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己创作一首古诗。
《悠悠一愁浅轻悟》【庚子年闰四月廿一日白情果】
人生竟只初相见,逢事悲风骤心弦。
色即是空不异空,五蕴皆空度厄莲。
根尘识界种因缘,本来无物何其染?
有为法若无情种,如是观禅无生参。
2. 求自己创作的一首古诗词
桃花客见闻 偶遇一亭桃花庵,庵中一翁桃花仙。桃花仙人挥挥袖,袖下一石两醉儿。 桃花庵里醉桃花,桃花深处桃花坞,桃花坞间桃花味,桃花味惹桃花妹。 桃花妹采桃花瓣,桃花瓣酿桃花酒,桃花酒醉桃花客,桃花客睡桃花间。 桃花间有桃花女,面若桃花拾花泪,花泪落得桃花下,来年桃花应也美。 蹒跚跟随桃花女,罗衫倩影迷雾渲,拨雾朦胧花鸟揍,水流声声入耳边。 雾开云散溪水乐,桃花瓣落云水间,桃花女撒桃花瓣,花泪诉说桃花歌。 欲问花女歌为谁,花女娇羞对吾言,先生即为桃花客,何不赋吟悼桃花。 吾本伤心为桃花,花女之言共我情,不觉诗意涌上头,各位判官听我言。 寒冬击得生意绝,万花娇纵不肯颜,桃花连城烧心热,流水一世化春泥。 归去来兮皆自在,不入俗流惹人怜,生我醉我乐其中,休你达者与红颜。 花女听罢癫狂歌,破涕为笑引我行,三分落花七分蕊,桃花轩中已成仙。 桃花琴揍桃花曲,桃花曲牵花女翩,桃花瓣下桃花舞,桃花客斟太虚间。 曲罢霓裳羽衣尽,花女又回桃花里,忽如狂风飞沙至,坠吾得回人世间。
3. 古诗词创作七言绝句自己做
《论自己》
浮生一世转瞬寒,碌碌无为尽徒然。
奈何明月照沟渠,凌云壮志亦沧澜!
也曾惆怅南朝事,也曾斟酒忆江南。
也曾执笔思英豪,也曾梦中参佛禅。
愿得清风熏我心,勿让岁月枉空谈。
唯今心性凉如水,梅香扑鼻也淡然。
去年写的!兄台觉得可否
4. 形容创作的诗词
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示子聿》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5. 初学者如何进行古诗词创作
很多中学生在学习了古典诗词之后,也禁不住手痒痒的,想大显身手,于是乎,打油诗,顺口溜,大白话应运而生,那么中学生怎样才能尽快进入创作诗歌的轨道,根据自身的经验,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热爱古典诗词。
热爱古典诗词,这句话挺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些读了几首古诗就想创作的人,无论如何使写不出好作品的,真正的古典诗词爱好者,他心里想的是古诗,口里颂的是古诗,面对大好河山,他满眼是诗歌,他的身上流淌着古诗的血液,他的爱好,他的情操无不浸染着古诗古韵。
二。以学促写。
熟悉古典诗歌的写法,学习时注意分类,比如山水诗,爱国诗,爱情诗,友情诗,征战诗等,注意收集整理特殊的意象。比如对于意象,要同类使用,柳是表达相思的,而且和战争关联,红豆也是表达相思的,但不和战争关联,常和爱情友情相连。孤雁,燕子看起来比较相似,但运用起来,孤雁常喻人,表现孤独寂寞失落之情。而燕子则表达美好的春光,有惜春之情。所以,意象使用也是很有讲究的。我们只有多学习,多积累,才可以写出有丰富内涵的诗歌。
三。创作要厚积薄发。
我们写文章要厚积薄发,其实写诗何尝不是这样?杜甫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白的诗词和他的足迹密不可分,我们青年人一定要多读古诗词,熟记名篇名句,多到大自然中走走,多到劳动者中走走,多去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生活,这样也出的是个才有底蕴,才有灵气,才接地气。
四。学习格律。
初学创作最怕的是格律,激情四射,出口成章,自认为自己的诗歌气势磅礴或温婉可爱,可是让行家一看,不禁摇头,原因是格律不合。经行家按照格律修改一番,才发现格律原来不仅是要求声韵,而且是锤炼字词的过程。但让自己写,格律着实难掌握。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套”。熟记两首典型的律诗,依照他的平仄修改自己的诗歌,修改到自认为差不多的时候,然后找行家帮助修改,行家才会根据实际情况告诉你一些特殊的情形这样进步才能更快。对于填词,同样的道理,填完之后,拿一首词牌的典型题目,对应它的平仄比对自己的平仄,试着修改。直至满意。
学习古诗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贾岛的“推敲”,正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只有长期的坚持努力,才有点滴的收获。
6. 创作诗词
不知这对你是否有用,我的新词:
《人生宇宙词》
天地悠悠万古长,人生匆匆百年忙,家国多少事,君子适之为,小人馋求展,多少辛苦,功名利禄,金钱美女,留下终归是黄土。
人生无奈天地间,大浪淘沙有豪篇,伟哉才子梦,修满腹经纶,唤霜鬓秋晚,老当益壮,白首知心,传接励后,不朽资才撼宇宙。
7. 如何创作古诗
诗词创作很简单,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难。以我个人的学习经历为例,一共有如下要点:
古诗创作:
1:掌握格律。古诗的格律很重要,分为七言、五言(一句话7个字和一句话5个字)以及律诗、决绝(一共8句话和一共4句话,一个逗号为一句)。
2:注意韵脚。古诗创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押韵。双数句子末尾及开头第一句必须押韵,押韵及每一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必须相同(这种说法不算太准确,因为有些韵母不完全相同,比如hen和hun也是同一个韵脚,但韵母却不同。详细分类请参考网络。)
3:虚实相对。虚对虚,实对实。及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颜色对颜色……诸如此类。不过,这一条不需要太刻意去遵守,如果有比较好的构思,虚实不相对也是可以的。
古词创作:
1:选择词牌。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律,写作之前务必先选择一个词牌,如“醉花阴”。
2:按照词牌的格律填写。每一句的字数,必须和词牌相同,韵脚也必须按照词牌的要求填写。
3:填写规律。初学者建议直接选择一首古人的词,然后自己分析那一句的韵尾是相同的。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上阕只有1、2、5句韵脚相同,韵母都是ou。然后在填写的过程中,只要按照此法填写,一般就不会出错。
以上均为个人经验,不属于正规模式。但是个人认为,诗词之属条框甚是复杂,如果楼主只是想大概抒发胸臆,并非想深入研究,只要依照我所说的方式去练习即可。
以上均为肉打,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请诸位高手多多指教……TAT,楼主如果真的很喜欢诗词,可以HI我,大家共同讨论,相互学习,以求进益~O(∩_∩)O~
8. 如何创作诗词
首先你的知识储备量要够,其次你要围绕主题写
9. 如何进行古诗词的创作
古诗词是古人创作的
现代人创作的
只能是现代诗词
10. 古诗词“创作技巧”有哪些
1、直抒胸臆和含蓄委婉
直抒胸臆也称直接抒情,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寒士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节操。
含蓄委婉是不把自己的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采用婉曲、象征、比拟、隐语、用典等手段间接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抒情方式。古诗经常把要抒发的情感,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所描绘的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结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将依依惜别之情寓于帆影、碧空和长江流水的景物中了。
2、景与情
景指景物,情指人的感情。出现在诗歌里,有种种不同的情况,最常见的是先景后情,情因景生,即触景生情。如杜甫的《旅夜书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少的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似乎已成常规,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也有一些诗是先情后景。还有一些诗,看上去完全写景,而实际上景物里面蕴含着诗人的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间词话》(王国维)]。以上这些都属寓情于景。一般情况下,有什么样的景,就生什么样的情,如乐景生乐情,哀景生哀情。但有时,触景生情,生出的情与客观的景截然相反,这种情况叫情景相异。古诗中以乐景写哀情较为常见,以哀景写乐情比较少见。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乐景写哀情。古诗中以乐景写哀情的名句还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等。
3、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赋、比、兴三者各有特点,又相辅相成。交待事实,直抒胸臆,以赋为佳。变抽象为形象,比兴为优。
施肩吾的《夜笛词》“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用赋的手法写成,言东家妇闻笛而生思亲之情,误剪同心之花,别开生面。还有古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动人佳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含蓄之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精警之句,均用赋的手法写成。
比喻的手法在诗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用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能把陌生的东西变成人们熟悉的东西;有创造优美的意境,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的作用。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运用比喻,把无形的音乐描写得形象鲜明,栩栩传神,仿佛就在眼前。
兴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兴同诗歌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氓》的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和第四章开头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兴的手法。前者既隐喻女主人公的貌美,又暗指女主人公的痴情;后者桑叶由嫩绿变为枯黄,既隐喻女主人公青春不再,又暗指“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兴经常有统摄下文,提纲撮要的作用。
要注意,比和兴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运用比兴手法,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