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发明蓝光二极管凭什么获诺贝尔奖
蓝光LED是最晚被发明出来的,技术很复杂,所以获奖。
❷ 中国第一个半导体二极管是哪一年发明的
世界上第一个半导体二极管是在1947年发明的。
中国第一个半导体二极管是在1957年研制出来的 。
❸ LED是谁发明的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LED是美国工程师尼克·何伦亚克发明的,最早出现在美国。
尼克·何伦亚克(Nick Holonyak Jr ,1928年11月3日—),美国工程师,发明家。因其在1962年发明了第一种可见光发光二极管(LED),从而掀起了人类自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以来照明史的第二次革命。因此被称为“LED之父”。
在1955年时,美国无线电公司的Rubin Braunstein发现了砷化镓(GaAs)与及其他半导体合金的红外线放射作用,而196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的Nick Holonyak Jr则开发出可见光的LED。不过,LED真正的起飞是在1990年代日本日亚 (Nichia Chemical Instries Ltd.)的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 于1994年和1995年,在氮化镓(GaN)研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获得了蓝光LED,继蓝光LED技术突破后,白光LED正式启动了广泛的LED应用的时代。
(3)二极管的发明者扩展阅读:
中村修二 于1993年在日本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职期间,基于GaN开发了高亮度蓝色LED,从而广为人知。当时,开发一种蓝色LED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间只有红色和绿色LED。白光LED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形成,第一种是利用“蓝光技术”与荧光粉配合形成白光;第二种是多种单色光混合方法。
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发明“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继蓝光LED技术突破后,白光LED正式启动了广泛的LED应用的时代。
❹ LED发光二极管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你是学光电子专业 的吗?
在发光材料方面,最早的LED(1962年问世)使用的是Ge(锗)二极管。这内种早期的发光二极管光效低(约每容瓦0.1流明),光通量小,发光颜色单调(只有红色)。随后研发了GaAsP(磷砷化镓)二极管,光效有所提高。1968年,LED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氮掺杂工艺使GaAsP二极管的效率达到了每瓦1流明,并且能够发出红光、橙光和黄色光。1971年,业界又推出了具有相同效率的GaP(磷化镓)绿色LED。80年代早期,又开发出了AlGaAs(砷镓化铝)LED,它能以每瓦10流明的发光效率发出红光。
❺ 晶体二极管是谁发明的
继真空管以后,1948年沃尔特•豪泽•布喇顿、约翰•布拉顿和威廉•肖克莱又发明了晶体管。
❻ 谁发明了二极管
1904年弗莱明在真空中加热的电丝(灯丝)前加了一块板极,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电子管.他把这内种装有两个极的电容子管称为二极管.利用新发明的电子管,可以给电流整流,使电话受话器或其它记录装置工作起来.如今,打开一架普通的电子管收音机,我们很容易看到灯丝烧得红红的电子管.它是电子设备工作的心脏,是电子工业发展的起点
❼ 三极管、二极管是谁发明的
弗莱明(1849~1945) Fleming John Ambrose 英国物理学家。1849年11月29日生于兰开斯特,年4 月18日卒于希德默斯。毕业于伦敦大学和皇家化学院 ,1870年获理学士学位。1877年入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在J.C.麦克斯韦指导下研究电学和高等数学。1881年任诺丁汉大学学院物理学和数学教授。1882~1898年先后任伦敦电灯等工业企业的工程师和顾问。1885~1926年任大学学院电气工程教授。1899~1926年任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科学顾问。1930年后任电视学会会长。弗莱明在变压器设计、白炽灯、光度学、电气测量、低温下材料性能的研究等方面均有贡献。弗莱明一生共发表论文100 多篇。1904年根据爱迪生效应制成检波二极管,取代了原来用于无线电报机中的金属粉末检波器。这是最早出现的真空电子管。弗莱明曾多次获得荣誉奖章。1929年因科学成就获爵士称号。 德福雷斯特(De Forest Lee) 美国发明家。1873年8月26日生于衣阿华州康斯尔布拉夫斯;1961年6月30日卒于加利福尼亚州好莱坞。 德福雷斯特是亚拉巴马州长大的,他的父亲是该州一所黑人学校的校长。1896年,德福雷斯特毕业于耶鲁大学。由于服役参加美西战争而耽搁之后,于1899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当他还在上学时,他开始对马可尼正在开创的无线电报这一新的领域感到兴趣。他的博士论文可能是美国第一篇涉及无线电波的文章。 1901年,他研究出加速无线电信号传送的方法;1904年,他的方法第一次应用于新闻报道(有关日俄战争的)。 然而,他的最伟大发明(在他寿终之前,他有三百项明专利权)要算三级管了。爱迪生最先宣布发现了爱迪生效应,后经J.弗莱明研究,于1904年转化为二极整流电子管。1906年,德福雷斯特又加进一个极,即栅极,从而使该元件成为三极管(三个电极),而不是二极管了。 电子流从灯丝流向屏极的速度是明显地随着栅极上的电荷量不同而不同的。栅术上一个变化的但又是很弱的电压,就会在灯丝-屏极组合上转化成一个变化相同的但要强得多的电子流动。弗莱明的元件通过德福斯特成了放大元件,也可以用于整流。 三级管是众所周知的真空管的基础,由于它能在不失真情况下放大微弱信号,所以使收音机和多种多样的电气设备成为现实。1910年,德福雷斯特采用了费森登的声音播送系统,用其三级管播放了安丽科·凯鲁索的歌声。1916年,他建立了一个广播电台,广播新闻。 最后,德福雷斯特把他的真空三级管(或者,他把它叫做电子三级管)以三十九万美元出售给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廉价出售),但在他的研制初期,他的日子是艰难竭蹶的。有一个时候,他为了给此项发明筹措多一些的现金,使用了欺骗人的邮件,从而被捕入狱。象许多发明家一样,他不是一个很成功的生意人。他常常忙于诉讼,他的钱财是左手进右手出的。 然而,掌握着九百亿美元电子工业的德福雷斯特三极管保持了整整一代的发明地位,直到肖克利晶体管的问世,才使它相形失色。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德福雷斯特研制出了“辉光灯”,它能把不规则的声波转化为同样不规则的电流,这种不规则的电流反过来引起同样不规则的灯丝亮度。不规则的灯丝亮度可以和活动影片一道加以照相,然后,再把不同亮度的声轨转化为声音。1923年,德福雷斯特用他的第一部有声活动影片作了示范表现,接着,不到五年,“有声电影”开始盛行起来了。 德福富斯特因为发明了三极管,所以有的时候也被称为无线电之父,他也曾用这个题目写了一篇自传。
❽ 电子管发明人是谁
FJHUFHAGFTYRFGEYRGYKGR RYERT4
❾ 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是谁发明的
弗莱明。
1883年,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正在为寻找电灯泡最佳灯丝材料,曾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他在真空电灯泡内部碳丝附近安装了一小截铜丝,希望铜丝能阻止碳丝蒸发。但是他失败了,他无意中发现,没有连接在电路里的铜丝,却因接收到碳丝发射的热电子产生了微弱的电流。当时爱迪生正潜心研究城市电力系统,没重视这个现象。但他为这一发现申请了专利,并命名为“爱迪生效应”。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二极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了,这使爱迪生效应具有了实用价值。弗莱明也为此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
(9)二极管的发明者扩展阅读:
电子管的分类:
1、按外形分类
电子管按其外形及外壳材料可分为瓶形玻璃管(ST管)、“橡实”管、筒形玻璃管(GT管)、大型玻璃管(G式管)、金属瓷管、小型管(也称花生管或指形管、MT管)、塔形管(灯塔管)、超小型管(铅笔形管)等多种。
2、按内部结构分类
电子管按其内部结构可分为单二极管、二极管、双二极三极管、双二极管极管、单三极管、功率五极管、束射四极管、束射五极管、双一极管、二极——五极复合管、又束射四极管、三极-五极复合管、三极-六极复合管、三极-七极复合管、束射功率各处室等多种类型。
3、按阴极的加热方式分类
电子管按阴极的加热方式可分为直热式阴极电子管(电流直接通过阴极使其达到热电子发射状态)和旁热式阴极电子管(通过阴极旁的灯丝加热阴极)。
❿ PN结和发光二极管是谁发明的
当然是科学家了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