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儿园怎样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每个幼儿都具有潜在或正在萌发的创造力,创造能力越高的人往往具有较好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自信、自立,兴趣广泛,喜欢探索、情感丰富等,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幼儿宝宝们的创造力开发。
1
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
1、鼓励孩子扮演演戏角色
家长让三五个孩子在一起分角色朗诵莎士比亚的著名片段,朗诵名诗是很常见的,有时还让他们自编自演哑剧、小品和滑稽剧等。鼓励孩子做小实验、搞小制作等。许多孩子都有“家庭工具箱”和“实验角”。“小科学迷们”做实验、搞制作、种花、植树、饲养小动物等,许多孩子每年都有新创造发明比赛。
2、鼓励孩子自制不花钱的礼物
在孩子需要送给别人礼物时,家长鼓励孩子自己制作礼物,而不是花钱买,如新年贺卡、祝贺生日卡的节日小工艺品等,这些小礼物新颖、独特,饱含着浓浓的情谊和美好的祝福。
3、放手让孩子自办家庭小宴会
家长允许孩子邀请邻居家的小伙伴和同学来家里办家庭宴会,房间的布置、装饰和美化都由孩子自己设计,招待饭菜、食品也是孩子自己去超市选购的,孩子还跟妈妈一起下厨,并给自己做的菜肴起艺术名称,通过这些小宴会,孩子学会了交际礼仪和生活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4、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古今中外做出巨大贡献的、富于创造的人都具有热爱事业、兴趣广泛、情绪乐观、自尊自信,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的特点。因此,家长在重视和开发孩子的智力时,不能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手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给他“拆拆”、“装装”、“试试”的自由,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因势利导,使他不怕失败,勇于进取。
5、人的发展需要鼓励
学会欣赏孩子的作品。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极为精彩的,他们展现自己的心灵世界的方式也是极为丰富的。要学会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学会欣赏孩子的每一次表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有创意的变化,一句新的词语,一首不成调的歌曲,作为家长都要真心地发出赞叹,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那样,孩子是会很开心的。“创作”的灵感就一发而不可收了。
2
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误区
1、对宝宝的想法不屑一顾
即使在你看来宝宝的想法很可笑,但那一定有宝宝自己的道理,你或许应该去认真地听听。对宝宝的行为漠不关心。宝宝在进行游戏或绘画等活动时,家长不要不闻不问,你可以多关注宝宝,当他有创造性的表现时,应该给予鼓励和赞美,这样宝宝的创造性就更高了。
2、占用宝宝的活动时间
家长不要一意孤行,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宝宝本该自由活动的时间都拿来练习小提琴。这对宝宝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将会造成阻碍。
3、轻视宝宝
家长有时不能轻视了自家的宝宝,以为宝宝什么都不懂,当宝宝向你提出一个让你看似已经超出了他的智力水平的问题时,也要尽量地向他解释,而不是粗暴地对他说:“说了你也不懂!”
4、以不变的教育方法对待你已经变化的宝宝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加,家长的教育方法需要做相应的改变。让你的宝宝时刻能接受你的教育,为宝宝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⑵ 幼儿园如何开展创造性美术活动
【关键词】创意;美术;兴趣;想象力;创造力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表达。”“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活泼、主动的教育过程。”萌发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意识,是幼儿期创新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冷落。再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将转变的教育观念转化到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当中来,我们也曾为这一问题而苦恼。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转换思想,更新理念
教师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满足不同差异幼儿的需要,鼓励每一个幼儿积极动手,鼓励引导他们拥有独立的自发的艺术倾向和创造。同时教师有计划地教导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为幼儿更好地自由表达而插上的飞行翅膀。
以前教师准备的材料较单一,除了纸就是颜料,现在的教学中,各种废弃材料:纸巾筒、纸盒、一次性筷子、冷饮棒、废报纸、塑料袋、塑料杯等都变成了我们的教学内容,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教师要注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习惯的培养,丰富幼儿经验,扩大幼儿知识面;可利用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引导欣赏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扩展幼儿视野;在美术活动引导中鼓励幼儿尽情插上想象的翅膀来飞翔,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二 、营造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环境。
创设具有开放的、新形态的、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的切入点。重视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
(一)同伴的创意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在每班的门口装置了作品展示栏;并且每个班在园里有对外开放的作品展示架,提供了这些框架后,我们孩子的作品就展示在这儿,这是孩子们阶段性美术成果的最好展现,也为孩子们创设一方艺术交流的天地。
(二)用家长的设计灵感来为孩子开辟一个展示舞台
除了孩子,家长也是我们艺术环境的参与者,我们每年都组织家园教玩具制作大赛,作品要求是家长和孩子们用生活中的废弃环保材料构思、制作的,我们有个作品展示厅,里面陈列了家长与孩子的智慧结晶,有的新奇制作出人意料,奇思妙想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迪。孩子们参观时都津津乐道的向同伴讲解自己的作品和与父母制作中的趣事。
(三)用名家的抽象艺术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首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创设了优美、生动、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环境,我们的艺术走廊上画着世界著名画家的抽象画作品,给幼儿欣赏人类最优秀的艺术精品,让幼儿直接与大师对话,直接感知艺术的魅力,使之从小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
⑶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满足幼儿对环境的各种要求,包括什么要求
安全性的要求。游乐性的要求。
⑷ 怎样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不竭发展的动力,它是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是保持一国在国际社会中拔得头筹的关键。即便是在一个小小的公司中,其创新能力的强与弱能够最终决定该公司在行业竞争中的存与无。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巨头与它拥有一支极具创新能力的团队密切相关――没有这支创新团队就没有今天的苹果。因此,在现在乃至未来社会中,创新型人才仍旧是社会对人才的最主要需求,创新型人才也极为短缺。
在幼儿阶段就开始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不仅意义重大,还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任何一个人的创造力都起始于婴幼儿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如同一张未被玷污的白纸,他们看待事物的视角与成人不同,能够发现我们忽略的美。他们本身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在这一心理的驱使下,乐意去探索、去发现。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有意地为儿童创造出一片能够任由他们自由发挥的天空,注意呵护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少限制、多鼓励,对于幼儿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社会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幼儿美术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具有极高的契合点。美术是美的艺术,它能够培养一个人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够在不断的欣赏和品鉴中形成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其次,美术过程本身就是创作。作为一门艺术,它并不是对现实事物“镜子式”的描摹,而是经过作者的创作和加工后形成的,是具有一定情感和态度的综合艺术。因而,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当前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诚然,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早已成为教师心中的共识,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这一认识的落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依旧存在一些需要及时更正的问题。发现这些问题、正视这些问题,然后着手找到解决策略是改进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一大关键。
1.对儿童创造力的呵护度不够
儿童的创造能力需要呵护。一方面,不能用成人的审美能力和成人看待事物的视角来评判和限制儿童的创造成果。另一方面,要多鼓励幼儿敢于创造,勇于付诸行动,少一些对创作的限制。然而,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却没有给儿童足够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发挥。比如,我们不需要告诉孩子雪花必须画成白色的,在孩子眼中他们可以是彩色的;我们也无需告诉孩子雪花只有在冬天出现,在他们眼中蒲公英就是夏天的雪花。在对儿童的作品进行评判的时候,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正。儿童也有好胜心,当他们的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时候,会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创作欲望,会赋予他们更大的自信和更多的勇气去创作。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中逐渐形成的。
2.有时未能抓住引导幼儿教育的时机
一些教师不善于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比如,一个小朋友问:“老师,为什么树叶在夏天是绿色的,而到了秋天就成了黄色的呢?”这时,有的老师就会解释其中的原因,而有的教师就会反问:“那你觉得秋天的树叶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此时,儿童就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是彩色的,因为雨后的彩虹把他们染成了彩色。”“可以是粉色的,因为粉色能够让他们变得更漂亮啊”。显然,后者抓住了对儿童进行创造力引导的时机,极大地激发和释放了儿童的创造欲望。
3.忽视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创造力的特点
儿童的美术绘画能力按照年龄发展阶段分为三个时期:涂鸦期、象征期和写实期。涂鸦期属于有意识但是无目的的随意涂鸦时期;象征期的儿童有了图形的概念,开始能够利用一些图形进行创作;写实期的儿童能够形象化,能够对现实当中的事物加以创造性的描摹。然而,有些教师却没有遵照儿童在不同绘画期的创造力的特点,在美术教室布置中悬挂一些复杂的素描、油画,这看似从小培养儿童高雅的艺术鉴赏能力,但实际上儿童对这些画都不能够很好地理解。
二、如何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在教育工作中一点一滴循序渐进地积累。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讲求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成果:
1.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掌握不同年龄段儿童创作的特点
鉴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处于不同阶段的绘画期,教师应该顺应儿童在不同时期内创造力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学。比如,在现在的很多美术教学中,给学生展现优秀美术作品的教学方法十分普遍,以期通过展示一些模范、优秀的美术作品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然而,值得反思的是,倘若总是给幼儿展示这样的画作,幼儿会习惯于学习和临摹,难道这不是对他们个性和创造力的扼杀吗?笔者以为,这无异于把儿童的思维限制于条条框框之中。因而,教师要抓住不同时期内儿童的发展特点来进行教学。比如,在象征期,教师在教会学生一些基本图形后,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组合、自己创作。
2.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创造富有艺术气息的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创造富有艺术气息的环境,能够在无形当中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能够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创作环境,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这里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包括幼儿园墙体的设计、美术器材的使用、室内艺术品的摆放等等。创造富于艺术性的物质环境,可以在活动室挂置名画、幼儿作品,也可以通过摆放雕塑等艺术品实现。而心理环境的创造要求教师对儿童的创作和绘画多鼓励、多支持,同时儿童之间也有一定的乐于创作的氛围。
3.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形式切忌单一,除了绘画以外,还可以包括美术欣赏、手工制作、户外活动等。比如,教师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些彩色的纸片作为创作素材,让儿童自己创造性地粘贴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一次户外郊游,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生活中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小型的竞赛。比如,我曾经在班级内举办了一个名为“多彩的石头”的小型比赛,通过给孩子们发一块石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用粉笔给石头上色。孩子们的创造力让我大开眼界。
4.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创造型教师的引导
要想培养出儿童的创造力,首先就需要一名创造型的教师。教师的这种创造力体现在:首先,教师要有创造性欣赏的眼光,能够理解儿童眼中的世界,能够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理解他们的创作;其次,要有创新的教学手法,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多姿多彩,只有这样才能对儿童施以创造性的引导;最后,要对师生关系有创造性的理解。创造型教师不会高高在上控制他们,而是和他们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和爱护他们富于个性的表现,特别是鼓励他们的创造,只要孩子有自己的创造意图,哪怕再“离谱”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有这样,幼儿的个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自我意愿才能得以实现,其创造力才会不断提高。
总之,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需要掌握不同年龄段儿童创作的特点,需要创造富有艺术氛围的环境,需要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是需要创造型教师的引导。培养出未来需要的创造型人才,还需要其他学科同美术学科一起努力,一起呵护幼儿的创造力。
⑸ 幼儿园怎么培养幼儿创造力
在伊顿幼儿园,老师表示,过去那种老师讲得多、幼儿活动少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过时,无形中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在伊顿激发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是创造力的前提,开展丰富的活动,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是创造力的保证,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幼儿创造力的保障,正确评价幼儿的创造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⑹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
幼儿园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首先就应该让幼儿多去参加一些活动,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就可以慢慢的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平时课堂上也要多提问,让孩子学会去思考。
⑺ 幼儿园的创造性歌唱活动有哪些方式
歌唱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占主要地位。多年以来,幼儿园集体歌唱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片面重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的所感所想,幼儿只是被动机械地唱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艺术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那么,如何在歌唱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呢?
我们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鼓励幼儿创编歌词,即兴演唱在歌唱活动中,我们尝试让孩子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编部分歌词,并能根据原调唱出。对于不同水平的幼儿要求也不同。在小班的歌词创编活动中,我们只要求幼儿用少数的替换词来取代原歌词中的相应词汇,以减轻幼儿语言表达的负担。 如歌曲《大猫小猫》活动中,我们运用了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创编活动。
1、幼儿在认识猫的前提下,先学会唱新歌并尝试用不同的力度演唱关于大猫小猫的歌词。
2、学习用其它不同的动物形象创编歌词,如大狗小狗。
3、学习用两种大小不同的动物形象创编歌词,如老虎、老鼠等。 在活动中,我们多采用一人想出相应的词句,则集体一起唱出的方法,以减轻幼儿情绪方面的负担。在中班的歌词创编活动中,为了确保在进行音乐活动时能有更多的创造气氛和音乐审美气氛,我们有时会在语言、科学等相关教育过程中,顺带进行一些必要的知识经验和语言组织技能方面的准备。 如歌曲《我有小手》、《走路》、《理发店》等等,我们事先让幼儿认识手,知道手的用途;了解动物怎样走;认识理发店等,让幼儿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再进行歌曲的创编。如《我有小手》中,教师问:“我们的手除了可以拍,还可以做什么事呢?”小朋友们马上就说:“我有小手我敲敲敲;我有小手我搓搓搓;我有小手我弹弹弹”等。 幼儿不仅能把编的动词讲出来、唱出来,而且还可以一边默唱一边做相应的动作。在大班歌词创编活动中,要求又要比中班稍难。如《胡说歌》,教师在引导幼儿动脑筋编一些违反正常生活现象的滑稽事件的唱词时,幼儿想出了很多很多。如“你把袜子穿在鼻子上吗”;“你把袜子穿在小手上吗”等等。 除此之外,教师还引导幼儿创编衬词来代替一、二、五句末的拍手动作。幼儿想出了“叽叽”、“嘘嘘”、“喵喵”等多种象声词。教师还启发幼儿想出各种滑稽有趣的动作来替代有声的衬词。如在一、二、五句末拉两下耳朵、眨两次眼睛、摸两次鼻子等等。通过让幼儿增编、改编歌词,幼儿体验到了自主探索和创造性参与的快乐,培养了创造能力。
二、鼓励幼儿创编伴随歌曲的身体动作让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歌唱的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如《听》这首歌,幼儿唱了几遍后兴趣就不大了。教师就对幼儿说:“你不仅可以用嘴巴唱,还可以用你的身体来唱。”幼儿的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了。 有的幼儿边唱边高举双手左右摆动,有的幼儿边唱边旋转身体,就好象风儿真的吹来似的。如歌曲《小海军》,它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首歌,特别是一些男孩子,很快就学会演唱了。当唱到“敌人胆敢来侵犯”时,他们一手叉腰,一手握起了小拳头,一幅愤怒的表情。当唱到“打得他呀海底沉”时,整只手有力地指向地面,就象真的把敌人的船只打到了海底。 在创编活动中,我们不规定幼儿按照统一的模式来做,重要的是让幼儿自主地去感受, 去表现,学习过程的体验。当孩子们富有个性的理解以及创造性的表现方式被教师肯定时,你们体验到了被尊重的感觉,满足了自我表现的需要。这种正面的情绪会激励幼儿更加热爱音乐。
三、与幼儿共同探讨演唱的多种形式有的歌曲中,两段歌词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小树叶》、《小熊过桥》等。在《小熊过桥》中,我们一边让幼儿倾听音乐一边出示相关图片,让他们有丰富的体验。幼儿感受到了第一段小熊在摇晃的竹桥上行走时紧张害怕的心情及第二段小熊经过妈妈的鼓励勇敢地过了桥后快乐的心情。 幼儿在唱这首歌曲时,都能较自然地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歌唱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是行之有效的。它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了幼儿的音乐灵感,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和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保持探索的兴趣和创造的热情,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希望能给予您帮助,望采纳!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