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机枪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7月,英法联军发动了后来在战争史上极为著名的索姆河战役。它的著名,不仅仅由于其血腥——双方激战4个月,共死伤130万人,还由于该战役使用了两种对20世纪的战争影响极大的新式武器。其中一种的亮相是在战役发动的第一天。
7月1日,10万名精锐的英军跃出堑壕,高声呐喊着越过弹坑累累的开阔地带,向德军扑去。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德军阵地竟一片寂静。可这令人产生不祥之感的寂静并未持续多久,突然,“哒哒哒”,清脆的枪声炒豆般地响了起来,一时间,就像有无数的人同时点燃了中国人过去时放的鞭炮,几乎要将战场上每个人的鼓膜震破。
啊,太悲惨了,英军士兵一排排倒了下去,进攻被彻底瓦解了。事后统计,在这一天之中,英军伤亡官兵竟达57000余人。
机枪是一种带有枪架或枪座,能实施连续击发射击的自动枪械。它与步枪、手枪不同,它一出世就是自动武器,可以说是一切自动枪械的鼻祖。
步枪在战场上出现以后,人们为了加强射击火力,曾想过各种办法,其中之一是采用增加枪管的办法。有人将好几支枪管排起来装在一起,叫做排枪,但使用起来颇不方便。
拿美国人加特林发明的加特林排枪来说吧,它有10根枪管,利用手柄和鼓轮使枪管转动,鼓轮转动时,传动机构完成打开枪机、装弹、闭锁和击发动作,紧张操作时,一分钟可发射数百发子弹,有较大的威办。但是,虽说日本人在日俄战争中曾用这种排枪给俄国人以重大杀伤,可它既大又笨,需要配备4名射手用手拼命摇动才能射击,这当然要影响到它的使用。不过,加特林排枪日后也给马克沁发明理机枪以很多启发。
在兵器发展史上有一个有趣现象:许多重大的发明或突破,往往不是由武器专家,而是由一些“外行”来完成和实现的。重机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海勒姆·马克沁出生于美国一个贫困的家庭,14岁就辍学进厂当了学徒,但他勤奋好学,一边做工挣钱,一边坚持自学,后来成为电气机械发明家。马克沁是在无意中加入到武器发明者行列之中的。在一次去欧洲考察的时候,马克沁看到军人在操作多管排枪,这种武器的威力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但这种武器的笨重和操作不便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能不能用一支枪管连续发射子弹来获得密集火力呢?”马克沁认为,用人工操作的多管排枪来实现连续射击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理想的是用一支枪管来连续发射子弹。
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电机工程师马克沁是个喜欢给自己出难题的人,他决心在武器这个陌生的领域里试试自己的身手。
可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项工作的关键是要找到一种新的动力,以便迅速把枪膛里的弹壳退出,又不断压上新的子弹。一天,马克沁在用步枪射击后,发现自己抵枪托的肩膀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这原本是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想,能产生这么大后坐力的火药气体为什么不能加以利用呢?
于是,马克沁循着这个目标摸索起来。这个对武器结构陌生的门外汉尽管工作条件差,没有人指导,又缺少专门设备,但他埋头苦干,克服了许多困难。经过两年的反复试验后,他终于在1883年制造出了一支单管枪,这支枪以子弹发射时的火药燃气为动力,可以自动连续进行子弹的装填和发射。这支枪除了枪管是购置的以外,其余零件全是自制的。这支后来被人称为马克沁重机枪的枪,就是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枪。
马克沁原想将他的重机枪给美国军队使用,可是他们并不相信这位同胞——“这位仁兄完全是武器原门外汉,怎么可能有成功的发明呢?”不得已,马克沁只能去欧洲寻找知音。
1887年,马克沁带上他的重机枪到俄国彼得堡进行表演。开始时人们并不在意,可射手扣动扳机后,枪口就“哒哒哒”地冒出火舌,子弹带像流水似的进入枪膛,半分钟时间竟发射了300发子弹,把靶子打得像个马蜂窝。这一来,观摩的人个个惊得目瞪口呆,简直不相信亲眼看到的这一切竟是真的,待枪声停息后许久,才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马克沁重机枪在1899~1902年的英布战争中初露锋芒,但大显身手却是在前述索姆河战役中,这时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了它的价值。以后,机枪很快地普及和发展起来了。
② 排枪战术是谁发明的,我只记得是中国明代一个人,求他的名字
戚继光,二列排,不像日本那样的是三段击
而且不成规模,后世被称为鸳鸯战法的就是这个排枪战术
③ 介绍下世界枪械发展史
1、1259年中国制成的以黑火药发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枪。
2、14世纪出现火门枪,15世纪出现火绳枪,16世纪出现燧石枪(又称燧发枪)。
3、19世纪初出现击发枪,19世纪中叶出现金属弹壳定装弹后装击针枪,19世纪下半叶出现弹仓枪,19世纪末出现自动枪械。在这长达6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枪械本身由前装到后装,由滑膛到线膛,由非自动到自动,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
4、19世纪中叶以前,枪械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提高点火方法的方便性和可靠性方面,19世纪末开始在提高射速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枪械的品种由少到多,重量逐渐减轻,口径由大到小,射程由近及远,射速也逐渐提高。
(3)排枪的发明扩展阅读:
枪械分类:手枪、步枪、卡宾枪、冲锋枪、机枪、 霰弹枪、其他。
1、手枪
单手持的小型枪械,其他枪械一律可称为长枪。
左轮手枪(英文:Revolver):用指力转动弹仓,但不具退壳功能,一次可以装填约五至八发子弹的手枪。
单发手枪:指没有供弹具的手枪,子弹只能预先装在膛部。
单管单发手枪,击发一次后必须重新装填的手枪,通常用于竞赛或狩猎。
多管单发手枪,虽然膛室都只能预装一发子弹,但有两个或以上的枪管,所以仍然是多发式手枪,通常用于特殊目的如狩猎、自卫和暗杀。
中国的警用转轮手枪
手动手枪:安装多发子弹,但必须手动退壳的手枪。
半自动手枪(英文:Semi-Automatic Pistol):能自动装填,但只能单发射击的手枪。
全自动手枪(英文:Machine Pistol):支持三发点放、全自动射击的手枪。部分型号被认为是冲锋枪。
2、机枪
本来泛指连发的枪械,现代专指较大的适应持续连发枪械。
轻机枪:可由单兵操控的轻型机枪。
通用机枪(英文:General Purpose Machine Gun):可当作轻机枪与中型机枪使用的枪种。
中型机枪(英文:Medium Machine Gun):火力、尺寸和重量介于轻机枪与重机枪之间的枪种。
重机枪(英文:Heavy Machine Gun):拥有固定角架、大口径的机枪。
高射机枪(英文:Anti-Aircraft Gun):改装高射专用脚架,用以射击低空飞行目标的重机枪。
加特林机枪(英文:Gatling-type Machine Gun):拥有多个枪管的机枪。最早期的加特林机枪拥有十个枪管,以手摇方式射击。经改进后,旋转能源来自于电动机(外力)或弹药气体压力(内力)。外力方式多为西方国家军队使用,内力方式多为当时前苏联阵营国家军队使用。
④ 排枪列队战术什么时候结束的有什么标志性事件代表了这种战术的结束!
应该说是在美国独立战争到拿破仑时期起头,普法战争和南北战争结束的,没有什么特别标志性的事件,或者说这2次战争本身就是标志性事件
在美国独立战争(177x-178x)中排枪战列首先暴露了很大的不足,战争之初美国人的战术主要是游击战,彼时英国兵还排成战列线穿着红衣服找揍,而美国民兵则穿着和环境类似的服装并都喜欢找掩护,英国人被狠狠的教训了
然后在差不多时间的拿破仑首先使用了散兵战术(179x-1815),足见拿破仑同学的战争才华,很可惜的是,随着拿破仑的失败,由于枪械性能的限制,散兵战术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密集阵型的排枪战列再次统治了欧洲战场
随着火器的逐渐发展,到了19世纪后期,后装线膛枪得到广泛使用,武器的杀伤力大为提高,采用密集队形的纵队战术已不适应战斗需要。而在1861年开始的美国南北战争中,受到独立战争时期的影响美军开始使用散兵战术,也出现了早期的散兵坑和战壕,战争手段开始进入新的时代
到了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普军在法军的火力威胁下,为减少伤亡,疏开成散兵线队形进行战斗,取得成功,散兵线战术从此彻底取代了密集战列。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散兵线战术为各国军队所效法并得到发展。何其可笑啊,拿破仑发明的战术被用来打法国(说句题外话,二战德军闪电战的理论来自于戴高乐写的一本书...)
到了更之后的战争,随着机枪的出现,战壕战成了一战的主要方式,再之后就有了坦克,二战中装甲冲突就成了重头戏
⑤ 求历史大佬简单介绍一下 排枪时代 是一段怎样的历史时代,谢谢了
那个时代基本上是1800年左右。那个时候还没有工业革命,所以火枪比较差,无论是命中率还是发射速度还是射程都不好,所以多人并排齐射这种战术就应运而生了。
因为当时的火枪命中率是在太感人,基本上你往左边发射而弹丸能飞到右边去,到后来甚至还有人索性朝地下开火,然后靠弹丸从地面上反弹打中人的方法呢。
排枪队列在当时也叫做绅士队列,因为当时指挥者基本都是格外好面子的贵族,而且这种绅士队列能够有效的弥补射击精度的不足。
但是这种绅士队列对士气、训练要求很高,因为战场上的人很容易恐惧,如果没有好的指挥官和高昂的士气,那么基本上就是溃败。
所以排枪时代中小兵穿的精美的服饰(相对而言)、行进时的军乐都是提高士气的办法。
基本就这样了,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⑥ 热兵器的发明是不是使人类越来越胆小了,热兵器可以远距离攻击敌人,可以最大程度和敌人拉开距离,而
恰恰相反
热兵器不再要求个人的勇武,而是强调吞对协作。排队枪毙的年代,除非敌人冲到20米之内,否则不许开枪,这对士兵是个多大的挑战啊
在七年战争时,英国和法国争夺加拿大,当时英军就是冒着法国的弹雨岿然不动,直到对手距离自己不到15米才集中开火,被称为最恐怖的排枪
南北战争时期,皮克特冲锋也是这样,南军在北军的炮火下前进了将近2公里,还完美地完成了队形变化,直到伤亡比率超过80%才溃败
在冷兵器时代,这是根本做不到的
区别在于近代军队将严格的纪律灌输给每一个人,通过机械的操练,消除了士兵的独立意识,他们只知道服从,用腓特烈大帝的话说,要让士兵恐惧班长的棍棒更甚于敌人的的子弹
到了现代军队,则是灌输给士兵理想,让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战
⑦ 近代突击步枪发展史
1884年在法国研制成功了无烟火 药,1886年法国首先研制了发射无烟火 药枪弹的勒贝尔步枪。而德国发射无烟火 药枪弹的1888年式7.92毫米毛瑟步枪,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真正的近代步枪。
自动枪的产生与发展
在战场上,枪的射速是活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开始,人们是从简化装填过程来提高射速的。后来,又采取增加枪管数量的方法。在15世纪和16世纪,有些国家把多枝枪管联结在一起,有的排成一行,叫多管排枪;有的平行排位数列,叫风琴枪;有的数排枪管排列的在数个方向,叫作鼓轮枪。16世纪时,曾经出现过一种叫做“连发喷筒的枪”,它是在一支馆内,一次装上多组火 药和弹丸,然后以租借一组地顺序点燃,逐次发射的。与此原理相同的还有“多装火绳枪”。
定装式枪弹出现以后,枪械中的开关枪机,重新装填,机针成待击状态和击发等动作
都可以使新机械操纵,提高枪械发射速度的问题才算初步得到了解决。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很多机械化的连发枪如1862年美国人R.J.加特林发明的首摇式连发枪(加特林连发枪又几种口径,6至10根枪管,按圆周排列在转轮上。射手摇动曲柄,通过机构传动,十个枪管依次发射。美国在南北战争后,装备了口径为12.7毫米的M1865加特林连发枪。最好的手摇加特林连发枪射速可达1200发/分,而以电动机带动的现代加特林式转轮管机构射速高达6000发/分。)和1873年瑞典人H.帕姆克朗兹发明的诺等菲尔特多管排枪(诺等菲尔特排枪有多种口径,带2到2根枪管,各种枪机的形状和集镇的带机都射手奖侧方的疾病向后凡扳动实现的。当机柄相反方向运动时,上方弹仓中的枪弹靠重力送进枪膛,然后发射机构使各枪管进行齐射,射速每管100发/分)。
在枪械发展史上,真正的自动枪是英籍美国工程师H.S.马克沁完成的。他采用枪管短后坐原理,于1883年设计试验成功了第一支自动机枪,使枪的理论射速达到每分钟600发,1884年取得了机枪的发明专利权。该枪一膛内火 药燃气作为机构运动的动力,通过曲轴式机构完成开闭锁和待击,用布料弹带供弹,水冷枪管,能长时间连续射击,枪身重27.2千克,夹在专用枪架或炮架上射击。根据马克沁机枪的原理,自动枪,自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等相继问世。枪的大家族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代枪械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枪族化。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作战方式的改变,武器的弹药的种类日益增多,使后勤补给日趋复杂。在许多国家中,枪械的改革首先从致力于弹药的通用化开始。前苏联在二战后首先解决了班用枪械弹药通用化问题。1953年12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选定了通用的标准弹。前苏联于60年代设计出卡拉什尼科夫班用枪族,从而达到了既统一不同枪种的结构的目的,又照顾到枪族内各种枪的特殊性要求的目的。
其次小口径化。1985年美军首先开始试验发射5.56毫米枪弹的小口径自动步枪AR15,1963年定名为M16步枪并列装部队,从而开始了班用枪械小口径化的历程。由于该枪弹头初速高,且命中目标后容易翻转,在有效射程内杀伤威力较大。继美国之后,许多国家都研制了小口径步。苏联于1974定型了口径为5.54毫米的班用枪族。1980年10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选定5。56毫米为枪械的第二标准口径。
枪族在小口径步枪出现以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德国HK公司研制出的三种枪族,其中前两种口径为7。62毫米,而第三种是使用美国5。56毫米M193枪弹的HK33枪族。三种都是由突击步枪,短突击步枪和突击枪组成的独立枪族。
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现代战争对枪械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发展新型枪械的途径,主要是探索新的工作原理和新型结构的枪和枪弹。例如德国于1969年开始研制的G11无壳弹和4。7毫米无壳弹枪,已经取得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美国研制的发射箭形弹和双弹头但的先进战斗部前,已研制出样品,投入试验。在新材料的应用方面,主要是合理利用情致高强度合金材料,以及纤维增强工程塑料。在枪械设计方面总的趋势是件小尺寸,减轻重量,以提高机动性;在性能上提高获利密度,增强杀伤威力或加大弹头的侵彻力,以及更好地保证工作可靠性和使用方便性。研制适于乘车战斗的步枪和极强;提高大口径极强的反装甲,凡空袭能力。研制先进的夜视器材,以提高枪械的全天候作战能力。有些国家还在探索非火 药能源,如高压电能,声能或激光等。
像我以前看过的架空类小说,比如《特工之回到清朝》主角还在184几年呢,就制造出AK了,实在叫人不敢恭维。。
⑧ 排枪战术持续到什么年代
我个人觉得排枪战术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排枪战术初步成型是在十八世纪初即西班牙王位争夺战,逐渐成熟是在七年战争,而发展到极致是拿破仑时期,江河日下是在克里米亚战争,行将就木则是普法战争(一说是美国南北战争),最后退出历史舞台是在日俄战争。排枪战术因刺刀的发明而盛行,方阵的发明而变得实用,却被中期火炮的进步压制,最终因为装填较为方便线膛武器的出现走向没落。
⑨ 排枪时代,英国和普鲁士的步兵在训练和运用上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刺刀,射击精度,射速,纪律,意志怎么比
这个不能说哪个国家侧重哪一点。
例如列兵是军队主力,就是排队枪毙的主演;散兵类似现代狙击手和游击队;也有身体素质过人,近战特别强悍的掷弹兵;还有特别精锐的近卫军或者某某军团这些的。
那个时期的军队训练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普鲁士应该比较出色一些。有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虽然并不是军队训练手册),还有普鲁士也率先为军队装列了后膛枪,创立了参谋本部,大规模铺设铁路等等都综合的提高了普鲁士军队的战斗力。
刺刀这个东西,近现代的军队里可能只有近代日本才会侧重训练它。毕竟功夫再好一枪撂倒,刺刀最初的发明就是为了防御骑兵。
射击精度的话涉及到了军队工业水平,这个英普差距应该都不大。
纪律我个人感觉还是普鲁士更好一点,英国绅士一般都是处于荣誉感吧。。
意志的话我个人同样认为是普鲁士更强,看看之前的条顿骑士团和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吧。
⑩ 谁知道排枪时代的战争电影。。。求推荐。
时代他的战争电影我觉得还是非常多的,并且真的电影有助于帮助我们大家的使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