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列文虎克的显微镜
上面的是目镜,下面的是物镜
❷ 列文虎克(显微镜的发明者)的简介
列文虎克,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生卒均于荷兰代尔夫特。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
他对于在放大透镜下所展示的显微世界非常有兴趣,观察的对象非常广泛,主要有晶体、矿物、植物、动物、微生物、污水、昆虫等等。1674年他开始观察细菌和原生动物即他所谓的“非常微小的动物”。他还测算了它们的大小。
他是第一个用放大透镜看到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人。尽管他缺少正规的科学训练,但他对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的细致观察、精确描述和众多的惊人发现,对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细菌学和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他根据用简单显微镜所看到的微生物而绘制的图像,如今看来依然是正确的。
由于基础知识薄弱,使他所报道的内容仅仅限于观察到的一些事实,未能上升为理论。他的显微镜制法也由于保密,有些如今还是未解之谜。他制造的透镜小者只有针头那样大。适当的透镜配合起来最大的放大倍数可达300倍。
(2)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故事400字扩展阅读
列文虎克作为杰出的显微观察家,在生物学史上是相当重要的。直到19世纪,显微科学的研究才超过他的水平。从职业上看,他是一位业余科学家,他的主要职业是商人,而且即使在科学研究中他也保留了某些商人的习性。
例如,他对自己的某些方法秘不示人,惟恐别人掌握,而且他喜欢“独立经营”,很少与别人交流科学研究的结果。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他却是一位真正的杰出科学家。
他对科学研究如痴如狂的迷恋,他的严谨而勤奋的治学态度和作风,以及他所做出的贡献,这些不仅在当时,而且在整个生物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此外,列文虎克对于昆虫的结构也进行了大量的显微观察。他观察了昆虫的复眼,认为复眼便于昆虫迅速发现其他物体;他发现蚜虫的发生无需受精,即如今所称的孤雌生殖,幼虫从未受精的雌体中产生出来。
❸ 列虎克是怎么发明显微镜的由来
1673年有个名叫列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的荷兰人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被他称为“小动物”的微生物世界。他在给英国皇家学会写了许多信,介绍他的观察结果,他发现了杆菌、球菌和原生动物,表明他实实在在看到并记录了一类从前没有人看到过的微小生命。因为这个伟大的发现,他当上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所以今天我们把列文虎克看成是微生物学的开山祖。不过,在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后差不多过了200年,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对它们的形态进行描述上,并不知道原来是这些微小生命的生理活动对人类健康和生产实践有那样的重要关系。
列文虎克出生在荷兰东部一个名叫德尔福特的小城市,16岁便在一家布店里当学徒,后来自己在当地开了家小布店。当时人们经常用放大镜检查纺织品的质量,列文虎克从小就迷上了用玻璃磨放大镜。正好他得到一个兼做德尔福特市政府管理员的差事,这是一个很清闲的工作,所以他有很多时间用来磨放大镜,而且放大倍数越来越高。因为放大倍数越高,透镜就越小,为了用起来方便,他用两个金属片夹住透镜,再在透镜前面按上一根带尖的金属棒,把要观察的东西放在尖上观察,并且用一个螺旋钮调节焦距,制成了一架显微镜。连续好多年,列文虎克先后制作了400多架显微镜,最高的放大倍数达到200—300倍。用这些显微镜,列文虎克观察过雨水、污水、血液、辣椒水、腐败了的物质、酒、黄油、头发、精液、肌肉和牙垢等许多物质。从列文虎克写给英国皇家学会的200多封附有图画的信里,人们可以断定他是全世界第一个观察到球形、杆状和螺旋形的细菌和原生动物,还第一次描绘了细菌的运动。
列文虎克活到91岁。直到逝世,他除了用自己制作的显微镜观察和描绘观察结果外,别无爱好。虽然他活着的时候就看到人们承认了他的发现,但要等到100多年以后,当人们在用效率更高的显微镜重新观察列文虎克描述的形形色色的“小动物”,并知道他们会引起人类严重疾病和产生许多有用物质时,才真正认识到列文虎克对人类认识世界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不过,在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后差不多过了200年,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对它们的形态进行描述上,并不知道原来是这些微小生命的生理活动对人类健康和生产实践有那样的重要关系。
❹ 谁知道列文虎克有关显微镜的故事
列文虎克--显微镜下的奥秘
随着文艺复兴,英国工业革命的相继兴起,欧洲开始摆脱封建社会的桎梏,大踏步地走到了人类文明的前列。人们在自由的空气里呼解吸,各门自然科学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实验代替了神的指示,成了科学的第一要素,以观察为主体的科学时代来临了。荷兰,这个欧洲西海岸的小国,航运十分发达,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尽管荷兰是一个重视商业贸易的国家,但工业革命的浪潮还是波及到了这里。到公元17世纪,荷兰的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发展,各种手工业迅速繁荣起来,尤其是与航海有关的光学及光学器械的研究得到了极大促进。当时,荷兰一个小镇上有个布商叫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他在业余时间磨制透镜,这是他生活中的一大业余爱好。他不但磨制透镜的水平很高,有一次,他还把两片磨好的透镜平行地固定在一个木架上,通过两片透镜往下看,令他惊愕的是,透镜下的物体变大了。他拿这个结构来观察雨水,发现了许多在里面游动的“小动物”,列文虎克称之为“微动体”。他又特意从一个从未刷过牙的老头的牙上取下一些牙垢,放在他自制的装置下观察,这回更使他大吃一惊:原来,这牙垢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生物,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或呈杆状,或呈螺旋状、球状。有的单个存在,有的几个连在一起,有的来去匆匆,有的则悠哉悠哉。列文虎克对这一切很感兴趣,他把观察到的结果都详细记录了下来。1676年10月9日,列文虎克给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当时的科学权威机构)写了一封信,报告了他的观察结果,他写道:“1675年,在一个内层下半部上了釉的新瓦罐中,盛着不过几天前的雨水,我发现水中有小生物,这件事吸引着我,使我集中注意力去观察,特别是那些出现在我面前的比水中肉眼可见的要小万倍的小动物。”列文虎克给伦敦皇家学会的另一份报告中说,他在前一天已经把一些完整的胡椒放进井水里,当他观察井水时:“我发现,在一小滴水里有许多极小的动物,它们种类不一,大小各异,简直是不可思议。它们像鳝鱼,弯曲着运动,总是头在前方游个不停,尾巴从不向前。尽管它们运动得非常缓慢,但这些极小的动物会同样自如地向前向后运动。”英国科学家兴致勃勃地阅读了他的热情洋溢的信,但显然没有觉察到他这项发现的重要意义。<
1683年,列文虎克再次给伦敦皇家学会写信,这一次还一并寄去了他绘的图。]684年,信的摘要连同列文虎克绘制的细菌图发表在《皇家协会科学研究会报》上,这是列文虎克的发现第一次公诸于世,列文虎克也毫无疑义成了第一个看到细菌和第一个绘制了细菌图的人列文虎克把两片透镜平行放在一起,实际上就是一台简单的显檄镜。列文虎克的显微镜能放大200-300倍,只能看到细菌的外形和轮廓,但列文虎克通过他发现的细菌却向人们第一次揭示了动、植物之外的生物的存在。继列文虎克之后,许多微小的生物被陆续发现。从此,生物范畴被大大拓宽了: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类细小的微生物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繁衍。
❺ 安东尼•列文虎克和显微镜的故事是什么样的
导语:他是杂货铺学徒,他痴迷于打磨镜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打磨,生活困窘、时间流逝没能磨去他对科学的热情和追逐——他就是微生物学开拓奠基者、“显微镜之父”,安东尼•列文虎克。
一、少年时代的困境
1632年,随着一声婴儿啼哭,这位传奇的科学巨匠降生在了荷兰代尔夫特这座历史悠久的小镇上。出生在一个普通通道的家庭中,父母都是底层工人,这注定了他将来要走的路是坎坷曲折的。在16岁时,列文虎克的父亲离开了——父亲的辞世让年幼的他不得不扛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于是他来到了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布料店当学徒赚取一点微薄的收入。
不过这段学徒生涯却并未持续很长时间,20岁时,列文虎克回到了家乡代尔夫特。凭借学的手艺,他开了一间小小的布料店,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另外一件好差事——代尔夫特市政厅看守。看门的工作轻松,重要的是时间充裕还能和进出来往之人交流了解各行各业的情况。
三、后记
时间来到了1723年,91岁高龄的列文虎克尽管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还是坚持着观察研究,没有因为功成名就而有一丝懈怠。在他去世后,皇家学会收到了列文虎克寄过来的东西——一封信和几百个放大镜!
这位传奇巨匠几乎一生都奉献给了显微镜制作和微生物的观察和研究,去世后给后辈还留下了这样一笔巨大的科学财富,他的毅力和坚持、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真是令所有后来者感到敬佩和感动!
“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安东尼•列文虎克
参考文献:
刘仁志:《微观世界的故事》
张洪魁:《微生物新的先驱者——列文虎克生平简介与思考》
❻ 列文虎克怎么发明显微镜的
列文虎克制造显微镜的过程:
列文虎克于1632 年出生于荷兰的德尔夫特市,从没接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但他是一个对新奇事物充满强烈兴趣的人。一次,他从朋友那里听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的眼镜店可以磨制放大镜,用放大镜可以把肉眼看不清的东西看得很清楚。他对这个神奇的放大镜充满了好奇心,但又因为价格太高而买不起。
从此,他经常出入眼镜店,认真观察磨制镜片的工作,暗暗地学习着磨制镜片的技术。功夫不负苦心人。1665 年,列文虎克终于制成了一块直径只有 0.3 厘米的小透镜,并做了一个架,把这块小透镜镶在架上,又在透镜下边装了一块铜板,上面钻了一个小孔,使光线从这里射进而反射出所观察的东西。
列文虎克经过辛勤劳动,终于磨制成了小小的透镜。但由于实在太小了,他就做了一个架子把这块小小的透镜镶在上边,看东西就方便了。后来,经过反复琢磨,他又在透镜的下边装了一块铜板,上面钻了一个小孔,以使光线从这里射进而反照出所观察的东西来。这就是列文虎克所制作的第一架显微镜。
这样,列文虎克的第一台显微镜成功了。由于他有着磨制高倍镜片的精湛技术,他制成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超过了当时世界上已有的任何显微镜。列文虎克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继续下功夫改进显微镜,进一步提高其性能,以便更好地去观察了解神秘的微观世界。
(6)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故事400字扩展阅读:
列文虎克生平成就:
1674年发现红血球;1675年发现原生动物;1677年描述了精子;1683年发现了细菌;1688年准确描述了血液回圈和血红细胞;记述并描述了骨骼、肌肉、皮肤等许多器官和组织的构造;1695年出版了他的书,简称《宇宙秘密的发现》。
列文虎克显微镜的其中9种至今仍有人使用。而且,在他逝世200年后,人们才能再次做出放大倍数和解析度可与列文虎克的显微镜相媲美的显微镜。列文虎克不愧为“显微镜之父”。
而且,当人们在用效率更高的显微镜重新观察列文虎克描述的形形色色的“小动物”,并知道它们会引起人类严重疾病和产生许多有用物质时,更加认识到列文虎克对人类认识世界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列文虎克
❼ 列文虎克如何发明的显微镜
以前列文虎克其实是看门的,爱磨玻璃,最后磨成的形状便是现在的近视镜和远视镜,两片或更多片摞在一起,就成显微镜喽
❽ 列文虎克制造显微镜的过程
列文虎克于1632年10月24日出生在荷兰代尔夫特市的一个酿酒工人家庭。他父亲去世很早,在母亲的抚养下,读了几年书。16岁即外出谋生,过着飘泊苦难的生活。后来返回家乡,才在代尔夫特市政厅当了一位看门人。
由于看门工作比较轻松,时间宽裕,而且接触的人也很多,因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荷兰的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有许多眼镜店,除磨制镜片外,也磨制放大镜,并告诉他说:“用放大镜,可以把看不清的小东西放大,并让你看得清清楚楚,神妙极了。”
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列文虎克,默默地想着这个新鲜有趣的问题,越想越产生了兴趣。可是,当他到眼镜店一问,原来价钱却贵得吓人,他只好高兴而去,扫兴而归了。
列文虎克从眼镜店出来,恰好看到磨制镜片的人在使劲地磨着。但磨制的方法并不神秘,只是需要仔细和耐心罢了。“索性我也来磨磨看。”
从那时起,列文虎克利用自己的充裕时间,耐心地磨制起镜片来……
列文虎克经过辛勤劳动,终于磨制成了小小的透镜。但由于实在太小了,他就做了一个架子,把这块小小的透镜镶在上边,看东西就方便了。
后来,经过反复琢磨,他又在透镜的下边装了一块铜板,上面钻了一个小孔,以使光线从这里射进而反照出所观察的东西来。这就是列文虎克所制作的第一架显微镜,它的放大能力相当大,竟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有了自己的显微镜后,便十分高兴地察看一切。他把手伸到显微镜旁,只见手指上的皮肤,粗糙得像块柑桔皮一样,难看极了;他看到蜜蜂腿上的短毛,犹如缝衣针一样地直立着,使人有点害怕。随后,他又观察了蜜蜂的螫针、蚊子的长嘴和一种甲虫的腿。
总之,他对任何东西都感兴趣,都要仔细观察。可是,当他把身边和周围能够观察的东西都看过之后,便又开始不大满足了。他觉得应该再有一个更大、更好的显微镜。为此,列文虎克更加认真地磨制透镜。由于经验加上兴趣,使他毅然辞退了公职,并把家中的一间空房改作了自己的实验室。
几年以后,列文虎克所制成的显微镜,不仅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而且也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完善了,以致能把细小的东西放大到两三百倍。
1673年的一天,英国皇家学会收到了一封厚厚的来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份用荷兰文书写的、字迹工整的记录,其标题是:《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
当时,在场的学者们看了标题后,有人开玩笑说:“这真是一个咬文嚼字的啰唆标题。”“这肯定是一个乡下佬写的。迷信加空想。这里边说不定写了些什么滑稽可笑的事呢!”不过,他们读着读着,却一下被其中的内容牢牢地吸住了——这竟是科学家们毫无所知的神秘事情啊!
列文虎克这样写道:“大量难以相信的各种不同的极小的‘狄尔肯’……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来回地转动,也向前和向一旁转动……”
“好,好,这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研究报告。”此时,大家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然而,当他最后向皇家学会担保说:“一个粗糙沙粒中有100万个这种小东西;而一滴水——在其中,狄尔肯不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繁殖——能够寄生大约270多万个狄尔肯”时,显赫的皇家学会,竟觉得这又是件太令人不可思议的事了。
他不得不委托他的两个秘书——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和植物学家格鲁,为皇家学会弄一个质量最好的显微镜来,以进一步证实列文虎克所报告的事实是否真实。
经过几番周折,列文虎克的科学实验,终于得到了皇家学会的公认。
于是,列文虎克的这份记录被译成了英文,并在英国皇家学会的刊物上发表了。这份出自乡下佬之手的研究报告,果真轰动了英国学术界。列文虎克也很快成了皇家学会的会员,并对他的成就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8)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故事400字扩展阅读
列文虎克在他的一生当中,磨制了超过500个镜片,并制造了400种以上的显微镜,其中只有9种仍有人使用。1674年,列文虎克发明瞭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并利用这台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血红细胞,从而开始了人类使用仪器来研究微观世界的纪元。
列文虎克显微观察中的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进一步证实了毛细血管的存在。他相继在鱼、蛙、人、哺乳动物及一些无脊椎动物物体中观察到毛细血管。
正是列文虎克的显微观察,圆满完成了血液回圈的发现。列文虎克在观察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回圈时,还发现血液中的红血球,成为第一个看见并描述红细胞的人。
列文虎克在显微观察中,还第一次发现了一些非常细小并只能透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生物,他称之为 “微生物”。
1675年,他首先在盛放雨水的罐子里发现了单细胞的微生物;1683年,他又在自己的牙垢物中发现了更小的单细胞生物。他发现“这些生物几乎像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过了200多年以后,人们才搞清楚列文虎克发现的微生物是细菌。
此外,列文虎克对于昆虫的结构也进行了大量的显微观察。他观察了昆虫的复眼,认为复眼便于昆虫迅速发现其他物体;他发现蚜虫的发生无需受精,即如今所称的孤雌生殖,幼虫从未受精的雌体中产生出来。
❾ 谁知道列文虎克有关显微镜的故事
列文虎克——显微镜下的奥秘
随着文艺复兴,英国工业革命的相继兴起,欧洲开始摆脱封建社会的桎梏,大踏步地走到了人类文明的前列。人们在自由的空气里呼解吸,各门自然科学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实验代替了神的指示,成了科学的第一要素,以观察为主体的科学时代来临了。荷兰,这个欧洲西海岸的小国,航运十分发达,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尽管荷兰是一个重视商业贸易的国家,但工业革命的浪潮还是波及到了这里。到公元17世纪,荷兰的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发展,各种手工业迅速繁荣起来,尤其是与航海有关的光学及光学器械的研究得到了极大促进。当时,荷兰一个小镇上有个布商叫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他在业余时间磨制透镜,这是他生活中的一大业余爱好。他不但磨制透镜的水平很高,有一次,他还把两片磨好的透镜平行地固定在一个木架上,通过两片透镜往下看,令他惊愕的是,透镜下的物体变大了。他拿这个结构来观察雨水,发现了许多在里面游动的“小动物”,列文虎克称之为“微动体”。他又特意从一个从未刷过牙的老头的牙上取下一些牙垢,放在他自制的装置下观察,这回更使他大吃一惊:原来,这牙垢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生物,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或呈杆状,或呈螺旋状、球状。有的单个存在,有的几个连在一起,有的来去匆匆,有的则悠哉悠哉。列文虎克对这一切很感兴趣,他把观察到的结果都详细记录了下来。1676年10月9日,列文虎克给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当时的科学权威机构)写了一封信,报告了他的观察结果,他写道:“1675年,在一个内层下半部上了釉的新瓦罐中,盛着不过几天前的雨水,我发现水中有小生物,这件事吸引着我,使我集中注意力去观察,特别是那些出现在我面前的比水中肉眼可见的要小万倍的小动物。”列文虎克给伦敦皇家学会的另一份报告中说,他在前一天已经把一些完整的胡椒放进井水里,当他观察井水时:“我发现,在一小滴水里有许多极小的动物,它们种类不一,大小各异,简直是不可思议。它们像鳝鱼,弯曲着运动,总是头在前方游个不停,尾巴从不向前。尽管它们运动得非常缓慢,但这些极小的动物会同样自如地向前向后运动。”英国科学家兴致勃勃地阅读了他的热情洋溢的信,但显然没有觉察到他这项发现的重要意义。<
1683年,列文虎克再次给伦敦皇家学会写信,这一次还一并寄去了他绘的图。]684年,信的摘要连同列文虎克绘制的细菌图发表在《皇家协会科学研究会报》上,这是列文虎克的发现第一次公诸于世,列文虎克也毫无疑义成了第一个看到细菌和第一个绘制了细菌图的人列文虎克把两片透镜平行放在一起,实际上就是一台简单的显檄镜。列文虎克的显微镜能放大200—300倍,只能看到细菌的外形和轮廓,但列文虎克通过他发现的细菌却向人们第一次揭示了动、植物之外的生物的存在。继列文虎克之后,许多微小的生物被陆续发现。从此,生物范畴被大大拓宽了: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类细小的微生物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繁衍。
❿ 列文虎克的小故事
列文虎克于1632年10月24日出生在荷兰代尔夫特市的一个酿酒工人家庭。他父亲去世很早,在母亲的抚养下,读了几年书。16岁即外出谋生,过着飘泊苦难的生活。后来返回家乡,才在代尔夫特市政厅当了一位看门人。
由于看门工作比较轻松,时间宽裕,而且接触的人也很多,因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荷兰的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有许多眼镜店,除磨制镜片外,也磨制放大镜,并告诉他说:
用放大镜,可以把看不清的小东西放大,并让你看得清清楚楚,神妙极了。”
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列文虎克,默默地想着这个新鲜有趣的问题,越想越产生了兴趣。
“闲着也没事,我不妨也买一个放大镜来试试。”
可是,当他到眼镜店一问,原来价钱却贵得吓人,他只好高兴而去,扫兴而归了。
列文虎克从眼镜店出来,恰好看到磨制镜片的人在使劲地磨着。但磨制的方法并不神秘,只是需要仔细和耐心罢了。
“索性我也来磨磨看。”
从那时起,列文虎克利用自己的充裕时间,耐心地磨制起镜片来……
列文虎克除懂荷兰文之外,其他文字一窍不通。尤其一些科学技术的著作都以拉丁文为主,所以,列文虎克没法阅读这些参考资料,他只能自己摸索着。
列文虎克经过辛勤劳动,终于磨制成了小小的透镜。但由于实在太小了,他就做了一个架子
列文虎克设计的显微镜
,把这块小小的透镜镶在上边,看东西就方便了。
后来,经过反复琢磨,他又在透镜的下边装了一块铜板,上面钻了一个小孔,以使光线从这里射进而反照出所观察的东西来。这就是列文虎克所制作的第一架显微镜,它的放大能力相当大,竟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有了自己的显微镜后,便十分高兴地察看一切。他把手伸到显微镜旁,只见手指上的皮肤,粗糙得像块柑桔皮一样,难看极了;他看到蜜蜂腿上的短毛,犹如缝衣针一样地直立着,使人有点害怕。随后,他又观察了蜜蜂的螫针、蚊子的长嘴和一种甲虫的腿。
总之,他对任何东西都感兴趣,都要仔细观察。可是,当他把身边和周围能够观察的东西都看过之后,便又开始不大满足了。他觉得应该再有一个更大、更好的显微镜。
为此,列文虎克更加认真地磨制透镜。由于经验加上兴趣,使他毅然辞退了公职,并把家中的一间空房改作了自己的实验室。
几年以后,列文虎克所制成的显微镜,不仅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而且也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完美了,以致能把细小的东西放大到两三百倍。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保密的,他从不允许任何人参观,总是单独一个人在小屋里耐心地磨制镜片,或观察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他作为自学者,从动物学各科中,获得了广博的知识。他把从于草浸泡液中所观察到的微生物,称之为“微动物。
查看全部4个回答
菲涅尔透镜,深圳普恩专业生产菲涅尔透镜
菲涅尔透镜,选普恩科技,专业生产全系列菲涅尔透镜。高品质菲涅尔透镜电话:
深圳市普恩科技有限..广告
灯锋光学凸透镜【提供高品质】透镜
关注批发的人也在看
灯锋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功率凸透镜厂家。优质凸透镜咨询欢迎来电咨询!
东莞市灯锋光学科技..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