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到底是啥意思
因为具体劳动是直接生产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是直接作用于实体内的劳动,是可以容观察的劳动,它把劳动资料的使用价值转移到新产生的商品中;而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1)具体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扩展阅读:
在政治经济学中,价值被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脑和体力的消耗(抽象劳动)。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确立了劳动二元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
根据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抽象劳动是商品的唯一价值来源。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成为一种商品,劳动本身的价值当然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B. 为什么说,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
一个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商品并在市场中流通、交换,其最基本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有用性,即使用价值.一个物如果对人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没用的,不能满足人们一定的使用目的,更不能成为商品进行交换.
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的来源有两种:自然物质和人类在商品生产中付出的具体劳动.
自然物质是构成商品有用性的基础.一根钉子之所以有用,能够钉入一个物体中并结实地连接其他物体,原因就在于钉子是钢铁构成的,钢铁的坚硬质地是自然塑造的.自然界塑造了质地等方面的有用性.
人类所进行商品生产是在自然物质基础之上进行的改造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类付出的具体劳动进一步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根钉子除了自然界所给予的坚实的质地,它的形状、大小、重量是根据人类的需要,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才能最终成为钉子,否则它只能是一块钢铁.生产一根钉子的使用价值所付出的劳动是具体的,这就意味着生产不同种类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付出的劳动实质上是不同的、有差异的,比如生产钉子所进行的具体劳动(冶炼、铸造、打磨、成型等工序)与牛奶的生产(挤奶、消毒、装瓶等工序)是不同的两种具体劳动,用生产牛奶的具体劳动生产钉子是绝对行不通的,这就是具体劳动的差异.甚至生产相同种类的商品所付出的具体劳动都是不同的,例如上述提到的钉子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也可视为不同的具体劳动.这一系列的不同的具体劳动最终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商品,达到使用目的.
C. 如何理解马克思揭示的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一切商品上,都凝结着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
这种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形态的劳动,例如种田的劳动和纺织的劳动,另一方面同时又是抽象形态的劳动,即都是人的劳动力——脑力和体力在生产中的耗费和支出。
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抽象形态的劳动,才使得各色各样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例如粮食和纺织品,能够在同一测度标准的尺度下进行比较、衡量、交换、交易和买卖。
人们在市场上交换商品,实际上是在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正是这种抽象形态的劳动,形成了商品价值。形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生产一个单位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一个农民生产的20公斤大米如果能同一个裁缝制作的一件上衣达成交换,表明两个交换物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大致相同的。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不断减少。
(3)具体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扩展阅读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立论基础,还深引出来一系列重要的相关原理。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
(1)尽管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波动是复杂多变的,但在商品价格变化的背后,是商品的价值起着最终制约作用的东西。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起作用。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地进行市场波动,正是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这种理论分析通常被称为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
(2)通过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进行自发性竞争波动的市场活动,涨价和跌价,又决定着社会可支配的总劳动时间有多少能用在每一种特定商品和生产部门的生产上,即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的规律。
(3)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一方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由此,资本家购置生产资料的资本是不变资本,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资本才是可变资本。
(4)资本家为购买设备和原料等支付了生产资料耗费的价值,雇佣工人发放工资又支付了补偿劳动力耗费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价值增殖的过程和资本财富积累的全部基础,就是建立在剥削雇佣工人剩余价值之上的。
D. 具体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什么创造了价值呢
楼上回答是错误的。讨论价值使用价值首先要基于商品的角度。水和空气不具有内价值,本身就不是容商品。
之所以说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因为必须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料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商品,因此还有一个源泉是物质资料。而抽象劳动则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为其不依赖于资料。
E. 辨析题:具体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错。
财富的内容是使用价值(你可以理解为“有用性”、“实用性”)。价值(即“有价性”)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他赞同威廉•配第的说法,“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的多样性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多样性的体现,正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商品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各式各样的具体劳动,分门别类,形成社会分工。具体劳动的种类又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劳动种类越多,意味着使用价值种类越多,社会分工越发达。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正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具有同一性,才使各种商品的价值可以相互比较。说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指的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说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就是指抽象劳动构成商品价值的实体。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创造了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二因素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体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
综上作如下总结: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劳动并不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自然物质和人的劳动。用马克思引用过的威廉·配第的话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但商品价值的源泉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的抽象劳动。
F. 辩析: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人类的劳动必须与具体的实物如原材料相结合才能形成使用价值,而只有原材料没有人类劳动即便有使用价值也不会形成价值。
G. 为什么说,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
一个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商品并在市场中流通、交换,其最基本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有用性,即使用价值。一个物如果对人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没用的,不能满足人们一定的使用目的,更不能成为商品进行交换。
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的来源有两种:自然物质和人类在商品生产中付出的具体劳动。
自然物质是构成商品有用性的基础。一根钉子之所以有用,能够钉入一个物体中并结实地连接其他物体,原因就在于钉子是钢铁构成的,钢铁的坚硬质地是自然塑造的。自然界塑造了质地等方面的有用性。
人类所进行商品生产是在自然物质基础之上进行的改造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类付出的具体劳动进一步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根钉子除了自然界所给予的坚实的质地,它的形状、大小、重量是根据人类的需要,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才能最终成为钉子,否则它只能是一块钢铁。生产一根钉子的使用价值所付出的劳动是具体的,这就意味着生产不同种类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付出的劳动实质上是不同的、有差异的,比如生产钉子所进行的具体劳动(冶炼、铸造、打磨、成型等工序)与牛奶的生产(挤奶、消毒、装瓶等工序)是不同的两种具体劳动,用生产牛奶的具体劳动生产钉子是绝对行不通的,这就是具体劳动的差异。甚至生产相同种类的商品所付出的具体劳动都是不同的,例如上述提到的钉子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也可视为不同的具体劳动。这一系列的不同的具体劳动最终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商品,达到使用目的。
H. 考研政治,分析一下 1.使用价值和价值既互相依存,互为前题,又互相对立 2.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你这个问题好复杂,多个问题连在一起我看的眼花。我只能简单说说
1:使用价值和价值既互相依存,互为前题,又互相对立:使用价值(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劳动潜能与劳动价值都是价值的具体形态,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劳动价值不再是“抽象的”,它与使用价值一样是具体的,属于相同的范畴,它来源于使用价值,又服务于使用价值,它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2.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并不是说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因为人的劳动必须和物质资料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使用价值的创造有两个源泉,即自然物质和人的劳动。但是,劳动却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的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要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I. 价值的源泉是()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劳动和土地
价值的源泉是(
a、具体劳动)
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具体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价值则不同,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物质元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创造任何价值原子。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如果根据使用价值的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一点,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认为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从认识上讲,这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者不同的属性,进而也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所谓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不承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企图掩盖资产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这种剥削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