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选择几个童话人物,结合人物特点创编一个童话故事
选择童话人物,结合人物特点,创造童话故事的时候选择自己最喜欢的。
㈡ 童话中的人物有哪些类型
三大艺术类型
1、超人体童话形象是指那些以超自然面貌出现的、具备创造奇迹的超长能力的形象。
2、拟人体童话形象是指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人类以外各种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以后的童话形象。
3、常人体童话形象是指在童话中以普通人的面貌出现的童话形象。
(2)如何创造童话角色形像扩展阅读
童话的人物形象最为自由和广泛,上至日月星辰,下至鸟兽虫鱼、花草木石,不论有生命还是无生命、有形还是无形、具体物质还是抽象概念,都可以通过“人格化”,作为有语言行动、有思想性格的人物出现在童话中;
另外,一些产生于人的想像,只存在于魔幻世界的意想同样也能成为童话的人物形象,比如精灵、海妖、神兽等。当然,童话中更多的是人,古人或今人,本国人或外国人,这个阶段或那个阶段的人。
而且,在一些童话中,普通的人和超自然人物的形象,拟人化的各种生物、非生物的形象可以同时出现,彼此交往,共同活动在作者设计的童话环境中。但不管选取什么去充当童话的角色,反映的都是人类的现实生活,它们身上具有的也是各种各类人物的社会性格。
㈢ 童话的创作如何处理好幻想问题
要处理好童话的实与虚、真与幻的关系,使幻想与现实之间融合无间,首先要立足于本质的真实。童话并不要求如实地反映生活,不拘泥于真实的细节,甚至允许忽略或变更事物的表面形态,只要求做到本质的真实。
例如《小妖怪蓝脸儿》中,妖怪的种种表现当然是虚构的,是现实生活中所不存在的,但它反映了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的斗争。所以,童话作者只要把握本质的真实,就有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物和非生物的范围,大胆、自由地进行幻想,“编造”种种虚幻的情节。
这样,读者虽然明知故事本身是假的,却深信通过童话所揭示的真理。其次,要处理好真与幻的关系,还必须使童话环境和童话人物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上展开人物活动的,童话创作也必须遵循一般文学艺术的规律——使环境和性格达到高度的统一,不允许二者之间存在矛盾。童话在读者面前展开的是一个幻想世界,这就要求不仅周围环境是幻想的,活动在其中的人物也应该是充分幻想的,即人物和环境的幻想性必须协调一致。
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不平凡的、诱人的童话意境。例如《五彩云毯》中,织女们生活在天上,她们 的生活环境里有她们居住的天宫、嫦娥的月宫、户外的云彩、太阳神的日宫……倘若她们生活的环境如同人间一样,那就会失去童话的色彩。
总之,只有使人物、故事、气氛、意境整个地浸透在幻想之中,使童话所描述的一切全部进入幻想的境界,幻想与现实的结合才能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鲜明地把现实生活中的本质真实地表现出来。
(3)如何创造童话角色形像扩展阅读
童话的人物形象最为自由和广泛,上至日月星辰,下至鸟兽虫鱼、花草木石,不论有生命还是无生命、有形还是无形、具体物质还是抽象概念,都可以通过“人格化”,作为有语言行动、有思想性格的人物出现在童话中。
另外,一些产生于人的想像,只存在于魔幻世界的意想同样也能成为童话的人物形象,比如精灵、海妖、神兽等。当然,童话中更多的是人,古人或今人,本国人或外国人,这个阶段或那个阶段的人。
而且,在一些童话中,普通的人和超自然人物的形象,拟人化的各种生物、非生物的形象可以同时出现,彼此交往,共同活动在作者设计的童话环境中。但不管选取什么去充当童话的角色,反映的都是人类的现实生活,它们身上具有的也是各种各类人物的社会性格。
作家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叫一些生物和非生物扮演角色。在选择时,一方面要照顾这些东西本来的形态习惯和自然属性,看看是否与所扮演的各种人类角色有某种联系和相似之处,另一方面,则要考虑表现主题的需要,而且,童话让哪种角色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题。
例如《爱唱歌的小鸟》中选择了小鸟作为自由的化身,国王作为专制的化身。如果把小鸟换成关在猪圈里的小猪,就明显地不合适。而如果把国王换成没有权力、无法主宰生杀大权的艺术家,也同样不合适。
小鸟的歌声是自由的歌声,所以才引起国王的扼杀。如果换成可以随意操纵的机器鸟,也就难以产生国王杀死小鸟的情节。
此外,在挑选人物角色时,适当地尊重读者的爱好、民族习惯以及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心理和感情,也是必要的。例如,对老鼠这一形象,中国人与美国人就不同,我们多把老鼠作为反面形象,而美国人则比较喜爱老鼠。
又如狐狸往往以狡猾的形象出现,狼则以贪婪、凶残的形象出现。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围墙外的小灰狼》中,小灰狼犹如一个天真可爱的小朋友。
㈣ 童话故事以什么来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拟人化的描写来塑造
㈤ 童话世界里的故事怎么创造
所有故事的创造一开始都离不开模仿,童话世界里的故事也是一样。如果你想写童话的话,最开始创造的时候可以模仿一下其他的童话故事,比如说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美丽的童话故事。多模仿几次,就可以自己创造了。如果你想说的是怎么把现实创造成童话世界里的故事,那么最美好的就是要有一对相爱的男女主角,所有的创造开始就取决于这一对男女主角了。
㈥ 童话包括哪几种形象类型
翻开儿童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无处没有动物活跃的身影。从古希腊寓言、古印度寓言,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童话),再到文人创作的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其中都有大量的动物形象。纵观这些动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其类型上的演变线索:最早出现的是将物性与人性联系起来的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到近现代,又出现了摆脱人性的非拟人化的动物形象。这两类动物形象的出现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它们产生后又共同存在和发展于儿童文学作品之中,在儿童的阅读审美活动中各有优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儿童文学中动物形象的拟人化
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就是把动物当作人来写,使动物具有人性。所谓“人性”,即善良、忠诚、纯洁、胆小、贪婪、凶猛、狡猾、阴险等人类所具有的品性,所谓“物性”,即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人类根据动物与人类的亲疏远近、利害关系,根据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和“性情”,十分自然地把物性与人性联系起来,就创造出了拟人化的动物形象。
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可以分为人性与物性一致的动物形象和人性与物性不一致的动物形象。
人性与物性一致的动物形象,是人类根据动物和人的利害关系,按照自己对动物的观察和喜好,把动物分为好的和坏的,凶残的和善良的,狡诈的和老实的,美丽的和丑陋的,等等,然后赋予动物与其物性相一致的性格,如把好的人性拟附于“好”的动物,把坏的人性拟附于“坏”的动物。虎、狼在过去都是猛兽,并且对人类的生命构成威胁,所以常常被拟人化为凶狠、霸道的“坏”形象,而鹿、羊等被捕食的动物则被塑造为善良、被欺压的“好”形象。例如:伊索寓言《农夫和蛇》中的蛇,克雷洛夫寓言《狼和小羊》中的狼和小羊,格林童话《小红帽》中的狼,《孩子和鳄鱼》中的鳄鱼([塞内加尔]戴奥普),等。经过长期的拟人化后,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动物形象类型,如蛇是阴险可怕的,狼是凶残贪婪的,狐狸是狡诈谄媚的,等等。虽然这种拟人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但是“坏”动物形象在读者,尤其是儿童读者的心目中会形成对某些动物的偏见。
物性与人性不一致的动物形象,是指违反人们对动物的一般看法,赋予动物与其物性不一致的性格,如赋予坏动物以“好”品性,或赋予好动物以“坏”品性,塑造出机智大胆的母羊和愚蠢胆小的狮子([印度] 安纳德 《狮子和山羊》),充满爱心、真心待人的小狼(黄一辉《小儿郎,小儿狼》),帮鸟妈妈照顾鸟宝宝的大灰狼([美]戴维斯《大灰狼阿洛伊修斯与丢失的肉冻》)等形象。这些动物形象一是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弱者对强者的反抗,讽刺和揭露统治者和现实中的丑恶现象,二是打破了长期以来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的好恶来看待动物的做法,把人和动物都仅仅看作是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生命,宣扬人和动物是应该并且可以和谐相处的。
㈦ 怎样做童话故事里人物的手工创意衣服
其实就是拼布创意,首先你要有缝纫机,其次你要有布啊,蕾丝啊,等工具,,最后用缝纫机把他们做成自己想要的造型就好啦!不过个人推荐,外面有专门的童话剧衣服出租,如果不是兴趣的话,去外面租会比较便宜(⊙o⊙)哦
㈧ 怎么编童话
1、利用"假设"进行想象
假设某一具体情况,让学生根据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联想。想象可以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甚至想象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例如,阿凡提来到我们当中,会飞的猴子,鳄鱼拿着一支玫瑰花来敲我的门……这些都是合理的想象。这样坚持下来,久而久之,就会想、敢想,就能大胆创新。
2、利用"绘画"展示故事内容,发展想象能力
在"创编童话"过程中,不要以"写故事"的形式把故事内容展示出来,而是打开绘画纸,展开想象,自由作画,把想到的东西画出来。"画好故事"以后,再给画面配上文字,就成为一篇简单的童话故事了。
3、利用"表演"展现故事情节
例如《小红帽》,可以五人一组,分别扮演"小红帽"、"妈妈"、"外婆"、"猎人"、"狼",将故事表演出来,表演时可以加以创造,不要完全按照原文表演。表演后,几个人凑在一起,研究一下怎样给故事欢歌结尾。
4、利用"续编"延续故事内容
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结尾是:"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向小羊扑去……"可以大胆想象并续编故事:小羊最终的结局如何呢?如,小羊想了一个好办法战胜了狼,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些与众不同的办法,就是你的想象力;把这些想象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童话故事了。
童话里的形象,大多是拟人化的。童话中,无论是动物、植物,其他东西,都可以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会做事、会生活。列宁说过:"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你给儿童讲故事时,如果其中的鸡儿、狗儿都不会说人话,儿童便没有兴趣。"
㈨ 童话是——文学形式,它通过丰富的——、——和——来塑造人物形象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