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三段击谁发明的

三段击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10-12 03:50:27

㈠ 令敌人闻风丧胆,沐英所创的三段击是一种怎样的可怕战术

沐英是朱元璋义子里面最有成就的一位。朱元璋赐沐英姓朱,但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让沐英恢复原来的姓氏,一再追问他究竟姓什么,沐英也说不出来,朱元璋鉴于沐英一直沐浴在皇恩之下,就让其改姓为沐,自此之后变成了沐英。沐英打仗非常凶猛,而且头脑很灵活,鬼点子很多。

这个问题被沐英用三段击这一战术设计完美地解决了。他把火枪手和弓箭手进行混编,分为三个射击梯队。敌人进攻时,第一梯队先进行开枪和射箭,完毕之后,火枪手躲到第二梯队后面迅速填弹。这个时间,第二梯队迅速补充上去进行第二轮射击。火枪手射击完毕之后,退到第一梯队后面进行填弹。第三梯队开始射击。以此往复。沐英的这种三段击战法让敌人的骑兵没有可乘的时间空隙,可以给对方连续性打击。但此时的火器技术上还是有很大问题的,像突火枪、火铳、三眼铳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精准度不高,尤其是穿透力不强。当明军后来遇到后金铁骑的时候,这种三段击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因为后金军队他们穿了两铠甲,棉甲里面是铁甲,明朝的火器是穿透不了的。

㈡ 欧洲最早的三段击战术是谁发明的拿破仑还是腓特烈三段击和腓特烈的线性战术有啥区别

半回转战术是抄人们对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火器骑兵的第一印象,在1562年德鲁(Dreux)之战这种战术的首次登场中德意志雇佣手枪骑兵就用它给法国天主教方面的瑞士步兵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据西班牙史家阿维托(Avila)记载在施马卡登战争中查理五世的骑兵以纵深“仅有17排”的方阵作战,这个“仅”字说明了之前的队形一定更深。在整个16世纪下半叶中,这种大纵队变得越来越浅,从17排到10排,最后到6排,实际是德式纵队向法式横队妥协而成的折中。
大纵深队形中只有最外面一两排的人可以使用他们的武器,这是其另一大缺点,因此为了试图充分发挥纵队中所有人的火力,大约在16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半回转”(caracole)的骑兵战术动作。在这种动作中,队列最前排的骑兵在接近敌人发射手枪后向左或右边转回到阵型的后方,伺机装填准备再次发射,然后轮到第二排发射雨转回,如此往复。

㈢ 朱元璋最有出息的义子发明了什么战术呢

沐英是朱元璋义子里面最有成就的一位。朱元璋赐沐英姓朱,但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让沐英恢复原来的姓氏,一再追问他究竟姓什么,沐英也说不出来,朱元璋鉴于沐英一直沐浴在皇恩之下,就让其改姓为沐,自此之后变成了沐英。沐英打仗非常凶猛,而且头脑很灵活,鬼点子很多。



这个问题被沐英用三段击这一战术设计完美地解决了。他把火枪手和弓箭手进行混编,分为三个射击梯队。敌人进攻时,第一梯队先进行开枪和射箭,完毕之后,火枪手躲到第二梯队后面迅速填弹。这个时间,第二梯队迅速补充上去进行第二轮射击。火枪手射击完毕之后,退到第一梯队后面进行填弹。第三梯队开始射击。以此往复。沐英的这种三段击战法让敌人的骑兵没有可乘的时间空隙,可以给对方连续性打击。但此时的火器技术上还是有很大问题的,像突火枪、火铳、三眼铳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精准度不高,尤其是穿透力不强。当明军后来遇到后金铁骑的时候,这种三段击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因为后金军队他们穿了两铠甲,棉甲里面是铁甲,明朝的火器是穿透不了的。

㈣ 为什么火绳枪是三段击而军舰是齐射

实际上现列时期都有这么打,但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陆地上人比较多,还要涉及更多作战宽度的问题火绳枪射击速度很慢,射击后还要清理火药渣子或者火星(不然炸你一火药壶,轻则炸死,重则失去女朋友)这样的话,梯次射击的好处就有更多余量,更好组织,火力持续不断。

㈤ 幕府将军2 三段击有什么用,除了射速慢

三段击基本无用,铁炮这种东西基本都是拉成一条线输出的。

铁炮科技是天时地利的后续,引入铁炮好像享受弹药加成(其实也没什么用,除了守城)

㈥ 日本战国时代真的发明了三段击吗

并没有
三段击出现在中国的明朝初期
根据《明史》记载,明朝初期平定南方(云南)的将领沐英首先在使用火器对付叛军大象等野兽兵种时有感于火药装填速度太慢而改进的一种战术射击方式。 具体是由三人为一个小组,先由最前面的火枪手射击,然后退至队伍后方专心装填弹药,由第二名士兵上前开火。三人交替装弹、开火,使原本射击一次需要一分钟甚至更久的火绳枪效率提升三倍!近似于欧洲的半回旋战术
至于日本战国时期长篠之战中的“三段击”是不存在的,完全是后人对小濑甫庵《信长记》的误读。
《信长记》中的段指的是射击的位置 并不是交替三段的意思 《信长记》的描述应该是指三块射击位置发射 每个位置千挺 并没有三段交替射击的意思

㈦ 被象军攻击的大将,发明了哪一战术,成了经典

我们现在看影视剧中出现中古时代火枪战斗的场面,会发现一个固定的模式,就是最前面有一排士兵拿枪射击,第二排士兵准备动作,第三排士兵则填充火药。

这种模式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就如同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然而这种战术实际上是中国明代一位将领所发明,而他发明这种战术的契机是因为受到了大象军团的攻击。

这位明代的将军就是沐英,今天我们就说一说沐英的故事。



沐英奉命镇守云南,他开垦荒地,教授儒家思想,将汉文化传播到了那里,为明朝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沐英与太子朱标关系莫逆太子,朱标去世后沐英悲伤过度,48岁便病逝于云南。

朱元璋听说后十分悲伤,他下令木氏家族世代镇守云南,从此以后300年间黔国公(沐英封爵)家族便是云南地区实际上的掌权人。

《剑桥中国明代史》这样说:“沐英封于云南。实际上是沐氏家族使云南成为明朝的一个省,并使其成为汉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家族的声望一直很高,它的权势是没有争议的,历代黔国公是明朝唯一持续掌握实际领土权力的勋臣。”

末代黔国公沐天波追随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在缅甸以身殉国,黔国公与明朝相伴始终。

㈧ 三段击谁发明的

很多人认为是织田信长首先发明的 其实不然 我国明朝《武备志》一书中早有记载了 这种战法后来李如松还带到朝鲜去用了 介于当时火枪的垃圾性能 50M外无视 收效不大 但却是当时热火器战法的一项革新 另外再提下 长条之战还是冷兵器为主 武田军不是像游戏里说的那样不经打 后来竟然基本掌握了战局 要不是山县昌景被打死…… 织田每次赢得都有运气 唉 ……

㈨ 中国发明的火药竟改变了日本的历史

中国在1000年前的一项发明,这项发明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公元九世纪遵循黄老之术的道家弟子,通过烧炼矿物来制造长生不老的”仙丹”长生不老之药,没有做出来反倒是把1000年后的战争局势改变了。从大刀片子对砍的时代,转变成了远距离精准大无畏设计,变成了一种有规模性的屠杀。与长生不老的原则相反了。言归正传 炼丹者发现当 硫 、硝、碳按一定比例混合时,就会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由于战争需要,日本自南北朝末期14世纪中叶引进了火绳枪。战国时代达到了使用的顶峰以后便迅速推广,并在原先基础上不断改进工艺,虽然中国火绳枪引进的也比日本早。但是直到沿海倭寇用上火绳枪时,明朝军队才开始批量列装 。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老刘微信:DJLL66

获取更多知识可关注中华刀剑公众号:zhonghuajian

㈩ 为什么弩箭的时代没有三段击战术弩完全可以采用三段击

因为没有必要。

1,弩弓这种武器其实地位挺尴尬的,在冷兵器时代,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弩的制造和维护费用都很高;而在生产技术提高后,又出现了热兵器。这就导致弩这种武器的性价比上不去,一直未能大规模普及。没有足够的数量,自然也用不着分段射击这种战术。
2,现在的人对弩有一个错误印象,就是认为弩只能平射,不能像弓那样抛射。其实这是错的,很多弩其实也可以发射弓用的箭矢,同样可以抛射,真要集中大量弩弓射击,换长箭用抛射即可,没必须用三段射。
3,士兵素质问题,这也是弩这种武器未发展出分段射击战术的最根本原因。在弩比较实用的冷兵器时代里,国家生产力都是比较差的,士兵训练通不足,而三段击这种战术对士兵素质的要求是很高的,没有长期训练是无法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虽说冷兵器不是没有精兵,但是精兵多集中于骑兵且大多会用弓,极少有需要使用弩的精兵。而需用用弩的普通士兵大多训练不足,用不了三段击这种战术。

阅读全文

与三段击谁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