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如何给孩子讲火的发明

如何给孩子讲火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10-13 07:00:43

『壹』 火字的来历与演变过程

火字的来源传说:

在远古时代,蚩尤被黄炎二帝打败后流落到苗族所在地。这天正遇蚩尤三姨太临盆,当蚩尤当知三姨产下一个没双眼的妖魔鬼胎,心中十分闹怒即命杀手将其碎尸万段。

这时只见天上火焰神君在大声叫;“蚩尤且慢动手!”。

当火焰神君落地后对蚩尤道:此孽畜乃本仙炼炉中一残渣余孽,昨晚守夜童儿睡着了,此孽畜就打开炉门下来作祟,无奈被南天门守将追得无孔可入才躲入你三姨腹内,南天门守将为避女性私血故不敢动手。

蚩尤听后是哭笑不得,这时仓颉也刚从九玄神女处回来,见火焰神君和蚩尤对一妖魔鬼胎留处犯愁,就动了恻隐之心。说;二位,这妖魔鬼胎还是送给我吧,我的字海内正少个做饭的什计。

蚩尤到是同意,而火焰神君却连连摆手说;“仓帝不是我小气,你不知道这厮坏着呢!只要你一不留神他就会闯祸”。

仓颉笑嘻嘻地说;“火焰神君你大可放心,我字海内有的是水可降服他,再说他要是敢下界伤害人间,我会号令天下人用口水将其淹没”。

火焰神君见仓帝执意想要,就在该厮脸左右各打了一掌巴,喝声滚!只见这孽畜嗖的一声钻进了仓颉字海内。故而古代的火字是人字二边有二个掌巴形的象形字。

火字的演变:

“火”的早期甲骨文字形、与“山”相似,像地面上的三(多)股腾腾热焰。

晚期甲骨文简化了两侧的焰苗,并将主焰写成“人”形。

金文在晚期甲骨文的基础上省去地面,将甲骨文连在一起的三股焰苗分离,将主焰两边的焰苗、写成撇和捺 。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火”在上下结构中作偏旁时被写成“四点底”。

(1)如何给孩子讲火的发明扩展阅读

火字的记载:

燃烧木材是最早生火的方式。树木自古提供人类需要的很多能源,故称柴或柴火。不同的树木造就不同的柴火。

《调鼎集·火》列举各种木柴烹煮:“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鸭及肉等,能令极烂,能解一切毒,秽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饭食,安人神魂到五脏六腑。麦穗火:煮饭食,主消渴润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饭,壮筋骨,煮茶不宜。”

“栎柴火:煮猪肉食之,不动风,煮鸡鸭鹅鱼腥等物烂。茅柴火:炊者饮食,主明目解毒。芦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浊。糠火:砻糠火煮饮食,支地灶,可架二锅,南方人多用之,其费较柴火省半。惜春时糠内入虫,有伤物命。”

『贰』 火是哪儿发明的

火,原是大自然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引起的大火,雷电使树木、含油特质等易燃烧而产生的天然火。这些野火远在人类诞生以前就存在于地球上了。在人类的童年时代还不会用火,人们称这个时代是“茹毛饮血”的时代。从现有资料看,人类最迟在50~60万年前才开始用火。 人类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用火是继石器制作之后,在人类获取自由的征途上又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开创了人类进一步征服自然的新纪元。据推测,原始人用火可有两个阶段,最初只是利用火山爆发的火,或者雷电击树木或石油物质所产生的天然火。当他们最初尝到经大火烧熟的野物时,觉得比起生吃野物的味美得多,而且更易咀嚼,于是人们开始变生食为熟食,改变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原始人还利用火来驱赶洞穴里的野兽,为自己争得居住的场所。当时,人们对火种的保存和火堆的管理还是煞费苦心的。 原始人类在使用天然火的漫长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火的认识,到了化石智人阶段,开始了人工取火。最早的取火方法是用黄铁矿拓击燧石,冒出火花点燃引火物而获得火种。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钻孔和磨制技术的发展,才发明了摩擦的人工取火方法。 人们学会取火后,便尽力扩大火的用途,从而使火在人类征服自然界中发近着巨大的作用。 首先,用火来帮助狩猎。其次,火可用来加工武器和工具,例如木矛用火烧后再冷却,它的尖部变得坚硬。第三,借助火的使用,人们学会了在任何气候下生活,人类向过去未曾生活过的地区扩散。第四,特别是人类在长期用火的过程中,发现泥土经过焙烧后变得坚固而不透水,并且还可以依照人们的需要烧制成各种器皿,这就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制造成功,是人类在火的作用下,对于一种物质(粘土0的物理化学变化最早的有意义的运用。第五,原始农业的发展与火的合用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时的农业十分粗放,然而“刀耕火种”,却对人们定居下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的行物质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用火本的提高,人们开始冶炼金属,使用青铜器了。以后由于鼓风技术的诞生,人们进一步发明了生铁的冶炼。有了青铜器和铁器后,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和开发牧场成为可能。因此,火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叁』 古代是怎样发明火和文字的

火是用一种石头相互打磨产生的
文字最初是仓颉创造的象形文字

『肆』 孩子能做出来的科技小发明

https://..com/question/1818605083150798948.html
枪的故事——圆珠笔枪
造枪工艺流程:一支圆珠笔心(三分之一处有卡子的),用一枚橡胶盖套上,再用一根硬铁
丝、铁丝或者铜丝磨平一头,另一头扭成一个回环,枪就做好了。子弹么,就是纸弹,用一小团纸醮水揉成刚好能够摁进笔心里的大小,用钢针快速一推,叭!小小的湿纸团就发射出去,做得好的枪,一般射程大约有两米,打前排同学的脑袋,那还是基本上一打一个准儿的。
降落伞
大家一定看到过飞行员穿着降落伞跳伞的镜头吧,降落伞在天上飘呀飘呀可真漂亮。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降落伞呢?
其实很简单,准备手帕1条(或是拿塑料袋剪下一块正方形),一些线和橡皮泥。先在手帕的四角绑上线(注意四条线必须一样长),再让四条线的另一端埋进大约50克的橡皮泥里,让孩子抓住手帕的中心点往上抛,看看会怎样?空气会使你的降落伞鼓起来,飘呀飘地慢慢落回地面。如果降落伞垂直快速地落到地面,让孩子减少橡皮泥的重量,或者在降落伞上方戳一个小洞再试试看,也许效果会好些!
再在降落伞的下面系上一个很轻的小娃娃,用力往上抛,让她做勇敢的飞行员,为我们表演跳伞!

玩扑克
准备1条干净的毛巾和1副扑克。
先把毛巾铺在桌上,拿出十张扑克,一张接一张面朝下排成一列。提醒孩子要细心,注意每张扑克要盖住前一张的一半,毛巾可使扑克不易滑动。
再把第一张扑克轻轻往后翻,如果成功的话,其余的立刻一张跟一张地翻过来,直到最后一张为止。这种现象叫做多米诺骨牌效应。
不仅扑克可以这样玩,

麻将牌、积木也可以类似这样玩:先一一竖着排好,之间空的距离小于麻将牌或积木的高度,再把第一个麻将牌或积木牌轻轻往后推,如果成功的话,其余的立刻一个跟一个地倒下来,直到最后一个为止。
大家一定在电视里看到过很多人合作玩这种游戏,不断变换出许多美丽的图案。有可能的话让孩子找几个同伴,帮助孩子一起设计,这种游戏很能培养孩子的细心、恒心和合作精神!

糖的燃烧
思考:小朋友,糖可以燃烧吗?什么条件下糖才可以燃烧?
材料:糖1—2块、火柴1盒、烟灰少许、盘子1个
操作:
1 将方糖放在盘子上,用火柴点燃,观察糖是否燃烧
2 在糖上放烟灰少许用火柴点燃,观察糖是否燃烧
讲解:
1 糖直接遇到火,是不容易燃烧的。
2 糖上放少许烟灰,利用烟灰燃烧温度较高,达到燃点,糖就可以燃烧起来。
创造:知道用什么方法使燃烧的火苗熄灭?试着制造个灭火器。

水制放大镜
思考:水也能当放大镜,你知道吗?
材料:水、保鲜膜、大碗1个、彩色珠子
操作:
1. 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
2. 用手轻轻把碗口上面的保鲜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鲜膜成倒锥形。
3. 将水倒在保鲜膜上, 通过水看碗中的物体,观察彩色珠子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讲解:碗里的物品看起来大了不少,这是因为保鲜膜上的水形似凸透镜,而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往往会大于原有形态。

云的形成
思考:你知道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材料:冷水1杯、剪刀或锥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块、玻璃瓶(带可旋转盖)
操作:
1 在瓶子盖上戳个洞,在洞中插入吸管,并用橡皮泥将吸管周围密封。
2 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摇晃均匀,然后把水倒出来。
3 靠近瓶口,点燃一根火柴。
4 吹灭火柴,把冒烟的火柴扔进瓶子中,让烟进入瓶子。
5 迅速拧紧瓶盖,通过吸管向瓶子中用力吹气。
6 停止吹气,用手堵住吸管,使空气留在瓶中。
7 松开吸管,当空气冲出瓶子时,瓶子中就产生了云。
讲解:
1、往瓶子中吹气,增加压力。
2、松开吸管后气压下降,空气变冷了。
3、瓶子中的水蒸气附着在烟中的尘粒上,凝结成极小的水滴,许多的小水滴就形成了云。
创造:你能用其它方法制作云吗?
注意:小心火柴不要烧手

光与彩虹
思考:你用什么办法能制作出与空中彩虹颜色一样的彩虹?
材料:清水1盆、平面镜1个
操作:
把镜子斜插入水盆中,镜面对这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讲解:
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它是光的折射作用。
创造:
小朋友,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彩虹?
变色的碘
思考:碘酒的颜色遇到燃烧的火柴时,会有变化吗?
材料:带盖的玻璃瓶1个、碘酒1瓶、火柴1盒、水少许
步骤:
1 玻璃瓶中倒入30毫升左右的水。
2 在水中加入二、三滴的碘酒,观察颜色。
3 同时使用2—3根火柴,点燃后立即放入瓶中燃烧,并用瓶盖盖住瓶口。
4 摇晃瓶子,观察颜色的变化。
讲解:
1、液的颜色是棕色的。
2、火柴的烟雾可以使碘变成无色的碘离子,所以瓶子中的碘酒溶液会变成无色透明的水溶液
创造:火柴中含有一些易燃物质,当你点燃火柴时,除了火光,是否闻到异味呢?会带来什么样的污染呢?

汤匙变磁铁
思考:你知道金属汤勺为什么变成了磁铁?
材料:金属汤匙、磁铁、铁钉、曲别针
操作:
1、用金属汤勺去吸铁钉、曲别针
2、准备一支金属汤匙,手里拿一块磁铁慢慢地在汤匙上来回摩擦。
3、汤勺将铁钉、曲别针吸起来了
4、将汤匙在桌子上一敲,汤匙的磁力又消失了
讲解:
构成汤匙的金属物质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个的小磁铁,但由于它们的磁场方向不同,作用被相互抵消,整个汤匙也就没有了磁性。而如果用一块真正磁铁的磁力将汤匙内部的小磁铁的磁场强行排列成同一方向,汤匙就会表现出磁力。将汤匙在桌子上一敲,其内部小磁铁的排列又被破坏掉,汤匙的磁力也就消失了。
创造:你还能把什么物品磁化,用来磁化的物品应该是什么物质制作的?

会自动倒下的一摞硬币
思考:横放在桌上的一叠硬币为什么会自动倒下呢?
材料:十枚硬币、磁铁
操作:
1. 将十枚硬币叠成整齐的圆柱形横放在桌面上
2. 拿磁铁在硬币的上方2—3厘米高的地方接近桌面上这叠横放的硬币
3. 横放在桌面上的硬币自动倒下
讲解:
由于这叠硬币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使其中每枚硬币的上端都分别磁化,由于同性相斥,加上硬币之间紧贴在一起,在磁性斥力作用下,这叠横放在桌面上的硬币就会自动倒下
创造:
你能用磁铁作一些其它此行小实验吗?

大力士——纸
思考:你能想象一张纸能够举起一本书吗?你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吗?
材料:纸、胶带、1本书
操作:
1. 把纸放在两本并排分开放的书上,使纸的中间部分悬空。把一本书放在纸的悬空处。
2. 把纸卷成一个纸卷,用胶带粘好纸的边缘处。
3. 把纸卷立起来,并在上面放一本书。
4. 思考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
讲解:
1. 一张纸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主要取决于纸张受力时的弯矩。弯矩即纸张的受力点和受反作用力的点之间的距离。弯矩越大,纸张承受的力越大,反之越小。
2. 直接把重物放在纸上,则纸的受力点和受反作用力点几乎在同一位置上。因此弯矩小,所承受的力就小。
3. 把重物放在竖直的纸卷上,纸的弯矩较大,因此承受的力较多。
创造:
想一想,把纸还可以折成哪些形状,以便承担压力。

不同的承载量
思考:为什么卡纸变形后,它的承载量会不同
材料:纸卡1张(30×20cm)、相同高的纸盒两个、硬币若干枚
操作:
1、 一张卡纸悬空平放在相同高度的纸盒上,纸上只能放两枚硬币。
2、 把纸卡折成波浪形状,架在相同高的纸盒上,波浪形状的卡纸上能放多枚硬币。
讲解:
波浪的卡纸比平整的卡纸承载的硬币个数多。
创造:
怎样变化卡纸,使卡纸上放的硬币更多?

神奇墨水
思考:空无一字的白纸,只要用火烤一下,字形图案就会显现出来,你会制作这种隐形墨水吗?
材料:毛笔1支、打火机1个、糖水1杯、白纸1张
操作:
1. 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字或画图
2. 晾干后,看字形、图案如何
3. 用打火机稍为烤一烤,观察有什么变化
讲解:
1. 干后,字形、图案会消失。
2. 火烤之后,字形、图案会因糖分脱水,而呈现浅褐色。
创造:试试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可以做隐形墨水。

蛋壳的坚固与脆弱
思考:你认为蛋壳是坚固的还是脆弱的,它在什么时候容易破碎,什么时候不容易破碎?
材料:杯子(与半个蛋壳直径大小相同杯口的杯子)、半个蛋壳2个、细铁棒一根
操作:
1、蛋壳开口向下扣在杯子口上
2、拿一根细铁棒离蛋壳10多厘米的高度竖直向下自由落到蛋壳上,蛋壳没被砸破
3、蛋壳开口向上放在杯子口上
4、拿一根细铁棒离蛋壳10多厘米的高度竖直向下自由落到蛋壳上,蛋壳被砸破
讲解:
1、铁棒创击蛋壳凹处,力量都由创击点承受,容易创破。铁棒创击蛋壳凸处,力量分散,不容易创破。
2、一样的材质,一样的创击力量,角度不同,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空中跳动的乒乓球
思考:吹风机朝上方,对着乒乓球吹风,你认为乒乓球会被吹走吗?
材料:乒乓球1个、吹风机1把
流程:
1、用一只手握住吹风机,另一只手将球放在吹风机的上方。
2、开动冷风或热风吹动乒乓球。
说明:
1、吹风机朝上对着乒乓球吹,由于力的平衡作用,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
2、冷风或热风吹动乒乓球,效果都是一样的。
延伸:
如果换成水流,代替气流,乒乓球会怎样呢?

谁的力量大
思考:燕尾夹和锁头哪一个重呢?两者之间栓一条线绳转转看,谁的“力量”大呢?
材料:线绳1根、圆珠笔杆1支、金属小扳手(比夹子重的金属物品)1个、夹子1个
操作:
1、在圆珠笔杆中,穿一条约五十厘米长的线绳,线的一端拴上一个夹子,另一端则系上一个比夹子重的金属小扳手。
2、双手手心相对夹住垂直的笔杆,金属小扳手一端在下。
3、缓缓搓动笔杆,让夹子作圆周运动,渐渐加速旋转,看看有什么现象。
讲解:
1、小扳手是比夹子来的重。
2、当转速加快时,会产生更大的离心力,而把金属小扳手往上提升。
创造:
物体除了轻重差别外,若加上不同的速度,就会产生不同的动量。比一比看,你走路时和骑车时,雨点打在脸上,又什么不同的感觉。

再现指纹
思考:用手指肚在纸上用力按一下,看一看纸上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怎样才能看见你留下的指纹?
材料:碘酒、剪好的易拉罐小盒、蜡烛、白纸、火柴
操作:
1、在白纸上印上指纹。
2、看一看白纸上并没有指纹的印迹。
3、用少量碘酒放进铁盒里。
4、点燃蜡烛,使碘酒在蜡烛上方加热(一直加热到碘酒变干,有紫红色蒸气放出时),将印有指纹一面的白纸对着蒸气。
5、过一会儿,纸上就显现出浅色的指纹。
讲解:
1、纸上为什么会显出指纹来呢?原来,人的皮肤表面总有些油脂,对皮肤起保护作用,皮肤表面的指纹是凸凹不平的,低的地方油脂多一些,高的地方油脂就少些,手指肚按到纸上,油脂就被纸吸收,油脂在纸上分布也同样是不均匀的,但和指纹上油脂分布情况相同。
2、碘酒受热时会变成气体,气体受冷时又会直接变成固体,它在油脂里极易溶解,于是纸上就出现颜色深浅不一的指纹。

烛火熄灭了
思考:蜡烛除了用口吹熄外,还可以用什么其他的方法呢?
材料:蜡烛1支、小苏打若干、食用醋少许、火柴1盒、碗1个
流程:
1 将点燃的蜡烛在碗的中央滴上几滴蜡油,将蜡烛固定在碗中
2 将苏打粉放在蜡烛的四周,倒一些食用醋于碗中
3 蜡烛熄灭了
说明:
1、食用醋加上小苏打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后,烛火会熄灭。
延伸:
想一想,烛火熄灭要有什么条件?你知道还有哪几种是熄灭蜡烛的方法吗?

空中点烛
思考:火柴在蜡烛的上空点燃,蜡烛为什么会燃烧呢?
材料:蜡烛、火柴
操作:
1、点燃一支蜡烛
2、燃烧一会儿的蜡烛顶端烧成了杯状
2、将点燃的蜡烛吹灭
3、吹灭后的蜡烛冒出了青烟
4、用火柴点燃刚刚熄灭的蜡烛冒出的青烟时,蜡烛会立刻复燃
讲解:
点着蜡烛后,可看到蜡烛顶端的蜡慢慢熔化,顶端明显地烧成了杯状,在“杯”中盛着熔成液状的烛油。然后,烛油沿着烛芯爬升上去,在烛芯上端达到燃点而烧起来,在燃烧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烛油会汽化成“青烟”。显然,“青烟”就是蜡的气体状态。
创造:你知道水的气体状态是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制造水蒸气?

纽扣的出现与消失
思考:小朋友,当筷子插一半在水中时,看到的是筷子“折断”的样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材料:纽扣1枚、水少许、浅底盘1个、玻璃杯1个
流程:
1、将纽扣放在盘中。
2、杯子杯口朝上,压在纽扣上。
3、往杯内倒入清水。
4、注入水后的杯子看不清纽扣。
5、加些水到盘子中,可以看得见纽扣。
说明:
1、当杯子渐渐注入水时,由于光线折射,纽扣的影像会消失。
2、把水再加入盘子中,改变光的折射角度,纽扣影像会重新出现。
延伸:
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或由空气进入玻璃中,就会产生一些折射的现象,那么,就请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光的折射事例呢

认识浮力
思考:当我们躺在水面上像帆船一样漂浮着,我们都知道是水的浮力在支撑我们。但你可知道怎样测量浮力吗?
材料:1个弹簧秤、1把锁、1个装水的玻璃杯
操作:
1. 先把锁挂在弹簧秤下,记录弹簧秤的刻度。
2. 然后将弹簧秤挂的锁放入水中,记录此时弹簧秤的刻度。
3. 比较两次记录下的刻度,思考为什么会不同。
讲解:
1. 锁浸在水中,会受到水对它的向上的支持力,即浮力。
2. 两次记录的差值就是水对小铜锁的浮力。
创造:
用弹簧秤再称别的物体(比如小木块,橡皮头等),观察不同的物体的浮力大小。

冰块融化后会怎样
思考:在一个杯子中放一个冰块,然后倒满水。当冰融化后,杯内的水会溢出来吗?
材料: 1块冰块、2个杯子、水
操作:
1.在托盘上放置一个空杯子,在空杯子中放入一块冰。
2.往杯中倒满水,使冰块的一大部分会高出水面。
3.等待冰块融化。观察融化后,水会不会溢出 杯子。
讲解:
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百分之九,因此质量变轻,自然会浮在水面上。当冰块融化时,它失去的是增加的那百分之九的体积,因此,水不会溢出。
其实冰块在水面以下的那部分,就是整个冰块的水的体积。

自动旋转的奥秘
思考:装满水的纸盒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空的牛奶纸盒、钉子、60厘米长的绳子、水槽、水
操作:
1、用钉子在空牛奶盒上扎五个孔
2、一个孔在纸盒顶部的中间,另外四个孔在纸盒四个侧面的左下角
3、将一根大约60厘米长的绳子系在顶部的孔上
4、将纸盒放在盘子上,打开纸盒口,快速地将纸盒灌满水
5、用手提起纸盒顶部的绳子,纸盒顺时针旋转
讲解:水流产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纸盒的四个角均受到这个推力。由于这个力作用在每个侧面的左下角,所以纸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创造:
1、如果在每个侧面的中心扎孔,纸盒会怎样旋转
2、如果孔位于每个侧面的右下角的话,纸盒将向哪个方向旋转

小船与船浆
思考:看过划船吗?亲自动手划过船?知道船在水上为什么会向前移动吗?
材料:剪刀1把、纸板1块、橡皮筋1条、脸盆及水1盆
流程:
1. 剪下长约12厘米×8厘米的硬纸板
2. 一端剪成尖形为船头,另一端中央剪下约5厘米的缺口为船尾
3. 剪一块约3厘米×5厘米的纸板坐船浆
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处,并将船浆绑好
5. 将纸板桨逆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动
6. 若把纸板桨顺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后移动
说明:
1、橡皮筋扭转的方向不同,船行驶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纸船运动的力量,是来自橡皮筋扭转的能量。
延伸:
仔细观察划船的动作,它造成的水流方向和船行方向有什么关系呢?

水的压力
思考:你们知道水压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吗?
材料:1个装牛奶的矩形竖直纸盒、1卷胶带、1个钉子、水若干、平盘
操作:
1. 放好牛奶盒,用钉子在任意一个侧面戳三个孔。三个孔的位置分别是底部、居中和上部。
2. 用胶带把三个孔封住。
3. 将纸盒中加满水。
4. 将平盘放在有孔的侧面的下方,将胶布撕开。观察三个孔的喷水有什么不同。
讲解:
1. 实验发现,从底部流出的水喷射得最远,其次是中部的水,喷得最近的是从顶部喷出的水。
2. 水的压力由深度决定,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潜,压力就越小。
创造:
如果你会游泳,你可以在水中感受水的压力。使头位于水深不同的位置,你会感受到耳朵受到的压力是不同的。

帕斯卡桶裂
思考:塑料瓶侧壁划上几条刀痕后再装满水,水为什么水不会从刀痕处流出来?
材料:塑料瓶一个、刀子一把、橡皮筋一根、漏斗一个、吸管、橡皮泥
操作:
1、拿一塑料瓶,在其侧壁用刀子平行于侧壁划几条刀痕(要将侧壁划透),再用橡皮筋将这个塑料瓶在刀痕处拦腰箍紧.在塑料瓶盖上穿入一段吸管,用橡皮泥密封.
2、取一漏斗与吸管相接
3、手持漏斗与瓶口相对齐,然后往漏斗内注水,使塑料瓶和漏斗装满水为止,此时塑料瓶的刀痕处不出水.将漏斗举高,就可见刀痕处有水流出来.
讲解:一个容器里的液体,对容器底部(或侧壁)产生的压力,可以远大于液体自身的重量
注意:使用刀子危险请家长帮助

笔帽潜水员
思考:潜水艇为什么能潜入水下,又能回到水面呢?我们来做一个“潜水员”的玩具吧!
材料:塑料笔帽1个、橡皮泥1块、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操作:
1 将橡皮泥粘到笔帽底部。(笔帽一定不要有洞)
2 在水瓶中完全灌满水,把笔帽放进瓶子,拧紧瓶盖。
3 用力挤压瓶子,观察笔帽沉下瓶底。
4 松开手,笔帽又回到瓶子顶部。
讲解:
1 笔帽里的空气使它漂浮。
2 水压进笔帽,笔帽很重并下沉。
3 水流出笔帽,笔帽变轻并上升。
创造:你能制作一个不同的潜水玩具吗?2010-08-29 18:14
教你只做四个东西
1.屏风:美术加手工:剪刀,彩笔,竹子(竹条即可),透明胶带,美工刀,铅笔等
A:将竹子削剪成两根牙签粗细的竹条,然后没8CM截断一下,共要5根,当然要想屏风大可将竹条的长度,数量加多。
B:寻找有风景画的挂历等彩色卡纸,当然也可以自己绘画。裁剪成7CM长3CM宽的长方形纸条(画条)共要四张。
C:将四张画条与五根竹条拼接起来,两根竹条间加一张画条,用透明胶带完成。
D:将半成品沿着竹条与画条的交界处折叠,使得屏风像折扇子一样,之后让他保持这样数分钟,然后拉开,那么一个立体的屏风就做好了,你还可以写一些名言警句在上面!很不错的工艺品!
2.简易风力发电机 物理加美术加制作:易拉罐一个,剪刀一个,马口铁一条,木条一条,四驱车马达一个,强力胶一瓶,彩色LED灯泡一些(或者灯泡,二极管)
A:用剪刀将易拉罐上部分剪去1CM左右,保留剩下的罐体,也就是先做一个“杯子”,然后在杯体上等间距画出三条,然后保留这三条,剪去剩下多余部分,之后呈现一个圆底座加三个叶片,像螺旋桨,然后用剪刀尖在底座正中间钻出一个与马达中轴略小一点的圆孔。
B:有马口铁(就是普通的铁片)将马达牢牢包住,然后用钉子定在木条上。
C:用强力胶将叶片固定在马达的中轴上,保证叶片的垂直型,水平性,向风性。
D:将马达的两根导线连接在LED灯泡上,保证导线接口连接正常(正负,接触良好)
E:手持木条快速向前奔跑,或者安装在自行车上,在风的作用下推动叶片的转动,进而推动马达转子的转动,于是发生磁生电,LED灯泡就会亮,如果风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好,那么与一节电池没有区别,如果风力忽大忽小,则LED灯泡忽亮忽灭,如果再加一个敏感充电器,那么就可以将电流储存起来,然后释放的电流,会比较理想
1.橡皮筋动力小车:橡皮筋两根,一次性筷子10双(含备用),易拉罐一个,剪刀一把,美工刀,铁丝5CM,饮料瓶盖,强力胶
A:将易拉罐罐体剪下来,并利用剪下的铝板经过绘画,裁剪,得到一个螺旋桨叶片,并在螺旋桨叶片中间钻取一个与铁丝直径略小一点的空,将铁丝牢牢固定在孔上,然后将靠近叶片中心月1CM 的地方将铁丝打一个结扣(就是把铁丝拧一下),然后穿过饮料瓶盖,穿过后再打一个结扣,这样一来两个结扣便将瓶盖牢牢困死在他们(结扣)之间,然后将剩余的铁丝弯成一个钩子
B:用两根筷子在桌面上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根筷子为腰,将两根筷子的交点称为顶点,两根筷子的脚成为底点,用强力胶粘合顶点,分别在两根筷子底点上再粘合两根一半长度的筷子,同样再粘合他们的顶点,之后想一个二面角,然后再用一根筷子粘合两个顶点
C:在第一回的等腰三角形底点上安装一个带轴承的轮子,在顶点安装一个轮子,然后再在顶点上的筷子处于一半筷子顶点处连接橡筋,并将带着瓶盖的螺旋桨叶片安装在一半筷子的顶点,调整相近长度将橡筋钩挂在铁丝钩上
D:转动叶片上发条,松动后,车子自行奔跑!
2。动力形。比上面简单!轮胎3个,电池盒一个,马达一个,导线两根,筷子2双,轴承一个(自行车辐条即可),强力胶,
A:在筷子的一端粘合另一双筷子的1|3,呈现出中垂线的样子,将轴承穿上两个轮子并固定在短筷子上,再在长筷子中间用强力胶将电池盒站在中间,并引出两根导线
B:在长筷子的另一端将剩下的一个轮子插在马达的中轴上,将马达用强力胶粘合在长筷子另一端,即简单三轮筷子赛车,
C:电路连接:很简单,转上电池后,将两根导线直接与马达的两个电片接上就行了(保证接触良好就行),如果接上后发现车子倒退着走,那就将导线的位置颠倒一下就行了!

『伍』 火是怎么来的

火的利用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阶段,也标志着人类开始了解自然力和驾驭自然力。早在人类发明文字以前,便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火,因此关于火的由来,只能到神话中去追溯。

雷火

人类不可能一开始就懂得如何产生火,最早的火种肯定是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火的情况非常有限,雷火就是其中一种。当闪电击中树木或草地的时候就会引起火焰。

居住在南美洲格兰查科地区的塔皮埃特人说,最早的火种是由黑鹫从闪电中取得的,但是它只把火留在自己身边使用,不肯传授给别的动物。后来多亏了一只青蛙帮人类从黑鹫那里偷来了火种,人类才总算用上了火了。

【闪电】

摩擦起火

火的另一种自然起源是摩擦起火,当风吹过干燥的树林时,树枝互相摩擦,有时也可引发火。婆罗洲北部的奇奥杜顺人传说,过去有一条狗看见了两根竹子在风中摩擦,着起了大火。它就叼起一块燃烧的竹片带回去给主人,结果一不小心把主人的整座房子都烧着了。房子里的玉米被烤焦了,泡在水里的土豆也被煮熟了。就这样奇奥杜顺人不仅认识到了火这种东西,还知道了它的危害和好处。

钻木取火

钻木起火属于摩擦起火的一种。中国古代传说,遥远的西方有一个燧明国,阳光和月光都照不到那里,整个国家一直处在漆黑当中。然而国中有一棵神奇的燧木,每天都能发出闪闪烁烁的亮光。后来有一个燧人氏就想搞清楚为什么这棵树能发光。他站在树下一直观察,终于发现原来树上有一只鸟,一直在啄树枝,每当它啄一下,就会发出一下亮光。燧人氏受到启发,立即折下两根树枝,互相碰撞,果然也会发出亮光。后来他又不断的改良这种方法,发现比起直接碰撞,用钻法更容易引发亮光。另外将钻出来的火星放进干燥的木屑或草里,吹气,就能得到火这种既光亮又温暖的东西。“燧”和“明”分别是取火和光亮的意思,燧人氏、燧木、燧明国当是在发现了取火的方法以后,才改的名字。

【钻木取火】

有趣的是,钻木取火这个行为还和男女交合的行为相似,所以有一些民族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例如:古印度婆罗门教的祭司在点燃祭火时,一定要他的妻子协助。在点火的前一天晚上,祭司保管用来钻的木棍,妻子保管垫在底下的木头,二人共眠。第二天点火时,祭司负责扶住木棍,妻子负责转动木棍。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上的土著传说,最早的火种是从一个女人的生殖器中取出来的,也暗示了钻木取火和性行为的联系。

击石取火

用某些石头和金属(如:燧石和铁)互相击打,同样可以起到取火的作用。新墨西哥州的希亚印第安人说最早创造人类和动物的蜘蛛也是火的发明者,它的巢穴里有一块尖的石头和一块扁圆的石头,通过碰撞两块石头,就可以产生火。英属哥伦比亚的卡斯卡印第安人说,在很久以前,一只小鸟偷走了熊的火石,经过几度转手后,这块火石落到了狐狸手里。狐狸将它砸碎成好几块,分给各个印第安部落,并教会他们如何打火。

【火镰】

火山火

火山火和雷火一样,皆是从自然中取得的火。古希腊神话讲道:普罗米修斯刚创造出人类时,见人类什么才能都没有,便违背宙斯的命令将火种赐予了人类,他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关于普罗米修斯是如何取得火种的,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从太阳那里取得的。然而还有第二种说法:普罗米修斯偷偷的来到楞诺斯火山岛上,从火与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的工坊里偷取了火种。

从日月星辰中取火

前面几种获取火的神话都是比较现实的,接下来介绍的几种神话则比较“超现实”:

火会发光,日月星辰也会发光,所以有些民族相信前者便是从后者那里取得的。上面讲到的普罗米修斯从太阳中取火便是一例。加利福尼亚的托洛瓦印第安人则说,古时候几个人用蜘蛛丝做成了一个气球,乘着它飞到了月亮上取火。

【从太阳中取火】

盗火

有些民族相信最早火种掌握在某个神灵的手中,后来有一个神灵或人类从前者那里盗取(有时候也用抢的)了火种。中国河南商丘流传着天神商伯盗火的传说。这位商伯,实乃凡人阏(yn)伯。根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他是帝喾的儿子,因为跟弟弟实沈不合,所以帝喾命他迁往商丘,作为火正,即掌管火的官员,故称“商伯”。既然商伯能被任命为火正,就说明当时人类已经有火了,商伯自然不可能是盗火者。传说中盗火者另有其人,但是因为后来的商伯在商丘太出名了,而且也与火有关,所以顶替了前者。曼加伊亚岛上的居民认为,火是英雄毛伊从居住在地下的火神那里夺取的。前文提到的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也属于这类。

有些神话里,最早掌握火种的是某种动物。巴西的卡耶波人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花豹收留了一个青年,并向他展示了火和熟食的奥秘。这个青年回到村子里以后,却带领一大堆人到花豹家里偷走了火种。从此,失去火种又不懂得生火的花豹只能以生肉为食,并且深深的仇恨人类。

【花豹】

既然动物可以作为火的掌管者,反过来也就可以作为盗火者。安达曼岛的居民说,火种是翠鸟从神灵白力克那里盗来的。当白力克发现翠鸟正在盗火时,他用一根燃烧的木棒击中了翠鸟的后颈部,从此翠鸟的那个地方就留下了一撮红色的羽毛。这类动物盗火的神话往往顺带解释了动物身上某些特征的起源。

异地取火

有时火种则并非掌握在某个神灵或动物手里,而是存在于某个地方,英雄只要去那个地方把火种拿回来就可以了。不过这也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任务。切诺基印第安人传说,世界上最早的火种储存在一棵空心的梧桐树里,这棵树又位于一座岛上。一些鸟类和蛇类先后去取火,皆被火熏伤或灼伤。最后蜘蛛用线织成了一个碗,将火种放在里面,带了回来。

在昂通爪哇和吉尔伯特群岛的神话中,最早的火种隐藏在海底下。这大概是阳光照耀在海面时产生的火花般的反光所引发的想象吧。

【波光粼粼的海面有时看上去像底下藏着一团火焰】

保存火种

在人工取火的方法诞生以前,人类只能依靠偶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火种,因此保存火种便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某些原始部落,会专门设立看管火种的人员。在中国古代,承担这一责任的官职就叫做“祝融”或者“火正”。还是上面谈到的商伯的传说,它的后续是:老天爷知道商伯把火种带下凡间后,发动了一场大洪水打算熄灭火种。但是商伯在洪水中拼命保护火种。当洪水结束后,人们归来,发现火种还没熄灭,然而商伯已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了。这点也符合他作为火正的义务。

玻利维亚的直利瓜尼人相信在大洪水发生时,是一只蟾蜍将火种带进洞里面保存起来的。

【阏伯台】

二次取火

世界上许多民族皆存在着大洪水的神话,这一神话有时也和火联系在一起,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有人或动物在洪水中护住了火种;另外一种是火种在洪水中熄灭了,这时就需要再次取得火种。取火的过程则与前面所说的几种类型别无二致。

但导致火种熄灭的原因也不一定每次都是洪水,也有别的原因。四川筠连县有一个神话讲道:天神一次到苗家人家里做客,因为一个误会,使得天神觉得苗家人有意亏待他,他非常生气,就把火种全部收走了。后来,苗家人有一个好汉盘老大上天把火种偷了回来。由此人间的夜晚才恢复了灯光,冬天才恢复了温暖。

参考文献:

弗雷泽:火起源的神话

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生食和熟食

中国民间故事全集:河南卷

中国民间故事全集:四川卷

『陆』 如何给幼儿上四大发明这个课

1.造纸术 发明:西汉前期。 发展:东汉,105年,蔡伦造蔡侯纸。 传播:4世纪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至中亚、阿拉伯、非洲、欧洲。 2.印刷术 发明: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发展:活字印刷发明于北宋,发明者为平民毕升。 传播: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 3.指南针 发明:战国“司南”。 发展: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作用:经济文化交流和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实现环球航行) 传播:南宋时(13世纪)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4.火药 发明:唐朝中期。 发展: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传播: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柒』 如何启发孩子发明创造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培养创造性思维氛围。

人的创造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除个人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创造氛围,可以促使创造人才成群出现;不良的甚至恶劣的氛围,可以扼杀创造人才的出现。为此,学校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正确认识并正视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二是必须改变历来偏重于传授知识的培养目标,把重心转到培养学生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上来。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大凡具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无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要保护好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观察的原动力。要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去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让他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

3.教会学生联想和善于想象。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内容。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大胆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同时,要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

4.教会学生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组织一些一题多解、多路思考的活动,看谁想的办法多就给予鼓励和肯定;也可以对语文课上的结尾进行扩散性思维。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教学的艺术就是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的艺术。他有一句名言:我提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怎么想就怎么说。

5.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在科学殿堂里,大凡能登上一席的,往往都是一些标新立异者。他们往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对小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尽量引导学生突破定势的约束,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要尊重他们不同寻常的提问、想法。

6.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对检验创造性思维的正确与否有着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发明家都从小自己制作各种模型。牛顿小时候喜欢制作风筝等,爱迪生小时候喜欢实验。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各种学具,对特别爱好者要给予重点培养。

『捌』 火是谁发明的

远古人类旧石器时代就发现和使用火. 火的使用,特别是摩擦生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的生产了重大影响。 火的发现和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原始的人的一项特别重大的成就。对于火的使用,他们经历了一个从利用自然到火的人工取火的漫长过程。即恐惧—认识|—使用。火山爆发、电闪雷击引起森林起火,对于原始人来说,都是很可怕的。但是人们在同险恶的自然条件做斗争中,逐渐了解了烈火析附近比较暖和,被烧死的野兽可以充饥 。于是,他们便试着取回火种,把燃烧的树枝带到山洞里去,用火作为战胜寒冷防止野侵袭的武器。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摩擦生火的现象。例如,打击燧石或石器相碰会产生火花;刮木、钻木时会生热,甚至冒烟起火。经过若干万年的摸索、尝试,他们终于实践中掌握了打击、磨、钻等人工取火的方法。这些,他们就从利用自然过渡到人工取火了。 火的发现和利用,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人类认识并掌握了火,就增强了同寒冷气候做斗争的能力。火可以烧烤食物,可以用来围猎和防御野兽,可以照明,烘干潮湿的物件以及化冰块为饮水等。所以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燧人(sùi rén)(燧人氏)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有说法他为三皇之一。 《韩非子·五蠹》有记载:“民食果蓏蜯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燧人氏,在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当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分享

『玖』 火是怎么发明的

好像远古人看到天雷打到地上,截儿把地下的易燃物品给点着了。他们拿着自己的食物去烤着吃,绝的不错。就考虑怎么才能制造火。就不经意发明了钻木取火。

『拾』 如何给孩子讲故事,能启发思考和提升发散思维

我是美国正面管教家长讲师,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B仔八岁,女儿??五岁半。

这篇文章记录的是我在前天与女儿互动的情景,虽然也会有不足之处,但希望有更多可以让大家借鉴的地方,让爸爸妈妈们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不是讲完就完了,而是还能多一些交流,多一些启发,多一些思考。帮助孩子提高发散思维,提高语言表达力和理解力。

前天,??晚饭后问我是否知道人鱼公主的故事,说今天幼儿园有小朋友提起过,她觉得很有意思。

我说:知道呀,这是一个很经典的童话故事。

??很开心:“妈妈,妈妈,你给我讲讲吧!”

于是,我拿出书柜上的故事书,找到这一个,给她讲了起来。

(一)讲故事的方式

自从?B仔一岁半之后,我便开始了每晚的绘本故事时间。一直讲到现在,算算已经六年多了。

?B仔已经会自己看书了,一看起来经常能看很久,很专注。可是,他晚上还是依旧喜欢依偎在我身边,听我读十几分钟的书。

无论是讲绘本,还是读故事,我在讲的时候,并不会说多余的话。

大多是用平缓的语速,按照书中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的给他们读。不同的人物,我就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模仿着说出来,抑扬顿挫必须要有,这样能吸引孩子注意力,也能让他们保持足够的专注和乐趣。

孩子们很喜欢听我讲故事,尤其喜欢听我模仿大灰狼和怪兽的声音。记得当我讲《白雪公主》中魔镜对皇后说话的时候,??让我重复了五六遍,她觉得我那个语调很有趣。

对于孩子们这种要求,我都会给予满足。因为这也是讲故事的乐趣之一。

孩子们大了一些,有时我们就会分角色朗读。我当兔妈妈,??当小白兔,?B仔当大灰狼,我们一起开心的读着笑着,如此度过美好的睡前时光。

所以,前天,我也是按照文字,读完了《人鱼公主》。

??听完安静了好一会,然后又自己从头翻看。我不急,安静的看着她回顾。

(二)故事后的交流

我认为,故事后的交流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对孩子的益处很大,也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故事讲完,家长都要设定很多问题来问孩子。尤其是把这个当成任务或考核的话,那么就与我的初衷更加背道而驰了。

随机引出的想法和问题,就及时与孩子分享,引导孩子思考,就足够了。

讲故事就是一个享受的事情,千万不要太多功利性,不要设定太多目标,任何娱乐若与任务绑在一起,乐趣慢慢就会消失无踪的。所以,虽然这种交流有那么多好处,但也要随心随性而做,才能愉快的实现提高。

??又看了一遍故事后,对我说:“妈妈,人鱼公主最后真的变成泡泡了?”

我点头:“是啊!”

??哦一声,很遗憾的模样。

我引导她思考的问她:“??,如果你是人鱼公主你会怎么办?”

??想了想说:“如果我是人鱼公主,我就不出去,就在大海里游来游去,多快乐!如果,我要是出去了,那也不要死,我要把王子杀了,然后自己回到大海里。”

虽然听到后半句,感觉心里一惊,可是,我从不否定孩子们在故事中引来脑洞大开的想法,就像头脑风暴一样,我只引导孩子说出来各种想法,并不评判。遇到有趣的,还会继续追问,然后一起大笑。这样,孩子才会随心所欲的说出自己所有的想法,不用担心被妈妈批评或嘲笑,想什么说什么,什么都敢想,什么都能说。

反之,大人太多的否定会限制孩子的天马行空,孩子说话就会有顾忌,内容也会越来越规矩,慢慢就没了让人惊奇的念头了。一旦中规中矩,创新力估计也会慢慢消磨掉吧。

??这么小,并不懂得什么是爱情,不懂什么是为了爱的牺牲。哪个小孩子都不想要死去,都想快快乐乐的活着。所以,她这个想法也正常。

所以,我笑了一下:“哇!你这么有想法呀,和书中的人鱼公主很不一样哦!”

??也笑了,说:“对啊!我就是有很多想法!妈妈,你要是美人鱼,你会怎么办?”

我想了想说:“也许我会到大海的其他地方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别的巫师,能让我既能变成人,又能说话。”(这是我努力想的结果,没办法,我的创新力太弱,想法很少,脑洞很小。这想法也体现了大人的贪心,哈哈。)

??:“这个办法真好!我也要到别的地方找找。可是,如果没有别的巫师怎么办?”

太好了,她自己都有问题了,很不错。

于是,我并不回答她,而是跟着她的思路反问她:“对啊,如果没有巫师,还特别想出去,那出去了,不说话,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告诉王子她救了王子的事呢?”

??想了想,眼睛一亮:“画画!可以用笔写字和画画告诉他!”

我赞赏的笑了:“哇,??果然有办法!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我怎么没想到呢!”

??得意的说:“我比妈妈想法多呗!这样的话,王子就不和邻国公主结婚了,他就会和人鱼公主结婚,然后他们就都不用死了,就可以快乐的生活啦!”

我说:“哇!想想都很幸福呀!”

??:“嗯!是啊!可是,这个人鱼公主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变成泡泡了。”

我顺着她的想法说:“嗯,好遗憾呢!”

我想让女儿相信她能想出很多办法,让她自信,让她认为自己能解决遇到的问题。

孩子一旦具备这个能力,我觉得会比考多少个100分都棒!——这样的孩子将来无论到哪里,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他/她爱自己,并且有很多点子。

当然,理想都是很丰满的,落实到现实中的一点一滴,需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慢慢引导,让骨感的现实渐渐丰满起来。

虽然不知是否能得偿所愿,但我正在这个路上努力前行,也欢迎更多的父母加入进来,携手共进。

阅读全文

与如何给孩子讲火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