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让哪些国家受益
13世纪末,高丽用金属活字印《清凉答顺宗心要法门》,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本。
1376年,朝鲜出现木活字《通鉴纲目》。
1436年朝鲜用铅活字刊印《通鉴纲目》。
16世纪末,日本用活字刊行《古文孝经》、《劝学文》。
1440年左右,约翰内斯·古腾堡将当时欧洲已有的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发明了铅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实质上推进了印刷形成工业化。
1584年西班牙历史学家传教士冈萨雷斯· 德·门多萨在所著《中华大帝国史》中提出,古腾堡受到中国印刷技术影响;中国的印刷术,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经俄罗斯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书籍传入德国,古腾堡以这些中国书籍,作为他的印刷的蓝本[5]。门多萨的书很快被翻译成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在欧洲产生很大影响。法国历史学家路易·勒·罗伊,文学家米歇尔·德·蒙田等,都同意门多萨的论点。汉学家安田朴曾以“欧洲中心论欺骗行为的代表作:所谓古登堡可能是印刷术的发明人”为题,论证欧洲的活字印刷术来源于中国。
意大利人则将活字印刷传入欧洲的功劳,归功于伦巴地出生的意大利印书家帕菲洛卡·斯塔尔迪,他见到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来的活字版书籍,采用活字法印书。意大利人为此特地在他的出生地树立他的雕像作为纪念。
法国汉学家儒莲,曾将沈括《梦溪笔谈》中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一段史料,翻译成法文,他是最早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史实,介绍到欧洲的人。
古登堡所发明的铅字,实际上同时含有铅、锡与锑。因为活字合金含有铅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使用麻烦以及工艺上的不足,在电脑排版流行以后,逐渐销声匿迹。
B.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所采用的活字是
北宋,具体不太清楚。
毕升(又作毕晟,约970年—1051年),中国发明家,发明活字版印刷术
C. 宋朝毕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距今多少年
967年
毕升(?—约1051)北宋布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他于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用火烧结后,成为活字。排版后,敷上和有纸灰的松脂蜡,加热后压平,使字面平整固定,然后印刷。泥活字可多次使用,比雕版印刷经济方便,为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技术创新。据记载,他还研究过木活字。
D. 毕升是怎样发明“活字印刷术”的
一、毕升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实践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艰难,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发明活字印刷术。
由于毕升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时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正是在这种启示下,毕升才发明了活字版。
二、延伸:
雕版印刷发展为木刻水印,主要用来印刷书法、绘画等艺术品了。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谈谈在印制书籍方面,印刷术是怎么发展的。
说起印制书籍,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一种书,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写不知要快多少倍了。
可是用这种方法,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费的人工仍旧很多,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有些书字数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万一这部书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未,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没用了。
到了十一世纪中叶(宋仁宗庆历年间),我国有个发明家叫毕升,终于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把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
毕升用胶泥做成一个一个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这就是一个一个的活字。印书的时候,先予备好一块铁板,铁板上面放上松香和蜡之类的东西,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密密地排满活字,满一铁框为一版,再用火在铁板底下烤,使松香和蜡等熔化。另外用一块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面压一压,把字压平,一块活字版就排好了。它同雕版一样,只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印刷了。
为了提高效率,他准备了两块铁板,组织两个人同时工作,一块板印刷,另一块板排字;等第一块板印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铁板互相交替着用,印得很快。
毕升把每个单字都刻好几个;常用字刻二十多个碰到没有予备的冷僻生字,就临时雕刻,用火一烧就成了,非常方便。印过以后,把铁板再放在火上烧热,使松香和蜡等熔化,把活字拆下来,下一次还能使用。
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胶泥活字,称为泥活字,毕升发明的印书方法二和今天的比起来,虽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一制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经具备。所以,毕升在印刷方面的贡献是非常了不起的。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专门记载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E. 有什么关于毕A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
北宋庆历年间,毕A为书肆刻工,用新的活字印刷方法,使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他的师弟们大为惊奇,纷纷向师兄取经。
毕A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发明介绍给师弟们。他先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型方块,一个个刻上凸面反手字,用火烧硬,按照韵母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黏合剂,如松香、蜡和纸灰,按照字句段落将一个个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热。
待黏合剂稍微冷却时,用平板把版面压平,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了。印完后,毕A把印版用火一烘,黏合剂熔化,拆下一个个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
师弟们禁不住啧啧赞叹。一位小师弟说:“《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师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
“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毕A说。
“你儿子?怎么可能呢?他们只会‘过家家’。”
“你说对了!就靠这‘过家家’。”毕A笑着说,“去年清明前,我带着妻儿回乡祭祖。有一天,两个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当时我就想,我何不也来玩过家家:用泥刻成单字印章,不就可以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吗?哈哈!这不是儿子教我的吗?”
师兄弟们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但是这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师兄们都看过,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还是那位小师弟问道。好一会,师傅开了口:“在你们师兄弟中,毕A昀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哦——”师兄弟们茅塞顿开。其实在毕A发明活字印刷术前,雕版印刷被广泛运用。
F. 毕A如何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A是北宋中期一个普通的平民知识分子。在他生活的那些年代,盛行雕版印刷,就是在较坚硬的整块木板上雕刻出反体、凸起的文字,经刷墨、铺纸、加压后得到正写文字复制品的方法。它的缺点是:刻版费时、费工、费料;存放不便;发现错字不容易更正。
毕A的家附近就有一个书坊。他常常看到书坊里雕满了字的整块整块的木板堆积成山,书印完后没处存放,只好拿去当柴烧,他觉得非常可惜。渐渐地,他萌发了改进雕版印刷的念头。他常常到书坊向工人学习雕版印刷技术,总结实践经验,找来历代一些有关印刷方面的资料,不断学习、探索,并反复进行实验。
一天,毕A正在刻一部书稿。他边刻边想,有很多字在文章中都是经常要用到的,可是每次都要刻,太麻烦了,要是刻一次能反复使用就好了,常用汉字也就那么几千个……对了,如果刻出来的字可以拆开,自由组合,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想到这里,毕A很兴奋,但字怎样才能拆开?拆开后又怎样才能合起来印刷呢?把字分别刻在每一块小木板上或许能行,毕A立即动手找来工具把整块的杉木弄成一块块半寸见方的小木块。
他又找出3000来个常用字,试着在小木板上刻了起来。他把每个单字都刻了好几个,有些常用单字,像“之”、“也”等,每个都刻了20多个。花了将近1个月的时间,他终于把这些字刻完了。
怎样才能把需要的字挑出来呢?为了解决拣字难的问题,毕A考虑了很久,最后他将这些字按音归成十几类。一个韵部一个类,同一类的放在一个盘子里,每一类都按部首笔画排出顺序。
这天,毕界提着装满木活字的柳筐走进雕刻工场,他笑着请大家帮助他试验一下木活字。工人们热情地帮助他摆开了字盘,调匀了印墨,捧来了纸张,一个工人递给毕A一部书稿。正在试验时,在场的一个工人告诉他:杉木木纹粗,质地软,容易吸水和变形,印刷时受墨多了就要膨胀。加上每个活字的木纹不一样,有的胀得快,有的胀得慢,所以笔画也就有粗有细了。毕A想:要是找到一种既不吸水,又能雕刻成字的材料多好。
一天,他发现妻子用瓦罐烧水,猛然想到,如果先用泥坯刻好字,再进窑烧,不就可以制成像瓦罐那样不吸水的泥活字了吗?
于是,他又将摔打了无数次的胶泥分制成许多半寸见方的“小土坯”,刻成5000多个字块,然后点火烧窑,日夜守候。两天后,一套不吸水、笔画清晰、坚如牛角的泥活字终于制成了。他把活字拼好,试着印了几张,每一张都很清晰。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毕A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我国印刷史上的一场革命,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比欧洲的金属活字印刷术整整早了400多年。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肯钻研,就一定会取得科学上的成功。今天,虽然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科技,但并非到达至善至美的程度,只要我们从中找出差距,加以改进,我们仍然会发明许多东西。有志的青少年不妨努力吧。
G. 那个年代毕 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升(?-约1051)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约400年。
H. 我国的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时间是
A项,根据已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我国已经出现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唐朝内印制的《金刚容经》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B项,宋朝,雕版印刷术进入了全盛时期,故正确.
C项,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故C项不正确.
D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故正确.
故选C.
I.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为什么在中国没起到什么作用
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什么在中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是我们5000年来最重要的历史,的确,这个事情放在古代来讲你是非常厉害的。
活字印刷术传入西方以后啊,西方进行一个改进。我们是用泥来做这个制版,西方直接就用这个金属。结实耐用有长久,而且西方没有我们这样的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这个认知。很快呀,活字印刷术就被西方改进和普遍使用。所以呀,综合来看毕升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在中国并没有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J. 是毕升还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专中国的毕升(970年—1051年)发明的属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