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钢丝锯能锯直径多少的原木
理论上只要是要锯的木材不超过钢丝的长度就能锯,但钢丝锯又叫“拉花锯”,就是专为了在薄板上锯出各种图案.花款而发明,另作它用肯定就不好使!
㈡ 马钧发明了什么不属于天下之名巧
不属于天下之名巧马钧发明的是锯子。
过去的史书和传说都以为是鲁班(战国初年的发明家)发明了锯子,但是,考古发现:早在夏朝(公元前2205—前1766,据柏杨说断代)聪明的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锯子,和古埃及人同时。说鲁班发明锯子实在是太晚了。
锯子是用来把木料或者其他需要加工的物品锯断或锯割开的工具。由不规则排列的锯齿构成的锯条和锯身组成。
广义来说,泛指一种利用单列排列的多个有巨大压强的接触点反复运动来分离物品的工具。(区别于刀具和锉子)常见的形式包括木工锯,盘式电锯,带式电锯,钢丝锯等。
(2)钢丝锯发明扩展阅读:
马钧最突出的表现有还原指南车;改进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发明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制作出一种轮转式发石机,能连续发射石块,远至数百步;把木制原动轮装于木偶下面,叫做“水转百戏图”。此后,马钧还改制了诸葛连弩,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马钧对中国的贡献,虽然没有被封建贵族所重视,但他的发明创造却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一千多年来,他的功绩和美名一直被劳动人民所传颂。
㈢ 有没有一种电动刻刀能够镂空硬纸的
有待发明!
重点是要考虑如何“固定”纸?
钢丝锯的话,请回答如何开孔?
花纹很小的话也每次手工开孔来穿钢丝吗?不累死人啊?
㈣ 1种小发明(初2)
削铅笔的时候,铅笔屑往往掉在桌子和地板上,很不卫生。有位小朋友发明了一种铅笔屑盒,既卫生又管用,做起来也不难。
材料:
砂纸、火柴盒、和火柴盒同样大小的小木块。
工具:
铅笔、胶水、小锯子(或钢丝锯)。
制作方法
1.在小木块的侧面画一条对角线(见图1),按线把木块锯成两个三角块。
2.把三角块磨光,在它的斜面上贴上一张和它同样大的砂纸(见图2)。
3.把三角块放进火柴盒里,用胶水粘牢(见图3)。
4.削铅笔时,把火柴盒空的一头推出,可盛放铅笔屑;接着,把另一头推出,可在砂纸上磨尖铅笔芯(见图4)。
如果在火柴盒外面糊一层牛皮纸,再贴上一张纪念邮票,那就更美观耐用了(见图5)。
转载自青少年科技之家:
http://llfxw.cn/article/sort042/sort050/info-1919.html
㈤ 木工工具及其用法
木工基本工具及其使用
木工工具一般都有较锋利的刃口,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好各种工具的正确使用姿势和方法,例如锯割、刨削、斧劈时,都要注意身体的位置和手、脚的姿势正确。在操作木工机械时,尤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木工刀具需要经常修磨,尤其是刨刀、凿刀,要随时磨得锋利,才能在使用时既省力,又保证质量,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过理。木工用的锯也要经常修整,要用锉刀将锯齿锉锋利,还要修整“锯路”。锯路是锯齿向锯条左右两侧有规律地倾斜而形成的。
使用完毕应将工具整理、收拾好。长期不使用时,应在工具的刃口上油,以防锈蚀。
一、量具及其使用
1、钢卷尺
用于下料和度量部件,携带方便,使用灵活。常选用2m或3m的规格。
2、钢直尺
一般用不锈钢制作,精度高而且耐磨损。用于榫线、起线、槽线等方面的划线。常选用150—500mm的
3、角尺
木工用的角尺为90°直角,古时人们把角尺(或叫方尺)和圆规称作规矩。俗语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圆规。圆的规范,轨迹靠的是圆规;矩,矩形。矩形的方正靠的是角尺。有圆规和角尺可以完善方形与圆形的家具造型。
角尺可用于下料划线时的垂直划线;用于结构榫眼、榫肩的平行划线;用于制作产品角度衡量的是否正确与垂直,还用于加工面板是否平整等等。
角尺有木制的、有钢制的、有铝制的。角尺是木工划线的主要工具,其规格是以尺柄与尺翼的长短比例而确定的。
如:小角尺200:300mm;中角尺250:410mm;大角尺400:630mm。
角尺的直角精度一定要保护好,不得乱扔或丢放,更不能随意拿角尺敲打物件,造成尺柄和尺翼结合处松动,使角尺的垂直度发生变化不能使用。
4、三角尺:用于划45°角。
5、活动角尺:用于划任意度角。
6、墨斗
墨斗的原理是由墨线绕在活动的轮子上墨线经过墨斗轮子缠绕后,端头的线拴在一个定针上。使用时,拉住定针,在活动轮的转动下,抽出的墨线经过墨斗沾墨,拉直墨线在木材上弹出需要加工的线。
墨斗多用于木材下料,从事家具制作的木工墨斗可做的较小些,从事建筑木结构制作木工可做的大些。一方面可以用墨斗作圆木锯材的弹线,或调直木板边棱的弹线,还可以用于选材拼板的打号弹线等其他方面。如木板打号或弹线中,墨斗有时还用作吊垂线,衡量放线是否垂直与平整。
墨斗弹线的方法:左手拿墨斗,用少量的清水把线轮浇湿,用墨汁把墨盒内的棉花染黑。使用时左手拇指按铅笔压住墨盒中的棉花团,拇指掌还要靠住线轮或是放开线轮来控制轮子的转动或是停止。右手先把墨斗的定针固定在木料的一端点。这时左手放松轮子拉出沾墨的细线,拉紧靠在木料的面上,右手在中间捏墨线向上垂直于木面提起,即时一丢,便可弹出明显而笔直的墨线。
墨斗使用中,弹线一定要注意,右手在中间捏墨线提起弹线,保证垂直,不能忽左忽右,避免弹出的墨线不直,形成弯线或是弧线的形式,造成下料的板材出现弯度。
7、划子
划子是配合墨斗用于压墨拉线和划线的工具。取材于水牛角,锯削成刻刀样形状。把划线部分的薄刃在磨石上磨薄磨光即可使用。
好的水牛角划子蘸墨均匀,划线清晰。只要使用方法正确,立正划子划线,划子划的线误差比铅笔划线要小得多。只是后来人们逐渐使用铅笔,也有的用竹片制作划子,但误差较大,效果不是太好。
8、划线要领
下料划线有传承的工艺规范,又是“三分划线七分做”的部分内容。选择材料;搭配材料和加工余量等方面可由下料划线得到正确体现。
划线是家具制作的前提或是基础条件。下料划线是家具形状、结构和材料运用设计的第一前提。因为,下料划线是保证制作家具的形状,首先决定用什么材料,材料的好劣、大小、质量是否能够满足家具制作要求,怎么制作和制作什么的大问题。下料划线要整体设计构思。
划线工艺是木工行内的规范,作为一种技术语言,是通用的。是一人划线,多人锯割、刨削、凿刻、锯卯、组装制作的交流语言,是传统工艺最早的一种制作的生产流动线。
划线与选材下料相联系,与各种加工制作的工序相联系,和家具式样的艺术美相联系。所以,划线是家具制作特别重要的前提和保证。民间工艺中又有人把家具划线称作:“量体裁衣,省工省料”。按照制作的要求,家具样式好,结构牢,还要省工省料,意指衡量设计家具的“体”,裁制木材的“衣”,达到合理用料。
(1)划线应了解木工的量具和划线工具,结合木结构的划线工艺夯实划线的基础和达到必须的要求。
(2)划线的准确度,主要靠量具的正确运用。一是划线的工具,如尺子的规范,角尺和斜尺的角度正确。二是用笔的误差。即铅笔误差一般在0.25—0.3mm左右,传统技法一般讲究用前面下料划线中讲的划子。现在有的用划线刀,划线刀在一些角度结合时划线还是较为准确的。
划线的准确度,还要靠划线的规范。正确的线形是工艺的前提,按线形加工的准确度,常常有工艺的规范要求。如刨料、锯料粗加工时,多为留线;锯料粗加工时可锯线或留线。又如刨料、凿榫眼和锯料细加工时,要根据结合部位的大小尺度讲究吃线和留线。
(3)正确运用吃线和留线的方法,是加工时去掉线合适还是留下线合适,这就是一线之差。一线之差可以保证家具结构的牢实,一线之差又可以造成家具结构的松动,质量不能保证。工匠在锯刨凿的加工中,运用吃线和留线的一线之差,来保证加工质量的准确度。
二、手工锯及其锯割
手工锯的锯割工艺,是传统家具的制作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锯齿与锯路
锯,可以把木材锯割成各种形状,或达到木构件需要的尺寸。锯割的目的就是把木材纵向锯开或者横向截断。锯子进行锯割时,就是锯条在直线形式或在曲线形式的轻压和推进的运动中,对木材进行快速切割的一个工作过程。锯子在这个过程中切削木材,由于锯条的锯齿不断的发生作用,木材对锯齿也产生较大的磨擦或挤压力。由此,锯条必须具备抵抗挤压力强度,具备有一定的可塑性和耐热性,使锯条的齿刃不会变钝。
选择锯条时,既要选择锯条刚性好的,又要选择锯条韧性好的,达到锯条容易进行锉磨,又耐使用。一般,手工锯条是常用碳素工具钢制成的,其刚性和热处理都比较好;机械圆锯片选用的是合金工具钢制成的,能符合圆锯片工作的特性;带锯条选用的是铬钨锰合金钢制成的,其刚性和硬度比较适中。所以,选择锯条还需要在实践中真正认识锯条的优劣状况。
木工工匠们在制作的实践中,伴随着家具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制作工艺的改进和发展,发明了众多的适应加工需要的锯割工具,有的已经淘汰,有的继续使用。但从现阶段传统工匠制作的工艺特点来看,一是传统工艺生产状态还需要手工工具;二是机械化生产的刃磨、修理和维护技术,都和手工工具的维护技术原理相联系相发展。因此,了解众多锯的传统种类,熟悉手工锯的性能,并且善于正确使用,有益于提高传统工艺的制作水平。
木工用锯的核心是锯齿,不同锯割目的的锯子,其齿形和锯路的设计也各不相同。齿刃形状与锯齿的角度有关,一般情况下,顺锯齿形稍微倾斜,约在90°—95°之间,截锯和弯锯则在80°—85°之间。使用时,锯齿角度和锯条齿根线所形成的角度越大,锯割力越弱,锯末易排出,反之,角度越小,锯割力越强,锯末不易排出。木料材质的软硬及燥湿程度也决定着锯齿角度,如硬质或干燥的木料在锯割时,锯齿的角度要小一些,而软质或潮湿的木料锯割时,锯齿角度尽量大一些。新制作的锯子或使用刃钝后的锯子,都要用锉刀进行锉齿。锉齿时,应注意齿形的齿背不高于齿刃,齿喉角刃部平直不凸出,齿距远近一致,齿室大小统一,齿喉角应稍作弯曲,齿尖锋利光亮。锯子由于锯割目的的不同还要对锯齿进行不同形式的分岔处理,从而形成齿刃左右分开呈或宽或窄的“锯路”。锯路多用特制的“拨料器”辅助完成,拨锯齿时,要注意锯路均匀,大小角度一致,锯路平直,无凸出、凹进或扭曲齿存在,否则在使用时会出现锯子跳动或“跑路走线”的现象而影响正常的锯割。锯路大,宜锯割软质或潮湿木材,而锯路小则适于锯割硬质或干燥木材。
(二)传统手工锯的种类
1、框锯。又名架锯,是由工字形木框架、绞绳与绞片、锯条等组成。锯条两端用旋钮固定在框架上,并可用它调整锯条的角度。绞绳绞紧后,锯条被绷紧,即可使用。框锯按锯条长度及齿距不同可分为粗、中、细三种。粗锯锯条长650—750mm,齿距4—5mm,粗锯主要用于锯割较厚的木料;中锯锯条长550—650mm,齿距3—4mm,中锯主要用于锯割薄木料或开榫头;细锯锯条长450—500mm,齿距2—3mm,细锯主要用于锯割较细的的木材和开榫拉肩。
2、刀锯。刀锯主要由锯刃和锯把两部分组成,可分为单面、双面、夹背刀锯等。单面刀锯锯长350mm,一边有齿刃,根据齿刃功能不同,可分纵割和横割两种;双面刀锯锯长300mm,两边有齿刃,两边的齿刃一般是一边为纵割锯,另一边为横割锯。夹背刀锯锯板长250—300mm,夹背刀锯的锯背上用钢条夹直,锯齿较细,有纵割和横割锯之分。
3、槽锯。槽锯由手把和锯条组成,锯条约长200mm。槽锯主要用于在木料上开槽。
4、板锯。又称手锯。由手把和锯条组成,锯条长约250—750mm,齿距3—4mm,板锯主要用于较宽木板的锯割。
5狭手锯。锯条窄而长,前端呈尖形,长度约300—400mm。 狭手锯主要用于锯割狭小的孔槽。
6、曲线锯。又名绕锯,它的构造与框锯相同,但锯条较窄(10mm左右),主要是用来锯割圆弧、曲线等部分。
7、钢丝锯。又名弓锯,它是用竹片弯成弓形,两端绷装钢丝而成,钢丝上剁出锯齿形的飞棱,利用飞棱的锐刃来锯割。钢丝长约200—600mm,锯弓长800—900mm。钢丝锯主要用于锯割复杂的曲线和开孔。
(三)框锯的使用
在使用框锯前,先用旋钮将锯条角度调整好,并用绞片将绞绳绞紧使锯条平直。框锯的使用方法有纵割和横割两种。
1、纵割法
锯割时,将木料放在板凳上,右脚踏住木料,并与锯割线成直角,左脚站直,与锯割线成60°角,右手与右膝盖成垂直,人身与锯割线约成45°角为适宜,上身微俯略为活动,但不要左仰右扑。锯割时,右手持锯,左手大拇指靠着锯片以定位,右手持锯轻轻拉推几下(先拉后推),开出锯路,左手即离开锯边,当锯齿切入木料5mm左右时,左手帮助右手提送框锯。提锯时要轻,并可稍微抬高锯手,送锯时要重,手腕、肘肩与身腰同时用力,有节奏地进行。这样才能使锯条沿着锯割线前进。否则,纵割后的木材边缘会弯曲不直,或者锯口断面上下不一。
2、横割法
锯割时,将木料放在板凳上,人站在木料的左后方,左手按住木料,右手持锯,左脚踏住木料,拉锯方法与纵割法相同。
使用框锯锯割时,锯条的下端应向前倾斜。纵锯锯条上端向后倾斜约75°—90°角(与木料面夹角),横锯锯条向后倾斜约30°—45°角。时时要注意使锯条沿着线前进,不可偏移。锯口要直,勿使锯条左右摇摆而产生偏斜现象。木料快被锯断时,应将左手扶稳断料,锯割速度放慢,一直把木料全部锯断,切勿留下一点,任其折断或用手去扳断,这样容易损坏锯条,木料也会沿着木纹撕裂,影响质量。
(四)锯的选用与使用注意事项
宽厚木板常用大锯;窄薄木料常用小锯;横截下料常用粗锯;榫头榫肩常用细锯;硬木和湿木要用料路大的锯子,软木和干燥的木材要用料路小的锯子。
使用时,必须要注意各类锯的安全操作方法:
1、框锯在使用前先用旋钮把锯条角度调整好,习惯上应与木架的平面成45°,用铰片将绷绳绞紧,使锯条绷直拉紧;开锯路时,右手紧握锯把,左手按在起始处,轻轻推拉几下。用力不要过大;锯割时不要左右歪扭,送锯时要重,提锯时要轻,推拉的节奏要均匀;快割锯完时应将被锯下的部分用手拿稳。用后要放松锯条,并挂在牢固的位置上。
2、使用横锯时,两只手的用力要均衡,防止向用力大的一侧跑锯;纠正偏口时,应缓慢纠偏,防止卡锯条或将锯条折断。
3、使用钢丝锯时,用力不可太猛,拉锯速度不可太快,以免将钢丝绷断。拉锯时,作业者的头部不许位于弓架上端,以免钢丝折断时弹伤面部。
4、应随时检查锯条的锋利程度和锯架、锯把柄的牢固程度;对锯齿变钝、斜度不均的锯条要及时修理,对绳索、螺母、旋钮、把柄及木架的损坏也应及时修整、恢复后才可继续使用。
三、传统木工刨及其使用
家具制作的合缝,各种线形制作的大气和规矩与否,都表现在木工刨子的制作和正确使用方面。手工刨种类多,作用于木料的粗刨、细刨、净料、净光、起线、刨槽、刨圆等方面的制作工艺。
(一)手工刨的组成
手工刨是传统古家具制作的一种常用工具,由刨刃和刨床两部分构成。刨刃是金属锻制而成的,刨床是木制的。
手工刨刨削的过程,就是刨刃在刨床的向前运动中不断地切削木材的过程。把木材表面刨光或加工方正叫刨料。木料画线、凿榫、锯榫后再进行刨削叫净料。家具结构组合后,全面刨削平整叫净光。
刨刃在不断地切削木料的过程中,木料产生较大的摩擦会反作用于刨刃切削的刃口部,这使刨刃口发热变钝。如果木质越硬,刨刃口的变钝越快。如果木料表面的杂物多,也能使刨刃口的锋利变钝。所以选择刨刃,要挑选刚性好和热处理好的刃片。事实上,刨刃锻造时,刃身是用普通碳素钢(含铁量大),刃部锻制薄薄的一层工具钢淬火粘合,经过机械磨平裁齐,再经热处理后刃部就会软硬适中,即可使用。如果热处理后淬火太硬,刨刃刚性硬,而且不易磨砺,遇到硬物容易破损崩口。热处理后淬火太软,刨刃软容易卷口,而且不能耐久使用,刃口很快会变钝。所以,刨刃的优劣最好以磨砺刨刃后观察。好的刨刃,刃口锻制成薄薄的贴钢,出现的是薄匀发亮的现象,刃身的底铁是发暗灰色,刃身和刃口淬火的粘合显得很是坚实。注意的是:劣质刃口的底铁和刃口钢—个样子的发暗颜色,或是全部发亮,这两种情况的刨刃都不易磨砺。
(二)手工刨的种类
手工刨包括常用刨和专用刨。常用刨分为中粗刨、细长刨、细短刨等。专用刨是为制作特殊工艺要求所使用的刨子,专用刨包括轴刨、线刨等。轴刨又包括铁柄刨、圆底轴刨、双重轴刨、内圆刨、外圆刨等。线刨又包括拆口刨、槽刨、凹线刨、圆线刨、单线刨等多种。
1、中长刨:用于一般加工,粗加工表面,工艺要求一般的工件。
2、细长刨:用于精细加工,拼缝及工艺要求高的面板净光。
3、粗短刨:常用于刨削木材粗糙的表面。
4、细短刨:常用于刨削工艺要求较高的木材表面
(三)手工刨的使用
1、刨刃的调整
安装刨刃时,先将刨刃与盖铁配合好,控制好两者刃口间距离,然后将它插入刨身中。刃口接近刨底,加上楔木,稍往下压,左手捏在刨底的左侧棱角中,大拇指质量捏住楔木、盖铁和刨刃,用锤校正刃口,使刃口露出刨屑槽。刃口露出多少是与刨削量成正比的,粗刨多一些,细刨少一些。检查刨刃的露出量,可用左手拿起刨来,底面向上,用单眼向后看去,就可以察觉。如果露出部分不适当,可以轻敲刨刃上端。如果露出太多,需要回进一些,就轻敲刨身尾部。如果刃口一角突出,只须轻敲刨刃同角的上端侧面即可。
2、推刨要点
推刨时,左右手的食指伸出向前压住刨身,拇指压住刨刃的后部,其余各指及手掌紧捏手柄。刨身要放平,两手用力均匀。向前推刨时,两手大拇指需加大力量,两个食指略加压力,推至前端时,压力逐渐减小,至不用压力为止。退回时用手将刨身后部略微提起,以免刃口在木料面上拖磨,容易迟钝。刨长料时,应该是左脚在前,然后右脚跟上。
在刨长料前,要先看一下所刨的面是里材还是外材,一般情况里材较外材洁净,纹理清楚。如果是里材,应顺着树根到树梢的方向刨削,外材则应顺着树梢到树根的方向刨削。这样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刨削比较省力。否则,容易“呛槎”,既粗糙不平,又非常费力。
下刨时,刨底应该紧贴在木料表面上,开始不要把刨头翘起,刨到端头时,不要使刨头低下(俗称磕头)。否则,刨出来的木料表面,其中间部分就会凸出不平,这是初学者的通病,必须注意纠正。
3、刨的修理
(1)刨刃的研磨:刨刃用久了,尤其是刨削硬质木料和有节疤的木料以后,很容易变钝或者缺口,因此需要研磨。
研磨刨刃时,用右手紧捏刨刃上端,左手的食指和中指紧压刨刃,使刨刃斜面与磨石密贴,在磨石中前后推动。磨时要勤浇水,及时冲去磨石上的泥浆;也不要总在一处磨,以保持磨石平整。刨刃与磨石间的夹角不要变动,以保证刨刃斜面平正。磨好后的刃锋,看起来是一条极细微的黑线(不应该是白线),刃口处发乌青色。刨刃斜面磨好后,将刨刃的两角在磨石上略磨几下,再将刨刃翻过来,平放在磨石上推磨二、三下,以便磨去刃部的卷口。
对于缺陷较多的刨刃,可先用粗磨石磨,后在细磨石上磨。一般的刨刃,仅用细磨石或中细磨石研磨即可。
(2)刨的维护:敲刨身时要敲尾部,不能乱敲,打楔木也不能打得太紧,以免损坏刨身。刨子用完以后,应将底面朝上,不要乱丢。如果长期不用,应将刨刃退出。在使用时不能用手指去摸刃口或随便去试其锋利与否。要经常检查刨身是否平直,底面是否光滑,如果有问题,要及时修理。
四、木锉刀及其使用
合理选用锉刀,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锉刀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粗齿木锉刀:粗锉刀的齿距大,齿深,不易堵塞,适宜于粗加工(即加工余量大、精度等级和表面质量要求低)及较松软木料的锉削,以提高效率;细齿木锉刀:适宜对材质较硬的材料进行加工,在细加工时也常选用,以保证加工件的准确度。
锉刀锉削方向应与木纹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由于锉刀的齿是向前排列的,即向前推锉时处于锉削(工作)状态,回锉时处于不锉削(非工作)状态,所以推锉时用力向下压,以完成锉削,但要避免上下摇晃,回锉时不用力,以免齿磨钝。
正确握持锉刀有助于提高锉削质量,木锉刀的握法: 右手心抵着锉刀木柄的端头,大拇指放在锉刀木柄的上面,其余四指弯在木柄的下面,配合大拇指捏住锉刀木柄,左手则根据锉刀的大小和用力的轻重,可有多种姿势。
使用注意事项:
木锉刀不能用来锉金属材料,不能作橇棒或敲击工件;放置木锉刀时,不要使其露出工作台面,以防锉刀跌落伤脚;也不能把锉刀与锉刀叠放或锉刀与量具叠放。
五、手工凿及其使用
手工凿是传统木工工艺中木结构结合的主要工具,用于凿眼、挖空、剔槽、铲削的制作方面。
(一)凿的种类
凿一般有以下几种:
1、平凿:又称板凿,凿刃平整,用来凿方孔。规格有多种。
2、圆凿:有内圆凿和外圆凿两种,凿刃呈圆弧形,用来凿圆孔或圆弧形状,规格有多种。
3、斜刃凿:凿刃是倾斜的,用来倒棱或剔槽。
凿裤,是装凿柄的孔,要选锻造扎实整齐光滑无裂纹的。这样可以保证凿子的使用寿命。刃身部分要选齐整厚实的,刚性好和热处理好的,和刨刃的要求一个样。凿囿的铁圈要圆滑,略窄不易太宽,凿柄也需圆润光滑。
新购置的凿子,需要安装凿柄和凿囿。凿柄用硬木制成,一般长度为130mm,其粗细比凿裤略粗或是相同即可。
安装时,把长150mm的方形木料,先对着凿裤的孔,用斧砍削出斜度,用铁柄刨刨圆修理光滑,严实地和底部顶实装入。反转另一端,按着凿囿的铁圈,砍削或是用铁柄刨修理圆滑,注意要略带一定的斜度装上凿囿,松紧合适。凿囿必须紧紧套好,套好后长出的木材端头,可用手工锯锯割齐平,然后用锤子击打铆紧。
凿囿,传统工艺中早时使用的是牛筋或是麻绳缠圈制作的。后来以铁匠煅打的铁圈作为凿囿使用,现在,可用一般为φ20mm左右的铁管,用钢锯锯出4mm厚的圆圈,再用钢锉锉磨齐整光滑,然后套在凿柄上使用。
(二)凿的使用
打眼(又称凿孔、凿眼)前应先划好眼的墨线,木料放在垫木或工作凳上,打眼的面向上,人可坐在木料上面,如果木料短小,可以用脚踏牢。打眼时,左手紧握凿柄,将凿刃放在靠近身边的横线附近(约离横线3—5mm),凿刃斜面向外。凿要拿垂直,用斧或锤着力地敲击凿顶,使凿刃垂直进入木料内,这时木料纤维被切断,再拔出凿子,把凿子移前一些斜向打一下,将木屑从孔中剔出。以后就如此反复打凿及剔出木屑,当凿到另一条线附近时,要把凿子反转过来,凿子垂直打下,剔出木屑。当孔深凿到木料厚度一半时,再修凿前后壁,但两根横线应留在木料上不要凿去。打全眼时(凿透孔),应先凿背面,到一半深,将木料翻身,从正面打凿,这样眼的四周不会产生撕裂现象。
(三)凿的修理
凿子的磨砺和刨刃的磨砺方法基本——致,但因凿子的凿柄长,磨刃时要特别注意平行往复前后推拉,用力均匀,姿势正确。千万不能一上一下,使刃面形成弧形。磨好的刃,刃部锋利,刃背平直,刃面齐整明亮,不得有凸棱和凸圆出现的状况。
六、锤子及其使用
木工通常使用羊角锤作敲击工具,羊角锤又可用来拔钉。通常用钉冲将钉子冲入木料中。
七、木砂纸及其使用
砂纸。可分纸干砂纸、水砂纸和砂布等。干砂纸用于磨光木件,水砂纸用地沾水打磨物件, 砂布多用于打磨金属件,也可用于木结构。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砂纸目数是有工艺要求的。
为了得到光洁平整的加工面,可将砂纸包在平整的木块(或其他平面)上,并顺着纹路进行砂磨,用力要均匀先重后轻,并选择合适的砂纸进行打磨。通常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当砂纸受潮变软时,可在火上烤一下再用。
㈥ 钥匙断在锁心里怎么取出来
1、可以在还没有弄断的时候,都要做好准备,准备好一套开门的工具,以备不时之需。这些工具是必备的:镊子一个(带有尖头的,那种直直的),钳子一个,或细钢丝一截。
(6)钢丝锯发明扩展阅读:
首先,需要找一个镊子,镊子的尖头很容易就可以接触到锁里面的钥匙,然后用力夹住钥匙缓慢往外拖,虽然这样操作难度较大,但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便能将钥匙稍微拖出来一点。
等钥匙稍微露一点头,便可以使用钳子把钥匙拉出来。
还可以将铁丝弯成一定的角度伸进锁内,慢慢地找准钥匙齿花的位置,耐心把钥匙拖出来,这种做法最为简单,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一些构造比较简单的钥匙。
㈦ 钢丝锯是谁发明的
考古发现:早在夏朝(公元前2205—前1766,据柏杨说断代)聪明的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锯子,和古埃及人同时。
古代埃及人大概早在公元前4000年时,就一种锋利的薄金属锯子就是生活必需。
罗马人还研制了一种“框锯”,一个长的金属刀身插在一个3面有框的木制。这类锯子一般用于粗加工。框锯可做成挺大的,常常是由两个人操作,木料的两边各站一个人。
㈧ 亚克力的原材料及其工艺
亚克力制品凭借不错的性价比优势以及相对其他材料的产品而言更为坚固耐用的性质而在实际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地方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那么关于它的具体制作方法和工艺,相必大家对此的了解还不是很多吧。那么今天为大家普及的知识就是九个关于亚克力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对于这方面的文字图片信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入手分析参考。
一、亚克力制作工艺
1.做法是将直尺放在欲切割的板材上,划折:这是亚克力的一种直线截料方法。尺的边缘与切割线重合,固定好直尺。用钩刀沿着尺的边缘拖划,就会在板材欲切割处划出细槽,当细槽深度约有一半厚度时,就可以折了折的时候要移动板材使钩划出的细槽与桌子边缘重合,一只手按着在桌内的板材,另一只手拿着在桌外的板材,手掌使劲快速下压。亚克力就会从钩划的位置整齐的地折断。
2.切割的路线可直可曲。有专用的振动锯,锯:用锯切割资料或成型。微型锯,也可以用钢锯、钢丝锯。用锯加工亚克力,应尽使锯末掉下来,因为锯末会在摩擦发热的锯片上熔化粘在锯齿上,使锯齿失去作用,可拉慢些,防止锯片过热粘住锯末或者用毛刷扫去锯末。由于锯出材料边缘是粗糙的还必须用锉、砂纸打磨平整。截断管材和棒材常用据。
3.有下列三种情况需要锉:1锯过的资料边缘。2做成的粗胚略微偏大但又方便用锯割,锉:锉是用锉刀锉。用锉刀锉使其与所要求的尺寸相符。3去掉犀利的棱角,使其圆滑,手感好。
4.有没有专用振动锯,热割:如果切割的路线弯曲复杂。可用热割锯切割,但要注意用热割锯割过的亚克力边缘增厚且不平整,所以热割成型只能是粗胚,应该在废品规范线之外热割,给细加工留有余地,否则经过细加工进去后比要求的尺寸偏小。
5.将材料要折的部位放在热弯器上烤软,.热弯:如果要想把板材折弯成某个角度。例如要折弯成直角。必需用热弯器。然后放在桌子边缘折弯,待冷却后角度就固定了.
6.用车床削就能保证横截面与轴线垂直,切削:亚克力也可以像铜、铝等金属那样用车床切割。例如要求比较精确的截取一段有机玻璃或有机玻璃管。且尺寸较准确。又例如用棒材加工成小皮带轮、圆锥形、圆台形等工件都用车床。必需注意的过程中要随时将切割出来的碎屑用毛刷刷去,以免他刀具与资料之间摩擦粘在刀具上,影响加工的速度和质量。
7.包裹了钻头,钻:亚克力上钻孔要比在金属和木质资料上钻孔麻烦。
主要在于如下两方面:1、钻头与亚克力摩擦产生的热使钻屑熔化粘在钻头上。钻不出好的孔。2、孔将要钻通时,钻头会带动资料一起旋转,特别是用直径4毫米以上的钻头在板材上钻孔时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稍不小心,就碰伤手,操作时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左手最好戴上手套,以防资料转动伤手。②先用小钻头如直径为23毫米的钻头钻出小孔,以保证孔的位置准确。③采用间歇进钻即操作进钻杆让钻头钻一下又马上让钻头抬起降温,这样可以防止钻头过热熔化钻屑。④把钻屑用毛刷清除。⑤孔将要钻通时,每次进钻的深度要很小,以防钻头带动资料一起旋转。⑥选择大小合适的钻头。有时要把金属杆打入亚克力的孔中,而且要求稳固,则孔的直径应比金属杆的直径小0.10.2毫米。如果要让金属杆在孔中灵活转动,则孔的直径应比金属杆的直径大0.10.2毫米。
8.就必须先在亚克力上钻一个比螺杆稍小(小1/102/10镙杆越大,攻丝:攻丝就是资料上开螺纹。有时我想把螺丝钉拧进有机玻璃里。少得越多)孔,再用相应的丝锥(开镙牙的工具,工具商场有货)旋进孔里,孔就有螺纹了例如要打一个让直径是5厘米的镙杆旋入的孔,先用直径是4厘米的钻头打孔,把M5丝锥固定在丝锥架上,将丝锥拧进孔里,螺纹就攻出来了。
9.所以有机玻璃之间的相互粘接不需要别的粘合剂,粘接:由于亚克力溶于三氯甲烷。只要用小注射器(一般用5ml吸取少量三氯甲烷液体,轻轻均匀地将三氯甲烷挤压到欲粘接的有机玻璃外表上,马上把粘接处压紧,待液体挥发后,有机玻璃就粘和好了这里要注意三氯甲烷要适量,如果太少,粘接的面积太小,不牢固;如果太多,流到其他外表,会留下印渍,影响美观,而且把资料泡变形,也会影响质量,还有若要增大结合处的面积,可在其周围撒一些有机玻璃粉末(锉有机玻璃时收集的粉末)再滴入三氯甲烷。另外,三氯甲烷属于有毒化学药品,手上有伤口不能操作,以免从伤口浸入人体。
上文为大家详细细致分析的知识具体包括了九个步骤内容,由此我们对于亚克力的制作工艺能够有一个相对而言更为详细具体的了解,对于前期的购置或者后期的使用操作、维护出来方面都是极具有借鉴以及参考作用的。并且如果是想参考自行进行改造的朋友,不妨进一步结合实际具体情况或者需求帮助确定可行的方案产品,以免额外的损失或者麻烦问题。
㈨ 手工框锯使用时怎样保证锯条面垂直木料表面
(一)锯齿与锯路
锯,可以把木材锯割成各种形状,或达到木构件需要的尺寸。锯割的目的就是把木材纵向锯开或者横向截断。锯子进行锯割时,就是锯条在直线形式或在曲线形式的轻压和推进的运动中,对木材进行快速切割的一个工作过程。锯子在这个过程中切削木材,由于锯条的锯齿不断的发生作用,木材对锯齿也产生较大的磨擦或挤压力。由此,锯条必须具备抵抗挤压力强度,具备有一定的可塑性和耐热性,使锯条的齿刃不会变钝。
选择锯条时,既要选择锯条刚性好的,又要选择锯条韧性好的,达到锯条容易进行锉磨,又耐使用。一般,手工锯条是常用碳素工具钢制成的,其刚性和热处理都比较好;机械圆锯片选用的是合金工具钢制成的,能符合圆锯片工作的特性;带锯条选用的是铬钨锰合金钢制成的,其刚性和硬度比较适中。所以,选择锯条还需要在实践中真正认识锯条的优劣状况。
木工工匠们在制作的实践中,伴随着家具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制作工艺的改进和发展,发明了众多的适应加工需要的锯割工具,有的已经淘汰,有的继续使用。但从现阶段传统工匠制作的工艺特点来看,一是传统工艺生产状态还需要手工工具;二是机械化生产的刃磨、修理和维护技术,都和手工工具的维护技术原理相联系相发展。因此,了解众多锯的传统种类,熟悉手工锯的性能,并且善于正确使用,有益于提高传统工艺的制作水平。
木工用锯的核心是锯齿,不同锯割目的的锯子,其齿形和锯路的设计也各不相同。齿刃形状与锯齿的角度有关,一般情况下,顺锯齿形稍微倾斜,约在90°—95°之间,截锯和弯锯则在80°—85°之间。使用时,锯齿角度和锯条齿根线所形成的角度越大,锯割力越弱,锯末易排出,反之,角度越小,锯割力越强,锯末不易排出。木料材质的软硬及燥湿程度也决定着锯齿角度,如硬质或干燥的木料在锯割时,锯齿的角度要小一些,而软质或潮湿的木料锯割时,锯齿角度尽量大一些。新制作的锯子或使用刃钝后的锯子,都要用锉刀进行锉齿。锉齿时,应注意齿形的齿背不高于齿刃,齿喉角刃部平直不凸出,齿距远近一致,齿室大小统一,齿喉角应稍作弯曲,齿尖锋利光亮。锯子由于锯割目的的不同还要对锯齿进行不同形式的分岔处理,从而形成齿刃左右分开呈或宽或窄的“锯路”。锯路多用特制的“拨料器”辅助完成,拨锯齿时,要注意锯路均匀,大小角度一致,锯路平直,无凸出、凹进或扭曲齿存在,否则在使用时会出现锯子跳动或“跑路走线”的现象而影响正常的锯割。锯路大,宜锯割软质或潮湿木材,而锯路小则适于锯割硬质或干燥木材。
(二)传统手工锯的种类
1、框锯。又名架锯,是由工字形木框架、绞绳与绞片、锯条等组成。锯条两端用旋钮固定在框架上,并可用它调整锯条的角度。绞绳绞紧后,锯条被绷紧,即可使用。框锯按锯条长度及齿距不同可分为粗、中、细三种。粗锯锯条长650—750mm,齿距4—5mm,粗锯主要用于锯割较厚的木料;中锯锯条长550—650mm,齿距3—4mm,中锯主要用于锯割薄木料或开榫头;细锯锯条长450—500mm,齿距2—3mm,细锯主要用于锯割较细的的木材和开榫拉肩。
2、刀锯。刀锯主要由锯刃和锯把两部分组成,可分为单面、双面、夹背刀锯等。单面刀锯锯长350mm,一边有齿刃,根据齿刃功能不同,可分纵割和横割两种;双面刀锯锯长300mm,两边有齿刃,两边的齿刃一般是一边为纵割锯,另一边为横割锯。夹背刀锯锯板长250—300mm,夹背刀锯的锯背上用钢条夹直,锯齿较细,有纵割和横割锯之分。
3、槽锯。槽锯由手把和锯条组成,锯条约长200mm。槽锯主要用于在木料上开槽。
4、板锯。又称手锯。由手把和锯条组成,锯条长约250—750mm,齿距3—4mm,板锯主要用于较宽木板的锯割。
5、狭手锯。锯条窄而长,前端呈尖形,长度约300—400mm。狭手锯主要用于锯割狭小的孔槽。
6、曲线锯。又名绕锯,它的构造与框锯相同,但锯条较窄(10mm左右),主要是用来锯割圆弧、曲线等部分。
7、钢丝锯。又名弓锯,它是用竹片弯成弓形,两端绷装钢丝而成,钢丝上剁出锯齿形的飞棱,利用飞棱的锐刃来锯割。钢丝长约200—600mm,锯弓长800—900mm。钢丝锯主要用于锯割复杂的曲线和开孔。
(三)框锯的使用
在使用框锯前,先用旋钮将锯条角度调整好,并用绞片将绞绳绞紧使锯条平直。框锯的使用方法有纵割和横割两种。
1、纵割法
锯割时,将木料放在板凳上,右脚踏住木料,并与锯割线成直角,左脚站直,与锯割线成60°角,右手与右膝盖成垂直,人身与锯割线约成45°角为适宜,上身微俯略为活动,但不要左仰右扑。锯割时,右手持锯,左手大拇指靠着锯片以定位,右手持锯轻轻拉推几下(先拉后推),开出锯路,左手即离开锯边,当锯齿切入木料5mm左右时,左手帮助右手提送框锯。提锯时要轻,并可稍微抬高锯手,送锯时要重,手腕、肘肩与身腰同时用力,有节奏地进行。这样才能使锯条沿着锯割线前进。否则,纵割后的木材边缘会弯曲不直,或者锯口断面上下不一。
2、横割法
锯割时,将木料放在板凳上,人站在木料的左后方,左手按住木料,右手持锯,左脚踏住木料,拉锯方法与纵割法相同。
使用框锯锯割时,锯条的下端应向前倾斜。纵锯锯条上端向后倾斜约75°—90°角(与木料面夹角),横锯锯条向后倾斜约30°—45°角。时时要注意使锯条沿着线前进,不可偏移。锯口要直,勿使锯条左右摇摆而产生偏斜现象。木料快被锯断时,应将左手扶稳断料,锯割速度放慢,一直把木料全部锯断,切勿留下一点,任其折断或用手去扳断,这样容易损坏锯条,木料也会沿着木纹撕裂,影响质量。
(四)锯的选用与使用注意事项
宽厚木板常用大锯;窄薄木料常用小锯;横截下料常用粗锯;榫头榫肩常用细锯;硬木和湿木要用料路大的锯子,软木和干燥的木材要用料路小的锯子。
使用时,必须要注意各类锯的安全操作方法:
1、框锯在使用前先用旋钮把锯条角度调整好,习惯上应与木架的平面成45°,用铰片将绷绳绞紧,使锯条绷直拉紧;开锯路时,右手紧握锯把,左手按在起始处,轻轻推拉几下。用力不要过大;锯割时不要左右歪扭,送锯时要重,提锯时要轻,推拉的节奏要均匀;快割锯完时应将被锯下的部分用手拿稳。用后要放松锯条,并挂在牢固的位置上。
2、使用横锯时,两只手的用力要均衡,防止向用力大的一侧跑锯;纠正偏口时,应缓慢纠偏,防止卡锯条或将锯条折断。
3、使用钢丝锯时,用力不可太猛,拉锯速度不可太快,以免将钢丝绷断。拉锯时,作业者的头部不许位于弓架上端,以免钢丝折断时弹伤面部。
4、应随时检查锯条的锋利程度和锯架、锯把柄的牢固程度;对锯齿变钝、斜度不均的锯条要及时修理,对绳索、螺母、旋钮、把柄及木架的损坏也应及时修整、恢复后才可继续使用。
㈩ 漆画的详细制作步骤
1、总体控制
总体控制技法的实施效果、控制工艺到位程度,主要为漆层纹理高度及形态;总体控制技法所产生的的色彩基调、造型是总体控制的本质。
2、底层绘制
底板处理:整洁是底板处理的根本。
镶嵌类技法:镶嵌类技法一般在绘制的开始阶段即底层绘制阶段的实施。
磨显类技法:主要由预埋、罩髹、研磨三个环节组成。这是体现漆画技法特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莳绘漆粉类技法:以干漆粉莳绘为主的技法也在底层阶段开始实施。
3、中层绘制
中层绘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总体效果的把握、漆层厚度、肌理的凹凸、金银工艺的实施是中层工艺的重点。
色漆髹涂:镶嵌类、预埋类、莳绘类;金银类:细银法、粗银法、箔银法、泥银法、飘银法、晕银法。
4、上层绘制
此步奏为漆画工艺的最后层次,决定画面的基本色调,他有髹涂法、罩明法、多层法。在中层与上层的不同阶段可根据需要进行局部或全部的初磨。
传统意义上的漆画,还需要打磨推光,单纯用大漆绘制还需要进行楷清工序。某些只做局部打磨或局部推光。
5、成绘制程序
传统意义上的漆画,是需要打磨推光,单纯用大漆绘制还需要进行楷清工序。某些只做局部打磨或局部推光。
(10)钢丝锯发明扩展阅读
漆画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除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入漆颜料除银朱之外,还有石黄、钛白、钛青蓝、钛青绿等。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依据其技法不同,漆画又可分成刻漆、堆漆、 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不同品种。
漆画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性。漆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精品,它集传统艺术与现代工艺品的优点于一体,即在充分借鉴传统漆画技法的基础上,溶入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手法,将“画”与“磨”有机结合起来,使创作出来的具有色调明朗、深沉、立体感强、表面平滑光亮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