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奥斯本于50年代最早提出什么法
根据题面只能选B头脑振荡法,brain storm直译过来是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等。
㈡ 奥斯本提出哪两种创新基法。
如果你问的是阿列克斯·奥斯本的话,那么我只能够诉你他提出的一个创新方法——头脑风暴法。他号称头脑风暴之父,我不知道他还提出过什么别的方法。Alex Faickney Osborn,1888.5.24 - 1966.5.4:创造学和创造工程之父,头脑风暴法之父,BBDO广告公司创始人。第二种从来没听说过,坐等其他大师补充。
㈢ 创造学起源什么国家
1941年,奥斯本完成并出版了《思维的方法》一书,第一次面对世界阐述了创造发明的思路与方法,从此诞生了新的学科——创造学。
亚历克斯·奥斯本(Alex Faickney Osborn,1888.5.24 - 1966.5.4):创造学和创造工程之父、头脑风暴法的发明人,美国BBDO广告公司(Batten, Bcroton, Durstine and Osborn)创始人,前BBDO公司副经理。是美国著名的创意思维大师,创设了美国创造教育基金会,开创了每年一度的创造性解决问题讲习会,并任第一任主席,他的许多创意思维模式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常有方式。所著《创造性想象》的销量曾一度超过圣经的销量。20世纪40年代,亚历克斯•奥斯本在其公司发起创新研讨。1953年和帕内斯教授在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创造学系,开始招收创造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1954年,奥斯本作为布法罗州立大学的董事会成员,促成该校建立“创新教育基金会”。
编辑本段头脑风暴法
亚历克斯·奥斯本提出的最负盛名的促进创造力技法——头脑风暴法,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头脑风暴法之父”。这种方法的目的是通过找到新的和异想天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㈣ 何谓6m法则,为什么说他是创造技法之母
“奥斯本6M法则” ,是世界创造学之父———美国的奥斯本提出的。基本思路是 ,通过发问6个May(可以) ,来获取创造创新之捷径。
奥斯本创新法则(6M法则):
一是改变。即改变功能、颜色、形状、气味和其他。
二是增加。即增加尺寸、强度和新的特征。
三是减少。即做好减轻、减薄、减短、减去过多功能,至少是一时用不上的功能。
四是替代。即用其他材料、零部件、能源、色彩来取而代之。
五是颠倒。即对现有设计来一个上下、左右、里外、正反、前后的颠倒,甚至目标与手段的颠倒
六是重组。即零部件、材料方案、财务等重新组合。包括叠加、复合、化合、混合、综合等等。
按照这一法则,通过简单的改变、增加、减少、替代、颠倒、组合.便能有效激发企业积极创新产品,适应消费、扩大产品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供不应求是不多见的.大多数商品都会处于一种饱和状态。即使某种商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也会很快变为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这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
(4)奥斯本创造学扩展阅读
奥斯本检核表法
1、检核表
检核表即“检查一览表”或“检查明细表”。检核表的作用是为对照检查提供依据,还可以起到启发思路的作用。
2、检核表法
亚历克斯·奥斯本是美国创新技法和创新过程之父。1941年出版《思考的方法》提出了世界第一个创新发明技法“智力激励法”。1941年出版世界上的第一部创新学专著《创造性想象》,提出了奥斯本检核表法,此书的销量4亿册超过《圣经》。
奥斯本检核表法是指以该技法的发明者奥斯本命名、引导主体在创造过程中对照9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启迪思路、开拓思维想象的空间、促进人们产生新设想、新方案的方法。
检核表法有利于提高发现创新的成功率:创新发明最大敌人是思维的惰性。大部分人思维总是自觉和不自觉沿着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事物,对问题不敏感,即使看出了事物的缺陷和毛病,也懒于去进一步思索不爱动脑筋,不进行积极的思维,因而难以有所创新。
因为检核表法的设计特点之一是多向思维,用多条提示引导你去发散思考。如奥斯本创造的检核表法中有九个问题,就好像有九个人从九个角度帮助你思考。你可以把九个思考点都试一试,也可以从中挑选一、两条集中精力深思。
检核表法使人们突破了不愿提问或不善提问的心理障碍,在进行逐项检核时,强迫人们思维扩展,突破旧的思维框架,开拓了创新的思路,有利于提高了发现创新的成功率。
㈤ 创造学之父是谁,他的成就。
1941年,奥斯本完成并出版了《思维的方法》一书,第一次面对世界阐述了创造发明的思路与方法,从此诞生了新的学科——创造学。
㈥ 头脑风暴属于什么类型的创新方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或自由思考法。
头脑风暴:
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在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
㈦ 生活用品是用奥斯本中利用扩大的创新的有
D.1939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等。
㈧ 周六上午的创造学作业奥斯本检核表法有做过的同学么
风雨同舟并不像说说那样轻松,风浪,荆棘,艰难困苦,四海漂泊的日子
㈨ 12.头脑风暴法是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 )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
D.1939
头脑风来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自、BS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等。
㈩ 创造学的问题
认知的尽头便是创造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