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关于创造的小故事

关于创造的小故事

发布时间:2021-10-11 04:56:55

A. 关于创新的小故事

创新和发明永远都是一家,每一个发明家身上都带着创新的精神。而仅仅是创造一个新的事物,而不能将其的价值发挥出来,并不算真正的创新。
(注:列文胡克=列文虎克)
从显微镜的发明人列文胡克的故事里,来看看创新背后的很多元素吧。
列文胡克是是一位没有受到正式高等教育的英国皇家学会成员。早年年轻的列文胡克,是一位看门人。看门的工作相对轻松,时间充裕,并且能够经常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一天,列文胡克从一个朋友口中听说,在欧洲重镇阿姆斯特丹的眼镜店里,会出售一种名为放大镜的东西,可以让原本看不清楚的小东西变大,变得可以看清楚。
列文胡克觉得非常有意思,充满好奇心的他也想体验一下这种神秘的装置。于是他跑到眼镜店想去购买一个放大镜,可是,这种新装置的价格实在太贵了,列文胡克根本就承担不起。他很遗憾的要离开眼镜店,却看到店里的师傅正在磨制镜片。
列文胡克仔细观察了一番,他发现镜片的磨制的最基本方法实际并不复杂和神秘,关键点在于磨制的手工熟练度和耐心。列文胡克于是决定,自己也尝试磨制自己的放大镜。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好奇心,观看放大的物体,也不会有多大的经济负担。
列文胡克因此成为了一名“磨镜片爱好者”。经过不屑的努力,终于磨制出了自己的放大镜。随后,为了方便使用,他还将镜片固定在一个支架上,并在镜片的下端放置了一个金属片,并在金属片上打孔。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款显微镜。
列文胡克经常把自己关在一间密室里,用各种材料磨制镜片,组装各式各样的显微镜,并日以继夜的用显微镜观察各种事物。他在这个微世界里,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人血红细胞,甚至隐约看到了200年后人类在真正开始了解的细菌。
列文胡克一生磨制了超过500个镜片,组装了大小各异的400款显微镜。并通过广泛的细致观察,成为很多微生物和细胞的第一个发现者。
列文胡克在朋友的劝导下,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并邮寄给英国皇家学会。通过英国皇家学会刊登出来,和全世界科学家分享他的发现。列文胡克也因此成为皇家学会的会员。虽然他从未受到高等教育,并且根本不会阅读拉丁语(此前的很多科学资料,都是以拉丁文书写的。)
这就是列文胡克和显微镜的故事。但是关于显微镜的故事,实际上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在列文胡克发明显微镜前,其实早有别人发明了显微镜。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早在列文胡克制作出显微镜前90多年,一个叫詹森的眼镜匠就用凹透镜和凸透镜制作出了显微镜。但是他的工艺比较粗糙,观察的倍数不大,也没有继续将这一设备用于科学研究,发挥价值。因此,显微镜的发明人最终被历史公认为列文胡克,而且列文胡克还因此成为了“微生物之父”。

B. 关于创造的小故事(急用)

高跟鞋
15世纪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又担心妻子会外出风流。一个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后跟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因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认为妻子穿上高跟鞋将无法在跳板上行走,这样就可以把她困在家里。岂料,他的妻子穿上这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讲求时髦的女士争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来了。
雨衣

1747年,法国工程师弗朗索瓦o弗雷诺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他利用从橡胶木上获得的胶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这种胶乳溶液中进行浸涂处理后,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苏格兰橡胶厂的麦金托什因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将橡胶汁沾满衣裤,怎么也擦不掉,只好穿着这射脏衣服回家。室外阴雨绵绵,麦金托什回到家却惊喜地发现,穿在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有湿,他索性将橡胶汁涂满全身衣服。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胶布雨衣。

剃须刀

1828年谢菲尔德制成一边有保护的刀片,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
1895年,美国一位推销员吉列偶遇发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赚大钱,想发明一种人人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东西。一天,吉列刮胡子,发现剃刀的刀片正适合这种构想。他设计出种安全剃刀夹持柄,但找不到能制成薄刀片的厂家。到1901年,他遇见机械师卡森,才解决了技术问题,使锄形刀架与双刃可换刀片合成一体,并申请了专利。早在1900年,电动剃须刀已在美国获得专利,但第一种适于商业制造的电动剃须刀是由美国退役陆军上校希克设计,并于1928年获得专利的。

镜子

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
14世纪初,威尼斯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15世纪纽伦堡制成凸透镜,是制玻璃时在内部涂上一层汞剂而成。
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

拉链

拉链是1891年由美国芝加哥机械师贾德森最先发明的。贾德森为了解除每天系鞋带的麻烦,就发明一种可以代替鞋带的拉链。这种拉链是由一排钩子和一排扣眼构成,用一个铁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便可使钩子与扣眼一个依次扣紧。贾德森把样品送到1893年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出,得到好评,并因此取得了专利。
如今,拉链的品种不断增多,其应用不只限于日用品,而且已进入科研、医疗、军事等领域,被某些人誉为20世纪科技界的10大民明之一。

冰箱

第一台人工制冷压缩杨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发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亚《基朗广告报》的老板,在一次用乙醚清洗铅字时,他发现乙醚涂在金属上有强烈的冷却作用。乙醚是一种沸点低的液体,它很容易发生蒸发吸热现象。哈里森经过研究研制出了使用乙醚和压力泵的冷冻机,并把它应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的一家酿酒厂,供酿酒时制冷降温用。
第一台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于1923年发明的。后来一家美国公司买去了他们的专利,于1925年生产出第一批家用冰箱。

C. 有关“创造力”的小故事有哪些

创造力小故事
1.“毛毛虫实验”(摈弃墨守成规)
法国著名科学家法伯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虫子,这种虫子都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它们外出觅食或者玩耍,都会跟随在另一只同类的后面,而从来不敢另寻出路。法伯做了一个实验,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捉了许多这种虫子,然后把它们一只只首尾相连放在一个花盆周围,在离花盆不远处放置了一些这种虫子很爱吃的食物。一个小时之后,法伯前去观察,发现虫子一只只不知疲倦地围绕着花盆转圈。一天之后,法伯再去观察,发现虫子们仍然在一只紧跟一只地围绕着花盆疲于奔命。七天之后,法伯去看,发现所有的虫子已经一只只首尾相连地累死在了花盆周围。
后来,法伯在他的实验笔记中写道:这些虫子死不足惜,但如果它们中的一只能够越出雷池半步,换一种方式,就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命运也会迥然不同,最起码不会饿死在离食物不远的地方。
其实,该换一种思维方式生存的不仅仅是虫子,还有比他们高级得多的人类。
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司要招聘一名业务经理,丰厚的薪水和各项福利待遇吸引了数百名求职者前来应聘,经过一番初试和复试,剩下了10名求职者。主考官对这10名求职者说:“你们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一个星期之后,本公司的总裁将亲自面试你们。”一个星期之后,10名做了准备的求职者如约而至。结果,一个其貌不扬的求职者被留用下来,总裁问这名求职者:“知道你为什么会被留用吗?”这名求职者老实地回答:“不清楚。”总裁说:“其实,你不是这10名求职者中最优秀的。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时髦的服装、烟熟的面试技巧,但都不像你所做的准备这样务实。你用了一种超常规的方式,对本公司产品的市场情况及别家公司同类产品的情况做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并提交了一份市场调查报告。你没被本公司聘用之前,就做了这么多工作,不用你又用谁呢?”
点评:世上的事情有时就这么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如果你墨守成规,等待你的只有失败;相反,如果你稍微动一下脑筋,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一番创新,就能获得成功。比如,那种具有“跟随者”习性的虫子为什么就木能动动脑筋,对自己固有的习性进行一下创新——不跟在别人身后漫无目的地奔跑,而像那个其貌不扬的求职者一样换一种思维方式呢?当然,让虫子摈弃自己固有的习性难免苛求,虫子毕竟是虫子。但是,人呢?
2.将脑袋打开1毫米
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的营销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10年,每年的营业额增长率为10%-20%。这令董事会兴奋万分。
不过进入第11年、第12年、第13年时,营销额则停滞下来,但每月大体维持在同样的数字,董事会对此3年的业绩表现感到强烈不满,便召开经理级以上的高层会议,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的经理站了起来,对总裁说:“我有一张纸条,纸条里有个建议,若您要采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美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给你薪水,另有分红、奖金,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对策,你还另外要求5万美元,是不是太过分?”“总裁先生,请别误会,您支付我的薪水,让我平时卖力为公司工作,但这是一个重大而又有价值的建议,您应该支付我额外的奖金。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l分钱也不必支付。但是,您损失的必定不止5万美元。”年轻的经理说。“好,我就看看它为何值这么多钱?”总裁接过那张纸条,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美元的支票给那个年轻的经理。那张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在的牙膏开口直径扩大1毫米。”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试想,每天早晚,消费者多用直径扩大了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14个年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点评: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引起意料不到的变化。当你习惯于旧有的思维模式而走不出一条新路时,何不将你的脑袋打开1毫米?!(摘自:《中国青年报》,2004年4月4日,第3版)
3.打破规则故事三则
第一则:公元前333年冬天,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军队到达亚洲城市戈尔迪乌姆以抢占冬季营地。在那里,他听到了有关这个城市的著名传说——“戈尔迪之结”(希腊神话中弗利基亚国王戈尔迪所打)。按神谕,谁解开了这个异常复杂的结,谁就将成为亚细亚之王。这个故事引起了亚历山大的兴趣,他命人把他带到戈尔迪之结前,试图解开它。但他研究了一会儿,仍找不到绳子的两端,陷入了困境。他问自己:“我怎样才能解开这个结呢广突然,他想出了一个主意:“我要自己来制定解开这个结的规则。”于是他拔出剑,把这个结一劈两半。亚洲注定是属于他的了。
第二则:19世纪70年代,当时著名的打字机制造商肖尔斯公司听到很多用户的抱怨:打字员打字速度太快的话,按键就会撞在一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层让工程师们找出一种防止这种现象发生的办法。工程师们讨论了一会儿之后,其中一个人说:“如果我们让打字员的速度慢下来,会怎么样?按键就不会挤撞得那么厉害了。”于是就有了低效的键盘排列组合。例如,字母“O ”和“I”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分别排在第3和第6位,但工程师们却把它们放在键盘上由灵活性较弱的手指敲击的位置。这种“低效逻辑”在键盘设计上普遍使用,这个不同凡响的创意解决了键盘上的撞击问题。自从这个解决方案诞生起,打字机的技术发展水平和文字处理技术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第三则:一群俄罗斯移民有在每年的12月30日下午庆祝新年前夜的传统。《洛杉矾时报》的一名记者听说后,认为这其中一定有原因,就去采访他们。
“你们为什么比别人早36个小时庆祝新年?”她问道。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回答说:“40年前,我们还在苏联的时候,生活十分贫穷,我们发现在12月30日清一个乐队要便宜得多。这就是这种传统的由来。”令人奇怪的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如今已经富裕起来,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支付新年前夜铺张的娱乐活动,但他们仍然在前一天下午庆祝新年。在所有我们的生活中几乎都存在类似这种“响了一个陈旧过时的原因而提前庆祝新年”的心态。
4.垃圾筒的故事(寻找跳板)
几年前,荷兰的一座城市出现了乱扔垃圾的问题,原本干净整洁的地方变得有碍观瞻,因为人们不再使用垃圾箱了。大街上到处都是随地乱扔的烟头。啤酒瓶、巧克力糖纸、报纸等各种废弃物。
卫生部门显然对此很关心,他们开始寻找清洁城市的办法。一种办法是把随地乱扔废弃物的罚款从25荷兰盾(荷兰货币单位)提高到50荷兰盾。他们尝试了这个办法,但收效甚微。另一个方案是增加在这一地区街头巡逻的督察员,这也可以算是另一种“惩罚随地乱扔”的办法。同样,它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后来,有人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
假如人们在把垃圾倒进垃圾桶的时候,垃圾桶能付钱给他们,会怎么样?我们可以给每一个垃圾桶装一个电子感应装置和一个硬币返还系统。每当有人把垃圾倒进垃圾桶,它就会付给他10荷兰盾。
这种想法至少是对人们的大脑猛敲了一下。“假如……会怎么样”这个问题把“惩罚随地乱扔”变成了“奖励遵纪守法”。不过,这个想法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因为如果真的实施这种想法,这座城市就要破产了——欧洲会有一半的人到那里去倒垃圾。
幸运的是,倾听这个想法的人并没有以是否切实可行来衡量它,而是把它作为跳板,进而问自己:“还有其他什么办法可以对那哪些把垃圾倒入垃圾桶的人进行奖励呢?”这个问题使他们找到了下面这个解决方案。卫生部研制了一种电子垃圾桶,它的上部装有一个感应装置,当探测到有垃圾倒入时,就会激活录音机,同时播放其中的一段笑话。换句话说,这是一种会讲笑话的垃圾桶!不同的垃圾桶讲不同的笑话(有的讲低俗的双关语,有的讲冗长无聊的滑稽故事,还有的讲简短的俏皮话),此举很快就有了成效。笑话每两周就更换一次,人们都特意地把垃圾倒入垃圾桶,于是城市又恢复了原有的整洁。
5.突破思维框框故事三则
十六岁的少年
1972年美国民主党提名麦高文出马和尼克松竞选总统。后来,麦高文决定换掉他的副总统竞选搭档。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看到了这个毕生的机会,他以五美分一个的价格买下了5000个已经成为废物的“麦高文——伊哥领”竞选名牌和汽车贴纸。随后他再以每个25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纪念物。
虽然这个少年一次性的财富并没有带来产业界的革命或突破,但关键的是他发掘了旁人无法察觉的机会。这个少年是谁?他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便利贴的发现
便利贴的发现十分的偶然。本来科学家是要研究一种黏性很强的胶,却发现得到的是黏性较弱的弱胶。正当大家感到沮丧的时候, 3M公司的一个人从这个实验中发现了它真正的价值。
于是,这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赚取几十亿美元的商机。
清洁工的建议
美国圣地亚哥的克特立旅馆是一座重要建筑的诞生地。当时旅馆的管理人员觉得原来的电梯太小,必须扩建。于是,找了很多工程师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设计的方案是从地下室到顶楼,一路挖一个大洞,就可以建一个新电梯了。
他们的谈论被一个清洁工听到了,清洁工问他们要干什么,于是这些人解释了方案。清洁工听后说:可这样会搞得很脏、很乱呀,而且如果停业的话很多人会失去工作。
一个工程师听了清洁工的话,于是挑战性地问:“你有更好的主意吗?
清洁工想了想说:“为什么不在旅馆的外面修电梯呢?”于是,克特立旅馆成了现在已被广为采用的室外电梯的发源地。
就算不是专家,也会有很棒的点子。

愿你喜欢

D. 关于创造力的小故事100字

一、创造力小故事:

(1)清洁工的建议

美国圣地亚哥的克特立旅馆是一座重要建筑的诞生地。当时旅馆的管理人员觉得原来的电梯太小,必须扩建。于是,找了很多工程师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设计的方案是从地下室到顶楼,一路挖一个大洞,就可以建一个新电梯了。
他们的谈论被一个清洁工听到了,清洁工问他们要干什么,于是这些人解释了方案。清洁工听后说:可这样会搞得很脏、很乱呀,而且如果停业的话很多人会失去工作。
一个工程师听了清洁工的话,于是挑战性地问:“你有更好的主意吗?
清洁工想了想说:“为什么不在旅馆的外面修电梯呢?”于是,克特立旅馆成了现在已被广为采用的室外电梯的发源地。
就算不是专家,也会有很棒的点子。

(2)肖尔斯公司的键盘

19世纪70年代,当时著名的打字机制造商肖尔斯公司听到很多用户的抱怨:打字员打字速度太快的话,按键就会撞在一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层让工程师们找出一种防止这种现象发生的办法。工程师们讨论了一会儿之后,其中一个人说:“如果我们让打字员的速度慢下来,会怎么样?按键就不会挤撞得那么厉害了。”于是就有了低效的键盘排列组合。例如,字母“O ”和“I”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分别排在第3和第6位,但工程师们却把它们放在键盘上由灵活性较弱的手指敲击的位置。这种“低效逻辑”在键盘设计上普遍使用,这个不同凡响的创意解决了键盘上的撞击问题。自从这个解决方案诞生起,打字机的技术发展水平和文字处理技术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3)亚力山大和“戈尔迪之结”

公元前333年冬天,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军队到达亚洲城市戈尔迪乌姆以抢占冬季营地。在那里,他听到了有关这个城市的著名传说——“戈尔迪之结”(希腊神话中弗利基亚国王戈尔迪所打)。按神谕,谁解开了这个异常复杂的结,谁就将成为亚细亚之王。这个故事引起了亚历山大的兴趣,他命人把他带到戈尔迪之结前,试图解开它。但他研究了一会儿,仍找不到绳子的两端,陷入了困境。他问自己:“我怎样才能解开这个结呢广突然,他想出了一个主意:“我要自己来制定解开这个结的规则。”于是他拔出剑,把这个结一劈两半。亚洲注定是属于他的了。

(4)十六岁的少年

1972年美国民主党提名麦高文出马和尼克松竞选总统。后来,麦高文决定换掉他的副总统竞选搭档。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看到了这个毕生的机会,他以五美分一个的价格买下了5000个已经成为废物的“麦高文——伊哥领”竞选名牌和汽车贴纸。随后他再以每个25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纪念物。
虽然这个少年一次性的财富并没有带来产业界的革命或突破,但关键的是他发掘了旁人无法察觉的机会。这个少年是谁?他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5)便利贴的发现

便利贴的发现十分的偶然。本来科学家是要研究一种黏性很强的胶,却发现得到的是黏性较弱的弱胶。正当大家感到沮丧的时候, 3M公司的一个人从这个实验中发现了它真正的价值。
于是,这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赚取几十亿美元的商机。

E. 关于创新的短篇故事

1.19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涌来遍地淘金者。金子越来越难淘,当地气候又干燥,水源奇缺,不少人饥渴而死。这是17岁的亚摩尔灵机一动,断然放弃淘金,却引来河水,用沙子过滤后将清水挑到山谷,卖开了“大碗茶”。他不去发大财却去赚小钱,引来不少人讪笑,但当许多淘金者空手而归时,亚摩尔已经挣了6000美元,在当时算得上富翁了。
2.有追求就有创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助手先后用了6年时间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都不曾得到过满意的杂交品种,为了找到远源的雄性不育水稻,他与助手征程万里,像神农尝百草一样,日复一日得在一簇簇野草堆里搜寻,凭借着这份执着与追求,一块沼泽地里的希望找到了他,继而开创了震惊世界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F. 名人创造小故事

李连杰 在当时武术电影在中国风靡一时得重要阶段 李小龙是十分火的 是属于顶级人物版,于是就出现了大批权的习武之人,服装以及习武之道都是走李小龙的道路。如:梁小龙等等。但是没有一个取得像李小龙一样大的成功,但是李连杰不同,他没有走李小龙的道路,而是自己以传统的武术在影视界打下了一片天地。

G. 关于发明创造的故事

复印机
起初,爱迪生发明的石蜡纸,只是普遍运用于食品,糖果的包装材料上,后来他尝试在蜡纸上刻出文字轮廓,形成一张石蜡刻字纸版,在纸版下垫上白纸,再用墨水的滚轮从刻字的石蜡纸上滚一滚,奇妙的事发生了,白纸上出现清楚的字迹。之后又经过多次的改良试验,1976年,爱迪生开始量产他发明的复印机,一下子,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团体都采用这种蜡纸油印机。由于爱迪生复印机大受欢迎,风行全球,使得爱迪生深切体验到,应该发明人们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东西。
同步发报机
早期的电报机,一次只能传递一个讯息,而且不能同时交换信号,由于爱迪生本身是电报技师,便著手改良传统发报机,制造出二重发报机,1974年又研发出四重发报机,也就是同步发报机。在无线电还没有发展的当时,同步发报机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改良电话机
我们都知道,现代电话是由贝尔所发明的,事实上,电话能够清晰的接收与发话,要归功于爱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突破传统的窠臼,制造出碳粉送话器,一举提高了电话的灵敏度,音量,接收距离,否则,我们现在打电话时还是会常常:喂!喂!听不到啊,听不清楚啦。
留声机诞生
1877年12月的一个夜里,梦罗园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微微颤抖著,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他们听到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录音:「玛琍有只小绵羊,毛色白皙像雪样,不论玛琍到哪里,小羊总在她身旁……这项伟大的发明,不用小罐子老师多作介绍,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应用面有多广。法国政府,还因此授与爱迪生爵士的头衔呢!后来,爱迪生又多次改良留声机,直到将滚筒式改成胶木唱盘式为止,这中间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历经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喔!
光明的使者
19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煤气灯(瓦斯灯),但是煤气靠管道供给,一但漏气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们对于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实上,爱迪生为自己订定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除了改良照明之外,还要创造一套供电的系统。
于是他和梦罗园的伙伴们,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推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 泡。 美国来客兄弟--飞机
中国袁隆平--杂交水稻
俄科学家发明隐身衣
据悉,奥莱格·加多姆斯基教授是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立大学量子和光电子学系的一名知名教授,在过去许多年中,加多姆斯基教授一直在进行着黄金纳米粒子的实验研究。通过多年的研究,加多姆斯基教授发现,一个物体只要覆盖上一种由黄金胶体粒子制造的“特殊外衣”,就可以从肉眼前消失,也就是达到了隐形的效果。
加多姆斯基教授发明的“隐身衣”利用了光的特性和物体的光反射原理。加多姆斯基教授说:“现在,我们只能使静止的物体隐形,因为物体移动时,光的辐射频率会发生改变,所以我们目前无法使移动的物体保持隐形。然而,我相信科学家不久就会制造出类似哈利·波特魔法斗篷之类的移动隐身衣。”
事实上,加多姆斯基教授不是第一个在“人造隐形”领域取得成功的科学家。2005年3月,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阿鲁和英奎特曾宣布他们发明了使物体“隐形”的理论方法。研究使用的是等离子体激光。
俄罗斯科学家的发明与美国科学家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基于锐减散射光的概念。人类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上后,物体又反射了光。只要中断这个过程,人就看不到物体。
加多姆斯基教授的“隐身衣”发明已经申请了科学专利。研究人员相信,像飞机和太空船这样的大型物体,只要涂上了这种特殊物质,将能够从雷达屏幕前“消失 。
请勿盗版!!!

H.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简略一点的

1、鲁班发明刨子的故事

鲁班是个木匠,整天和木头打交道。他的技术很高,特别善于用斧头,能几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样子。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鲁班却办不到,特别是碰到木纹粗和疤节多的木料时,就更难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鲁班白天琢磨,夜里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头,磨得很快,砍起来比以前是好多了,可还是不理想。

于是,鲁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头,上面盖了块铁片,只让斧头露出一条窄刃。这回,鲁班不砍了。他用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来薄薄一层木片。推了十几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过去用斧子砍可强多了。

可这东西拿在手里推时既卡手又使不上劲。鲁班又做了一个木座,把它装在里面。刨子,就这样诞生了。

2、鲁班发明墨斗的故事

鲁班创造了木匠划线用的墨斗,那是他看到母亲裁衣服时,用一个粉袋划,受到启发的结果。

墨斗刚做好时,鲁班每次弹线,都得请母亲帮忙,捏住墨线的一头。有时,母亲正在做衣服或煮饭,也不得不放下,赶来帮忙。

有一天,鲁班母亲对他说:“你做个小勺子,不就可以代替我捏着墨线了吗?”鲁班一听,对呀!他很快做成了一个。从此,一个人就可以弹墨线了。直到现在,木工师傅们还把这个小勾子叫“班母”。

3、蔡伦造纸的故事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

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 ,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皇帝,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

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法是蔡伦发明的,人们便把这种纸都称为“蔡侯纸”。

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4、戴梓发明连珠铳的故事

戴梓发明了一种名叫“连珠火铳”的武器,也叫二十八连珠火铳。铳背是弹匣,可贮存28发火药铅丸。铳机有两个,相互衔接,扣动一机,弹药自落于筒中,同时解脱另一机而击发。它的形状很像琵琶,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

但是戴梓并没有将“连珠铳”献给军营,而是“藏器于家”。原因据说是被一个梦给吓怕了。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戴梓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人斥责他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如果将此器献上使其“流布人间”,你的子孙后代将没有活人了。

5、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

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如今的木板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为“雕版印刷术”。

毕升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实践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艰难,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方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具体记载。

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遍全世界。全世界人民称毕升是印刷史上的伟大革命家。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发明活字版的经过,除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的记载外,还找不到第二个文献资料。

沈括只说他是个布衣,籍贯及生平一点都没有交代。所谓布衣,从字面理解就是没有作过官的普通老百姓。关于毕升的职业,以前曾有人作过各种推猜,但最为可靠的说法,毕升应当是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

因为只有熟悉或精通雕版技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活字版的发明者。由于毕升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时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

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正是在这种启示下,毕升才发明了活字版。

I. 有关创造力的小故事

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的营销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10年,每年的营业额增长率为10%-20%。这令董事会兴奋万分。
不过进入第11年、第12年、第13年时,营销额则停滞下来,但每月大体维持在同样的数字,董事会对此3年的业绩表现感到强烈不满,便召开经理级以上的高层会议,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的经理站了起来,对总裁说:“我有一张纸条,纸条里有个建议,若您要采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美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给你薪水,另有分红、奖金,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对策,你还另外要求5万美元,是不是太过分?”“总裁先生,请别误会,您支付我的薪水,让我平时卖力为公司工作,但这是一个重大而又有价值的建议,您应该支付我额外的奖金。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l分钱也不必支付。但是,您损失的必定不止5万美元。”年轻的经理说。“好,我就看看它为何值这么多钱?”总裁接过那张纸条,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美元的支票给那个年轻的经理。那张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在的牙膏开口直径扩大1毫米。”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试想,每天早晚,消费者多用直径扩大了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14个年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阅读全文

与关于创造的小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