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玻璃发明故事

玻璃发明故事

发布时间:2021-10-09 23:02:08

Ⅰ 玻璃的产生历史是什么

玻璃最初由火山喷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约公元前3700年前, 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装饰品和简单玻璃器皿,当时只有有色玻璃,约公元前1000 年前,中国制造出无色玻璃。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18世纪,为适应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出光学玻璃。1873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国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机。此后,随着玻璃生产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各种用途和各种性能的玻璃相继问世。现代,玻璃已成为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

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

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晶体,这就是最早的玻璃。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大约在4世纪,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到1291年,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我国的玻璃制造技术决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制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产玻璃!”

就这样,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他们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

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从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我们现在使用的玻璃是由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经高温制成的。

熔体在冷却过程中黏度逐渐增大而得的不结晶的固体材料。性脆而透明。有石英玻璃、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氟化物玻璃等。通常指硅酸盐玻璃,以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等为原料,经混和、高温熔融、匀化后,加工成形,再经退火而得。广泛用于建筑、日用、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

谢谢^_^

Ⅱ 玻璃是谁发明的

玻璃的发明过程,有一段颇富传奇色彩的故事:
很久以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有一艘腓尼基人的大商船来到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河口,船上装了许多天然苏打的晶体。对于这里海水涨落的规律,船员们并不掌握。当大船走到离河口不远的一片美丽的沙洲时便搁浅了。
被困在船上的腓尼基人,索性跳下1大船,奔向这片美丽的沙洲,一边尽情嘻戏,一边等候涨潮后继续行船。中午到了,他们决定在沙洲上埋锅造饭。可是沙洲上到处是软软的细沙,竟找不到可以支锅的石块。有人突然想起船上装的天然结晶苏打,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搬来几十块垒起锅灶,然后架起木柴燃了起来。饭很快做好了。当他们吃完饭收拾餐具准备回船时,突然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只见锅下沙子上有种东西晶莹发光,十分可爱。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以为发现了宝贝,就把他收藏了起来。其实,这是在烧火做饭时,支着锅的苏打块在高温下和地上的石英砂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玻璃。
聪明的腓尼基人意外地发现这个秘密后,很快就学会了制作方法,他们先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搅拌在一起,然后用特制的炉子把它们熔化,再把玻璃液制成大大小小的玻璃珠。这些好看的珠子很快就受到外国人的欢迎,一些有钱人甚至用黄金和珠宝来兑换,腓尼基人由此发了大财。
实际上,早在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就已开始生产简单的玻璃制品了,而真正的玻璃器皿则是于公元前1500年在埃及出现的。从公元前9世纪起,玻璃制造业日渐繁荣。到公元6世纪前,在罗得岛和塞浦路斯岛上已有玻璃制造厂。而建于公元前332年的亚历山大城,在当时就是一个生产玻璃的重要城市。
从公元7世纪起,阿拉伯一些国家如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和叙利亚,其玻璃制造业也很繁荣。它们当时已能够用透明玻璃或彩色玻璃制造清真寺用的灯。
在欧洲,玻璃制造业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在大约18世纪之前,欧洲人都是从威尼斯购买高级玻璃器皿。这种情况随着18世纪欧洲人雷文斯克罗特发明一种透明性更好的铝玻璃逐步改变,玻璃生产业由此在欧洲兴盛起来。

Ⅲ 科学家的发明故事

科学家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她出生在波兰,真正的名字叫玛丽,因为嫁给了法国年轻的学者彼埃尔·居里,后来被称为居里夫人。她和丈夫共同努力,发现并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下面我们要告诉大家居里夫妇是怎样发现镭这种神秘物质的。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

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 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
本杰明·富兰克林(Dr. Benjamin Franklin)美国著名的政治家与科学家、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外交家及发明家。美国革命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发明了。由他发明的事物包括有双焦点眼镜、蛙鞋、避雷针等等。富兰克林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亦是美国首任邮政总长。

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他出身寒微,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在掌握印刷技术之余,还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潜心练习写作,所有这一切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自立于当时的社会,他几经周折,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印刷所.由于吃苦耐劳,讲求信誉,注意经营管理,他不仅在印刷界激烈的竞争中站住了脚,并且把业务扩大到邻近几个州以及西印度群岛,成为北美洲印刷出版行业中的佼佼者.

他注意观察自然现象,研究科学问题.他从实践出发,从事科学实验和观察,在电学上解答了“电为何物”的问题,将不同状态下的电称为“正电”和“负电”,提出了电学中的“一流论”,在大气电学方面揭示了雷电现象的本质,被誉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这些电学上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第一流的科学家.他在光学、热学、声学、数学、海洋学、植物学等方面也有研究,并有新式火炉、避雷针、电轮、三轮钟、双焦距眼镜、自动烤肉机、玻璃乐器、高架取书器、新式路灯等一系列发明创造.因而,他以仅读过两年小学的学历,被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六七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富兰克林成名以后在北美殖民地的文化传播和社会福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先后组织建立了“共读社”、“美洲哲学学会”、“北美科学促进会”、报社、图书馆、书店、医院、大学、消防队、地方民兵组织等学术、文化、医疗卫生、消防、治安组织和机构;他还改革了北美殖民地的邮政制度,建立起北美殖民地统一的邮政系统.他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成为北美殖民地有影响的人物.
他不仅善于解决自然科学里的专门问题和社会政治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还常常探索许多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他是自然神论者,认为精神依附于物质;他认为社会贫困的原因是劳动者必须养活寄生者;他酷爱自由和平,反对战争,痛恨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主张维护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利益.他是当时最渊博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
富兰克林生活的时代正值美国从殖民地向独立的资产阶级国家迈进的重大转折时期,他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对独立战争的胜利和美国国家制度的初期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1754年北美各殖民地领导人物出席的奥尔巴尼会议上,他提出著名的“奥尔巴尼联盟”的计划,被会议通过,成为最早将美利坚合众国的大联合这种思想灌输到殖民地人民头脑中去的人.

在宾夕法尼亚,他始终同殖民地人民一道同业主①集团的横行不法作斗争.1757年,他代表州议会赴伦敦向英王请愿,要求业主交纳税款,取得成功;1764年,他第二次赴伦敦,要求英王保护殖民地利益,没有结果.其后,英国政府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镇压,激发了殖民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斗争.富兰克林的立场彻底转到革命方面.

宾夕法尼亚原为业主殖民地,是1681年英王查理二世赐与威廉·宾的土地.后来,威廉·宾的两个儿子继承产业.业主在其领有的殖民地享有委派包括州长在内的官吏、否决议会议案、免交捐税等特权.

1775年5月,他回到美洲,立即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去.他担任宾州治安委员会主席,主持地方军委,并和潘恩共同起草了州宪法;他作为宾州代表出席第二次大陆会议,成为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担任美国邮政部长,组织战争期间的邮政,成绩显著;在美军作战屡次受挫的情况下,他作为三人委员会成员同华盛顿会商,决定实行北美13州的总动员,使得独立战争得以坚持6年之久.

在英强美弱的局势下,殖民地人民必须争取外援.富兰克林奉大陆会议之命出使法国,争取美法结盟,共同对英作战.在当时复杂而不利于美国的外交环境中,他以美国必胜的信念、坚韧不拔的耐心,巧妙灵活的外交手腕,利用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抓住有利时机,缔结了美法同盟盟约,争取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量外援,确保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在战争后期,他参加并一度主持美英议和谈判,签订了有利于美国的英美和平条约,胜利地完成了艰巨的战时外交使命.战后,他成为新生的美国第一任驻法特命全权大使留法工作,直到1885年归国.

回国以后,他连续4年当选宾夕法尼亚州长.在美国宪法会议上,他是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他为了调解会议代表的意见分歧而提出的议会的两院制,成为美国的基本国家制度之一.

1788年后,他不再担任公职,但仍发表政论文章,以供政府采择,并致力于促进废除奴隶制的活动.

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与世长辞.在他出殡的那一天,为他送葬的人数多达两万,充分表达了美国人民对他的痛悼之情.同时,不仅美国国会决定为他服丧一个月,法国国民议会也决议为他哀悼,表明了他不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世界

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早在30年代和40年代就对航空工程理论有许多开创性的贡献。钱学森1956年2月17日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钱学森在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方面长期担任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控制论是20世纪三项重要的科学成就。1948年美国科学家维诺提出了控制论。钱学森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的控制与制导工程技术实践进行了全面观察,以比旁人更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和提炼出指导控制与制导系统设计的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在50年代初创建了工程控制论。1954年工程控制论的专著在美国出版,旋机即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工程控制论的建立推动了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也推动了电子计算机、核能、航天和光电技术的发展。

钱学森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小罗克维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Ⅳ 镜子的发明有哪些故事

传说有一年的三月初三,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于是,仙女们都来赴会。可是,她们用的胭脂太多了,多得流到了天河里,又从天河泻到了牡丹江上游的大山中,汇成了一个大湖,凑巧的是,不知是谁不小心把王母娘娘的宝镜也摔落下来,宝镜掉入湖中,湖水顿时变得如宝镜一样明亮,后来,人们就为这个湖起名为“镜泊湖”。传说归传说,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却真实地反映出水在镜子的发展中对人类所起到的重要启迪作用。

镜子的制造者是意大利的玻璃制造工匠达尔卡罗兄弟。兄弟二人出生在威尼斯一个专门制作玻璃的穆拉诺小岛。儿童时代,他们就经常随父亲进玻璃作坊,亲眼看见玻璃工匠们把一团稀糊糊的溶液做成有模有样的玻璃制品的奇妙过程。

长大后,达尔卡罗兄弟先后成为作坊的正式工匠。由于他们悟性高、天资聪颖,很快便得到了师傅的真传,但是达尔卡罗兄弟却并不满足。当他们看到岛上姑娘们梳妆用的玻璃效果不理想时,他们就将制作出光洁明亮的玻璃镜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此后,达尔卡罗兄弟经常在一起探讨,琢磨着为什么池塘里的水是以黑暗的大地作为衬垫的?他们做出了大胆的设想——如果在玻璃的背面也加一层深色的衬垫,镜中会出现清晰的影像吗?

为此,达尔卡罗兄弟试着将矿粉、木屑、面粉、铜等涂在玻璃上,但效果都不理想。有一次,他们选用熔点较低的锡作为试验对象,将熔化的锡水倒在玻璃上,然后用一根细细的滚筒将锡水碾成均匀的薄薄一层。待锡冷却后,兄弟俩翻开玻璃一看,他们挂满汗滴的脸庞清晰地映在了玻璃中。他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涂料。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达尔卡罗兄弟发现这种玻璃镜子时间一久,背面的锡箔就会脱落。于是,他们又对制镜工艺进行改进,先将玻璃制成锡箔镜,再把水银倒在锡箔镜上。这样,水银能够慢慢地溶解锡,形成一层薄薄的锡和水银合金,制成的玻璃镜子反光能力强,而且涂料不容易脱落。

17世纪的意大利铜镜玻璃作坊的老板一直在关注着达尔卡罗兄弟的发明进展。当他得知达尔卡罗兄弟发明成功后,立即开始制作玻璃镜子,并很快将它投入市场。果不其然,达尔卡罗兄弟发明的水银镜十分走俏,成为豪门贵族的珍品。特别是威尼斯国王向法国王后献了水银镜之后,法国的贵妇人和小姐们也纷纷效仿,以拥有水银镜为荣,因此,尽管水银镜价格昂贵,但仍供不应求。

法国由于购买水银镜,大量的金银财宝流入了威尼斯。因此,法国政府决定自己创办水银镜工厂。在达尔卡罗兄弟的帮助下,法国驻威尼斯大使成功地将3个工匠偷渡出境,运送到法国。1666年,法国建造了第一个制造玻璃镜子的工厂。从此,水银镜的制造奥秘被公布于世,镜子的价格也一落千丈。就这样,水银镜渐渐地成为了普通家庭的生活用品。

Ⅳ 防弹玻璃 发明的故事

20世纪初,法国一座城市接连发生多起车祸,除了直接死伤外,有相当多的乘客是被飞溅的碎玻璃刺伤的。

一位叫贝奈狄特斯的法国科学家注意读到乘客被玻璃刺伤的新闻,使他回想起做实验时碰到的一件事。

有一次,他在整理化学药品时,不小心把一只药瓶打翻在地。奇怪的是,玻璃药瓶竟没有打碎,只是表面出现些裂纹。他仔细研究了原因,原来这药瓶曾装过三硝酸纤维素脂的溶液,溶液已挥发,在药瓶内壁均匀地附着形成一层薄膜,正是这层薄膜使得瓶子没有摔得玻璃四溅。

要是在车窗的玻璃里加上一层这样的薄膜,乘客不就能免遭玻璃碎屑飞溅之苦了吗?想到这里,贝奈狄特斯连夜试验,成功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安全玻璃。这种玻璃有三层,两边是普通玻璃,中间一层是三硝酸纤维素脂,三层紧压到一起成为整体。安全玻璃外观上和普通玻璃没什么区别,一旦受到剧烈撞击时,它只会碎裂而不会飞溅。

科学家在科学试验中的发现和发明,使安全玻璃的种类不断增多。现代许多交通工具,如火车、电车、汽车的车窗均采用钢化玻璃制作。许多高级轿车的车窗玻璃还采用安全性能高的防弹玻璃。这种玻璃由三层构成,两边是普通玻璃,中间是用玻璃纤维浸渍环氧树脂制成的防弹玻璃钢,普通枪弹休想穿透它!

防弹玻璃通常是透明的材料,譬如聚碳酸酯纤维热塑性塑料(一般为力显树脂)。它具有普通玻璃的外观和传送光的行为,对小型武器的射击提供一定的保护。

防弹玻璃通常包括聚碳酸酯纤维层夹在普通玻璃层之中。子弹容易击穿外表的一层玻璃,但坚固的聚碳酸酯纤维层会在它可能击穿玻璃内在的层之前停止子弹的运动。防弹玻璃通常厚达70毫米至75毫米。

历史上,防弹玻璃曾由液体橡胶粘在一起的玻璃板料制成。这些大块的防弹玻璃已经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做了公共的的用途,通常厚达100毫米至120毫米,而且极端重。

单向防弹玻璃

譬如一些银行防弹车的用途促进了单向防弹玻璃的发明。这种玻璃将抵抗接踵而来的小型武器射击玻璃的外侧,却会允许在玻璃的对侧(里侧)的射击,譬如防卫者从防弹车的里侧射击,从而通过玻璃射击在外部威胁者上。

单向防弹玻璃通常被制成二层:在外部的易碎的一层和在里面的柔韧的一层。当一个子弹从外部射出时,子弹会先击中易碎的一层,并打碎一个区域。这会吸收一些子弹的动能,并且在一个更大的区域传播动能。当减慢的子弹击中柔韧的一层时,它就被挡住了。但是,当子弹从里面射出,它会先击中柔韧的一层。子弹能把柔韧的一层击穿是因为它的能量集中于一个小范围,脆的一层在柔韧的那层向外弹时向外碎裂,而且不妨害子弹的前进。

Ⅵ 玻璃是谁发明的公元几年发明的

玻璃的发明过程,有一段颇富传奇色彩的故事:
很久以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有一艘腓尼基人的大商船来到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河口,船上装了许多天然苏打的晶体。对于这里海水涨落的规律,船员们并不掌握。当大船走到离河口不远的一片美丽的沙洲时便搁浅了。
被困在船上的腓尼基人,索性跳下1大船,奔向这片美丽的沙洲,一边尽情嘻戏,一边等候涨潮后继续行船。中午到了,他们决定在沙洲上埋锅造饭。可是沙洲上到处是软软的细沙,竟找不到可以支锅的石块。有人突然想起船上装的天然结晶苏打,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搬来几十块垒起锅灶,然后架起木柴燃了起来。饭很快做好了。当他们吃完饭收拾餐具准备回船时,突然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只见锅下沙子上有种东西晶莹发光,十分可爱。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以为发现了宝贝,就把他收藏了起来。其实,这是在烧火做饭时,支着锅的苏打块在高温下和地上的石英砂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玻璃。
聪明的腓尼基人意外地发现这个秘密后,很快就学会了制作方法,他们先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搅拌在一起,然后用特制的炉子把它们熔化,再把玻璃液制成大大小小的玻璃珠。这些好看的珠子很快就受到外国人的欢迎,一些有钱人甚至用黄金和珠宝来兑换,腓尼基人由此发了大财。
实际上,早在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就已开始生产简单的玻璃制品了,而真正的玻璃器皿则是于公元前1500年在埃及出现的。从公元前9世纪起,玻璃制造业日渐繁荣。到公元6世纪前,在罗得岛和塞浦路斯岛上已有玻璃制造厂。而建于公元前332年的亚历山大城,在当时就是一个生产玻璃的重要城市。
从公元7世纪起,阿拉伯一些国家如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和叙利亚,其玻璃制造业也很繁荣。它们当时已能够用透明玻璃或彩色玻璃制造清真寺用的灯。
在欧洲,玻璃制造业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在大约18世纪之前,欧洲人都是从威尼斯购买高级玻璃器皿。这种情况随着18世纪欧洲人雷文斯克罗特发明一种透明性更好的铝玻璃逐步改变,玻璃生产业由此在欧洲兴盛起来。

Ⅶ 玻璃的故事

小女孩儿家里,有许多彩色的玻璃球:红的、黄的、蓝的、绿的,各种各样,五彩斑斓。彩色玻璃球们友好相处,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可是,有一天,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这一天,盒子里来了一个玻璃球,却是透明的。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它,躲得远远的。透明玻璃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感到很新鲜,决定交个朋友。
“红姐姐,我们交个朋友吧!” 透明玻璃球热情地说。“谁和你做朋友,丑八怪,你看我穿着红色的舞裙,是热情的象征,你比得了吗?” 红玻璃球嘲笑道。透明玻璃球听了,伤心地离开了。
“白哥哥,我想和你做朋友!” 透明玻璃球显得有些低三下四。“就凭你,没门,你是什么东西!” 白玻璃球骄傲地说,“我穿的是白色的礼服,潇洒又高贵,你算什么呢?” 透明玻璃球难过极了,它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又冷漠地嘲笑它。它的内心充满了孤独,独自滚到窗台前,向蓝天诉说它的经历。
这时,一股温暖的阳光照射着它,原来,太阳公公出来了。太阳公公笑呵呵地说:“好孩子,别难过,我来帮助你。”顿时,强烈的光芒照耀在透明玻璃球身上,玻璃球瞬间变得五光十色。七彩颜色展现在它的身上,让彩色玻璃球们充满了惊讶。透明玻璃球呢,更是快活,幸福的光芒在它身上呈现!
从此,透明玻璃球不再烦恼,不再悲伤,和朋友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

Ⅷ 一块玻璃的故事300字作文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建筑物、工厂、汽车。绿化渐渐得少了内,得肺容癌的人却渐渐地多了很多,都是因为那些工厂、油烟机和汽车排出来的废气,使的他们得了肺癌。
为了减少得肺癌的人,我想发明一块名叫“净化玻璃”的玻璃。“净化玻璃”里有一种特殊的净化网,材料是根据树木把二氧化碳转为氧气的功能来做的。它的表层有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孔,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当废气穿过小孔,抵达净化网时,净化网就会把废气过滤,并且转为新鲜空气。而且每排出的新鲜空气是吸收废气的2倍。那废气会去哪呢?原来在净化网后还有一层布满小水滴的网。阳光散播下来时,废气就会紧紧粘着小水滴,小水滴就会被蒸发在了空气中。
这就是我想发明的玻璃—“净化玻璃”。

Ⅸ 有关于科学家发明、发现的小故事。

有关于科学家发明、发现的小故事:

一、雷达

在一九四七年一月号的英国奋勉杂志上,有个科学家发表了一篇很搞笑的文本,给我们解释蝙蝠在黑暗中如何指导自己飞行,不论如何黑暗,如何狭窄的地方,绝不碰壁,这是什么原因?它怎样明白前面有无障碍呢?

关于这事有两位美国生物学家格利芬和迦朗包在一九四○年已经证明,蝙蝠能够避免碰撞,是藉一种天然雷达,但是是声波代替电磁波,在原理方面完全相仿。从蝙蝠口中发出一种频率极高的声波,超过人类听觉范围以外。

二位科学家用一种特制的电力设备,在蝙蝠飞行时,将它所发的高频率声波记录出来。这种声波碰到墙上,必然折回,它的耳膜就能分辨障碍物的距离远近,而向适宜方向飞去。蝙蝠传输声波也像雷达一样,都是相距极短的时间而且极有规则。

并且每只蝙蝠,有其固有的频率,这样蝙蝠可分清自己的声音,不至发生扰乱。因这缘故,蝙蝠飞行之时,常是张口,假如你将它口紧闭,它便失去指挥作用,假如堵上它的耳朵,便要撞到墙上,无法飞行。这个搞笑的实验,道破了它的秘密。

二、富兰克林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声雷响,雨点就倾泻下来了。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

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

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三、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出生在叙拉古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位天文学家。在父亲的影响下,阿斯米德从小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欢辩论。长大后飘洋过海到埃及的山历山大里亚求学。他向当时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德的学生柯农学习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知识,最后通古博今,掌握了丰富的希腊文化遗产。

在亚历山大里亚求学期间,他经常到尼罗河畔散步,在久旱不雨的季节,他看到农人吃力地一桶一桶地把水从尼罗河提上来浇地,他便创造了一种螺旋提水器,通过螺杆的旋转把水从河里取上来,省了农人很大力气。它不仅沿用到今天,而且也是当代用于水中和空中的一切螺旋推进器的原始雏形。

四、诺贝尔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

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
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

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

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五、巴普洛夫

小时候,巴甫洛夫和他的弟弟一起挖种苹果树的坑,坑已经挖好了,父亲一看,说位置不对,重新再挖。弟弟放下铁锨不干了,而巴甫洛夫却又挖了起来,手上磨了血泡也不管,一直到把坑挖好,种上苹果树才歇手。

后来,巴甫洛夫成为生理学家,成天在实验室里研究狗的条件反应。他常常用自己的工资去买实验用的狗。在解剖狗时,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他非常细心地数着从玻璃管中流出来的狗的唾液,详细地记录在笔记本上。一位新来的助手数了一会儿,就感到单调、厌倦。

而巴甫洛夫却郑重地对他说: "如果科学需要,就数他十年、二十年!"巴甫洛夫在八十七岁高龄时,得了肝炎,后又患肺炎,但他仍在做"科学的苦工"。他还为自己作为一个科学家没有完全尽到对人类的义务感到十分遗憾。

阅读全文

与玻璃发明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