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学珠心算会影响小学数学吗
不会影响的
首先,珠心算是一项影响世界进步的重要工具,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珠心算本身没有问题,学习这项技能对任何人而言肯定都是有益的!提出的质疑的,多数都是体现在如何去学,适合什么人学,什么时候学,与小学数学的学习如何衔接等!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已经习惯了笔算式心算(即口算)的方法,部分家长和小学老师认为,珠心算的运算方式和小学老师教的口算运算方式是“格格不入”的!其实,珠心算的学习与传统口算根本是两个概念。
(1)凑十法发明人扩展阅读:
学习珠心算的儿童多为学龄前或小学低年级儿童,这就必须解决,珠心算与小学数学衔接的问题!
很多家长说,我孩子学过珠心算,可到小学一点用都没有,而且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时间较短的儿童身上。权威专家指出,儿童学习珠心算真正要达到智力开发的目的,至少要两年以上。
因为只有两年左右才能完成加减、乘除的学习,只有学习完加减、乘除,才能做到将口诀“内化”(就如同在电脑上长时间用五笔打字,问你一个字的字根,你不一定能想起,但你可能一摸键盘就知道怎么打出这个字!)。不再是一练习就想口诀,就想用算盘。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坚持学习两年以上的儿童,不会出现与小学运算方式混淆的现象!
有的家长由于各种原因,不管孩子学什么都“朝三暮四”,其实这无疑是害了孩子!所在我们也提醒家长,孩子不可能成为全才,现在社会要的“一专多能”的人才,不论选择何种特长班,一定要坚持!没有长时间的学习,特长也就只是“爱好”了!
珠心算定义:所谓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的计算方法。其运珠技巧有一定的规律及口诀,当使用者能熟练操作算盘,除了会快速的求出正确答案外,
也能透过脑细胞的滋长,将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算珠的浮动变化描绘到脑子里,这种活算盘的影像,称为“虚盘”。它透过知觉,形象,记忆等过程,在大脑里来完成珠算运算,即我们所谓珠算式心算。
珠算式心算,其速度之快非常惊人。往往只要听到题目报数,或自己看到计算题型,算者即能将答数脱口而出,或立即写出。所以珠算式心算是一门高级的计算技术。
B. 现在幼儿园教孩子手脑速算,很多人都建议不要学,怕以后孩子上小学学凑十法的时候对手指依赖!不知道到底
最好不要学,因为会破坏小孩的逻辑关系
手脑速算能使4—13岁儿童快速脑算任意数加、减、乘、除、乘方及验算。是其他速算的5—10倍,其速度可超计算器,同时能使左右脑平衡发展,又能有效的进行全脑潜能的开发。它不仅仅是速算,它以速算为载体达到全脑潜能开发的目的,达到提升学习能力及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教材紧扣小学新课标,注重幼小衔接。
同时,科学的运用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及孩子好动、好玩、好奇和感官认识事物的特点,融入趣味数学、多元智能为一体,在进行全脑开发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思维、拓展记忆,更适合4-13岁这个关键期儿童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发展。
C. 神墨珠心算口诀都有那些
口诀如下:
1、下珠不够加,下5减凑数;
2、下珠不够减,去5加凑数;
3、个位档不够加,加10减补数;
4、个位档不够减,减10加补数,凑数:两数相加为5;补数:两数相加为10。
(3)凑十法发明人扩展阅读:
幼儿珠心算,是指4-6岁学龄前幼儿课堂珠心算,幼儿学习珠心算的全过程是:闪电看数——瞬间记数——算珠映像——模拟拨珠——珠像内化,这一连续的动作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它们交替运用,促进幼儿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因此说:“珠心算在开发智力方面更甚一筹,它是幼儿开发智力的的金钥匙。”
儿歌口诀
加一请拨双下九,我们都是好朋友;
加二请拨双下八,开心时候笑哈哈;
加三请拨双下七,有时也会生生气;
加四请拨双下六,快乐时候蹦又跳。 减一请拨双上九,唱歌要学百灵鸟;
减二请拨双上八,做事不要太拖拉;
减三请拨双上七,排队做操要整齐;
减四请拨双上六,早上不要睡懒觉。
D. 口算心算的速算方法是什么
1、加大减差法:前面加数加上后面加数的整数,减去后面加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和。
2、减大加差法:被减数减去减数的整数,再加上减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差。
3、互补两个数的差:两位互补的数相减,被减数减50乘以2;三位互补的数相减,被减数减500乘以2;四位互补的数相减,被减数减5000乘以2,以此类推。
4、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的和:一个数的十位数加上它的个位数乘以11等于和。
(4)凑十法发明人扩展阅读:
破十法即: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减去减数,剩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破十法。
破十法口诀
十几减九,几加一;十几减七,几加三;十几减五,几加五;十几减三,几加七;十几减八,几加二;十几减六,几加四;十几减四,几加六;十几减二,几加八。
E. 课堂好习惯养成小妙招
课堂要让自己忙起来,多进行三动运动,即动脑动嘴动手,这样就能专注起来了,听课效率就高了。
F. 凑十法是谁发明的
不过这一点的是
G. 如何教孩子口算
如何提高口算能力 家长在辅导孩子口算时,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练习口算的方法,即分别进行“说”“读”“写”的三遍练习,并分别达到三个要求:清楚、快速、正确。 “说”算理,应清楚。 每天的第一次口算练习,家长可以挑出几道口算题让孩子说说是怎么算的,这样说的练习,重点是看孩子对口算算理是否清楚明白,这是正确、快速口算的基础,同时也避免了机械的口算练习。低年级口算一般用凑十凑百或口诀等方法,家长也可翻看数学书或者与老师交流了解其他方法,当孩子学会一些口算方法之后,就可以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口算兴趣,对以后的口算练习有一定的帮助,也更为方便了。 “读”口算,求快速。 每天的第二次口算练习,可以让孩子大声地读口算题,刚开始可能会有些慢,可以再来第二遍、第三遍,同时记录每一遍练习的时间,以便对比,不断提高速度。经过这样的读算训练,使孩子熟练到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背口诀就能快速地计算,还可以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计算速度,促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在孩子快速口算的过程中,家长不妨打乱口算题的顺序,让孩子能够根据不同的口算题,灵活地使用口算方法,使口算合理、灵活、迅速,逐渐锻炼孩子思维的敏捷性。 “写”口算,需正确。 每天第三次口算练习,可以让孩子快速地写出前面读过的口算题,然后家长批改,做到对孩子口算的正确率心中有数。这次的练习是说读写的统一,是懂理、会算、熟练的综合运用,不可操之过急,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可以使孩子对基本口算做到算得又对又快。 培养孩子的口算兴趣,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口算形式来进行。这一点对低年级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如果经常采用单一的方式进行口算训练,势必会让他们感受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效果不会太好。这里介绍几种方法,家长们可以一试,和孩子进行抢答、口算接力赛、口算大比拼等,或者进行随时随地的熏陶。形式多样了,孩子的口算兴趣自然更浓了。
H. 什么是凑十法
凑十法:把一个加数分解成两个数的和,使得其中分解的一部分和另一个加数相加得到10的方法。
运用凑十法能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进行简单计算。
举例说明如下:
利用凑十法计算:9+3。
解答如下:
将3分成1和2,因为9凑十缺1,所以要分出1。
所以9+3,就分解计算9+1=10、最后10+2=12。
(8)凑十法发明人扩展阅读:
实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最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任何数加0仍得原数。
加法本质是完全一致的事物也就是同类事物的重复或累计,是数字运算的开始,不同类比如一个苹果+一个橘子其结果只能等于二个水果就存在分类与归类的关系。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特殊形式;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方是乘法的简便形式;开方是乘方的逆运算;对数是在乘方的各项中寻找规律;由对数而发展出导数;然后是微分和积分。
I. 什么叫凑十法我们以前没有学过
凑十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运用凑十法能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例如9+5,将5分成1和4,因为9凑十缺1,所以要分出1。所以9+5,就分解计算9+1=10、然后10+4=14,所以,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