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们从小鸟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了解到了什么
蝙蝠-雷达
小鸟-飞机
青蛙-电子蛙眼
鲨鱼-潜水艇
变色龙-便衣
鲸鱼-提高轮船速度回
蜻蜓-让飞机的机翼答不会破碎
长颈鹿-抗荷服
海母-暴雨检查器
萤火虫-人工冷光
龙虾-气味探测仪
通过鲸鱼的流线型发明了潜水艇。
通过蜻蜓发明了直升机。
通过蜻蜓的复眼发明了多相片的照相机。
通过鸟发明了飞机。
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
人类通过蝴蝶发明迷彩服。
科学家根据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赞同3| 评论
『贰』 人类是通过鸟儿的什么发明了飞机
鸟儿飞行原理。
飞机从地面滑跑到离地升空,是由于升力不断增大,直到大于飞机重力的结果。而只有当飞机速度增大到一定时,才可能产生足以支持飞机重力的升力。
可见飞机的起飞是一个速度不断增加的加速过程。剩余拉力较小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的起飞过程,一般可分为起飞滑跑、离地、小角度上升(或一段平飞)、上升四个阶段。
对有足够剩余拉力的螺旋桨飞机,或有足够剩余推力的喷气式飞机,因可使飞机加速并上升,故起飞一般只分三个阶段,即起滑跑、离地和上升;
而鸟类在空气中振动翅膀时,翅膀前面将空气挤入前方空气中,前方空气压力升高了,而翅膀后方没有空气,形成空洞区,吸引四周空气向其填充,空气压强逐渐回升。
在翅膀继续运动下,前方的空气在压力下逐渐沿翅膀周边流动到后方的低压区,填补空洞,形成翅膀周边环流。翅膀前后产生了压力差,打破了翅膀前后面的空气平衡力,这个压力差使鸟类翅膀得到了升力。当翅膀提供的升力超过鸟类重量时,鸟类就会起飞。
如果没有翅膀背面的空洞产生(即真空产生),鸟类就无法借助这个空洞区力(即真空区力)实现飞翔。
(2)人类从鸟类发明了飞机扩展阅读
绝大多数鸟类都有体形小、质量轻的特征,因而鸟击的破坏主要来自飞行器的速度而非鸟类本身的质量。根据动能定理,E =1/2×MV2,其中M是鸟的质量,单位是公斤;
V是鸟和飞机的速度矢量和,单位是米/秒,由于鸟的飞行速度很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认为鸟相对于飞机的速度就是飞机的速度,比较典型的飞机中低空爬升速度是150节到250节,也就是77米/秒到128米/秒。
此时的飞机若和一只0.5公斤的鸟相撞,就会产生约1500~4000焦耳的能量,这些能量在瞬间被飞机吸收,接触部位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
『叁』 飞机是根据鸟的什么发明的
飞机是根据鸟儿的滑翔原理发明的。鸟的体型是流线型的,所以气流通过鸟头后,内一分为二,最后在尾部汇容合。因此在前进过程中根据物理中的一个公式可以算出,此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动力。
约在公元1800年,气体动力学创始人之一的英国科学家凯利,曾深入地研究过飞行动物的形态,寻找最具流线型的结构。他模仿鸟翼设计了一种机翼曲线,与现代飞机机翼截面曲线几乎完全相同。法国生理学家马雷曾写过一本研究鸟类飞行的《动物的机器》的书,介绍了鸟的体重与翅膀负荷(即单位翅膀面积所负的重量)的知识。后来,俄国科学家茹可夫斯基在研究鸟类飞行的基础上,提出了航空动力学的理论,正是通过对鸟类的一系列的研究,终于找到了人类上天的关键所在。在人们模仿鸟类翅膀,采用大功率轻便发动机带动螺旋桨之后,美国莱特兄弟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飞上天空的愿望。
『肆』 根据鸟的那些原理发明了飞机
约在公元1800年,气体动力学创始人之一的英国科学家凯利,曾深入地研究过飞行动物的形态,寻找最具流线型的结构。他模仿鸟翼设计了一种机翼曲线,与现代飞机机翼截面曲线几乎完全相同。法国生理学家马雷曾写过一本研究鸟类飞行的《动物的机器》的书,介绍了鸟的体重与翅膀负荷(即单位翅膀面积所负的重量)的知识。后来,俄国科学家茹可夫斯基在研究鸟类飞行的基础上,提出了航空动力学的理论,正是通过对鸟类的一系列的研究,终于找到了人类上天的关键所在。在人们模仿鸟类翅膀,采用大功率轻便发动机带动螺旋桨之后,美国莱特兄弟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飞上天空的愿望。
现代航空技术飞速发展,先进的飞机时速可达3700公里,但飞机的飞行本领有许多方面不及飞鸟。有一种“军舰鸟”,它的翅膀骨骼仅有100克重,而两翅展开却有2米多长,因此,它飞行时消耗的能量和动力非常少。比“军舰鸟”更节省“燃料”的是一种叫作金色鹬的小鸟,它从加拿大越海连续飞到南美洲,行程3900公里,而体重只减轻60克。现代航空技术若能赶上这种效率,那么一架轻型飞机飞行30公里,只需耗用0.5升汽油,仅相当于目前用量的1/9。
“军舰鸟”
在西印度洋群岛上的蜂鸟,身长不过5厘米左右。就是这种小鸟,竟会做现有的任何飞机都做不到的各种机动灵活的飞行:向上高飞升至2000米的高空接着垂直下降,陡然起飞,掉头飞行,向后退着飞以及悬停空中等。如果一旦把它的飞行奥秘破译出来,对改善飞机性能将有宝贵的借鉴作用。
鸟类的飞行,还有其他许多优异特性是现代化飞机所不具备的。可以乐观地预测,继续深入地研究鸟的飞行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一定可以进一步改进现有飞机的性能,给未来新型飞机的设计增添异彩。
『伍』 人类从( )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新式飞机。
蜻蜓。苍蝇(人们从鸟类身上得到启发,但是发明的飞机由于速度的不断增快,不断出事,人么从蜻蜓类的翅膀上找到答案,一个机翼应有多种支架来支撑飞机的机翼,避免断裂)
『陆』 科学家从小鸟启示发明了飞机的原理
近代由于空气动力学以及机械学的发展,人们渐渐懂得了鸟类飞行的原理,是由于鸟类的翅膀形状,气流流过翅膀上表面的速度比流过下表面的速度快,导致下翼面受到的向上的气流压力大于上翼面受到的向下的气流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升力,并由此制造了飞机。
空气的流速不同,造成的空气压强不同,也就是说,飞机在上下面的构造结构不同,上面的曲面造成空气的流速与下面不同,从而导致空气压强不同,上面压强小,所以飞机就被空气“托”了起来。
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常会引起剧烈振动,甚至有时会折断机翼而引起飞机失事。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于是人们效仿蜻蜓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
(6)人类从鸟类发明了飞机扩展阅读:
飞机飞行原理:
飞机的机翼横截面一般前端圆钝、后端尖锐,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当等质量空气同时通过机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时,会在机翼上下方形成不同流速。
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时流速大,压强较小;通过下表面时流速较小,压强大,因而此时飞机会有一个向上的合力,即向上的升力,由于升力的存在,使得飞机可以离开地面,在空中飞行。飞机飞行速度越快、机翼面积越大,所产生的升力就越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飞机
『柒』 人类是怎么根据鸟来发明飞机的
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1896年,两兄弟听闻了德国航空先驱奥托·李林达尔(又译奥托·李林塔尔)在一次滑翔飞行中不幸遇难的消息。按说,这条消息对那些梦想飞行的人是一个打击,但熟悉机械装置的莱特兄弟却从中认定,人类进行动力飞行的基础实际上已足够成熟,李林达尔的问题在于他还没有来得及发现操纵飞机的诀窍。对李林达尔的失败进行了一番总结后,莱特兄弟满怀激情地投入了对动力飞行的钻研。
莱特兄弟不仅努力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十分注意直接向活生生的飞行物——鸟类学习。他们常常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连几个小时仔细观察鹰在空中的飞行,研究和思索它们起飞、升降和盘旋的机理。当年他们提出的许多新颖想法,都在以后的航空工业中得到了应用。在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莱特兄弟开始了飞行器的研制。在无法得到别人资助的情况下,他们用自行车生意赚来的钱进行飞机的研制。兄弟俩的配合是完美无缺的。哥哥威尔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拥有工程师的细致和谨慎;弟弟奥维尔则富有艺术家的想象力,敢于不断创新。两颗智慧的大脑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正如威尔伯所说:“奥维尔和我一起生活,共同工作,而且简直是共同思维,就和一个人一样。两兄弟认为飞机能不能顺利飞行,关键就在于如何设计和控制它在飞行过程中各种受力间的平衡。维尔伯·莱特用一张水平放置的纸演示了这个问题:如果让它自由落下,在理想的平静空气当中,我们可以想象它一定是平稳落下,但理想条件是很罕见的,任何一点气流都会使得纸张翻转和飘荡。对于飞机来说,完全理想的空气条件下,要实现上天并不难,但是天空中总是存在风,这就使得实现飞机飞行的关键,在于如何调节飞机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受力平衡,特别是飞机的重心和升力受力点之间的关系。 早期由于担心机翼过大,会使得飞机难于操为151平方英尺,皮歇尔的为165平方英尺,查卢特的为143平方英尺。这就使得飞机所能够获得的升力并不充裕,相比之下,驾驶员的重量就占了升力的很大部分,那么在这种受力情况下,驾驶员自身的位置变化将严重地影响飞机的重心,而当时一般的设计思路就是顺势利用这点,由驾驶员改变身体位置来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然而正是这样一种思路严重制约了飞机操纵性能的提升,因此莱特兄弟决定改变这个技术思路。 他们首先仔细研究了前人的试验数据,再通过大量风筝、滑翔机以及风洞试验做验证,设计出了最佳的机翼剖面形状和角度,以便获得最大的升力;然后决定把一般大小的机翼增大一倍,达到308平方英尺。最重要的是,他们设计了通过直接控制机翼来操纵飞机飞行姿态的机构,同时,在飞机整体的升力增加后,飞机对于驾驶员自身位置的变化也不那么敏感了,这就使得飞机尽管机翼面积大大增加,但可操纵性能并没有比小机翼飞机降低! 兄弟俩认为要建造一架飞行机器,有三个主要的障碍:(1)如何制造升力机翼;(2)如何获得驱动飞机飞行的动力;(3)在飞机升空之后,如何平衡以及操纵飞机。前两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解决。
最初兄弟俩努力制造全尺寸的滑翔机,接连四个夏天,他们前往北卡罗来纳州旅行,目的地是个与世隔离的岬角。气象部门向他们建议,岬角风力大,是有利的练习场。之后不久,他们制作了第一架无人驾驶双翼滑翔机,把它象风筝一样放上了天。他们又在飞机的前面安装了升降舵,也就是一种摆动舵,可以用来操纵横轴。
1900年10月的一个傍晚,威尔伯·莱特趴在易碎的滑翔机骨架上,迎着海风飘了起来,他成功了。虽然这只是几秒钟的飞行,只有1米多高,但莱特兄弟的成就超过了试图靠移动身体重量操纵飞行的李林达尔。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基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1900—1903年,他们制造了3架滑翔机并进行了1000多次滑翔飞行,还自制了200多个不同的机翼进行了上千次风洞实验,修正了李林达尔的一些错误的飞行数据,设计出了较大升力的机翼截面形状。在此期间,他们的滑翔机多次滑翔距离超过1000米。在当时看来,这可是不小的成就。经过不断钻研,不断改进,莱特兄弟不仅迅速掌握了当时的飞行器制造技术,而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从1903年夏季开始,莱特兄弟着手制造这架著名的“飞行者一号”双翼机。动力飞行首先需要一台发动机,但当时市面上根本没有飞机的发动机出售,也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冒险制造航空发动机。但是兄弟俩并没有气馁,他们请了机械师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来帮他们制造了一台大约12马力、重77.2千克的活塞式发动机。有了发动机,威尔伯和奥利弗只盼着多风的秋季能早日到来。10月中旬,“飞行者号”组装完毕,奥维尔对新飞行器非常满意,“这是我们迄今为止造得最好的一架飞机。‘她’非常听话。” 奥维尔的感情不难理解,“飞行者一号”的每一根“肋条”都是他们亲手制作而成。
『捌』 人们是怎样从鸟儿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飞机的
是怎样从鸟儿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飞机的
查看全部4个回答
我来答
我来答 查看全部4个回答
天使恶魔00001
来自科学教育类芝麻团 推荐于 2016-07-12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三十年以后,由于收音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yì)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cǎn)祸(huò)。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 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fǎng)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舴的速度。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可是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怎么这样坚固呢?科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yún)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是这种“薄壳结构”。
『玖』 人类观察到小鸟的什么研制出了飞机
人类通过观察鸟类飞行的姿态以及研究其生理结构从而发明出飞机。飞机最早出现于1903年,由美国莱特兄弟发明。
『拾』 飞机是从鸟的什么发明的
头雁飞行的过程中在其身后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紧跟其后的大雁飞行时就可以利用这个低气压区减少空气的阻力,减少体力消耗并有利于整个群体的持续飞行。
世界上第一架滑翔机就是从此设计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