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点乘是谁发明的

点乘是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10-09 14:51:44

① 乘法是谁发明

九九乘法口诀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在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口诀。

但是古代的乘法口诀和现代的有所不同,古代的九九乘法口诀又称“小九九”,它的排列顺序与现在的正好相反,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得四”结束,因为乘法口诀的开头的。

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简称它为“九九”。大约到了十三四世纪的时候,数学家们认为“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得四”不符合数学上的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所以才改过来变为“二二得四”到“九九八十一”,另外又加上了“一一得一”这一行,一直沿用到现在。

乘法也可以被视为计算排列在矩形(整数)中的对象或查找其边长度给定的矩形的区域。 矩形的区域不取决于首先测量哪一侧,这说明了交换属性。 两种测量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测量,例如,将矩形的两边的长度相乘给出其面积,这是尺寸分析的主题。

(1)点乘是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古巴比伦数学使用60进制,考古发现的一块古巴比伦泥板证实了这一点。这块泥板上有一个正方形,对角线上有四个数字1, 24, 51, 10。

最初发现这块泥板时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某牛人惊讶地发现,如果把这些数字当作60进制的三位小数的话,得到的正好是单位正方形对角线长度的近似值:1 + 24/60 + 51/60^2 + 10/60^3 = 1.41421296296... 这说明古巴比伦已经掌握了勾股定理。

60进制的使用为古巴比伦数学的乘法运算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因为如果你要背59-59乘法口诀表的话,至少也得背1000多项,等你把它背完了后我期末论文估计都已经全写完了。另一项考古发现告诉了我们古巴比伦数学的乘法运算如何避免使用乘法表。

考古学家们发现一些泥板上刻有60以内的平方表,利用公式ab = [(a+b)^2 - a^2 - b^2]/2 可以迅速查表得到ab的值。

另一个公式则是ab = [(a+b)^2 - (a-b)^2]/4,这说明两个数相乘只需取它们的和平方与差平方的差,再两次取半即可。平方数的频繁使用很可能加速了古巴比伦人发现勾股定理的过程。

② 乘法是谁发明的

乘法竖式的的抄发明者据称是印度人婆罗摩笈多。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从小学就开始使用的+、-、×、÷四种法则符号,简称四则.使用虽普通,多不知道其由来.
一(减)的符号,是船员使用桶中的水时,为表示当天用水的份量,而以横线做的记号,藉以表示减少水量,后来减法便以「-」作为减法符号.

③ 乘法数字是谁发明的

九九乘法表是中国对世界贡献很大的发明。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人发明了十进位制专,之后还发明九九表属。虽然九九表的最初创始人还难以考证,但是在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口诀

④ 点是谁发明的

电本来就存在,不是发明的,应该用发现。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风筝实验得到的电,并积聚在一个现在叫莱特瓶的容器中 也就是很多书中说,有一个人在一个雷雨天时,在风筝上放一个钥匙,然后拉风筝的线(普通的棉线)另一端连接在莱特瓶(一个拥有2个金属片,他们非常近但不接触的容器)中,得到了电荷。 从此发现了电。

⑤ 十字相乘法谁发明的

乘法是数学中基本运算之一。假如a乘以b等于c,即记为a × b = c或a?b = c,亦可写成a b = c。「×」称为乘号。

中国古代利用算筹进行乘法计算。筹算乘法分三层:上位是被乘数,中位是积,下位是乘数。先由乘数的最大一位去乘被乘数,乘完后去掉这位的算筹,再用第二位数去乘,两次之积对应位上的数相加,乘完为止。例如81 × 81,先把乘数和被乘数分别放在上位和下位,如图[a]。用80去乘81得6480,「8」用完了,便掉去,如图[b]。再用1去乘81得81加到6480上,即等于6561,「1」亦用完了,便掉去,得图[c]。

[a] [b][c]

计算的层次就是把多位数变为用单位数去乘多位数,乘一位加一位,基本原理与现在通用的笔算乘法完全一样,只是使用乘数的次序与现在作法相反。
中世纪,印度流行几种实用而且有趣的乘法。「十字相乘法」是其中一种,印度人称之为闪电似的乘法。例如325 × 478 = 155350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巴切利[1445 - 1514]介绍了八种乘法。第一种乘法与现在通用的笔算乘法完全一致,第六种就是方格乘法。此法约于十五世纪传入中国,因其图形有如织锦[参看下图],故亦称为铺地锦。 若仔细分析上表,[甚至可比较「十字相乘法」之算法],则可体会到这些乘法的巧妙之处。

其实涐也没看懂些什么。
具体的您自己去看看吧。

⑥ 乘法口诀是谁发明的

乘法口诀,即九九乘法歌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管子·轻重》云:“滤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韩诗外传》云;“齐桓公设庭宴燎,待人士不至,有以九九见者。”古时的乘法口诀,是自上而下,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至“一一如一”止,它的顺序与后事相反。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所以又称九九乘法表。
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如一”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成为我们的九九口诀“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不过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
西方文明古国的希腊和巴比伦,也有发明的乘法表,不过比起九九表繁复些。巴比伦发明的希腊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项,而且不够完全。由于在十三世纪之前他们计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够除一个大数的人,会被人视若数学专家。十三世纪之初,东方的计算方法,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欧洲人发现了他的方便之处,所以学习这个新方法。当时,用新法乘两个数这类题目,是当时大学的教材。

⑦ 加减乘除是谁发明的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回,如用D表示加答法,用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他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⑧ 函数是谁发明的

函数不是谁发明的,它是一个数学概念! 1673年,莱布尼兹首次使用函数一词表示“幂”18世纪中叶,达朗贝尔与欧拉先后引出了“任意的函数”的说法在函数概念发展史上,法国数学家富里埃的工作影响最大1834年,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函数的定义1.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2.享有国际盛誉的大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华罗庚 3.仅次于哥德尔的逻辑数学大师,王浩4.著名数学家力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林家翘5.我国泛函分析领域研究先驱者,曾远荣6.我国最早提倡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的学者,赵访熊7.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吴大任8.著名数学家,北大教授,庄圻泰9.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四川大学校长,柯召10.中央研究院院士,首批学部委员,许宝騄11.中科院院士,原北大数学系主任,段学复 12.我国拓扑学的奠基人 江泽涵

⑨ 乘法是谁发明的请说出哪国的谁与他怎么发明的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从小学就开始使用的+、-、×、÷四种法则符号,简称四则.使用虽普通,多不知道其由来.
一(减)的符号,是船员使用桶中的水时,为表示当天用水的份量,而以横线做的记号,藉以表示减少水量,后来减法便以「-」作为减法符号.
船员重新在使用过的桶内加水时,便在原来「-」的记号上加一纵线,所以加法便以「+」作为符号.
-和+的符号,於一四八九年,首度出现在德国伟德曼所著的算术相关的读物中.
一六三一年英国欧烈特,在自己撰写的「数学之钥」中使用「×」(乘)的符号,他把斜放的十字当作乘法符号.「÷」(除)的符号有两种说法.一是该符号代表除法以分数的形式来表示,一的上方和下方各加「‧」,分别代表分子分母.另一种说法,以分数表示时,横线上下的「‧」是用来与「-」区别的符号.
德国知名科学家莱布尼兹,则认为「×」的符号,虽然使用普遍,却容易和代表未知数的「X」混淆.所以他主张采用「^」符号来代替.他还主张以「:」替代「÷」的符号.不过这两种符号,迄今并未实施.

阅读全文

与点乘是谁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