发生爆炸,致使飞机坠毁,飞行员身亡。挪威当局立即赶到出事现场,从飞机残骸和飞行员的尸体中,辨认出这是一架某大国的军用侦察机。于是挪威向某大国提出抗议,而该大国却矢口否认。后来,挪威就找到了飞机上的黑匣子,从黑匣子记录的数据中进行分析,才揭露了真相。某大国在铁的证据面前也只好认错。
“黑匣子”是一位墨尔本工程师在1958年发明的。
那么,黑匣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黑匣子”只是个俗名,它的真名其实是“飞行数据记录仪”。它是一种将飞机飞行的情况储存下来的仪器,当以后需要了解飞行情况时,就可以通过重放设备把它们放出来。
飞行记录仪之所以被称为“黑匣子”其实是由于把它装进坚固的匣子保证设备在飞机出事故后不被破坏。这种匣子不但坚固还要用耐高温(600℃~1100℃)、承重压(1吨重的压力)、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做成。实际上,这种金属制作的“黑匣子”本身并不是黑色,“黑匣子”也并不是根据其外表颜色而命名,而是当事故发生后很多人们需要了解的数据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而且人们还视它为空难的不祥之物,便定名为“黑匣子”。以后人们将各种事后追忆现场数据记录的仪器统统称为黑匣子,“黑匣子”已经成为人们概念中可靠而又宝贵的证据的代名词。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飞机而言,人们已经开始主张直接通过向地面无线传输数据信号并记录,而不再使用飞行记录仪,因此今后黑匣子的名字将回到地面。比如汽车数据黑匣子,还有SMT耐高温温度跟踪仪(也叫炉窑黑匣子)等等。
㈣ 飞机黑匣子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黑匣子”是一位墨尔本工程师在1958年发明的。1908年,美国发生了第一起军用飞机事故。此后,随着飞行事故不断发生,需要有一种追忆事故发生过程原因的仪器。二战期间,飞行记录装备仪器在军用飞机上应用,后来又用到民航飞机上。飞行记录仪之所以被称为“黑匣子”可追溯到1954年,当时飞机内所有的电子仪器都是放置在大小、形状都统一的黑色方盒里。
飞机上飞行数据记录系统和座舱音频记录系统简称为“飞参”,主要是由采集器和记录器组成。“黑匣子”是飞参记录器的俗称。一般民航客机上会同时安装一个记录数据、一个记录语音的两个黑匣子。
黑匣子的外表不是黑色的,而是醒目的橙色,表面还贴有方便夜间搜寻的反光标识。因为飞参记录器记录的数据必须通过专用的下载设备和回放软件才能解读和分析,加上事故的记录器存储的数据非常关键和神秘,再加上在一些事故中记录器经过火烧后变成了黑色,所以人们将飞参记录器称为“黑匣子”。
黑匣子作为一种事关飞行安全的重要航空电子设备,具有抗强冲击、抗穿透、抗高温火烧、抗深海压力、耐海水浸泡、耐腐蚀性液体浸泡等特种防护能力,能在各种飞机事故中保存其内部存储的信息。
飞机通电后,黑匣子将自动启动工作,记录飞机相关系统运行和状态信息、飞行人员操作信息以及机上相关音视频信息,不受人员控制。根据民航要求,黑匣子的数据信息是实时采集于飞机传感器和相关系统,必须保留断电前至少25小时的飞行数据和2小时的音频数据,记录的数据不可更改。
一般来说,飞行数据黑匣子安装在飞机尾部,使飞机坠毁时对其的破坏降到最低;座舱音频黑匣子安装在飞机前部,有利于语音信号的采集和记录。黑匣子连接飞机应急供电电源,确保能工作到最后时刻。
作为飞机数据客观、真实、全面的记录者,黑匣子是飞机失事后查明事故原因的最可靠、最科学、最有效的手段。伴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黑匣子在飞机日常安全维护、飞行状态监测、消除事故隐患以及故障定位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充当着飞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最早利用黑匣子的是军用飞机。1908年,美国发生了第一起军用飞机事故。以后,随着飞行事故增加,迫切需要有一种研究事故原因的仪器。二战时,飞行记录仪正式在军用飞机上使用。战后,开始用到民航飞机上。早期的记录方式比较落后,用的是机械记录的方法,记录在照相纸上。磁记录方式发明后,才变得方便可靠了。
㈤ 黑匣子是什么
“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其真名叫航空飞行记录器。里面装有飞行数据记录器和舱声录音器,飞机各机械部位和电子仪器仪表都装有传感器与之相连,这好比人体各部位的神经与大脑相通一样。它能把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坠毁前半小时的有关技术参数和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下来,需要时把所记录的参数重新放出来,供飞行实验、事故分析之用。黑匣子具有极强的抗火、耐压、耐冲击振动、耐海水(或煤油)浸泡、抗磁干扰等能力,即便飞机已完全损坏黑匣子里的记录数据也能完好保存。世界上所有的空难原因都是通过黑匣子找出来的,因此它就成了事故的见证,也成了“前车之鉴”,避免同样事故发生,更好地采取安全措施 黑匣子并非是黑的,而是常呈橙红色,主要是为了颜色醒目,便于寻找.外观为长方体,外壳坚实,约等于四、五块砖头垒在一起一般大。当飞机失事时,黑匣子上有定位信标,相当于无线电发射机,在事故后可以自动发射出特定频率,以便搜寻者溯波寻找
㈥ 请问“黑匣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什么时候首次使用的
黑匣子飞行记录器:澳大利亚人戴维·瓦伦发明于1958年。
㈦ 什么是黑匣子
“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名为航空飞行记录器。里面装有飞行数据记录器和舱声录音器,飞机各机械部位和电子仪器仪表都装有传感器与之相连。它能把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坠毁前半小时的有关技术参数和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下来,需要时把所记录的参数重新放出来,供飞行实验、事故分析之用。黑匣子具有极强的抗火、耐压、耐冲击振动、耐海水(或煤油)浸泡、抗磁干扰等能力,即便飞机已完全损坏黑匣子里的记录数据也能完好保存。世界上所有的空难原因都是通过黑匣子找出来的。
㈧ 黑夹子的起源与发明者
飞机上的黑匣子是20世纪60年代问世的。那时黑匣子(FDR)只能记录5个参数,误差较大。70年代开始专使用数字记属录磁带,能记下100多种参数,保存最后25小时的飞行数据。90年代后出现了集成电路存贮器,像电脑中的内存条那样,可记录2小时的CVR声音和25小时的FDR飞行数据,大大提高了空难分析的准确度。每架飞机上,黑匣子通常有两个,它们的学名分别叫“飞行数据记录仪”和“机舱话音记录器”。前者主要记录飞机的各种飞行数据,包括飞行姿态、飞行轨迹(航迹)、飞行速度、加速度、经纬度、航向以及作用在飞机上的各种外力,如阻力、升力、推力等,共约200多种数据,可保留20多小时的飞行参数。超过这个时间,数据记录仪就自动吐故纳新,旧数据被新数据覆盖。机舱话音记录器主要记录机组人员和地面人员的通话、机组人员之间的对话以及驾驶舱内出现的各种音响(包括飞机发动机的运转声音)等。它的工作原理类似普通磁带录音机,磁带周而复始运行不停地洗旧录新,总是录留下最后半小时的各种声音。
㈨ 黑匣子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1953年的3月17日,墨尔本航空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David Warren为航空界带来了“改变游戏规则”的发明—专—世界上第属一个“黑匣子”。在黑匣子发明以来不到60年的时间里,它已经从一个单独的新发明演变成了广泛应用于各个航空设备的重要技术支持。
David Warren在一次空难中失去了父亲,从此开始关注航天事业。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商用飞机与彗星相撞坠毁,David着手调查此事,一个想法在他脑中闪现:如果有一种东西能够记录飞机失事前的最后时刻,那么一定能为事故原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953年,David制作出了第一个黑匣子模型,可以连续存储飞行仪表数据和长达四小时的语音记录。在接下来的几年里,David与团队成员Kenneth Fraser,Lane Sear和Boster博士一起开发黑匣子项目,并于1957年制造出第一个标准模型。很快,这个项目就受到了英国航空部长Robert Hardingham爵士的重视。英国航空部宣布,不久的将来,在飞机上安装黑匣子将成为强制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