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心理与思维

创造心理与思维

发布时间:2021-10-15 15:50:41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是什么

1.想象
2.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3.远距离想象力
4.与之相关的非智力因素

② 什么是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内、多侧面、多层次、容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其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智力结构的核心,是社会乃至个人都不可或缺的要素。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人类所创造的成果,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外化与物化。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③ 简述创造思维的含义和主要特征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科学的核心。我国从一九七九年重新提出创造性思维问题以来,特别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要建立思维科学体系的倡导下,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倍受重视,已成为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脑科学、人类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及特征为: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有机结合;创造性思维的突变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作用;选择与建构的统一;开创前所未有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矛盾思维;辐合性思维等,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是独特的创造性。创造性思维的品质特征为独立性、辩证性、超越性、多向性、综合性。

④ 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把创造思维分为哪几个阶段

华莱士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理论
1.准备阶段
这是提出课题、搜集各种版材料、进行思考的权过程,也就是有意识地努力的时期。
2。 酝酿阶段
在第一阶段中,经有意识的努力而得到的东西大都是勉勉强强、比常识稍胜一筹的东西,不能有大作用。
3.启发阶段
这一阶段又称顿悟期或灵感期。这种“顿悟”,并不是本人有意识地努力得来的。它的出现,大都是在疲倦极了、一度休息之后,或者是正当转而注意别的事情、完全忘神的时候。
4.检验阶段
并非所有的问题解决都会以这种突然的强烈的经验而告终,这种经验也可能是和问题的错误解决伴随产生。所以,这种灵感的成果还必须经历一个仔细琢磨、具体加工和验证的过程。

⑤ 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是哪位心理学家的

其实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聪明机敏其实是创造性思维的一部分体现,而且天生是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我们后天的引导和智力开发。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具有社会价值成果的思维。通常来说创造性思维是人创造力的核心成分,作为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存在。那么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又要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第一要点: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是我们对于新异事物产生好奇并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我们常说的求知欲便是好奇心的升华,是我们对获得知识的一种渴望。一般,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尤其是越小的学生对于事物知之甚少,求知欲就会越强烈。于此,老师不仅仅是要悉心地为学生答疑解惑,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更要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时常地面临疑难使得学生产生求知需要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的兴趣,强化他们的一些有益兴趣,不断地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区观察世界,获取知识。

第二要点:适时改变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们的学生现阶段还是面临着应试教育,大背景是无法去随意改变的,可是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如何地不以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比如说我们应当坚决地摒弃分数论教育评定方式,转换涂鸦式的教育为灵活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要让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时候去思考,去锻炼思考能力,不要一味地灌输。

第三要点:积极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进行指导。老师可以给学生充足的自我学习空间,让他们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不过呢让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策略,也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适当地教给学生一些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例如说运用类比推理、原型启发方法,探索新事物;利用你逆向求索,打破思维定式的束缚,让学生学会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尽量让学生摆脱思维盲区。

⑥ 心理学上创造性思维受哪些因素影响

(1)传统观念和固定观念。
传统观念是思维创新的重要障碍,它顽强地维护着它赖以存在的实践和社会基础,反对思维对现存事物进行超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就会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用老眼光、老套路、老办法去面对新问题。它使人的思维受原有的思维空间的限制,跳不出原有的框框,因而就无法实现对原有认识和现存世界的超越。因此传统观念是阻碍思维创新的重要因素,是思维创新的大敌。
除了传统观念之外,还有一种固定观念。它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实践领域和学科领域内形成的观念。在该实践领域、该学种范围内某种观念是适用的,但是超出这个范围,它们就可能变得不适用了。但是由于观念在思维中的惯性作用,人们总是习惯于用现有的观念去认识、评价面对的问题,而不管这个问题是否超出了现有实践和经验的范围。于是就产生了所谓固定观念。固定观念与传统观念的区别在于,传统观念是侧重于从时间角度,从历史性方面加以界定的,而固定观念则是侧重于从空间角度,从共时性方面加以说明的。与传统观念一样,固定观念也是思维创新的大敌。因为在经验范围以内解决那些常规性问题,是不需要思维有什么创新的。一旦思维超出了原有的实践和学科的范围而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那么只适用于原领域的固定观念只能起排斥新思想、扼杀新观念的作用。
(2)思维和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人们思考,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当人们思考问题时,或多或少就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一种思维惯性,这种思维惯性使人们在新问题面前仍然习惯地依据原有的思路进行思考。
思维定势与上面说的传统观念或固定观念不同。虽然观念也会形成定势,但这里所说的定势则更多地是来自以往思维过程形成的习惯。观念是对认识的内容的积淀,而定势则是对认识的形式、方法的积淀。思维定势本质上就是思维习惯。
思维定势和思维对于解决经验范围以内的常规性问题是有用的,它可以使我们的思维驾轻就熟,简捷、快速地对问题作出反应。但是它们对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则只能成为一种障碍。它使人们局限于某种固定的反应倾向,跳不出框框、打不开思路,从而限制了人们的创新思考。
在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那种唯上唯书的习惯。这种习惯使得人们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首先去想:书上是怎么说的?上级是怎么说的?企图在书上、在上级指示里找到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由于“书”与“上”,都是一种权威,政治上的或者学术上的权威,因此,唯上唯书的习惯也是一种盲目信从权威的习惯,是一种权威定势。

⑦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回留有充分选择答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与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

⑧ 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有什么区别呢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专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属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奇思妙想玩转发明课程,以科学的形式与方法,解密孩子的创造力基因,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为他们摘取人生第一件发明;为中考培养科技特长生,为留学移民增添专利加分强项,为高考各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挖掘创新潜质。

⑨ 创造心理学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英国的高尔顿来1870年发表的《遗传源的天才》一书是创造心理学的第一个科学文献。
创造心理学(psychology of creation),从心理学角度对人类创造活动的情绪和规律进行探索的理论。研究人在创造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思维科学、脑科学、创造工程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阅读全文

与创造心理与思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