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氧气这个词没被发明出来之前,人是靠什么呼吸
氧气在被发现之前,氧气一直存在,我们靠呼吸系统呼吸。
氧在自然专界中分布最广,属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
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包括有机物的腐败)都消耗氧气。但空气中的氧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得到补充。
(1)呼吸是几年前发明的扩展阅读:
地球的大气层形成初期是不含氧气的。原始大气是还原性的,充满了甲烷、氨等气体。大气层氧气的出现源于两种作用,一个是非生物参与的水的光解,一个是生物参与的光合作用。
生物的光合作用对大气层的影响巨大。它造成了大气层由还原氛围向氧化氛围的转变。使得水光解产生的氢气能重新被氧化为水回到地球而不至于扩散到外层空间去,从而防止了地球上的水的流失。
2. 呼吸是多少年前发明的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当人用力吸气,一直到不能再吸的时候为止;然后再用力呼气,一直呼到不能再呼的时候为止,这时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一个呼吸分为三个部分:呼气、屏息、吸气。
事实证明,该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
简单,也就是说,一旦你理解了呼吸的一些基本原理,它会很快变得非常复杂。为了解释“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区别,我将在这里介绍一些基础知识。
呼吸既是生理的也是经验的
首先,它有助于区分两种方式,我们可以评估呼吸的概念。
呼吸是一个生理过程。
呼吸是我们体验到的东西。
有时这些观点一致,有时却是不一致的——这可能造成很大的混乱。
以这个常见的指令为例:“呼气到腹部。”
从经验的角度来看,该短语是有意义的,甚至可能感觉非常直观。我们大多数人在呼吸时都会感觉到腹部的起伏。专注于将呼吸吸入腹部可以帮助一些人更深入、更平稳、更有意识地呼吸——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瑜伽中通常想要鼓励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短语经常被使用的原因。
3. 呼吸机的发展历程
呼吸机发展历程
呼吸机是当前大型医院必备的抢救设备,是延长病人生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时间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机械装置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为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重病人提供呼吸支持。随着电子和机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呼吸机的性能日臻完善,其适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和普及。
一、发展历程
现代呼吸机的发展,最早始于1915年哥本哈根的Mol-gaard和Lund,以及1916年,斯德哥尔摩的外科医师Giertz。可惜他们的成就缺乏资料记载,仅见于科学通讯报道。
1934年Frenkner研制出第一台气动限压呼吸机——“Spiropulsator”,它的气源来自钢筒,气体经两只减压阀,产生50cm水柱的压力。呼气时通过平衡器取得足够的气流,吸气时间由开关来控制,气流经吸入管入肺,当内压力升至预计要求时,阀门关闭,呼吸停止。1940年,Frenkner和Crafoord合作,在“Spiropulsator”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能与环丙烷同时使用,成为第一台麻醉呼吸机。
1942年美国工程师Bennett发明一种采用按需阀的供氧装置,供高空飞行使用。以后由加以改进,于1948年研制成功间歇正压呼吸机TV-2P,以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1951年瑞典的Engstrom Medical公司生产出第一台定容呼吸机Engstrom100取代了当时的“铁肺”,救治了大量的由流行性小儿麻痹引起的呼吸衰竭病人。许多工程师、医师等投入呼吸机的研究,欧洲各国纷纷生产出代表呼吸机达到10种类型。
50年代开始,由于心脏外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师认识到机械呼吸的优点。1955年Jefferson呼吸机是美国市场上首先使用最广的呼吸机之一。此外,还有Morch、Stephenson、Bennett和鸟牌呼吸机等四种类型。
进入60年代,呼吸机的应用更为广泛,1964年Emerson的术后呼吸机,是一台电动控制呼吸机,呼吸时间能随意调节,是一台电子线路的呼吸机,配备压缩空气泵,各种功能均由电子调节,根本改变过去呼吸机纯属简单的机械运动的时代,而跨入精密的电子时代。
1970年利用射流原理的射流控制的气动呼吸机研制成功,是以气流控制的呼吸机。全部传感器、逻辑元件、放大器和调节功能都是采用射流原理,而无任何活动的部件,但具有与电路相同的效应。
8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新一代多功能电脑型呼吸机具备了以往不可能实现的功能,如监测、报警、记录等。进入90年代,呼吸机不断向智能化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呼吸机的性能更臻完善。
我国呼吸机的研制起步较晚,1958年在上海制成钟罩式正负压呼吸机。1971年制成电动时间切换定容呼吸机。
二、发展趋势
近20年来,呼吸机的发展非常迅速,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有关呼吸机对人体的影响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上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正是这些问题和要求促进了呼吸机的发展。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目前新一代的呼吸机的性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如在呼气、吸气转换上,高档机均有两种以上的切换方式;在通气上力求使病人更舒适,减少病人的呼吸功,触发的敏感度越来越高;而最关键的是计算机在呼吸机上应用,微机替代电子控制不但减低了成本,而且误差小,操作更直观、方便,计算机具有自检系统,可以自我检查故障,缩短保养和维修的时间。
可以预测,未来的呼吸机将绝大多数用微机控制,各种性能更完善,操作更直观,实现确实的人机对话。现在的呼吸机本身并不能改善换气功能,这将是未来留给人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4. 现代人工呼吸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
最早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救人的医学家是张仲景,记录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中《杂疗方二十三》“救自缢死”的方法: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
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着劳之,须臾,可少与桂枝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意思就是说:当遇到自缢身死患者时,不能把上吊的绳子割断,而要先把病人抱住,慢慢解开绳套把病人放在被子里保温。一个用两脚抵住病人的肩部,一个人用双手按患者的两侧胸部,一上一下地按压放松;另一个人用手分别扶住患者的两上肢,一屈一伸,和按压胸部的那个人互相配合。
这样的急救动作,要持续进行一顿饭的功夫,也就是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可以喂患者适量的汤和清粥,渐渐能咽下去的时候就停,如果又能能用管吹患者两耳,效果更好,这种方法最佳,没有不活的。
(4)呼吸是几年前发明的扩展阅读:
次早提到人工呼吸方法的人是著名的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留斯(Vesalius)。他开始时是对动物做解剖实验。他发现,只要给剖开胸腔的动物的肺吹气,这只动物的心脏就能维持跳动更长的时间。这还只是类似于人工呼吸的作法,但还没有用来治病。
1666年,英国科学家虎克给一只剖开胸腔的动物联上个小风箱。把管子插到气管里,用风箱来维持动物的呼吸,动物可以不死。这种人工呼吸还没有用来救治病人。
只是到了公元1897年,拉波得才真正把人工呼吸的方法介绍到治疗人体的疾病,用以急救某些濒死的患者。
5. 腹式呼吸是谁发明的
中国的内家拳吧?太极很讲究这个,其他内家拳的呼吸方法也有腹式呼吸,起源很早。
6. 人工呼吸是谁发明的
华佗是历史上最早发明人工呼吸的人。
《金匮要略》中明确记载了“救自缢专死”的方法,“一人以脚踏属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揉胸上,数动之”。
但书中并没有口对口的记录,是用的吹耳法,和现今我们所说的人工呼吸有较大差异。其所载的“手按揉胸上,数动之”,是胸外按压的手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中国最早的记录是在《中藏经》里。这本书原署华佗,华佗是和张仲景同时代的,都是东汉末年。但其有伪托之嫌,是后代医生假托华佗所著,目前最为广泛的说法是创作于公元四世纪左右。
(6)呼吸是几年前发明的扩展阅读:
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开放患者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闭住。
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直到胸部抬起,吹气后将患者口部张开,让气体呼出。如吹气有效,则可见到患者的胸部随吹气而起伏,并能感觉到气流呼出。
7. 氧气是于1774年发现的,那么1774年之前的人们都在呼吸什么呢
1774年之前氧气就存在于大气层中,只不过在1774年才被人类认识到氧气的存在。那么1774年之前的人也都在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氧气作为大气的构成成分之一,一直都存在于大气之中。只不过在1974年之前人们并没有获得单一的氧气,所以在此之前人们并不知道氧气的存在但呼吸的依旧是氧气。
8.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什么进行什么呼吸
最早出现的是生命之源--蛋白质。以后才有单细胞生命。 最早的是微生物菌母。
5亿年前的陆地上,到处是光秃秃的山脉和大地,除了石头就是沙子,没有任何生命,也没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直到4亿2千5百万年前,海藻才在地球大气中积累了足够的氧,形成臭氧层来保护暴露在阳光下的生命,生物才可能浮出水面。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在45亿年前。这时的生命是像细菌一样的东西,它只有一个细胞,今天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单细胞的小生命遍布海洋,孤独地生活了大约20亿年。这时的地球上空旷、寂寞,空气是有毒的,根本无法呼吸。大气中没有氧气,也没有保护生命的臭氧层,直射地面的强烈紫外线辐射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杀死绝大多数生命。大约7亿年前,单细胞生物又演变成多细胞生物,就像今天的植物一样,它们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种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的小生命,用了漫长的时间,让地球大气中充满了氧气。这样,最早的地球生命就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进化成一些更复杂的生命。这是生命的重大突破。
据某些专家推测,地衣是最早上岸的生命,正是由于地衣分解岩石,再加上自然的分化为后来登陆的生物打下一片天地,因为没有土壤,任何其他陆地生命都是无法生存的。生命在进化过程中,前仆后继地经营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命第一次从海洋爬上陆地后,就不断地开发新的栖息地,直至布满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在南极零下23摄氏度的严寒冰层中,有自在生活的藻类和真菌;在海底火山附近达到沸点的开水中,也有安详生活的生命。已知生活在世界最低处的动物是一种像虫子一样的海洋生物;在珠穆朗玛峰海拔6千米以上的地方也有生命存在。
古老而浩荡的息粒,是地球古期最为单一的生命形式,生存期短促,约有半小时的时间,它们的游离性全凭着外力。暗灰色的息粒虽瞬生瞬死,但总量奇多,铺天盖地,充斥着广袤的地表。息粒时代,是地球婴儿般简单,并且纯洁的时代。
肉眼难视的息粒放大来看,是一个水泡样的单胞原体,在它身体边缘有若干纤毛,能缓慢地扇动。它们始生于距今47亿2千万年前,蓬勃生发,持续了约一百万年之久,在后四十余万年趋减至无。
继息粒之后,地球迎来了第二批绚丽的生命之花——微生物菌母。
这是地球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微生物菌母,在息粒减灭期大量涌出,它们称雄于天下的时间,约三十万年。
9. 呼吸机什么时候发明的
全球首台睡眠呼吸机的发明者澳大利亚的百沙利文度教授(Dr.Colin
Sulivan),于1981年发明了一种小型的内睡眠呼吸机,容夜间睡眠时通过一舒适的鼻面罩,将知压缩空气道送入患者的气道内,调节适当的压力来辅助患者的呼吸,即可防止专气道的塌陷,副作用小,应用方便,有效率达90%以上。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