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人是谁
贝多芬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
B. 请问世界上哪个音乐家创作的交响曲最多(不是海顿,莫扎特)
第一海顿有102首交响曲,一生共创作乐曲400余首;第二莫扎特创作交响曲41首,一生共创作乐曲626首;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舒伯特有不到二十首交响曲。不过也是第三了。。。
C. 世界上写出最长交响乐的作曲家是谁
英国作曲家海弗格尔·布莱恩(Havergal Brian)《d小调第一“哥特”交响曲》,该交响曲使用八管编制的乐队加上管风琴,另外附加四个铜管和定音鼓组成的乐队,包含1000人的混声合唱团、独唱家、童声合唱团(分男女),以及雷声机等各种音效,包含六个乐章,演出时间为110分钟以上,是目前吉尼斯世界纪录公认的最长的也是编制最大的交响曲。这部交响曲作于1919~1927年,属于晚期浪漫主义风格,但是因为记谱不严谨不规范,以及乐器某些音符演奏存在一些问题,加上曲式结构不严谨,这部作品也饱受争议。
英国作曲家凯克豪斯鲁.沙帕吉.索拉布吉《第一管风琴交响曲》,该作品仅使用管风琴演奏,由三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的长度都相当于一个古典交响曲的长度,演奏时间在120分钟左右。此外该作曲家的另一部为钢琴而作的《交响夜曲》分为两个乐章,演奏时间在130~140分钟。
D. 交响乐之父是谁
交响乐之父——贝多芬,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 http://..com/question/68261925.html?si=2
E. 求著名交响乐(及介绍,谁的最多就把分给他)
http://nanhaosijia.blog.tianya.cn
上这个地址,资料很详细的
1、比才《卡门》序曲
2、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3、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
4、约翰.施特劳斯《蝙蝠》序曲
5、苏佩《诗人与农夫》序曲
6、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7、威尔第《茶花女》前奏曲
8、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序曲
9、斯美塔纳《被出卖的新嫁娘》序曲
10、柴科夫斯基《1812庄严序曲》
11、莫扎特《魔笛》序曲
12、苏佩《轻骑兵》序曲
13、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14、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
15、威柏《自由射手》序曲
16、瓦格纳《汤豪瑟》序曲
17、德沃夏克《狂欢节》序曲
18、勃拉姆斯《学院节庆》序曲
19、门德尔松《芬格尔岩洞》序曲
20、舒曼《曼弗雷德》序曲
1、《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2、《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3、《春之声圆舞曲》
4、《艺术家的生涯》
5、《皇帝圆舞曲》
6、《南国的玫瑰圆舞曲》
7、《维也纳的气质》
8、《晨报圆舞曲》
9、《美酒、女人和音乐》
10、《加速度圆舞曲》
11、《一千零一夜圆舞曲》
12、《如同在家圆舞曲》
13、《美丽的五月圆舞曲》
14、《爱之歌圆舞曲》
15、《维也纳糖果圆舞曲》
16、《欢乐人生圆舞曲》
17、《天籁圆舞曲》(约瑟夫.施特劳斯)
18、《奥地利的村燕圆舞曲》(约瑟夫.施特劳斯)
1、《多瑙河之波圆舞曲》杨.伊万诺维奇(罗)
2、《溜冰圆舞曲》瓦尔德退费尔(法)
3、《花之圆舞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柴科夫斯基(俄)
4、《睡美人圆舞曲》(选自同名芭蕾舞剧)柴科夫斯基(俄)
5、《b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肖邦(波)
6、《乘风破浪圆舞曲》洛赛斯(墨)
7、《金与银圆舞曲》雷哈尔(匈)
8、《快乐寡妇圆舞曲》(选自同名轻歌剧)雷哈尔(匈)
9、《邀舞》(原为钢琴曲)威柏(德)、柏辽兹(法)改编
10、《杜鹃圆舞曲》约纳森(挪)
1、《塔索》李斯特(匈)(“交响诗之父”当排在首位)
2、《沃尔塔瓦河》斯美塔纳(捷)(交响诗及民族性标题音乐中的翘楚)
3、《芬兰颂》西贝柳斯(芬)(史诗般的佳作)
4、《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鲍罗丁(俄)(俄罗斯风情音画)
5、《小巫师》杜卡斯(法)(一译《魔法师的弟子》,浪漫主义“另类”的发挥)
6、《大海》德彪西(法)(印象派之代表作)
7、《骷髅之舞》圣桑(法)(一译《死之舞》,奇思妙想和浪漫主义作曲手法相结合的产物)
8、《唐璜》里查.施特劳斯(德)(成名作,也是德国音乐史中承前启后的标志性作品之一)
9、《荒山之夜》穆索尔斯基(俄)(“疯僧”的骄傲)
10、《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格什温(美)(交响爵士乐的代表)
11、《马捷帕》李斯特(匈)
12、《罗马的喷泉》雷斯庇基(意)
13、《罗马的松树》雷斯庇基(意)
14、《罗马的节日》雷斯庇基(意)
15、《梯尔.埃伦施皮格尔愉快的恶作剧》里查.施特劳斯(德)
16、《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查.施特劳斯(德)
17、《死与净化》里查.施特劳斯(德)
18、《彼得与狼》普罗科菲耶夫(苏)(交响童话)
19、《波西米亚的平原与森林》斯美塔纳(捷)(与《沃尔塔瓦河》同选自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20、一些具有交响诗的特征标题序曲也可收列于此,见本文序曲版
1、《海顿小夜曲》(奥)(选自《F大调弦乐四重奏》,器乐曲)
2、《舒伯特小夜曲》(奥)(选自声乐套曲《天鹅之歌》,声乐曲)
3、《古诺小夜曲》(法)(声乐曲)
4、《德里戈小夜曲》(意)(一译《爱之夜曲》,选自舞剧音乐《百万富翁的丑角》)
5、《德尔德拉小夜曲》(捷)(小提琴曲)
6、《托赛利小夜曲》(意)(一译《叹息小夜曲》,声乐曲)
7、《布拉加小夜曲》(意)(一译《天使小夜曲》,声乐曲)
8、《小星星》(墨)(一译《墨西哥小夜曲》,庞赛,声乐曲)
9、《西班牙小夜曲》(法)(谢米娜德,女,钢琴曲)
10、《莫什科夫斯基小夜曲》(德)(钢琴曲)
11、《皮尔纳小夜曲》(法)(小提琴曲)
12、《格拉祖诺夫小夜曲》(俄)(大提琴曲)
13、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奥)
14、德沃夏克《E大调弦乐小夜曲》(捷)
15、苏克《弦乐小夜曲》(捷)
16、柴科夫斯基《弦乐小夜曲》(俄)
1、《第九“合唱”交响曲》贝多芬
2、《第五“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3、《第三“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4、《第六“田园”交响曲》贝多芬
5、《第六“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
6、《第五交响曲》柴可夫斯基
7、《第四交响曲》柴可夫斯基
8、《第九“自新世界”交响曲》德沃夏克
9、《第八“未完成”交响曲》舒伯特
10、《第四十一交响曲》莫扎特
11、《大地》马勒
12、《第四十交响曲》莫扎特
1、《纳布科》威尔蒂
2、《茶花女》威尔蒂
3、《阿伊达》威尔蒂
4、《卡门》比才
5、《图兰多特》普契尼
6、《艺术家的生涯》普契尼
7、《托斯卡》普契尼
8、《蝴蝶夫人》普契尼
9、《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
10、《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
11、《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罗西尼
12、《魔笛》莫扎特
1、《降E大调第二十二钢琴协奏曲》莫扎特
2、《降E大调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贝多芬
3、《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
4、《第二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
5、《降E大调第三圆号协奏曲》莫扎特
6、《“四季”小提琴协奏曲》维瓦尔蒂
7、《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
8、《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
9、《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
10、《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
11、《大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
12、《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李斯特
13、《第一钢琴协奏曲》肖邦
14、《第二钢琴协奏曲》肖邦
1、《“布兰登堡”组曲》巴赫
2、《“水上音乐”组曲》亨德尔
3、《“焰火音乐”组曲》亨德尔
4、《“动物狂欢节”组曲》圣桑
5、《“卡门”组曲(歌剧)》比才
6、《“阿莱城姑娘”组曲(歌剧)》比才
7、《“培尔.金特”组曲(舞剧)》格里格
8、《“鹅妈妈”组曲》拉威尔
9、《“行星”组曲》霍尔斯特
10、《“大峡谷”组曲》格罗菲
11、《“天鹅湖”组曲(芭蕾舞剧)》柴科夫斯基
12、《“胡桃夹子”组曲(芭蕾舞剧)》柴科夫斯基
13、《“睡美人”组曲(芭蕾舞剧)》柴科夫斯基
14、《“舍赫拉查达”(一千零一夜)组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F. 交响乐之父是谁
交响乐之父是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偕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海顿的音乐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韩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的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
海顿同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6)交响乐创造最多de是谁扩展阅读
海顿的早期作品写自于晚巴洛克风格(巴赫和亨德尔的音乐就是这种风格)过时之际,当时的海顿还没能写出使用新式语言的有分量的作品。那是一个学习和风格不稳定的时期,而海顿(在18岁时巴赫去世)本身就是一个当代音乐研究者。海顿也承认巴赫的次子、前辈卡尔·菲利普·艾曼纽尔·巴赫对自己的作品影响很大。
细心分析海顿创作的1749到1802这50年,可以看出海顿的作品逐渐开始变得复杂和细腻,这是海顿从自己的经验和同侪中得到的,其中一些作品是他风格演化的里程碑。
1760年末1770年初,海顿进入所谓的狂飙运动时期,作品充满尖锐的和弦,突兀的转句,少见的小调和声。35到55号之间的交响曲大都是这样的作品。这段时间海顿专心研究对位法,并尝试写赋格,不过这种赋格和巴赫的赋格作品不大相干,而是源于意大利的维也纳传统赋格,例子就是写于1772年的六首“太阳”弦乐四重奏Op. 20的终乐章。
1781年,海顿发表了6首弦乐四重奏Op. 33,并敬告听众,这将是一批“全新的、另类的”作品。Charles Rosen曾经说过,这并不是炒做,而是认真的。他指出了许多在这些作品里体现的海顿作曲风格的重要进步。
比如乐句之间流畅的过渡、后句的主调非常自然的不间断地从前句衍生出来、娴熟的将陪衬部分从主调部分发展出来,以及注重所有乐器保持其完整性(也就是贝多芬所所说的“obligates Accompagnement”)。这些里程碑式的风格转变影响到海顿其后创作的很多四重奏作品。
从1781年及1782年起,海顿开始经常与莫扎特切磋技艺。两位音乐巨匠惺惺相惜,友情不断加深。在音乐界有海顿的前莫扎特和后莫扎特时代的定义。
在18世纪90年代,由英国之旅的激发,海顿发展出所谓的“大众风格”,就是迎合广大听众口味而导致空前的巨大成功,但又不乏学院派的严谨的风格。
海顿借鉴了奥地利和克罗地亚的民间音乐素材,并将其融合到作品中。民乐的作用在于加强了作品的稳定性,尤其在结构宏大的作品中作用尤为突出。在其后期作品中人们经常能品位到海顿的这种大众风格,比如12首伦敦交响曲和其后来的两出清唱剧的钢琴三重奏。
G. 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当中谁的交响乐音乐作品数量最多
说起古典音乐,人们很自然的会想起被称为“维也纳三杰”的三位古典乐派代表人: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古典派音乐是十八世纪下半叶与十九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一种音乐流派.这种音乐的风格与以前的巴罗克音乐有很大的差别.巴赫和亨德尔所惯用的数字低音的复调写作方法,到了十八世纪下半叶就已经变成了过时的东西,在古典派音乐中则是主调音乐处于绝对优势.音乐从简单旋律发展到复调音乐,又从复调音乐发展到突出主旋律,和声为辅的历史阶段.这并不是元古简单音乐的反复重现,而是更高水平.古典音乐的主旋律曲调有着级其重要的地位,低音往往用主音或属音反复演奏,或用简单的分解和弦.在和声上行成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功能体系.这一时期,人们不想听沉重的音乐,而要求更明朗更轻快的东西.这也可以说是启蒙精神要求的一个方面.因而可以说,情绪明快,结构严谨,音乐语言清晰,音乐手法精炼,是这一时期音乐的重要特点.此时的奏鸣曲体裁得到高度发展.交响乐的发展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
H. 交响曲音乐之父是谁
交响乐之父是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偕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8)交响乐创造最多de是谁扩展阅读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出生于奥地利东部的小村庄罗劳。他的童年充满了音乐,经常与家人或邻居们一同歌唱。在海顿很小的时候,他爸妈就发现了他的音乐天分,并接受了约翰·马提亚·弗兰克校长兼唱诗班指挥的意见,同意将弗朗茨培养成一位音乐家。
海顿在青年时期,离开了合唱团,开始成为一名自由音乐家,随时随地有空的时候他便作曲。当拥有一支私人交响乐队的匈牙利人埃斯特海王子雇佣海顿为宫廷曲作家时,海顿作曲的大好时机就来了。海顿在当这位王子的御用曲作家30年间,创作了许许多多的的交响乐以及一些其他的作品。
1809年5月31日,海顿结束了他愉快的一生,成为了一名受人喜爱的曲作家。海顿被公认为是古典音乐界最伟大的曲作家之一,因此也被赋予“弦乐四重奏之父”和“交响乐之父”的称号。
I. “交响乐之父”是谁
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
约瑟夫·海顿(1732一180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墓者之一。他出身贫困,从小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作曲主要靠自学,成年后长期任乐队队长,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1791、1794年他曾两度赴英,备受欢迎。他主要从事主调音乐的创作,是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和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把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形式,以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进行配器,为近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部交响曲,其中较著名的交响曲有《告别》、《时钟》、《狩猎》、《惊愕》、《军队》、《伦敦》、《牛顿》等,故他被称作“交响乐之父”。他的音乐语言朴素、简洁、平易近人,感情明朗,乐观。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戏剧性刻画,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常用“说话原则”,进行世态风俗性的表现。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云雀》等七十六部,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和一些歌剧、歌曲等。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看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J. 贝多芬一生创作最多的是什么,其中最著名的是什么
贝多芬晚复年作品比较成熟。
他最著制名的应该是几部交响曲,如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欢乐颂);接下来是钢琴奏鸣曲,月光,黎明,热情(列宁的最爱,也是我的~),离别,以及著名的华恩斯坦。还有不少钢琴协奏曲,比如第三和第五。《庄严的弥撒》我没听过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