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恩格斯称“微积分是17世纪三大发明之一”,另外两个是什么
1.1665年11月,创立正流数法(微分);次年5月创立反流数法(积分)。微积分学的创立,被恩格斯誉为17世纪数学领域的三大发现之一.
2.1666年,牛顿购得一块玻璃三棱镜,开始研究色散现象。没有实验室,他就把自己乡下的房间弄暗,在窗板上开一个小孔,以便适量的阳光射入室内,把棱镜安置在窗孔上,光通过棱镜折射到对面墙上。牛顿在墙上观察到:比原白光点长数倍的彩色光带。最后研究得出: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非均匀的混合体,这就是牛顿的色光理论,即光色原理.
3.1666年,牛顿又开始研究重力问题,传说牛顿在树下读书,看到苹果落地,而悟出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还把这种引力理论推广到月球轨道上去,并利用开普勒定律推导出:使行星保持在它们轨道上的力必定与它们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这就是大家熟知的万有引力定律的雏形。即万有引力定律.
Ⅱ 中国五大发明是谁发明的发明了什么
中国古代只有四大发明名: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
发明者:
活字印刷术: 毕 升
指南针: 无记载
火药:古代炼丹家
造纸术: 蔡 伦
Ⅲ 恩格斯将“细胞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明之一,其他两大发明是什么
细胞学说 进化论 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
Ⅳ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古代陶器起源进行了什么描述
恩格斯在其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有关于古代陶器起源的形象描述,他说:“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雕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能够耐火而产生的,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粘土,即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说明人类在最初的生活实践中,从用火煮熟食物,才发明了陶器。它标志着人类已进入了对于火的广泛应用和熟食时代的到来,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飞跃。
Ⅳ 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三大发明有哪些
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1)细胞学说
【简介】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Schleiden)和动物学家施旺(Schwann)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
① 细胞是有机体,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 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
② 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
③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
④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⑤.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⑥.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2)【生物进化论】简称进化论,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进化(Evolution),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地球上原来无生命,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断的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170多万个物种。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提出的,在其名著《物种起源》有详细的论述。
进化论有三大经典证据: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和胚胎发育重演律。
3)【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
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能量守恒定律如今被人们普遍认同,但是并没有严格证明。
(1)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物体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具有内能、电荷的运动具有电能、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具有原子能等等。
(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壶中的水沸腾时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将壶盖顶起,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流通过电热丝做功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等等”。这些实例说明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是通过做功来完成的这一转化过程。
(3)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Ⅵ 恩格斯如何评价弓箭的发明
弓箭在远古时代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说:“弓、弦、箭已经是很复杂的工具,发明这些工具需要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较发达的智力,因而也要同时熟悉其他许多发明。”
Ⅶ 恩格斯对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做出了怎样的评价
瓦特的一生,都贡献给了蒸汽机的研制事业。恩格斯把蒸汽机看作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这是对其贡献的最好评价。英国人为了纪念他,特意在他的住宅处给他建造了铜像。
Ⅷ 恩格斯对工业革命的一项发明评价很高是什么发明
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该项技术革命是电力技术革命
Ⅸ 恩格斯先出生还是史蒂芬孙先制造蒸汽机
史蒂芬孙先制造蒸汽机车。
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工业城市巴门市(今伍珀塔尔市)。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导师和领袖、近代共产主义的奠基人。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还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工作,还肩负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
史蒂芬孙是一位煤矿工人的儿子,从小熟悉矿井里用来抽水的蒸汽机,后来立志从事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1814年,他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布拉策号”(以普鲁士将军布拉策的名字命名,他曾经帮助英国打击拿破仑军队)试运行成功。1825年9月27日,史蒂芬孙亲自驾驶他同别人合作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并获得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的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Ⅹ 恩格斯对于远古时期发明火有着怎样的比喻
另一个伟大的发明,就是自然火的使用,特别是发明取火的方法,为人类文明文化的进步做出了更为巨大的贡献。所以恩格斯作了这样的比喻;火的发明和应用和对人类文化的作用,比数千年后发明的蒸汽机的作用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