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祖冲之的发明
祖冲之
姓名:祖冲之
国家或者地区:中国
学科:数学家 天文学家
发明创造:圆周率之父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学识渊博,受人敬重。
祖冲之公元429年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祖家历代都对天文历法素有研究,祖冲之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天文、数学知识。在青年时代祖冲之就博得了博学多才的名声,宋孝武帝听说后,派他到“华林学省”做研究工作。公元461年,他在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府里从事,先后任南徐州从事史、公府参军。公元464年他调至娄县(今江苏昆山东北)任县令。在此期间他编制了《大明历》,计算了圆周率。宋朝末年,祖冲之回到建康任谒者仆射,此后直到宋灭亡一段时间后,他花了较大精力来研究机械制造。公元494年到498年之间,他在南齐朝廷担任长水校尉一职,受四品俸禄。鉴于当时战火连绵,他写有《安边论》一文,建议朝廷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安定民生,巩固国防。公元500年祖冲之在他72岁时去世。
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此外祖冲之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祖冲之著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传。祖冲之是一位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也是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方面的贡献
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大都包含在他所编制的《大明历》及为《大明历》所写的《驳议》中。
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祖冲之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差误。于是祖冲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大明历在祖冲之生前始终没能采用,直到梁武帝天监九年(公元510年)才正式颁布施行。《大明历》的主要成就如下:
区分了回归年和恒星年,首次把岁差引进历法,测得岁差为45年11月差一度(今测约为70.7年差一度)。岁差的引入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大进步。
定一个回归年为365.24281481日(今测为365.24219878日),直到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杨忠辅制统天历以前,它一直是最精确的数据。
采用391年置144闰的新闰周,比以往历法采用的19年置7闰的闰周更加精密。
定交点月日数为27.21223日(今测为27.21222日)。交点月日数的精确测得使得准确的日月食预报成为可能,祖冲之曾用大明历推算了从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到大明三年(公元459年),23年间发生的4次月食时间,结果与实际完全符合。
得出木星每84年超辰一次的结论,即定木星公转周期为11.858年(今测为11.862年)。
给出了更精确的五星会合周期,其中水星和木星的会合周期也接近现代的数值。
提出了用圭表测量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发明:指南车
圆周率
“大明历”
述异记,等
(还有许多,您在那里慢慢找吧)
㈡ 祖冲之发明了什么
祖冲之大家都还算熟悉,都应该学过他在圆周率上的伟大贡献。
你不知道的是,祖冲之可不仅仅算了圆周率。按咱们现在的说法,祖冲之是个大神级别的人物。
祖冲之最有名的身份,数学家。
他写的《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隋书·律历志》留下一小段关于圆周率(π)的记载:“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
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是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
祖冲之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一起圆满地利用「牟合方盖」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球体积公式。
㈢ 祖冲之发明了什么
祖冲之的成就发明:
1、数学上编制《缀术》
他写的《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隋书·律历志》留下一小段关于圆周率(π)的记载,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
2、天文上创制了《大明历》
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3、机械制造
他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4、完善历法
采用“闰月”的办法。在若干年内安排一个闰年,在每个闰年中加入一个闰月。每逢闰年,一年就有十三个月。由于采用了这种闰年的办法,阴历年和阳历年就比较符合了。
除了改革闰法以外,祖冲之在历法研究上的另一重大成就,是破天荒第一次应用了“岁差。”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㈣ 祖冲之发明了什么
你好,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主通知出现在我们的课本里,主要说的是它在圆周率方面的贡献,但是祖冲之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祖冲之造出了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发明了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和“木牛流马”、水碓磨,还设计制造过漏壶和巧妙的欹器。
木牛流马在民间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其实,在历史上是祖冲之发明的。可惜这个木牛流马并没有流传到现在。
祖冲之发明的水碓磨却是一直在民间流传使用的,在食物加工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㈤ 祖冲之发明了什么,有什么影响
发明了圆周率,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 000年
㈥ 祖冲之发明了什么
圆周率
提出了用圭表测量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指南车
大明历
述异记祖冲之
姓名:祖冲之
国家或者地区:中国
学科:数学家 天文学家
发明创造:圆周率之父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㈦ 祖冲之发明的千里船长什么样
千里船指远航之船。
《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又造千里船,於新亭江试之,日行百馀里。”
唐 陆龟蒙 《和醉中即席赠润卿博士韵》:“登山凡著几緉屐,破浪欲乘千里船。”
据史料记载,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曾制造出一种“千里船”,这种船可以日行一百余里。有关“千里船”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南齐书·祖冲之传》中。书中记载:“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馀里。……”
由此可见,祖冲之不仅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为蓝本,发明了新式的“木牛流马”,而且还经过认真深刻地探索研究后,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水上交通工具——“千里船”。
“千里船”,顾名思义,应该是日行千里的高效的水上交通工具。但从《南齐书·祖冲之传》的记载中我们知道,这种船其实“日行百馀里”,与史书上记载的当时船舶的行驶速度“一日一夜行五六百里”相比,这个速度的确是太慢了。
史学家认为,祖冲之在新亭江为他的“千里船”所做的处女航,其实追求的不是高效和速度,而是在验证一种高效推进方式的可能性。这种“高速船”,很可能应用了一种新的动力源或者新的动力方式。在古代,船只一般是以风力和人力作为动力源,以桨、橹或水车明轮等作为推进工具的。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可以推断,祖冲之发明的“千里船”,有可能是对传统的船只作了尝试性的改进,拟或增加了一种高效的原动力,或者说改进和提高了比“蒙冲小舰”的水车更好的明轮推进装置。
祖冲之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对于各种机械都有着深刻的研究。长期以来,他奔走民间进行考察,深知民间疾苦,从内心同情劳动人民,有着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他的多项机械发明,都是本着“不劳人力”、“不因风水”的思路来进行创新和设计,他设计制造的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以及一些陆上运输工具、计时仪器漏壶、欹器等工具,都是高效乃至具有革命性的伟大创新。由此可见,祖冲之的设计理念,就是要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让他们专心农业生产。因此,我们可以推断,祖冲之制造的“千里船”,很有可能是不靠人力作为原动力的一种高效的水上交通工具,或者说是基于东晋末年的“蒙冲小舰”改良而来的新型的快速车船。
能“不劳人力” 作为动力源,又“不因风水”影响高机动性的船舶,推想起来,不外乎另一种情况,那就是使用畜力。因为在古代,曾经出现过以牛拉明轮船的实例。就古代车船的发展情况而言,我国水系众多,且境内战事频频,军队过江过河,都是舟船载人载马。鉴于此,我们可以设想,祖冲之发明的“千里船”,完全有可能使用畜力来驾船的。但是,在地面上拉船,牲畜的动力可以驱动地面上的车轮做简单的连续运动。而一旦到了船上,畜力的优势就会受到限制,难以让牲畜代替人类操作诸如划桨等比较复杂的间歇式运动,由此就造成了 “千里船”速度慢、低效率的情况。
为此,我们想象,祖冲之的“千里船”在新亭江试行时,也许本身就是一种测试性的尝试或者验证,为求安全,不得不保留了一些实力,最终得出了 “日行百馀里”的结论。
也许,“千里船”得名于“千里马”驱动的船之意。或许对于“千里船”的速度问题,我们可以如此理解了。
记载祖冲之设计制造机械的文献有《南齐书》和《南史》。
南朝(梁)萧子显的《南齐书·祖冲之传》记载:
“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巧,每行,使人于内转之。升明中,太祖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有也。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太祖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焚之。
……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于乐游苑造水碓磨,世祖亲自临视”。
唐朝李延寿的《南史·祖冲之传》几乎重复了上文,但文字上有个别差异:
“……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抒,……高帝使与冲之各造,……
……于乐游苑内造水碓磨,武帝(公元483-493年在位)亲自临视。”
引文中的“造”字的第一层含义是“设计”,第二层含义则是“制造”。参与制造“水碓磨”、“千里船”的可能还有一些工匠。
“升明中,太祖辅政”指南朝刘宋升明年间(公元477-479年),肃道成辅政。这期间,祖冲之成功地制造了带着“铜机”的指南车,而索驭驎却未制成指南车。显然,祖冲之不能从前代指南车那里继承任何传动机构。
“千里船”显然是一种快船。“木牛流马”应当是一种运输机械。说它“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这并是不可信,因为这显然违背基本的科学原理。可见,古人的描述并不都是可靠的。
㈧ 祖冲之发明了什么东西
祖冲之是世界第一位抄将圆周率值计算袭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
他发明制造过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欹器”就是用水的定时器等。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8)祖冲之发明了扩展阅读:
1986年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
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3组),其中22克银币背面图案之一就是祖冲之。
祖冲之银币由童友明设计雕刻,人物主体形象刻画细腻,背景案几上是“指南车”(发明与黄帝时代,后失传,祖冲之追修古法重造)左上角为几何图案的“祖率”。
参考资料:网络-祖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