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发明了广播
1895年意来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自波波夫几乎同时发明了无线电,但马可尼首先取得了国际专利。此后发射和接收设备便应运而生,并在很短时间里不断改进,达到群众性使用的水平。世界各国一时竞相建设广播电台、生产收音机。随着发射功率的不断增大,特别是短波频率的使用,使得无线电波越传越远,甚至跨越国界,这样国际广播也就逐渐产生。
2. 无线电广播发明者和发明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无线电广播是1893年美籍塞尔维亚裔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的。
1893年,尼古拉·特斯拉首次在密回苏里州圣答路易斯市展示无线电通讯。“费城富兰克林学院”以及全国电灯协会做的报告中,描述并演示了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尼古拉·特斯拉制作的仪器包含了管子发明前无线电系统的所有基本元件。
尼古拉·特斯拉于1897年获得美国无线电技术专利。然而,1904年,美国专利局撤销了其专利,并授予马可尼无线电发明专利。这一举动可能是受到马可尼在美国的经济后盾人物,包括托马斯·爱迪生,安德鲁·卡耐基影响的结果。
在无线电广播中,人们首先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将这些高频振荡电磁波信号传送到周围空间。在另一个地方,人们使用接收器接收这些电磁波,然后将电信号还原为声音信号,这是无线广播的一般过程。
(2)怎样发明广播扩展阅读:
无线电广播的分类:
1、按其调制方式,有调幅广播 (AM) 和调频广播 (FM);
2、按服务范围分为本地广播、国内广播和国际广播;
3、按广播方式分为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按使用的广播频段分为长波广播、中波广播、短波广播和超短波广播。
3. 无线电广播是谁发明的
关于谁是无线电台的发明人还存在争议。
1893年,尼科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首次公开展示了无线电通信。在为“费城富兰克林学院”以及全国电灯协会做的报告中,他描述并演示了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制作的仪器包含电子管发明之前无线电系统的所有基本要素。
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拥有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技术的专利,英国专利12039号,“电脉冲及信号传输技术的改进以及所需设备”。
尼科拉·特斯拉1897年在美国获得了无线电技术的专利。然而,美国专利局于1904年将其专利权撤销,转而授予马可尼发明无线电的专利。这一举动可能是受到马可尼在美国的经济后盾人物,包括汤玛斯·爱迪生,安德鲁·卡耐基影响的结果。1909年,马可尼和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Karl Ferdinand Braun)由于“发明无线电报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3年,在特斯拉去世后不久,美国最高法院重新认定特斯拉的专利有效。这一决定承认他的发明在马可尼的专利之前就已完成。有些人认为作出这一决定明显是出于经济原因。这样二战中的美国政府就可以避免付给马可尼公司专利使用费。
1898年,马可尼在英格兰切尔姆斯福德的霍尔街开办了世界上首家无线电工厂,雇佣了大约50人。
4. 广播什么时候发明的
1906年12月24日即圣诞节前夕的晚上8点钟左右,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费森登通过马萨诸塞州布朗特岩的国家电器公司 128米高的无线电塔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广播。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的正式的无线电广播。
5. 谁发明无线电广播
无线广播的发明人并不确定。1920年,在美国匹兹堡诞生了世界上第 1座无线广播电台,代号为 KDKA 。
1873年,英国的J.C.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证明了无线电波的存在。1888年,德国科学家H.R.赫兹通过火花放电的实验,产生并接收了无线电波。1895年,意大利的G.马可尼和俄国的A.C.波波夫利用无线电信号进行通信实验获得成功。20世纪初开始实现播送语言和音乐的声音广播。1920年,在美国匹兹堡诞生了世界上第 1座无线广播电台,代号为 KDKA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又实现了同时播送声音和活动图像的电视广播。从此无线电广播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1922年,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开办无线广播。1926年10月1日, 中国自己建成的第1座无线广播电台正式广播。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 1座无线广播电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广播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很快普及了声音广播。1958年和1973年,又先后实现了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广播。
无线电广播是以无线电波为传输广播节目载体的广播方式。世界公认的首次电台播音是1920年11月2日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在匹茨堡的KDKA电台播出哈定当选总统。此后,苏联、英国以及中国等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广播电台。
6. 无线电广播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无线电广播的发明和使用在对外宣传史上打开了崭新的一专页属。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几乎同时发明了无线电,但马可尼首先取得了国际专利。此后发射和接收设备便应运而生,并在很短时间里不断改进,达到群众性使用的水平。世界各国一时竞相建设广播电台、生产收音机。随着发射功率的不断增大,特别是短波频率的使用,使得无线电波越传越远,甚至跨越国界,这样国际广播也就逐渐产生。
7. 电子传播媒介特别是广播电视史怎样一步步发明的
综述
一、概述
广播电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产物之一, 它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广播电视的出现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中有着无可取替的作用。它不仅仅娱乐了人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将信息传递变得更为快捷、普遍,密切了整个世界的联系。广播电视从诞生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它的每一步发展都深深的烙下当时的时代印记,使人类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空前的扩展。
二、发展史分类
广播电视的发展按照类型方式分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和电视事业的发展;按区域范围又分为世界广播电视的发展和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
三、广播电视的概念
1、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统称为广播。
2、分类:
①按照传播内容和设备划分为三种:
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
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数据广播:利用卫星广播和电视广播的覆盖网或其他独立数据广播通道,采用数字技术传送数据的信息技术和业务。
狭义上讲,广播是利用无线电波和导线,只用传播声音内容的。广义上讲,广播包括我们平常认为的单有声音的广播及声音与图像并存的电视。
②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
四、广播电视的功能
1、广播电视的主要功能
第一,宣传功能,即利用广播电视这一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人民群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所取得的成就。
第二,教育功能,即利用广播电视向受众传播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娱乐休闲功能。
第四,监督功能,即利用广播电视这种大众传媒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舆论进行监督,以便树立正气,纠正一切不正之风。
广播电视产业具有明显的信息产业的基本功能,即生产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导向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经营信息的功能等。
2、广播电视的负面功能:
第一,”麻醉作用”,使人们.疏远人情,人际关系冷淡,亲情淡漠,邻里不相往来;虚化现实,分散了人们对重要现实问题的注意力。
第二,误导观众,尤其是误导未成年人。不少电视节目充斥着血腥、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以及不符实际的虚假、夸张的广告效应,很容易对受众产生不良影响,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危害尤其大,导致犯错甚至犯罪。
第三,部分节目为迎合最大面受众,不断较低文化的品位,内容流于表面,肤浅甚至低俗。
第四:同化文化,消除了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
一、广播出现之前的技术和理论准备
在十九世纪初期,出现了以机械革命为主的工业化浪潮,而一些重要的商业情报则成为工业化社会生死攸关的信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形势下,迫切需要一种既快速又有效的传播工具。
1、电报的产生
最早的、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电报,于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开始发展起来。
电报的发明主要归功于英国科学家库克、惠斯通和美国科学家莫尔斯。
1837年美国 S.F.B.莫尔斯首先试验成功电报通信。
1837年,英国库克和惠斯通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有线电报,且不断加以改进,发报速度不断提高。这种电报很快在铁路通信中获得了应用。
1844年5月24日,是世界电信史上光辉的一页。莫尔斯在美国国会大厅里,亲自按动电报机按键。随着一连串嘀嘀嗒嗒声响起,电文通过电线很快传到了数十公里外的巴尔的摩。他的助手准确无误地把电文译了出来。莫尔斯电报的成功轰动了美国、英国和世界其他各国,他的电报很快风靡全球。19世纪后半叶,莫尔斯电报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电磁波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麦克斯韦最早在他递交给英国皇家学会的论文《电磁场的动力理论》中阐明了电磁波传播的理论基础。他断定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为电磁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898年, 马可尼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在1886年至1888年间首先通过试验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理论。他证明了无线电辐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并发现电磁场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达,通常称为波动方程。
3、电话的发明
电报传送的是符号。发送一份电报,得先将报文译成电码,再用电报机发送出去;在收报一方,要经过相反的过程,即将收到的电码译成报文,然后,送到收报人的手里。这不仅手续麻烦,而
且也不能进行及时双向信息交流。因此,人们开始探索一种能直接传送人类声音的通信方式。
1875年6月2日,美国科学家亚历山大·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特在实验室成功发明电话。
1876年3月7日,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专利证号码NO:174655。
1877年,也就是贝尔发明电话后的第二年,在波士顿和纽约架设的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了,两地相距300公里。也就在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电话给《波士顿环球报》发送了新闻消息,从此开始了公众使用电话的时代。一年之内,贝尔共安装了230部电话,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这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前身。
电话传入中国,是在1881年,英籍电气技师皮晓浦在上海十六铺沿街架起一对露天电话,付36文制钱可通话一次,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话。
1882年2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扬于天路办起中国第一个电话局,用户25家。
1889年,安徽省安庆州候补知州彭名保,自行设计了一部电话,包括自制的五六十种大小零件,成为中国第一部自行设计制造的电话。
二、有线广播的发明和早期发展
有线电话诞生 ,为有线广播打下技术基础。十九世纪末,有线广播先于无线广播问世。
1880年俄国人U.奥霍罗维奇研制成功用导线把剧院里的音乐节目传输出去的播音设备。
1893年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连接了700多条电话线,定时广播新闻,形成正式的有线广播。
1924年苏联开办有线广播,德、法国等也利用电话网传送广播节目,遂发展成能输送多套节目的有线广播网。
中国是有线广播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初建于1946年。80年代初形成以县广播台(站)为中心,以乡(镇)广播站为基础,连接千村万户的农村有线广播网。
三、无线电广播的发展
1、无线电的发明
马可尼
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几乎同时发明了无线电,但马可尼首先取得了国际专利。
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拥有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技术的专利,英国专利12039号---“电脉冲及信号传输技术的改进以及所需设备”。
1898年,马可尼在英格兰切尔姆斯福德的霍尔街开办了世界上首家无线电工厂,雇佣了大约50人。
尼科拉·特斯拉
1893年,尼科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首次公开展示了无线电通信。在为“费城富兰克林学院”以及全国电灯协会做的报告中,他描述并演示了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制作的仪器包含电子管发明之前无线电系统的所有基本要素。
1897年,他使无线传讯理论成为现实。
1898年,特斯拉发明无线电摇控技术并取得专利(美国专利号码#613.809)。
尼科拉·特斯拉1897年在美国获得了无线电技术的专利。然而,美国专利局于1904年将其专利权撤销,转而授予马可尼发明无线电的专利。这一举动可能是受到马可尼在美国的经济后盾人物,包括汤玛斯·爱迪生,安德鲁·卡耐基影响的结果。
1909年,马可尼和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Karl Ferdinand Braun)由于“发明无线电报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3年,在特斯拉去世后不久,美国最高法院重新认定特斯拉的专利有效。这一决定承认他的发明在马可尼的专利之前就已完成。有些人认为作出这一决定明显是出于经济原因。这样二战中的美国政府就可以避免付给马可尼公司专利使用费。
2、无线广播的产生
世人公认,无线电广播正式发明于1906年,这是广播第一次发射成功。
1906年12月25日(一说圣诞前夜),加拿大籍美国物理学家雷吉纳德·菲森登(Reginald Fessenden)在美国麻萨诸塞州采用外差法实现了历史上首次无线电广播。菲森登广播了他自己用小提琴演奏“平安夜”和朗诵《圣经》片段。
1922年位于英格兰切尔姆斯福德的马可尼研究中心开播世界上第一个定期播出的无线电广播娱乐节目。
世界上第一座正式电台是1920年11月开始播音的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
中国的无线电广播始于1923年;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出,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的诞生。
二、电视发明于本世纪20年代。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节目。
我国第一座电视台是1958年5月1日试播的北京电视台,同年9月正式播出,1978年改称为中央电视台。
中国广播电视史
1、中国的广播发展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事业(1928—1949)。
这一阶段又可以划分为国民党时期的广播事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地人民广播事业。
在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视台是由美国人奥斯邦于1922年底在上海创办的;
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座官办广播电视台是“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到抗日战争前期,我国的广播事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国土受侵,广播事业也受到摧残,一批广播电台被日本帝国本意侵占、破坏。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地人民广播事业于1940年始创于延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的广播事业也重新翻开了新的篇章。
2、中国的电视发展大致课划分为:
一、初创时期(1958—1965)
二、“文革”时期(1966—1976)
三、成长壮大时期?(1977—1991)
四、飞速发展时期(1991至今)四个阶段。
北京电视台最先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这标志着我国的电视台开始步入正轨。北京电视台的成立,揭开了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序幕。
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我国的电视事业发展有相当大的阻碍,电视文艺百花凋零,而北京电视台也于1967年1月6日停播。
“文革”过后电视事业呈快速增长趋势,各省、县、自治区相继恢复了再“文革”期间被强行关闭的电视台,
1978年5月11日,在北京电视台开播20年是也正式跟名为“中央电视台”。而电视节目的类型也逐步趋于多元化、多样式、节目类型的增加以及节目形式不断革新,促使这一时期电视事业的迅速壮大。
1992年后,电视在中国已经是无可比拟的强势媒体,而新闻类节目也逐渐成为央视和各级电视台的“台柱子”了。
相关资料:
1、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http://wenku..com/view/d0a9f5eb0975f46527d3e141.html
2、世界广播电视传媒发展史http://wenku..com/view/0f4e5f42b307e87101f69672.html
8. 收音机是怎样发明的
在1844年,电报机尽管已经被发明出来,并可以实现在远地互相通讯,但是还是必须依赖内“导线”来连接。容而收音机讯号的收、发,却是“无线电通讯”。整个无线电通讯发明的历史,是多位科学家先后研究发明的结果。1906年加拿大发明家费森登首度发射出“声音”,无线电广播就此开始。同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出真空电子管,这是真空管收音机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