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免移虫蜂王浆生产器,听你说北京老总发明的那老总叫怎么名字。
简介:一种免移虫蜂王浆生产器,包括人工巢脾、隔王栅及王台,人工巢脾上端 两侧为挂耳,巢房设置在人工巢脾内,人工巢脾的正面设有隔王栅,隔王栅上 开有蜂王放入口及工蜂进出栅孔,人工巢脾背面的巢房上套置带连体座的王 台,带连体座的王台可从巢房上取出。本实用新型的免移虫蜂王浆生产器,不 用移虫,蜂王直接把卵产在王台中,大大地减少了人工移虫的劳动强度,也减 少了工作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蜂王浆生产效率。
申请日:2007.09.05
公开日(Publication date):2008.07.02
专利申请人(Applicant):江西农业大学
地址(Address):330045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开发区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
共同申请人:
发明人(Inventor):曾志将
国际申请:
国际公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代理机构: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黄新平
㈡ 蜂路的蜂路的结构与设计
蜂路系指蜂箱(巢)中供蜜蜂通行、流通空气的空间。在活框蜂箱中指巢框与巢框之间、巢框与箱内各部分之间的间隙。蜂箱内部有了适当的蜂路,蜜蜂就能够在所需要有间隙处通行无阻,便利地进行巢内各项工作;巢内的空气得以流通交换。正确的蜂路系通过测量天然蜂巢结构和大量的试验、观察获得。这里主要介绍中蜂蜂路的结构与设计。蜂路是设计蜂箱的重要依据之一,尤其是脾间(或框间)蜂路对蜂群的发展影响较大。为了确定中蜂蜂巢的脾间蜂路,我们于1989年至1990年分别在福建省的福州市、连江县、闽清县、仙游县、龙岩市、永泰县和将乐县等地对32个中蜂天然蜂巢结构进行了测量,获得天然蜂巢巢脾中心距数据 111个和工蜂封盖子脾厚度数据71个。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蜂天然蜂巢的巢脾中心距均值为 31.42 mm,取整数为32 mm;工蜂封盖子脾厚度均值为22.56 mm,取整数为23mm。根据中蜂天然巢脾中心距(相邻两巢脾的中心间的距离)和工蜂封盖子脾厚度可知,中蜂蜂巢的脾间蜂路为 9mm(等于巢脾中心距与工蜂封盖子脾厚度之差),即双蜂路(蜂巢内供蜜蜂双同时通行的蜂路,如巢脾间蜂路)为 9mm,单蜂供蜜蜂但面通行的蜂路称为“单蜂路”,如隔板与巢脾之间的蜂路,其宽度为双蜂路的1/2为4.5mm,取整数为5 mm。 继箱的下蜂路指巢框下梁与箱下口沿所在平面之间的蜂路;底箱下蜂路指巢框下梁与箱底板之间的蜂路。中蜂蜂箱的底箱通常采用20~25mm的下蜂路,较大的下蜂路有利蜂箱内部的通风。但据斯里兰卡的 W·庞奇赫瓦( W. Punchihewa)发现,把底箱的下蜂路减少到10mm时,使得蜜蜂( A. cerana)进出巢时必须爬过底板,这样可以保持底板清洁,从而减少巢虫的危害(Crane, Eva, 1990)。对于中蜂蜂箱继箱的下蜂路,据我们试验观察,继箱采用 5mm的下蜂路时,不易出现蜜蜂在其与平面隔王板提供的 5mm的蜂路构成的双蜂路内造赘脾或填塞蜂蜡的情况。所以,中蜂蜂箱的继箱应采用 5mm的下蜂路,以缩短上、下箱体内巢脾之间的距离,利于中蜂继箱饲养。
㈢ 蜜蜂居住的地方叫什么
蜜蜂居住的地方叫蜂巢,是蜂群生活和繁殖后代的处所。蜂巢由巢脾构成,各巢脾在蜂巢内的空间相互平行悬挂,并与地面垂直,巢脾间距为7到10毫米,称为蜂路,每张巢脾由数千个巢房连结在一起组成,是工蜂用自身的蜡腺所分泌的蜂蜡修筑的。
蜂巢的内部结构称为蜂房,蜂房由一系列以蜂蜡制作,紧密排列的六角柱体蜂室所组成,这种六角形所排列而成的结构叫做蜂窝结构。
(3)发明巢脾中心扩展阅读
蜂巢的内部结构称为蜂房,蜂房由一系列以蜂蜡制作,紧密排列的六角柱体蜂室所组成,这种六角形所排列而成的结构叫做蜂窝结构。蜂巢内外面的巢穴(叫做巢房)刚好一半相互错开,相互组合六角形的边交叉的点是内侧六角形的中心。这是为了提高强度,防止巢房底破裂。另外,从剖面图可知,两面的巢房方向都是朝上的。
工蜂在巢房中哺育幼虫,贮藏蜂蜜和花粉,蜂巢形成9~14度左右的角度,以防止蜂蜜流出。蜜蜂的生态和蜂巢的结构真是让人吃惊,可以说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㈣ 蜜蜂咬巢怎么处理
是蜂蜡!蜜蜂的蜡腺分泌的在蜜蜂开始做巢的时候不是用一根根木头建立框架的――而是
通过它的腹部四对蜡腺分泌出蜡质(液状的物质),此种物质
虽然是液态的,外泌到蜡腺的镜膜上之后,遇到空气凝成蜡鳞
――这是它第一批材料。
㈤ 蜜蜂如何建造蜂巢
是工蜂用自身的蜡腺所分泌的蜂蜡建造的。
㈥ 中蜂如何换脾
收藏推荐
中蜂咬脾有二种原因。一种是因巢脾陈旧而咬,一种是因巢虫而咬。
因巢脾陈旧而咬的咬脾时间,一般在越冬后期,蜂王开始产卵前,工蜂把蜂巢中心的巢脾大量咬去,以便筑造新脾,供蜂王产卵之用。这时咬去巢脾,因为巢脾陈旧,蜂蜡失去韧性,不能再使用下去而咬。并不是出于中蜂爱好咬脾。如果不把旧脾咬去,筑造新脾,蜂王就不能很好产卵。蜂群无新生力量的继续,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另一个咬脾时间在秋后。如果群势由强转弱,在脾多于蜂的情况下,工蜂也会把露出的旧脾咬去。有时也会把不露出的旧脾咬去。这是蜂群为了做好越冬前的准备工作,便于保温。这种咬脾比较少数。
因巢虫咬脾是在巢虫钻进巢脾结茧时才发生咬脾。这种咬脾与咬旧脾不同。只是在有巢虫的地方咬去一些,并不把整块的脾咬去。
预防早春咬脾的方法:只要把巢脾有计划的做到逐年更新,组织越冬群时,把当年秋天新造的脾,布置在蜂巢中心,从蜂巢中心向二旁扩展,依次放上当年夏天造的脾,新脾在蜂团中心,早春蜂王产卵,工蜂是不会咬脾的。不过这一工作,在越冬前需要留意布置。免得临时调动,打乱蜂群秩序。
㈦ 蜜蜂多了 怎么加蜂脾
在巢框的两边条的中心线上各打4个等距的小孔,横穿4道25-26细铁丝,两端要拉得很紧并用小钉固定,巢础上边要插入上梁的框沟里,沟缝化蜡灌住,然后放在巢础埋线板上,用齿轮埋线把框线埋入巢础,巢础埋线板是一块比巢框内围略小的厚板(约15毫米厚),下面各两端横向各钉一条152×5毫米的木条做成。
修造和保管巢脾在分蜂季节,把装好巢础的巢框放入新分出蜂群内造脾,只要平均温度在15℃左右,蜜源件条好的其他季节也能造脾,造好的巢脾要保管好,否则很易被巢虫咬毁或招引盗蜂等。巢虫最易发生,可用二硫化碳、冰乙酸和硫磺熏蒸,另外天气是影响蜂群发展的重要因素,雨天不加脾,尤其以连续雨天的影响最大,
大雨天工蜂基本不会出勤,小雨天工蜂虽然会出勤,但由于花蜜可能会被雨水冲走,导致工蜂只能采集到极少量的花蜜,无形中造成了外界蜜源匮乏的假象,从而会影响到工蜂造脾的积极性,此时加脾根本起不到促进蜂群发展的作用,因此给蜂群加脾要在晴天进行。
加蜂脾注意事项
过高或过低不能加脾,温度是制约蜂群发展的主要原因,虽然蜂群有调节温度的能力,但也是有极限的,外界温度过低时加脾不利于蜂群保温,从而影响蜂群的正常发展甚至可能使群势减弱,温度过高时加脾会加大工蜂煽风驱热的工作量而导致工蜂寿命缩短,因此给蜂群加脾要根据温度来定。
蜂群的群势是加巢脾的主要依据,不管什么时候加脾都要保证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蜂少脾多是蜂群发展的大忌,一方面蜂群中哺育蜂的哺育能力有限,无法顾及到所有幼虫,从而导致部分幼虫营养不良,这些幼虫即便能羽化也存在着先天不足,另一方面蜂少脾多必然导致工蜂护脾不全面,如此一来便给很多病虫害以可乘之机。
蜂王质量好坏是蜂群发展的基础,优质蜂王产卵量大其整齐有序,培育出来的工蜂非常健壮且工作积极性高,而劣质蜂王不但产卵量低,而且培育出来的工蜂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的蜂群加脾进去后不但不能促进发展,甚至这些巢脾会成为蜂群的负担,从而使蜂群逐渐走向衰弱,因此在加脾之前要及时更换老弱病残蜂王。
㈧ 气血之源皆在脾,日常有哪些实用的“气血双补法”
自古以来,我国的中医就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治病之要诀,在明气血”,在我们的中医理念看来,一个人是否健康,就看他是否气血充足,气血不足则百病生,气血充足则体健康。
中医讲究的望闻问切,其中排在第1位的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气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诊断标准,因为人体是否健康,在脸上的气血就是直接的表现。
要想达到气血双补的效果,最重要的食物就是归脾汤,这种汤品是在宋代就有医学家发明了的,是一记名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㈨ 如何辨别蜂巢
蜂巢,(fengchao),英语词译"Comb"。蜂群生活和繁殖后代的处所,由巢脾构成。各巢脾在蜂巢内的空间相互平行悬挂,并与地面垂直,巢脾间距为7~10毫米,称为蜂路。每张巢脾由数千个巢房连结在一起组成,是工蜂用自身的蜡腺所分泌的蜂蜡修筑的。大、小六角形的巢房,分别为培育雄蜂和工蜂的,底面为3个菱形面。培育蜂王用的巢房,称为王台,形状似下垂的花生,是蜂群在分蜂前临时修筑的,多在巢脾下部和边角上。在雄蜂房和工蜂房之间,以及巢脾与巢框的连接处,出现有不规则的过渡型巢房,用于贮存蜂蜜和加固巢脾。
这种六角形所排列而成的结构叫做蜂窝结构。因这种结构非常坚固,故被应用于飞机的羽翼以及人造卫星的机壁。蜂巢内外面的巢穴(叫做巢房)刚好一半相互错开,相互组合六角形的边交叉的点是内侧六角形的中心。这是为了提高强度,防止巢房底破裂。另外,从剖面图可知,两面的巢房方向都是朝上的。
蜂巢是严格的六角柱形体。它的一端是六角形开口,另一端则是封闭的六角棱锥体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18世纪初,法国学者马拉尔奇曾经专门测量过大量蜂巢的尺寸,令他感到十分惊讶的是,这些蜂巢组成底盘的菱形的所有钝角都是109°28′,所有的锐角都是70°32′。后来经过法国数学家克尼格和苏格兰数学家马克洛林从理论上的计算,如果要消耗最少的材料,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正是这个角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蜜蜂称得上是“天才的数学家兼设计师”。
分类
蜂的种类繁多,蜂巢的形态也千奇百怪,从其形体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蜜页式;蜜蜂一般是家养的,其巢建造在人工制作的蜂箱(木箱)中,大形态是块状的悬挂在蜂箱的顶部,养蜂的人把它叫做蜜页,取下蜜页加工成蜂蜜或者其他的蜂蜜成品,如蜂王浆等。
(2)、莲蓬式:小群的蜂一般将蜂巢建造在屋檐、窗沿、石坎等下部,它的蜂室少到3—5个,多到几十个;大群的蜂则建巢在树枝上,直径可达50cm左右,有数百蜂室,形体像倒悬的莲蓬,有人形容这种蜂巢是‘家室倒悬,藏蜂蕴毒,嘚秋乃化,是蜂室’。
(3)、地穴式:一些蜂把巢建造在泥土之中,一般见到的都是单室的结构,也有有蜂群体建造的地穴式蜂巢,很少见到,故无法形容它的具体形态。
㈩ 怎样把墙洞中蜂王引出
1、烟熏出蜂王
蜂王是不会主动从山洞之中出来的,想引出蜂王,可以去寻找一些旧的蜂巢或者巢脾,然后在山洞的洞口点燃,让烟进入山洞之中,蜜蜂对燃烧蜂巢的气味并不排斥,但是烟会使它们失去飞行能力,等山洞中的蜜蜂慢慢爬出山洞时,蜂群中寻找最大的一个就是蜂群的蜂王。
2、用水逼出蜂王
用水灌也是捕捉山洞中蜂王的一种方法,怕水是蜜蜂的天性,只要向有蜂巢的山洞之中注水,里面的蜜蜂就会主动的爬出山洞,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蛇皮袋子,把里面出来的蜜蜂全部带回家,安放在自己的蜂箱中,如果晚上不发生蜜蜂大量离群的情况,就说明蜂王捉了回来。
扑捉蜂王养殖方法:
在山洞的洞口安放旧的蜂箱,里面放好巢脾并且用蜂蜡涂抹蜂箱内壁(否则蜜蜂会因为蜂箱内不好闻的味道而不进入蜂箱),过几天以后山洞里的蜜蜂就会主动进入到蜂箱之中。
慢慢的蜂箱中蜜蜂也会越来越多,当侦察蜂侦察好蜂箱的情况以后,慢慢的蜂王也会随着蜜蜂的大部队进入到蜂箱内部。
安放好蜂箱后,可以在每天傍晚去观察一下,如果发现蜂王进入蜂巢,即大功告成,过几天连蜂带箱搬回自己养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