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教下大家都怎么搞艺术启蒙
毕加索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因为,孩子天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感兴趣,希望通过某种途径来表达感受与感知世界。即使是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也有表达的需求。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在艺术启蒙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比起学校和课外兴趣班,家庭对于孩子的艺术启蒙教育更加重要。
不过,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是艺术家,像我一样画画永远停留在小学生简笔画水平的父母一定不是极少数。那么,不懂艺术的父母怎样在家里给孩子进行艺术启蒙呢?这本《艺术游戏力》倒了是给了我不少启发。
《艺术游戏力》是由两位作者合著一本关于家庭艺术启蒙的书籍。作者之一辛有美来自韩国,曾是时尚品牌从业者。在大女儿刚出生时,辛有美和每一个新手妈妈类似,经历了一段手忙脚乱的时光,因为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于是报了各种兴趣班,结果却并不满意。
后来,她接触到了法国艺术品牌ZUT并深入了解了法国的艺术启蒙教育。带着女儿亲赴法国深入了解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后,受益匪浅的辛有美决心将自己在法国的所见所闻记录梳理成文,与ZUT品牌的创始人西多妮·本茨一起,共同撰写了这本《艺术游戏力》,为我们揭开法国创意教育的秘密,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家庭艺术启蒙的方法。
即使是完全不懂得艺术与绘画的人,也可以利用书中提供的简单又有趣的美术小游戏来尝试初步的家庭艺术启蒙。
美国艺术教育家芭巴拉·荷伯豪斯在其著作《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中,将儿童早期美术创作分为六个阶段,从“2岁半的无规则涂鸦”到“8岁现实阶段的开始”,虽然每个儿童的个体发展特点和速度不尽相同,但整体的成长路径却是相似的。儿童基本上都需要经过一个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美国另一位艺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成长》中也详细分析了儿童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比如在2到4岁的涂鸦阶段,儿童的绘画大多是无目的性的,在人物、空间、色彩等方面的表现也比较随机;4岁开始进入符号象征期,开始出现带有目的型的绘画;6岁之后所画的图案会更加完整。
尽管在不同阶段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都不相同,但对家长而言,维克多·罗恩菲德所给出的指导意见却有一个核心的思想,即尊重孩子的作品,不以任何成人思维去干涉孩子的创作。
㈡ 艾涂图美术
小央美可以去看看
㈢ 跪求国外的儿童早期教育情况!美国、欧洲各国、日本、韩国等!
老外怎样培养孩子勤劳节俭 02-12 与迪斯尼公主的亲密接触 11-15 国外的孩子纸尿裤用到三岁 11-15 儿童免票线实行十年后遭质疑 10-06 在美国为宝宝找托儿所之体验 09-29 美国家庭早期教育面面观 09-26 父母是花匠 09-16 从细微处看美国素质教育 09-09 比利时幼儿园只游戏和画画 09-05 孩子入学,家长先认天书 09-02 犹太人儿童理财和劳动教育 08-04 美国孩子的“吃饭教育” 08-03 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 08-01 美国人的家庭育子观 06-23 国外家长如何进行财商教育 06-17 美国幼教机构注重个别沟通 06-13 让孩子扮演“乞丐”忆苦思甜 06-04 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打 05-27 看看美国早期教育的内容 05-09 幼儿最好在2岁之后入托 04-30 透视国外宝宝入园的年龄 04-28 0-1岁宝宝的早教方案 04-11 感受比利时幼教的神奇 03-14 美国:考试风行殃及幼儿 03-10 禄贝尔的主要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10-15 福禄贝尔生平简介 10-15 香港学前教育 08-27 新加坡的离婚"育子方案" 07-13 美国父母热衷提高宝宝体商 07-12 多给孩子“逆向关怀” 06-24 美国家长也有名校情结 06-24 环境污染使美日男婴出生率下降 06-13 走近德国的“善良教育” 05-18 老人如何参与第三代的照顾 05-18 请为幼童多提供尝试的机会 05-18 海外育儿:一脉相承教子观
㈣ 孩子具有创造力的表现行为
孩子从小就有创造力,比如说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对物品的市场就有他自己认为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