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歼10战斗机是什么时候研制成功的
歼10战斗机是中国最新一代单发动机多用途战斗机。歼10战斗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战斗机在国际上被定位成了“三代半”战机已得到一致的公认。歼10战斗机具有很强的超视距空战、近距格斗和空对地攻击能力。歼10拥有空中对接加油能力。2007年2月,歼10战斗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国官方于2006年12月底正式公布歼10战斗机服役的消息以及新闻片断,在此之前民间已经流传一些照片证实其存在。2008年11月5日,歼10战斗机在中国珠海航展上首次对公众公开亮相并进行了飞行表演。
歼10战斗机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也称611所)设计,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制造。歼10战斗机项目验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歼10战斗机从1986年起正式开始研制,90年代中期原型机首飞。据中国官方报道,歼10战斗机于1998年3月首飞。中国空军首个装备歼10的战斗机团于2005年底形成作战能力。
歼10战斗机有单座及双座的改型型号,歼10采用了大量的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歼10装备的航电系统基本由国内研发生产。歼10最初装备俄制AL-31FN发动机,同时正改进测试国产WS-10发动机。
歼10项目设计渊源可追溯到由成都飞机公司设计的歼9战斗机。原歼9战斗机项目是为设计一种速度达到2.5马赫,鸭式气动布局空防型战斗机,后来发生了重大变化,该项目下马。
1994年10月美国军方声称,间谍卫星拍到了一张模糊的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照片。经过分析认为,歼10采用与欧洲的“台风”战斗机和法国的“阵风”战斗机类似的带有前翼的鸭式气动布局。
曾经有猜测认为以色列于1987年在美国施压促其放弃了“幼狮”战斗机项目后,以色列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转让给了中国。中国和以色列官方都否认双方在战斗机研发进行了合作。歼10与“幼狮”是完全不同的战斗机,作战需求、设计尺寸完全不同。也有猜测装备美制F-16A的巴基斯坦也有可能向中国提供了部分先进技术信息。但上述猜测缺乏证据。
㈡ 我国的歼10战斗机是谁设计的
歼1”战斗机总设计师是宋文骢 宋文骢 宋文骢 男79岁 飞机总体设计专家。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云南省大理人。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院士,198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在航空工业战线奋斗了50载,先后参加过东风113号机、歼七、歼八、歼九、歼-10飞机等多个飞机型号研制,担任过两个国家重点型号歼七C、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重大成果。
㈢ 歼10战机是中国最新研制的战机吗他有什么特点
J10 是国产最新研制成功并公布而且少量列装的战机
它不能垂直起降 但可短距离起降
其实垂直起降没那么重要 又不是人家在你机场边扫射你 你这边着急起飞 象欧洲的鹞式战斗机 是垂直起降 但起飞消耗燃油相当大 减少了作战距离
J10在地区上算先进战斗机 可和J11b 高低搭配 相当于F15~F16搭配
J10是轻形中低空歼击机 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战斗机 (但动真格的时候 发动机还得换人家老毛子的......)
客观点来说 J10并不具备世界先进水平 可比J7(MIG21是其原形 前进气 没雷达 载弹少 中低空 主要靠航炮近身格斗) J8 (J7的升级加大版 高空拦截机)强不少
中国还有很多路要走 而且真正的战争不是靠先进武器就能赢的 当年德国的M262战机 虎式 豹试 日本的大和战舰 都是世界第一水平 可结果呢
打伊拉克的时候 阿啪其直升机不是也被鸟枪给打掉了? 所以 不管先不先进 对祖国要有信心
㈣ 求歼10战斗机研发背景及对中国空军的影响
【研发背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相继研发出歼-7、歼-8等战机,走出自行研发第一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间的技术差距。但应世界局势和国家发展的需要,现役战机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必须发展一种看齐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机。在将航空工业列入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背景下,中国航空工业挑起重担,研发新机,这就是外界议论颇多的歼-10新型战机。
80年代中,为了面队北方苏联的压力,为了能压制苏联的mig25 mig29以及su27 党中央决定上马"10号"工程,在内部又被称为"xj工程(新歼工程)",后来国际形式发生改变,J10的研制主要应对台海和来自美国的压力,j10 96年首飞,06年底正式揭秘,被称为新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战机。
西方按其划分战机的方法,将歼-10划分为典型的第三代战机,认为它将是中国第一种装备部队的国产第三代战机、第一种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国产战机,2006年投入现役。
当今世界,空军战机配置先进合理的国家,均采用高低搭配的方式,如法国的“阵风”和“幻影”、瑞典的“雷”和“鹰狮”、俄罗斯的苏-27和米格-29等。其中美国F-15加F-16的高低配置方案,也为中国所接受,歼-10就扮演了低的角色,当然也或多或少地瞄准了F-16的设计。在设计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数字线传三轴静不安定控制、翼身融合、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三个第三代战机的主要技术特征,工作艰巨。外界传闻比较集中的说法认为,这时中国从国外得到一些较重要的援助,以色列向中国提供了改进自F-16A的“幼狮”轻型战机的样机和技术资料,歼-10正是以色列战机“幼狮”的中国翻版。
对未来中国空军的影响
歼-10如若顺利研制成功,将成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进入21世纪的主要装备,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里程碑。歼-10应当有着较歼-7、歼-8优良的作战性能,可以和歼-8Ⅱ、FC-1、苏-27SMK、苏-30及防空导弹系统高低搭配,构成大密度、大纵深、高中低空互为重叠的立体防空网,满足21世纪空战要求,为国防做出重大贡献。
㈤ 歼10战斗机的简介
歼-10战斗机(英文:J-10或F-10),北约代号:火鸟(Firebird),是中国中航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自主研制的单座单发第三代战斗机。该机采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鸭式气动布局,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优势战斗机。中国空军赋予其编号为歼-10,对外称J-10或称F-10。
200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44师132团第一批装备歼-10。
2009年11月5日,歼-10的1001号首飞原型机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首次以实机对外公开展出,并以图文展板的形式披露歼-10的性能介绍。
2017年7月30日,建军90周年阅兵上,2架歼-10C和1架轰油-6组成编队,这也是歼-10C首次公开亮相。
㈥ 中国歼10是自主研发的吗
中国歼10是自主研发的。其中发电机是引进的俄罗斯的。
进入90年代,世界局势的变化对歼-10战斗机的研制产生了巨大影响。刚开始时,歼-10是一个中西“亲近”的项目。随着八十年代末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中国没有了从西方获取技术支持的途径,于是再次转向俄罗斯寻求技术支持。其中最为主要的项目是在引进消化西方先进战斗机发动机,进而研制国产发动机的尝试遇到挫折的情况下,先行引进俄罗斯AL-31F发动机作为应急之用,以便歼-10项目能够进一步推进下去。
㈦ 研制歼十战斗机的主人是谁
“歼10之父”——宋文骢院士(注:宋文骢是歼10的总设计师;杨伟是双座教练型歼10B的总设计师,并为数字电传控制系统作出杰出贡献。)
㈧ 中国歼-10战斗机研制背景是什么
歼-10研制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正值冷战时期,因此其身上不避免的带有当时的痕迹,冷战期间,中国空中防御最大的威胁是超音速轰炸机,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现代超音速轰炸机“逆火”拥有较大的航程和作战半径,并且凭借其完善的航空电子设备,在夜晚及恶劣气气候条件下在低空以复杂地形为掩护,进行高速突防,在深入上千公里纵深后用空地武器攻击我方重要目标,考虑到空地武器精度越来越高,威力越来越大,射程越来越远,可能少l量轰炸机就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防御此类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在其边境或者我方近纵深地区就将其拦截,因此这就决定了我国空军歼击机应该具备良好的超音速性能,以便能够快速起飞,迅速抵达战区拦截目标。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研制了歼-8II型歼击机,该机主要用来拦截高空高速入侵目标,其最大时速可达2M,在我国首次配备了采用数据链的半自动化截击引导系统,大大提高了该机截击高速入侵目标的能力。
不过当时前苏联第四代歼击机苏-27已经装备部队,与以前的前苏制前线歼击机相比,该机航程远、机动性能好,火力强,机载设备较为先进,可以为轰炸机提供较长距离的护航任务,也就是说苏-27可以在预警机的支援下,在轰炸机前形成一道拦击线来阻挡我国空军歼击机对其轰炸机的拦截,而以歼-8B的各项性能来看,要想打破其拦击线非常困难,因此我国空军需要一种这样的歼击机;即具备良好的拦截性能,又要具备良好的机动性能,以便能够突破苏-27的防御,拦截入侵的轰炸机。
这意味着这种歼击机与歼-8II相比,要有代的提升,包括气动布局、航空电子、机载武器都有质的提高。因此新型歼击机不但对于我国空军并且对于我国航空工业以至整个国防工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㈨ 歼十战斗机是中国第几代战斗机啊
J10(第三代战斗机)
性能参数
机长 14.57米
翼展 8.78米
推力 122千牛顿
最大速度 2.0马赫
最大升限 18000米
作战半径 1100公里
最大航程 2500公里
起飞重量 19277公斤
载弹量 7000公斤
㈩ 中国歼-10战斗机研制历程是什么
歼-10的项目验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由成都飞机公司和第611飞机设计所基于流产的歼-9型战斗机进行设计。原歼-9项目是为设计一种速度达到2.5马赫带鸭翼的三角翼空防型战斗机,其作战目标是原苏联的米格-29和苏-27。最初的计划要求,后来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1988年重新将这款新型战斗机的设计定位在一种采用新技术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上,以替换中国空军庞大的歼-6、歼-7和强-5机队,并有效应对当时同类型的西方战斗机。
虽然中国和以色列官方都否认双方在新型战斗机的研发上进行了合作,但普遍的猜测认为,在美国于1987年向以色列施压,促其放弃了国产“狮”战斗机项目后,以色列将该项目的先进研究成果转让给了中国。并且,非官方的中国媒体也声称歼-10/“狮”确实从一开始就是中以两国的共同研究项目。但是,考虑到两国不同的政治背景和歼-10与“狮”不同的作战需求,似乎又不能肯定双方存在过合作。因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空军追求的是空防型战斗机,而“狮”的设计重点是对地攻击,空战能力只是其次要考虑。同时,中国新型战斗机的设计尺寸要大于并重于“狮”,以充分利用其推力为12.5吨的发动机。而事实上,歼-10方案定型于1984年,而“狮”式则于1986年首飞,两者是同时研制的,“狮”式不可能为歼-10项目提供技术支持。除源自歼-9的设计基础外,装备了F-16A的巴基斯坦空军也有可能向中国提供了部分先进技术信息。
最早出现的可能是歼-10的照片,是1991年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航空工业四十年》图文集。该书中有一张“1990年2月李鹏总理听取林宗棠部长关于新机的研制汇报”的照片,照片中在歼-8II型原型机模型旁有一架采用带鸭翼的战斗机模型,被认为是歼-10最早的构型。报道称,歼-10的研制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提上日程,八十年代中期经过多次方案论证后决定用途。
然而可能是由于在研制中遇到困难,歼-10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作了过多修改,以适应中国空军不断改变和提高了的战术需要。这无疑导致了歼-10战斗机最后的外形与早期设计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歼-10也从最初设计的一种单纯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演变为一种多用途战斗机。1996年,我国首度公布了一张歼-10的风洞测试模型的照片。中国自行研制歼-10,一直是军方的高度机密,有关歼-10的消息管制极严。1999年5月,某研究所助理工程师郭某,为了向网友显示自己掌握的国产先进战斗机的专业技术水准,在互联网上散布有关消息,同年9月23日,郭某因泄露国家秘密罪被成都市武侯区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直到3年后,国内媒体公开报道歼-10,而军方已默许解密。民间有关歼-10的消息愈来愈多,2002年4月4日举行的第三届国防电子展上,有参展商的海报上更出现了一幅歼-10图片。随后歼-10将会在珠海航展上公开亮相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广为传播开来。
歼-10的首架原型机可能于1996年中期就首飞了,而中国官方报道的首飞日期是1998年3月23日。但实际上,在后一个日子上天的是经过重大改进的3号原型机。为向项目发展提供样机,共生产了五架供飞行测试的原型机和两架地面测试平台。两架预生产型歼-10中的首架于2002年6月28日首飞成功。
从2003年2月开始,至少七架,也可能是10架预生产型歼-10陆续提供给了中国空军。其中的几架目前正由中国空军的作战部队进行作战测试和评估,而其余的几架则留在位于陕西阎良的中国空军试飞训练中心用于最后的项目发展阶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歼-10的四余度电传控制系统。四余度电传控制技术在西方国家已发展成熟并应用到他们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机上。而歼-10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在试飞时,没有因为这种电传控制系统而失事坠毁的战机,体现了歼-10可靠和优异的操控性。
据报道,歼-10的飞行测试于2003年12月全面完成,并获得了生产许可证。首批5歼-10战斗机0架歼-10A可能已经开始生产。首个装备歼-10的战斗机团将于2005年底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估计中国将生产至少300架歼-10,但这一数量仍只能是其空军装备的数千架歼-6、歼-7和强-5中的一小部分。据称,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的歼-10月产量为两架。
作为单座歼-10A基本型的补充,一种双座的改型也于2003年12月进行了首飞。改进机加长了机身,以容纳后座舱和增大机内油箱的载油能力。虽然官方声称该机是歼-10的教练型,但改型机的外观特征表明该机并不是教练机,而是意在发展一种新的打击型战斗机,或者是歼-10的电子战和防空压制型号。
2009年,一种歼-10改进型出现在世人面前。与歼-10基本型号相比,该机在空速管、机头、垂尾上的设计明显不同,此前出现在FC-1“枭龙”战斗机上的DSI进气道更是引人瞩目。后该机被以歼-10B的代号公开。外界猜测该机较歼-10A战机性能上又有重大提升,但目前尚未有该机研制定型及装备部队的消息。
中国也曾经计划发展新型战斗机的海军型歼-10。但是,中国海军更希望装备一种双发动机舰载战斗机。中国海军为此更倾向于使用俄罗斯的苏-33,后放弃,改用仿制SU33的沈飞歼15。
歼-10的首架原型机可能于1996年中期就首飞了,而中国官方报道的首飞日期是1998年3月23日。但实际上,在后一个日子上天的是经过重大改进的3号原型机。为向项目发展提供样机,共生产了五架供飞行测试的原型机和两架地面测试平台。两架预生产型歼-10中的首架于2002年6月28日首飞成功。
从2003年2月开始,至少七架,也可能是10架预生产型歼-10(可能没有装备雷达)陆续提供给了中国空军。其中的几架目前正由中国空军的作战部队进行作战测试和评估,而其余的几架则留在位于陕西阎良的中国空军试飞训练中心用于最后的项目发展阶段。
据报道,歼-10的飞行测试于2003年12月全面完成,并获得了生产许可证。首批50架歼-10A可能已经开始生产。首个装备歼-10的战斗机团将于2005年底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估计中国将生产至少300架歼-10,但这一数量仍只能是其空军装备的数千架歼-6、歼-7和强-5中的一小部分。据称,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的歼-10月产量为两架。
作为单座歼-10A基本型的补充,一种双座的改型也于2003年12月进行了首飞。改进机加长了机身,以容纳后座舱和增大机内油箱的载油能力。改型机的外观特征表明该机并不是教练机,而是意在发展一种新的打击型战斗机,或者是歼-10的电子战和防空压制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