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方便面谁发明的
安藤百福。
1957年的一个冬夜,安藤百福经过一家拉面摊,看到穿着简陋的人群顶着寒风排长队,为吃一碗拉面竟然能这样不辞辛苦,不由使他产生极大兴趣。
他决定研制一种注入开水就能立刻食用的拉面,他相信,对于工作忙碌的人们来说,这可以提供极大的方便。
由于面条不易保存,烹调又麻烦,安藤将自己的住房改成小研究室,试用各种方法,如日光晒干法和熏制法等,结果保存问题解决了,却不能使干燥的面条迅速复原成可食面。
后来还是安藤夫人的油炸菜肴启发了他,他把面条放到油锅里煎炸,把水分炸干,同时又制作了专门的铁框,在煎炸的同时让方便面呈现出规则的容易包装的形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方便面终于问世了。
食用注意事项
1、第一碗水要倒掉
因为会有一部分油脂和食盐析出来,所以倒掉可以减少二者的摄入量。
2、加点青菜和瘦肉
因为方便面很少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足够的蛋白质,所以加一些蔬菜和瘦肉可以改善这个问题,使营养更均衡。
3、料包酱包要减半
放料包的时候尽量放一半即可,为了增强口感,料包的含盐量都比较高,所以一般情况下放一半就足够满足我们的需求了。
4、面汤味美但别喝
煮完泡完的面汤虽然味道鲜美,但是你要知道大量的盐和油都在里面,所以把面汤都倒掉比较好。
Ⅱ 方便面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方便面是1958年日籍台湾人安藤百福(原名吴百福)于大阪府池田市发明的。安藤百福并在发明方便面后,创立日清食品公司,贩售“鸡汤拉面”口味,最初的售价为35日圆,但仿制产品随即出现,导致产生削价竞争。
日清公司在发明方便面后,便积极向国外发展。1963年先与韩国三养食品合作,1968年再与台湾的国际食品公司合作推出鸡汤口味的生力面。最初的生力面因为沿用日本配方,在台湾销路并不好。在调整过调味与面条的口感之后,成为台湾的畅销产品,顾客多半买回家当宵夜食用,或者是加蛋煮食。曾有一段时期,“生力面”几乎成为这类产品的代名词。然而由于经营不善,生力面最后黯然退出市场。截至2005年,过去的国际食品公司仅剩一家生力面包店在高雄市新兴区继续营业,但早已退出方便面市场。
虽然方便面在亚洲颇受好评,1960年代末期在美国却无法顺利打开市场。因为一般美国人没有烧开水的习惯,而且家中的餐具也以餐盘为主。为了让不习惯用碗的民族消费方便面,日清公司发明以发泡聚苯乙烯为容器的杯面,于1971年在日本上市,售价为100日圆(0.25美元),为当时袋装方便面售价的三倍以上。
很明显是日本籍台湾人发明的方便面,详情请见http://ke..com/view/6987.htm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6987.htm
Ⅲ 方便面什么时候发明的
据文史专家介绍,方便面最初的雏形,就是明末清初扬州大厨发明的“伊府面”。这种时称“伊府面”的美食曾风靡当时的扬州上层社会,一度扬州厨师们人人会做方便面。 现代方便面发明人安藤百福 安藤百福,原名吴百福,出生在中国台湾。二次大战后,日本食品严重不足,人们饿得连薯秧都吃。一次,安藤百福偶尔经过一家拉面摊,看到穿着简陋的人们顶着寒风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长队。这使他对拉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决心把事业的中心转移到“食”上面来。1958年,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鸡肉拉面”发明成功,如今全世界的方便面产值接近200亿美元,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食品发明。
Ⅳ 方便面是谁发明的
方便面是日本日清食品公司的安藤百福发明的。这一发明使日清公司一跃成为食品行业的明星企业。在这其中,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发明选题 1959年,安藤百福经营着自家的一间小食品作坊。他是一个思想活跃、不安于现状的人,总思考着如何将自家的买卖做好做大。 安藤每天都要乘坐电车,看到许多人在车站旁的饭馆前排队,等着吃热面条。有一天他突然灵机一动:如果能生产一种“只用开水—冲就可以吃”的面条,估计居家旅行者都会愿意大量购买。于是,他毅然确定了开发“方便面条”的发明课题。 实现设想 安藤百福马上投入发明试验。他买来一个轧面机,在众人的怀疑下开始了方便面条的创新。 为了实现“方便、简易”,他想到“油炸”,这样,可以很快就把面条炸干,便于贮存。 面条在油炸后自然会出现很多细孔,这些细孔在热水浸泡时起到吸水作用,可以使方便面很快变软,油炸后的面条味道还会更好。在这期间,他还发明了添加调味料的方法,使自己的方便面味道鲜美、可口。 经过长达3年的苦心钻研,安藤百福终于研制成功了“鸡肉方便面”。1962年,安藤百福的日清公司获得厂制造方便面技术的专利权,方便面开始打入市场。这种新奇的商品很快赢得了部分顾客。 意想不到的宣传 任何新产品的市场开发都会经历一个“市场周期“,表现为:开发期、市场上升期、市场成熟期,衰退期这4个阶段。 经过几年的发展,安藤百福的方便而销售额在逐渐增长。此时,公司的市场研究部门提出,在方便面的消费群体开发方面,应当着重外出旅行人员。为了拓展这一部分市场,日清公司于1971年又研制了碗装方便面,这种方便向可以为外出旅行人员提供就餐时的容器方便。 但是,这种产品进入市场之初并未得到市场认可。由于碗装方便面的价格是袋装面的3倍多,经销商们都不愿意经销,所以,当时的销路很不好。日清公司不得已只得将库存的碗装面以低价格卖给日本的警察局.让他们在外出执勤任务时食用。 1972午的冬天,日本突发一起重大的刑事案件,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进行实况转播。电视观众看到在寒风凛冽的破案现场,警察们吃的竟是碗装方便面。由于这个实况转播收观率非常高,意外出现在屏幕上的方便面一下子妇孺皆知。此后,碗装方便面的销售量猛增。一件突发事件竞成为方便面的活广告,这是日清公司始料不及的。 引发的思考 方便面从1959年开始研究开发,1962年进入日本市场,1971年碗装面在日本上市.至1980年左右方便面登陆中国市场,如今已行销世界。从方便面的巨大成功,人们或许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如何使自己的发明得到社会承认,成为行销市场的热门商品,是每一个发明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从方便向的发明选题可以看出,发明者找到了发明与社会需求的交汇点,方便面的市场开发空间涉及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必需,因此,市场开发空间相当大。这是方便面得以获得市场成功的重要原因。 简易、效率是每个新发明产品必备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体现在该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也可以体现在该产品的使用过程。 碗装方使面用开水一冲即可食用,实在是十分简易。事实上,方便面的卖点就是简易。与简易对立的是繁琐。这是发明之之忌。发明切不可繁琐。 是金子迟早闪光。从碗装面遇上了电视直播立刻火爆市场的事例可以看出,每个发明人只要经过理性的分析,认定自己的发明具有开发价值,就应耐得住寂寞,等待或创造机会,最终将自己的发明推广出去。
Ⅳ 泡面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方便面是日本日清食品公司的安藤百福发明的。这一发明使日清公司一跃成为食品行业的明星企业。在这其中,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1959年,安藤百福经营着自家的一间小食品作坊。他是一个思想活跃、不安于现状的人,总思考着如何将自家的买卖做好做大。安藤每天都要乘坐电车,他常看到许多人在车站旁的饭馆前排队,等着吃热面条。有一天,他突然灵机一动:如果能生产一种“只用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的面条,估计居家旅行者都会愿意大量购买。于是,他毅然确定了开发“方便面条”的发明课题。安藤百福马上投入发明试验。他买来一个轧面机,在众人的怀疑下开始了方便面条的创新。为了实现“方便、简易”,他想到“油炸”,这样,可以很快就把面条炸干,便于贮存。 面条在油炸后自然会出现很多细孔,这些细孔在热水浸泡时起到吸水作用,可以使方便面很快变软,油炸后的面条味道还会更好。在这期间,他还发明了添加调味料的方法,使自己的方便面味道鲜美、可口。经过长达3年的苦心钻研,安藤百福终于研制成功了“鸡肉方便面”。1962年,安藤百福的日清公司获得了制造方便面技术的专利权,方便面开始打入市场。
方便面从1959年开始研究开发,1962年进入日本市场,1971年碗装面在日本上市,至1980年左右方便面登陆中国市场,如今已行销全世界。
Ⅵ 泡面是谁发明的
安藤百福发明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鸡肉拉面”是在1958年,当时他已48岁,而开发方便面的灵感则早在1945年就已萌生。
二次大战后,日本食品严重不足,人们饿得连薯秧都吃。安藤百福偶而经过一家拉面摊,看到穿着简陋的人们顶着寒风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长队。这使他对拉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感到这是大众的一个巨大需求。但是他并没有着手开发。一直到他担任董事长的信用组合破产,一瞬间失去了几乎所有财产时,才决心把事业的中心转移到“食”上面来。
1958年春天,安藤百福在大阪府池田市住宅的后院内建了一个1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找来了一台旧制面机,然后买了18公斤面粉、食油等,埋头于方便面的开发。
安藤百福设想的方便面是一种只要加入热水立刻就能食用的速食面,他设了五个目标:味道好且吃不厌;可以成为家庭厨房常备品且具有很高的保存性;简便,不需要烹饪;价格便宜;安全、卫生。
开始研究时完全处在摸索阶段,早晨5点起床后便立刻钻进小屋,一直研究到深夜一两点,睡眠时间平均不到4小时。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一年,没有休息过一天。
在面类这一行,他完全是一个外行。面条的原料配合非常微妙,有很大的学问。他把所有想到的东西全部试了一下,但放到制面机上加工时,有的面松松垮垮的,有的粘成一团。做了扔,扔了又做。整个开发成了一个重复的过程,看不见一丝希望。后来,总算悟出了一个经验:食品讲究的是平衡。食品的开发就是追求和发现这惟一而绝妙的平衡的过程。
后来,安藤夫人做的油炸菜肴启发了他。油炸食品的面衣上有无数的洞眼,就像海绵一样,这是因为面衣是用水调和的,其中的水分在油炸过程中会发散掉,形成“洞眼”,加入开水,很快就会变软。这样,将面条浸在汤汁中使之着味,然后油炸使之干燥,就能同时解决保存和烹调的问题。这种被他称作“瞬间热油干燥法”很快便拿到了方便面制法的专利。
把面条放进纸杯里
1966年安藤百福第一次去欧美进行视察旅行,希望找到把方便面推向世界的办法。
当他拿着鸡肉拉面去洛杉矶的超市时,他让几个采购人员试尝拉面,他们为难地摇着头,原来是没有放面条的碗。找到的只有纸杯子,于是把鸡肉拉面分成两半放入纸杯中,注入开水,他们用叉子吃着。吃完后把杯子随手扔进了垃圾箱。
安藤恍然大悟,脑子里有了开发“杯装方便面”的构想。容器决定选用当时还算新型的泡沫塑料,轻而且保温性能好,成本也便宜。杯子的形状做成用一只手也能拿起的大小。
在一次从美国回国的飞机上,安藤发现空中小姐给的放开心果的铝制容器的上部是一个由纸和铝箔贴合而成的密封盖子。当时,他正被如何才能长期保存这个问题困扰,想找一种不通气的材料。杯装方便面的铝盖在那一刻就这么定了下来
Ⅶ 方便面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面条是古代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食品。
大约在汉朝时,面食开始成为中国人的一类主要食物。那时的面食统称为“饼”,人们吃得最多的是蒸饼,就是把没有经过发酵的面团做成圆饼形状,放在蒸笼里蒸熟。这种吃法一直到宋朝时仍很流行,《水浒传》中武松的哥哥武大郎是以卖炊饼为生的,他做的炊饼就是汉朝时的蒸饼。
蒸饼热的时候还好吃,冷了以后就很硬,因此后来有人想出一种新的吃法——将冷的蒸饼或生饼下锅入汤煮着吃。由于它是要放在汤里煮的,所以被叫做了汤饼。到晋朝时,有人对汤饼进行了改革,他们用擀面杖将面团擀薄,然后用刀切成长条形状下水煮。这样既容易煮熟,用筷子捞起来也更方便些。这就是面条了。
中国人发明的面条大约于奈良时代传入日本,当时样样以中国人为师的日本人很快就接受了这种食品,对之大感兴趣。不过,在津津有味地吃了1000年之后,居然会有一位日本人感到: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中国老师当年发明的面条也该改进一下了。他,就是日本一家食品作坊的老板安藤百福。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为弥补国内粮食生产的不足,从美国进口了大批面粉。政府为了增加销售,鼓励人们吃面包,可东方的日本人对面包的兴趣远远达不到西方人的程度。在面食中,日本人对面条倒是更为喜爱的,可面条一般要用开水煮上20分钟才能吃,而且还要准备调料,这未免与现代社会快节奏有点不大适应。
有一天,安藤百福下班后想乘电车回家,在车站前,他看到沿街摆开的五六个“大排档”热闹非凡,边上挤满了人。“是卖什么食品的,生意如此兴隆?”安藤百福心中纳闷,走过去一看,“哦,原来是中国侨民摆的面摊,这些人站着是为了等吃热面条。”
在电车上,安藤百福脑中不断浮现出人们等候吃面条的情景。心想,日本人是喜欢吃面条的,目前正是经营面条的大好时机,因为政府对多吃面粉的还要予以奖励。可是,像这样吃面条太费时间,一定有许多爱吃面条的人为了节省时间而不得不吃面包。那么,能不能发明一种用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的面条呢?
安藤百福为自己的想法所激动,第二天就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坊员工讲了开发“方便面条”的设想。不料,得到的反应却很冷淡,员工们都劝他不必枉费心机。但是,自信的安藤百福认为方便面条能方便人们,肯定是有销路的。于是,他搭起一间简易工棚,买了一台轧面机,在众人怀疑的眼光下,开始了他的发明工作。
安藤百福想,要制作只用开水一冲就能吃的面条,就应当往面粉里加调料,然后轧成面条,蒸熟烘干。他一边想一边这样干了起来,可是不知为什么,轧出来的并不是一根一根的面条,而是一堆堆像米饭一样的团块。安藤百福这才感到想象中的方便面条制作起来并不那么简单。
轧不出面条,原因在哪里呢?他先认为是面粉缺乏黏性,于是在和面时又加进了鸡蛋,结果情况更糟。是不是肉汤里的肉末颗粒太粗了呢?他把肉汤过滤后再试,还是轧不成面条。
经过几次失败后,安藤百福放弃了最初的将调料加进面粉里的想法,决定采取另外添加调料的方式。他把面粉轧成普通面条,蒸熟后再浸到酱油汤里,使面条吸进咸味,从而解决了轧面和加味的问题。
接下来,安藤百福要着手解决面条烘干保存的问题了。他想过用太阳晒,也考虑过用热风吹干等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太费时间,不适合于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后来,他想到了用油炸的方法。经试验,非常理想,不但可以很快将面条炸干,而且油炸后面条上出现好多细孔,这些细孔在热水浸泡时能起吸水作用,可使面条很快变软;此外,油炸过的面条口味也更好些。
经过3年的苦心钻研,安藤百福的日清食品公司终于在1958年成功地发明了第一种方便面条——鸡味方便面。它在市场上一露面,就被抢购一空。1962年,安藤百福申请了方便面的专利权。
现在方便面都是由全自动流水线生产的,除油炸外,还有用高温蒸汽蒸熟的,调味一般都采用外加方式。在主要生产环节上,也比它初诞生时有了很大改进。
方便面已风靡世界。目前全世界方便面年产量已超过了300亿包,已成为仅次于面包的世界第二大面制主食品了。
Ⅷ 泡面哪里发明
现代盒装泡面发明之前,中国清代中期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油炸面条——伊面。相传,清朝内名臣伊秉绶在容家为自己母亲祝寿。由于客人多,厨师手忙脚乱,不小心将煮熟的鸡蛋面放入油锅,最后只能硬着头皮,捞起面浇上高汤上桌。没曾想,众宾客吃过后,纷纷赞不绝口,这道菜就流传了下来。因为发明于伊府,所以大家习惯称之为伊面、伊府面。
五十多年以来,日清食品公司老板「安藤百福」,一直被称为全世界第一个发明泡面的人。但有报道指出:第一个发明泡面的人,其实是来自台湾的张国文。他透过中华传统美食鸡丝面,而得到「用热水泡面吃」的灵感,先申请了泡面的专利权。而后,安藤百福斥资2300万日元(大约135万人民币)向他购买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