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谁发明专头

谁发明专头

发布时间:2021-10-04 07:22:46

A. 砖头巧挪移的发明人是谁

央视我爱发明20151203期 节目主要内容:

商庆申发明了一款自动装卸车,由遥控器操作液压系统,让整体车厢翻转90度,将铁叉深入砖块底部,利用加强梁将砖块和铁厢固定在一起。 通过液压系统将车厢整体翻到运输车上,完成装料工作。

B. 请问最早的砖是谁发明的哪个朝代在哪个地方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创制了方形和长形砖,秦汉时期制砖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质量和花式品种都有显著发展,世称“秦砖汉瓦”。

中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 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

秦砖汉瓦
中国建筑陶器的烧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开始的,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又创新出了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秦代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各地区、各民族得到了广泛交流,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到了汉代,社会生产力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突飞猛进。所以秦汉时期制陶业的生产规模、烧造技术、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秦汉时期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最富有特色的为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素有“秦砖汉瓦”之称。
在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以及陕西临潼,风翔等地发现众多的秦代画像砖和铺地青砖,除铺地青砖为素面外,大多数砖面饰有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用作踏步或砌于壁面的长方形空心砖,砖面或模印几何形花纹,或阴线刻划龙纹、凤纹,也有模射猎、宴客等场面的。最了不起的是秦代对万里长城的修筑工程,《史记·蒙恬传》载:“始皇二十六年,使蒙恬将三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至阳山,透蛇而北。”在高山峻岭之顶端筑起雄伟浩迈、气壮山河的万里长城,其工程之宏大,用砖之多,举世罕见。
空心砖,是战国时代中原地区劳动人民的一项创造,被用作宫殿、官署或陵园建筑。到西汉时期,空心砖的制作又有了新的发展,砖面上的纹饰图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简练、形象生动、线条劲健。它不单是作为建筑材料,更多的是用来建造画像砖墓。这种空心画像砖,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画像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阙门建筑、各种人物、乐舞、车马、狩猎、驯兽、击刺、禽兽、神话故事等有四十多种。这些富有艺术价值的陶质工艺品,为我们研究汉代的社会面貌及绘画艺术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到东汉初期,画像空心砖的应用从中原地区扩展到四川一带,中原地区空心画像砖墓到东汉后期为小砖所替代,而四川则延续到蜀汉时期。这一时期的画像砖内容更为丰富。有反映各种生产活动的播种、收割、舂米、酿造、盐井、探矿、桑园等;有描写社会风俗的市集、宴乐、游戏、舞蹈、杂技、贵族家庭生活等;还有车骑出行、阙观及神话故事等等。这些画像砖是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的现实写照,在历史研究科学研究及艺术上有着重大价值。
建筑用瓦有板瓦和筒瓦两种,其制作方法是先用泥条盘筑成类似陶水管的圆筒形坯,再切割成两半,成为两个半圆形简瓦,如果切割成三等分,即成为板瓦。瓦坯制成后,在简瓦前端再按上园形或半圆形瓦当。这种简瓦和板瓦的烧造大约起源于西周时期,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西周宫殿建筑遗址中大量出土,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用陶上的伟大创造,开创了瓦顶房屋建筑的先河。
瓦当即筒瓦之头,主要起保护屋檐,不被风雨侵蚀的作用。同时又富有装饰效果,使建筑更加绚丽辉煌。瓦当有着强烈的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秦代瓦当,绝大多数为圆形带纹饰,纹样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和云纹三种。动物纹中有奔鹿、立鸟、豹纹和昆虫等;植物纹中有叶纹、莲瓣纹和葵花纹。云纹瓦当图案结构,基本 上是边轮范围内,用弦纹把瓦当正回分为两圈,外圆间四等分内填以各种云纹,内圈则饰方格纹、网纹、点纹、四叶纹或树叶纹等。这种云纹瓦当汉代沿用,但汉代的纹样较秦代粗一些。秦瓦当,有文字的绝少。汉代瓦当纹饰更为精美,画面仪态生动,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形神兼备,姿态雄伟,是这 一时期的代表作。汉代瓦当,除常见的云纹瓦当外,大量的则是文字瓦当,许多反映当时统治者的意识和愿望,如“干秋万岁”、“汉并天下”、“万寿无疆”、“长乐未央”、“大吉样富贵宜侯王”等。这些文字瓦当,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布局疏密有致,章法茂美、质朴醇厚,表现出独特的中国文字之美。 秦汉瓦的断代和分期:秦至西汉初期带圆形瓦当的筒瓦,制造方法是,先从瓦筒上横切到一半,再向下纵切成瓦筒。半瓦当从中央连瓦筒一起切开。因此在瓦的背面留有明显切痕。到西汉中期,瓦的制法采用一次范成,瓦筒则仅做半筒,瓦背没有刀切之痕迹。此外,秦代带纹饰的圆形瓦当,中央无大圆柱,而汉代的则必有圆柱。秦瓦当边狭,用手捏成,宽窄不匀,汉瓦当的边轮整齐。秦瓦面积不大,汉瓦面积小者也较秦瓦略大。
参考资料:网络知道

C. 砖头是谁发明的,是怎么发明的(没有也没事)

http://ke..com/view/110443.htm

D. 谁发明了砖头

盖房人发明的

E. 红色砖头起源于哪个国家

砖瓦的发明,是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从而变草苫泥垒砖为砖木结构,使人类的居住条件产生了质的飞跃。

从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看,我国制造和使用砖的时代是在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中晚期,稍后于瓦,而且集中于周原地区,但其发明的时间应在西周以前,这一点是学术界的共识。那么,我国的砖的烧造历史究竟有多长、它的发源地又在什么地方呢?笔者对砖的起源及凌家滩红陶块的名称及用途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在此和大家讨论一下,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 凌家滩红陶块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凌家滩红陶块是用黏土由人工摔打,经过高温烧制而成,颜色多样,一般呈鲜艳的砖红色、黄色,少数因火候不同而呈玫瑰红色、黄褐色、炭黑色,质地坚硬,另外还见有少量呈青砖色烧土块,据分析应为烧制过程中淋到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成。红陶块没有一定的形状,多呈不规则团块状,大小也不一,一般在15-20厘米左右。大多数红陶块断面可见数量不等的草秸痕迹,可能是在拌泥时加入以加强土块湿坯强度。①

从上述的考古材料中和笔者的现场的调查,可以看出这些红陶块的基本特征为:
1. 陶质,均为泥质陶。由于夹砂程度极少,怀疑与土质有关,故将其作为泥质陶对待。
2. 制法,制作方法为手工经过地反复的摔打成坯,在摔打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添加一些草秸来加强坯的强度。
3. 形状,为不规则的团状。大小不一,一般在15-20厘米左右。
4. 温度,经过中国社科院专家测试,红陶块的烧成温度都在800- 1200℃
5. 色泽,多为砖红色和黄色,少数为玫瑰红、黄褐色、炭黑色,还有少量的青砖色。
6. 质地,质地坚硬,至今我们随手拿一块红陶块来仍很难将其砸碎。

二、 红陶块与西周的条形砖的比较;

1. 陶质均为泥质陶。
2. 制发均为手制,但凌家滩的红陶块为手工摔打而成的,而周砖似用陶拍之类的工具刮削过。
3. 形状,凌家滩的红陶块为不规则的团状,周砖均为长方形。
4. 凌家滩红陶块为团状,一般在15-20厘米,周砖的厚度一般为4.3-6.7厘米
5. 凌家滩红陶块表面粗糙没有纹饰,周砖表面均有纹饰,但背面多粗糙。

三、红陶块与现在砖的比较:

1. 从生产程序上看,现在的砖是先选好黏土,经过机器搅拌后成坯,干燥后经高温烧制而成,凌家滩的红陶块是先选好黏土,再经过人工反复摔打成坯的,后经过高温烧制而成。
2. 从形状上看,现在的砖一般是长方形、方形等几何形状,凌家滩的红陶块为不规则的团形。
3. 从烧成的温度和方法上看,现在的砖在成形、晾干后入窑经过1200℃左右的高温烧成,凌家滩的红陶块烧成的温度在800-1200℃。从烧成的温度中我们可以推定凌家滩的红陶块也应当是在窑中烧成的,否则是不会有这么高的火候的。
4. 从功能上看,现在的砖是一种建筑材料,凌家滩的红陶块遗迹的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平均厚度1.5米,是由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红陶块加少量的黄土堆筑而成的,很明显凌家滩先民们的这种做法已经脱离了当时简单的就地架柴烧土的原始做法,而是把红陶块当做一种建筑材料来构建他们想要的某种建筑了。
5. 从质地和颜色上看,现在砖质地坚硬,颜色一般为砖红色和青色,凌家滩的红陶块质地也很坚硬,但颜色除大多数为砖红色和黄色外,还有少数为玫瑰红、黄褐色、炭黑色和少量的青砖色,这也说明了当时人们还没有掌握好烧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带有很强的原始性。

三. 红陶块为砖说及砖的起源推测

砖是用黏土制成坯子,干燥后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建筑材料。凌家滩的红陶块已经完全具备了砖的基本要素,应当称其为砖。

先秦典籍中并没有"砖"的称谓,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瓦"而无"砖"字,《说文·瓦部》:"瓦,土器已烧者之总名。"清段玉裁《注》:"凡土器未烧之素,皆谓之坯,已烧皆谓之瓦。"砖本作甎、塼。"砖"为"甎"的俗字,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篇》?quot;已启求扬都,欲营迁厝,蒙诏赐银百两,已于扬州小郊北地烧砖。"砖古又称"甓"、"瓴"、"瓴甑"、"瓴甓"、"令甓"、"令辟"。②《诗·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马瑞辰通:"甓为砖。"《尔雅·释宫》:"瓴甑谓之甓。"郭璞注:"甓砖也。今江东呼瓴甓。"

F. 砖头是谁发明的,它的尺寸又是怎么确定的

1、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创制了方形和长形砖,秦汉时期制砖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质量和花式品种都有显著发展,世称“秦砖汉瓦”。

2、砖头,砌墙用的一种长方体石料,用泥巴烧制而成,多为红色,俗称“红砖”,也有青色“青砖”。中国标准粘土砖的尺寸为240×115×53mm,这一尺寸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包括10mm的灰缝宽度)。砖墙的厚度多以砖的倍数称呼,由于砖的长度为240mm,因此厚度为一砖的墙又称“二四”墙,厚度为一砖半的墙又称“三七”墙,厚度为半砖的墙又称“一二”墙。网上多用砖头来比喻一些过激的调侃。
3、砖瓦作为建筑材料,在中国历史悠久。提起砖瓦的历史,人们总会想到“秦砖汉瓦”。在凤凰山下的周公庙遗址--西周贵族大墓群考古现场发现的先周时期的空心砖、条砖和板瓦,说明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龙山文化(距今4000年)和先周-西周(距今约3100年至2770年)文化叠压的大型周代聚落。据介绍,在周公庙遗址发现的大量空心砖、条砖、板瓦是在一处包括3组建筑、占地500余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基址周围发现的。这些体量形制非同一般的建筑材料,过去在周人都邑遗址从未发现过,显示出周公庙遗址曾经有类似宫殿、宗庙性质的高等级大型建筑存在。在周公庙遗址西周贵族大墓群考古现场发现的空心砖、条砖、板瓦,据考古专家推断为先周时期的遗物。从残块断面看,砖体瓦体较大,不平整,平面密布粗绳纹,是手制泥质灰陶,颜色不纯。

G. 是谁先发明砖头的

瓦匠
麻烦采纳,谢谢!

H. 砖头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砖的由来:
据考古学专家研究,我国的砖发明于战国时代。在战国时期,回人们就已经有答了烧砖技术,洛阳东周城就出土的有战国薄砖,可是这个时候的转很薄,其薄片会被人误认为瓦。
战国晚期,燕下都遗址出土的薄砖,有了更一步的发展形体正方,无花纹。
古代转的样子的发展:
最早的砖,有方形的、曲形的和空心的。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有了烧制空心砖的技术。条砖最早发现的是在秦朝,秦始皇陵中就有着长方形的条砖。
西汉武帝以后,条砖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了。

I. 什么时候有的砖是谁发明的

距今已有5000年,堪称“中华第一砖”,具体发明考古无法证实。

2009年~2010年,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对蓝田县新街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发掘过程中,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发现仰韶文化晚期烧结砖残块5件,未曾烧过的土坯砖残块1件。此外,还发现龙山文化早期烧结砖残块1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杨亚长介绍,5件仰韶文化晚期烧结砖块中有3件出自该文化时期的窖穴中,另2件出自仰韶文化晚期文化层中。土坯砖残块则出自仰韶文化晚期窖穴中。

据了解,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被命名为仰韶文化。

(9)谁发明专头扩展阅读:

分类:

1、按材质分:粘土砖、页岩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灰砂砖、混凝土砖等。

2、按孔洞率分:实心砖(无孔洞或孔洞小于25%的砖)、多孔砖(孔洞率等于或大于2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的砖,常用于承重部位,强度等级较高。)

3、空心砖(孔洞率等于或大于40%,孔的尺寸大而数量少的砖,常用于非承重部位,强度等级偏低。)

4、按生产工艺分:烧结砖(经焙烧而成的砖)、蒸压砖、蒸养砖。

5、按烧结与否分为:免烧砖(水泥砖)和烧结砖(红砖)。

阅读全文

与谁发明专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