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文字创造文明

文字创造文明

发布时间:2021-10-02 17:16:13

㈠ 文字的出现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哪些作用呢

文字的发明,它对人和社会的作用有多大、影响有多深 ?
假设,祖先没有发明文字,现在的社会和人又将是什么样?简直不可想象!但有一条可以肯定:没有文字就没有历史记载,就没有我们常说的“千里传书”,前人的信息交流就只能圈定在语言能及的范围之内。
人类,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前就产生了。人类最早的文字据考证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从人类产生到人类文字的形成,其间二百多万年;从人类文字的产生到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仅五、六千年。但其间人类发展变化有多大?翻天覆地啊!为什么后五、六千年的社会文明发展会如此之大、会如此快速?也许有人会说:原始人的智力进化还不够完善吧。是吗?二百多万年进化与五千年的进化,这其中仅只是智力进化的不够完善吗?本人认为这其中有一种神奇而根本的因素在起关键性的作用,那就是——文字。是的,我们无法否认人类文字的魔力和神奇。
文字为什么有如此的魔力和神奇,是由它的二个功能特性决定的:1、它可以跨地域的传达信息和知识。国家的形成必有文字的形成,可以这样说:文字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条件。国家不是一群而是多群体、宽疆域的政治团体。它需要有统治者意志的异地传达、有劳动成果的再分配、有战争和民情信息的反馈。文字就像人身体中的神经、机器中的齿轮和纽带,具有上传下达地带动推进作用。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世界人民所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成果也为我所用。这就形成了不同地域的相互勾通、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如果没有文字这种勾通的工具,这种交流就无法实现。所谓的“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也就不复存在。2、它具有跨时空的存储知识和再现历史的延续性。“甲骨文”的产生今天之所以珍贵,我们不只是看到“甲骨文”本身所表达的意思,而是它开启了创造文字的先河,通过它可以研究汉字的起源、研究它对当时及其后来中华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了文字就有了历史,通过历史的文字记载,回过头就可以看历代的风云变幻及兴衰。历史就会告诉今人,怎样做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发展有利;怎样做才能使自己、自己的人民、自己的国家立于不败之地。如《孙子兵法》写于春秋,但它所阐述的战争普遍规律和原理,至今是战争之神的法宝。18世纪英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几百年的工业革命,为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电脑信息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它跨时空的存储知识和再现历史的延续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知识门类也越来越多。当今的基础教育就分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地理、历史等多门学科。大到天体,小至原子;前至人类的起源,后至人类的发展方向,包罗万象、无所不至、无所不及。这种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深、越来越细、越来越多的认知用什么来收集、积累、存储?众所周知是文字。北京图书馆该有多大?天文、地理、社会、自然什么知识没有?应有尽有,是知识的海洋。可那里全是白纸黑字。所以说通过文字可以无限的记录、存储知识。
文字的二大功能特性决定了它的魔力和神奇。它对社会的发展不但有面的带动,而且有历史纵深的推进。这具体表现在:文字在担当了记录和交流信息功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人的思维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没有文字已前,人只能靠耳闻目睹获取信息进行思维,也就是说人的思维只能在人的耳朵听到和眼睛看到的范围之内进行。我们暂且叫它为“点面思维”。而有了文字以后,人的思维就没有了范围的界限,在时空中我们可以再现昨天、审识今天、预见未来。在地域上可以了解和控制千里以外的事物。这就是人的思维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思维”。人由“点面思维”到“立体思维”这种质的飞跃,文字的功劳是极为重要的,它是产生这种飞跃的台阶和桥梁。人有了这种“立体思维”就促成了社会的发展呈立体的、乘方式的膨胀和扩展。

㈡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对吗

不对。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
人类字符或文字的演变(是指每一个最基本的原始字符,不是指后世的人们,根据字根和笔划所造出来的文字,也不是指拼音文字领域里直接用字母编造新词的过程。但大多数字符在人类的原始时期已经创造出来的,故把这种思维理解为原始文明的发展过程,也不是没有道理),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步:只有视觉意义的图画文字。这种图画文字或符号,通常会比较完整的描述物象。这一阶段,人们根据自己所能见到的物象,直接在地上或其他材质上,用十分简单的工具,描述物象实景,以便使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人能够看到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无论作什么努力,这些符号的痕迹肯定是无法“考证”的。因为那时的人们,只是想表达自己当时的意思,并没有想到给后人留下“物证”,更不可能有照相、录相、记录技术。如果有人非要寻找这类证据,看看幼儿涂鸦、绘画写生也就能够理解了。

第二步:有视觉意义和简单发音讯号的象形符号。它仅描述物象的主要特征,现在还能看到的纳西文字,以及在美洲发现的玛雅文字,就带有这个特征。比如,画羊,只画羊角;画手,只画五指;画脚,只画脚趾;画房子,只画轮廓;画人,只画站立张开四肢的样子等。这时的人们,通常会用不十分确切的“读音”称呼这个符号,直到多数人能够发出差不多的“音”时,这个符号便有了自己的“称呼”了,也就具备了原始的形声字特征了。

第三步:同时兼有视觉效果和明确读音的形声字。最初是以不规则、不稳定的线条或粗糙符号,抽象描述物象,并且按照约定的发音或读音在人群中进行交流与使用。后来,所使用的线条或符号越来越趋于规范与统一。早期的岩画文字、楔形文字,以及现代还在使用的云南丽江“纳西文字”、湘西南的“江永女书”等,都属于这个阶段的文字。在汉字领域,因为发展的迅速与快速,直到目前,人们能发现最早的方块字史料,也只有甲骨文、或陶文、或金文了。但甲骨文、陶文、金文已经远远先进于这一阶段的文字。在甲骨文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只管拼命生活与生产,努力使自己尽量适应大自然,故没有为后人留下可以考证的“字符记录材料”。其实,从历史发展来看,有无“字符历史材料”都不能否认这样的史实:在甲骨文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为着能够使用“规范、容易使他人辨识的符号”,肯定经历了漫长的摸索与思考,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与努力,也展示了祖先们的伟大聪明才智。

第四步:规范字符时期的“大分裂”。即是说,在字符走向比较规范的阶段,不同地域的人们,先后形成了两个差异很大的发展方向:一个方向以原始字符为字根,继续沿着“视觉特征为主”的象形文字方向发展,形成以汉字(方块字)为主体的视觉文字体系;另一个方向是从原始字符中抽象出一些比较有特色、有明确代表意义的有限字符,作为基本字符,开辟出一条以读音和听觉为主要特征的“字符拼写”道路,形成了以拉丁字母等为主要特色的“拼音文字”。

曾经一些有意沿着“象形文字发展”的古老民族,因为外来势力的彻底入侵而彻底消亡了,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印第安人、古美洲(中美洲的玛雅图画文字,只是近现在发现了一些痕迹,其实早已灭绝了)等。同时,正因为华夏文明、中原文化、黄河文明的崛起与强大,汉字即方块字才得以完全的保留下来,并且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字根与笔划的组合过程中,已经发展为十分庞大的“汉字世界”,也才能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得以顺利、持续走向今天,并且依旧保持着生机勃勃的景象。不难预测,因为汉字的视觉特征、单音节、延续思维等特点,必将承担着未来人类主体文字的历史重任!

以字根和笔划为基本特色的形声字,汉字是唯一的完整代表。这种文字,不仅保留了视觉功能和发音效果、而且在后世的造字、用字、精简、规范、整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现着人类自始至终的思维脉络(老几说字,其实质就是尽量展示方块字符中,到目前为止仍有现实意义的这种思维脉络)。因此,说汉字即方块字,是至今一直沿用、而且发展最为完善、完美、实用的唯一原始文字,并不为过。

在方块字的基础上,因造假夹注而产生了日本文字、因造字喃而产生了越南文字,因用方块拼音而产生了朝鲜文字和韩国文字、因借用或仿造而形成了我国多个少数民数(如水族、白族、纳西族、布依族等)的文字!但这些文字产生并延续的历史并不很长,不过几百年或千余年而已。而且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域也还时常在摇摆之中,不知是偏向使用完全的字母拼音文字,或是重新回到带有象形特色的方块字体系之中!但是,所有的结果,都必然会随着局部权势变更影响,以及全球经济实力的变化,最终走向更为明确、更为明智的道路上来!

那些喜欢“拼音字母”的民族,是以有限(不同地域所选择的基本字符不相同,所制定或规范的字母体系也就不相同)的发音和听觉为特征的字母形声字为拼写基础的。并在此基础上,人为强行制定了一些拼写规则。又因为不同地域、不同权势的影响,以及不同历史时势的差异,也就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拼音符号和拼音规则”,即形成了不同的“拼音语言”。

最先出现的是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和埃及圣书字。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塞母字母,进而发展为腓尼基字母。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分裂发展为希腊字母、卡那安字母、阿拉马字母三个大系!

希腊字母包括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俄特文字母。其中,拉丁字母又包括英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现主要应用于西欧、东欧、美洲、澳洲等地方,以及曾被这些国家彻底殖民化的地区。斯拉夫字母包括塞尔维亚文、保加利亚文、俄文、蒙文等,现主要使用于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俄罗斯、蒙古等地区。俄特文字母,即古俄特文,主要用于古俄特语。

卡那安字母,包括古腓尼基文字母(已成古文字,不再使用)和希伯来文字母(即以色列希伯来文)。

阿拉马字母包括那巴特字母、叙利亚字母、古波斯字母、埃塞俄比亚字母和印度字母。其中,那巴特字母,包括阿拉伯文、维吾尔文等,主要用于西亚、非洲一部分、中国新疆等地区。叙利亚字母,包括经粟特文、回鹘文、蒙文、满文等,主要用于西亚、中国内蒙等地区。古波斯字母已成为古文字,未有进一步发展。埃塞俄比亚字母和印度字母,包括梵文、印地文、高棉文、缅文、泰文、傣文、藏文等,主要用于印度、印度支那半岛、中国西藏等地区。

第六步:文字的大融合。无论结果和进程如何,未来的文字肯定是以视觉为主、听觉为辅的文字体系(即10个数字、26个字母、几千个常用方块字为基本的民众通用文字体系)。

㈢ 文字在文明的什么和什么中起着重要作用

传承了华夏文明的精神,记录了华夏文明的昨天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未来

语言的书写符号,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约定俗成的视觉信号系统.这些符号要能灵活地书写由声音构成的语言,使信息送到远方,传到后代.
文字的先驱 文字起源于图画.原始图画向两方面发展,一方面成为图画艺术,另一方面成为文字.原始人用图形来表达意思,通常称为“图形文字”.这种图形虽然能交流信息,但是跟语言并无联系.例如,画一个箭头表示“由此前进”,画一个人高举双手表示“欢迎”,大家都看得懂,可是如果用语言来说出图画中的意思, 那就各不相同.你可以说英语 ,他可以说法语.这样的图形可以说是文字的先驱,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文字.(图1[文字的先驱,举例:渔王率五舟,各乘若干人,历三日,][渡湖,安抵对岸])
表示意义的图画要发展到跟语言相结合,能够完整地书写语言,这才成为语言的有效记录,即成熟的文字.许多民族都创造过原始文字,但是只有极少几个民族的文字发展到成熟程度.有些文字,只能写出实词,不能写出虚词,阅读时候要由读者自行补充,这是不完备的文字.大多数民族都借入其他民族已经成熟了的符号系统,再加以修改补充,书写自己的语言.
词符与音节符并用的文字 名副其实的文字有 3种主要类型:词符与音节符并用的文字、音节文字和字母文字.这3种类型代表文字发展的3个阶段.
如果每一个词用一个符号来表示,那就需要许许多多的符号,而抽象词仍旧难于写出,这样的文字是不切实用的.解决的办法是,把一部分词符改成只表音,不表意,夹在词符中间,那就成为词符与音节符并用的文字.这是最早达到成熟程度的文字类型.
用中文字书写的中文,基本上属于词符与音节符并用的类型.在古汉语中,表示实词的中文字大都是词符,表示虚词以及拟声和译音的汉字是音节符号例如,原来表示簸箕的“其”字是词符,后来借来表示虚词的“其”,就成为音节符号了.又如,“丁当”、“可”都是音节符号.有些中文字只是多音节实词中的音节符号而不是词符,如“葡萄”是由两音节构成的词,要用两个音节符号写出.
[文字发展示意表]
中文字和假名混合体的日文是典型的词符与音节符并用的文字,其中中文字大都是书写词根的词符,假名是书写词尾助词等的音节符假名是从中文字变化出来的(图2[日文假名举例])
音节文字 词符与音节符并用的文字,如果丢掉了词符,全用音节符,那就成为“音节文字”.在任何语言中,词的数量是很大的,而且不断增加.音节的数目少得多,而且是相对稳定的.音节文字只要用数目有限的符号,就可以完备地书写语言.
日本有“假名文字运动”,主张不用中文字,全用假名.这个主张如果实现,日文就成为音节文字了.
埃塞俄比亚文字(近代体称为阿姆哈拉文字)是一种现行的音节文字.它用大致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辅音,附带微小的笔画变化表示元音,成为音节符号.(图3[阿姆哈拉音节字母举例])
比较一下日文的假名和阿姆哈拉音节符号,可以看出其间的主要区别是,假名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辅音,阿姆哈拉文字用基本上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辅音(比较图2和图3).
有些音节文字,不管元音如何不同,辅音相同的音节都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好比 ka、ki、ku 都写成 k.这样就产生了所谓“辅音字母”.这样的字母虽然叫做辅音字母,可是带有不写出来的元音,仍然具有音节符号的性质,它是从音节符号向音素(音位)符号演变的中间形态.
公元前11世纪的比布鲁斯字母(阿希拉姆碑铭文字,发现于比布鲁斯,在今黎巴嫩,现名朱拜勒)是现存最早的已经解读的辅音字母,可以说是字母的老祖宗.(图4[比布鲁斯字母])
从字母的老祖宗间接传下来的阿拉伯字母是今天应用比较广泛的辅音字母.阿拉伯文字把同样的几个字母写在一起,要求读者根据上下文的不同而读成不同的词.这很象用字母来缩写语言.打个比方:d、p两个字母连写在一起,成为 dp,但在一个地方要念成dipu“地铺”,在另一个地方要念成dapo“打破”.这样,虽然书写省事,可是阅读太不方便了.所以后来又在辅音字母上加几个点子表示元音.(图5[阿拉伯字母举例])
字母文字 字母表示元音的方法有 3种:①用独立的符号表示元音,例如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②用不连接的分音符号表示元音,例如阿拉米字母、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等.③把分音符号连接在字母上表示元音,例如印度字母、阿姆哈拉字母等.第 3种被认为是音节符号字母.第 2种如果以不加元音符号为正体,也是音节字母.
严格意义的“字母文字”,既有辅音字母,又有元音字母.创造元音字母是希腊人的贡献.他们在公元前8 世纪传入辅音字母,把其中几个改为专门表示元音,其余仍旧表示辅音,但是不再附带元音.这好比原来k可以表示ka、ki、ku的音,现在用k、a、i、u几个字母分别写成 k—a、k—i、k—u.这样就产生了“音素(音位)字母”.音素字母文字,在书写时候要把音节分析成为辅音和元音,在阅读时候要把辅音和元音拼合成为音节.这是完备的拼音制度.(图6[希腊古典字母])
完备的拼音制度的产生,使文字历史进入新的阶段.一切语言的声音,如果分析成为音素(音位),一共只有几十个基本的辅音和元音,只要用几十个字母就可以写出.跟音节字母相比,音素字母不但符号数目少得多,而且表音更加灵活.但是文字记录语音总有遗漏.例如重音、句调、节奏等等,字母文字还是不作表示的.
文字的表达方法 从单个符号来看,文字有 3种基本的表达方法:表形(象形)、表意(会意、指事)和表音(假借、谐声).具体的文字,往往混合应用几种表达方法,而以一种或两种方法为主.
原始图形文字主要用表形方法,可是也夹用表意方法,例如用点子或短线表示数目, 所以又称“形意文字”(图 1).词符与音节符并用的文字兼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所以又称“意音文字”.意音文字中间一般还有既不表意、又不表音、只有区别功能的所谓“定符”.从广义来看,区别功能也是一种表意功能.
除新设计的文字以外,音节文字和音素字母文字都在表音之中夹用表意.例如英文或法文中间,有些词的读音相同而拼法不同,有些词附带不读音的字母,这些由于历史或其他原因而形成的特点,今天成为具有区别词义的拼法.阿拉伯数字是表意符号,但经常夹用在表音的字母文字中间,这也是表达方法的混合应用.
从语言的内容来看, 文字符号所书写的“语言单位”是可小可大的.从小到大,可以分为 5等:①音素或音位,用音素或音位字母.②音节,用音节符号.③词儿,用词符.④词组,用词组符号.⑤语段,用语段符号.今天各国的文字符号,极大多数代表音素或音位,少数几种代表音节.汉字有的是音节符号,有的是词符.代表词组和语段的文字现在没有.但是,文字中间夹进阿拉伯数字和科技符号,也可以表词、词组或语段.
文字的体式变化 体式是文字的外形.任何文字的体式都是不断变化的,可是成熟了的文字就变化很慢现存资料开始于5500年前的古埃及文字,早期大都是图形符号,主要用于碑铭,称为“圣书体”.这些图形符号大部分已经失去表形性质,成为表意或表音符号.中期由于用软笔在纸莎草上书写,体式变为草书笔画,丢掉了图形的外表,主要用于书写经文,称为“僧侣体”.晚期笔画大为简化,主要用于写信和记账,称为“大众体”.3种体式很不相同,但是基本结构相同.(图7[古埃及字演变举例])
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 即两河流域,在今伊拉克)的苏美尔文字,可能更古于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早期也是以图形符号为主,后来由于在软泥板上用硬笔压刻成字,符号变成一头粗、一头细的短线条,类似楔子,称为楔形字(又称钉头字).楔形字的笔画渐渐变得越来越简.这种以泥板为纸张、用压刻方法书写的奇特文字,以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为中心,传播到四周的民族,写成各种文字.其中最重要的是阿卡德文字,也就是巴比伦和亚述的文字,在历史上曾经是西亚的国际通用文字.(图8[楔形字演变举例])
以上两种词符与音节符并用的文字都在一两千年前被废弃了.同类型的中国文字,从殷商甲骨文算起,有3300年以上的历史,也经过多次体式变化,甲骨文、金文变为大篆、小篆,再变为隶书、楷书,同时又有行书、草书,但是基本结构未变.它屹立数千年,应用到今天.
文字的主要发源地,除北非、西亚和东亚以外,还有美洲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那里的玛雅文字有别致的图形符号,但是也已经失去表形功能,成为以音节符号为主,兼用意符、音符和定符.最早的遗物是公元328 年的刻碑.玛雅文字到16世纪被废弃.(图9[玛雅文字举例])
字母的传播 文字从原来创造的民族传播到另一民族,由于语言特点不同和应用要求不同,发生了矛盾.结果是,接受外来文字的民族,为了自己的需要,对传入的文字进行调整、补充或改革.汉字传到日本产生假名,就是由传播而改变的一个例子.
产生比布鲁斯字母的黎巴嫩,在地中海东岸,那里是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两大文化往来交流的走廊地带.当地的居民,后来被称为腓尼基人,意思是“商人”,因为他们主要经营商业他们需要简便的文字来记账,但是埃及文字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都太繁难.他们从埃及文字中的辅音符号得到启发,创造出一套辅音字母. 这套字母的产生, 比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晚2000年.这说明字母的产生是经过极长时期的酝酿才瓜熟蒂落(另一说认为比布鲁斯字母源出爱琴海音节文字).
文字随着文化——尤其是宗教——传播四方.同一种文字可以传播到语言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字的类型跟语言的类型没有必然的关系.例如,日语跟汉语在语言类型上很不相同,可是日本采用了汉字.日语的特点只促进了假名的产生,没有妨碍中文字的采用.
字母在比布鲁斯形成以后,由于简便好用,不胫而走,无远勿及.在向东传播的路线上,形成阿拉米字母系统今天的阿拉伯字母是这一系统的一种晚期变体自成系统的印度各种字母,流传于印度各邦、东南亚各民族和中国的西藏.印度字母系统可能也是从阿拉米系统分化演变而来.在向西传播的路线上,形成腓尼基字母系统,它变成希腊字母,又变成基里尔字母(又称斯拉夫字母)、罗马字母(又称拉丁字母)以及其他字母.东正教国家用基里尔字母,天主教国家用罗马字母.在过去的 300年中,随着西欧国家的大扩张,罗马字母传播到非洲、美洲和亚洲许多国家,成为今天世界上流通最广的字母(见彩图[苏美尔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古埃及文字-碑铭体]、[古埃及文字-碑铭体]、[古埃及文字-僧侣体]、[古埃及文字-大众体]、[用三种文字书写的埃及罗塞塔石碑(上)碑铭体(中)大众体(下)希腊文]、[玛雅文石碑][玛雅文抄本][古腓尼基字母文字]、[古腓尼基字母文字]、[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字母])
文字,在人类进化史上,是发蒙启昧的锁钥,是人类文明与野蛮的分野.文字出现后,人类便从野蛮走向文明了.
在早期王国以前,埃及人就发明了图形文字.
如画成三条波形的横纹,表示水流动的样子,就逐渐演变为“水”字.画两座山峰夹着河谷,表示“山”字.
有些图形文字逐渐演变成音节符号和指意符号,其后又有一音一符的字母,共二十四个.所有字母都只标辅音,不标元音.各种符号组成词组,共有六百多个词组.
不断演变的古代埃及文字,是用字母、音符、词组组成的一种复合文字.
由于长期书写习惯,第八王朝时起出现一种草书体,到中王国时草书体已广泛流行,只有正式文件和铭刻才用象形体.
随之又出现了纸草,纸草是下埃及的特产,其茎干剖为长条,彼此排齐连结成片,然后压平晒干成纸.这种纸草后来成为古代地中海区一种通用的纸,希借人、罗马人以及往后的阿拉伯人都曾用它书写.古代埃及人的笔用芦管制成,墨汁是用菜汁加烟渣调和而成的.
由于文字的出现,文学、艺术便应运而生了.
埃及古王国时期的文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刻在金字塔墓壁上的祷祝法老死后升天获福的诗歌,也就是我们今天能看见的金字塔咒文.另一类是大臣墓地上的碑传.
到中王国时期,文学作品中有起源于人民口头创作的故事.如《一个能说善道的农夫的故事》叙述一个农夫到城里去买粮食,半路上被仗势欺人的大官仆从抢光了.后来农夫靠了自己的机智和辩才,控诉其罪行,使抢劫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又如《西努海特的故事》,叙述西努海特逃亡叙利亚的奇遇,是奴隶主生活的一部自传体故事.《船舶遇难的故事》写一个官吏到矿山去旅行的经历,内中充满了奇迹和神话.
这时期的文字创作和流行最广的是诗歌,它也象中国古代的《诗经》一样,大都是民间的创作.古埃及的诗歌包括宗教诗、对国王的赞美歌、世俗诗、宗教哲理诗等.其中不乏是对神和统治者的歌颂,有的也反映了一些人生痛苦和死后幸福无凭的灰黯思想.
《绝望者和自己的灵魂的谈话》这首诗,作者对死后世界及永久生命是否存在表示了怀疑,和传统的宗教观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相信死亡对富人和穷人是一律平等的.富人在死后也享受不到那华美的花岗石建筑与巍峨的大厦,只能和穷人一样在灼热的太阳下面听水边鱼的对话.
最著名的是埃赫那吞宗教改革时所产生的对阿吞神的颂歌,这种颂歌热烈赞颂使大地产生生命的太阳的伟大力量,代表古代埃及宗教诗歌方面的成就.
写实的旅行记是新王国时期最突出的文学体裁.著名的《乌奴阿蒙旅行记》,描写了底比斯阿蒙神庙大祭司派乌奴阿蒙去毕布勒购买木材的故事.
富有史学意义的作品有《吐特摩斯三世远征记》.作者可能是参加远征的塔涅尼,所记最详为第一次远征,即美吉多之役,以后一直记到第17次远征.这篇《远征记》是研究埃及军事史的重要材料.
文字和语言以及音乐、舞蹈、图画等都是人通过活动用来描述表达人思想感情内容的自然物质.
文字和语言等这类自然物质和本身具有人思想感情的自然物质是同属于自然的两种物质,也不相同,自然内没有相同的物质.
文字和语言只代表此物质使用者的思想感情.人,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字语言都是自然的物质.
人的思想感情由人本身的思想感情物质的实力决定.

㈣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

【答案】B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远古人类文字的相关内容,据题意,要求选出出现在两河流域的古老文字,选项中象形文字出现在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楔形文字出现在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甲骨文是黄河流域古代中国创造的文字;拉丁字母是地中海地区罗马人文字;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传播·古代思想科技与文化

㈤ 创建文明城市手抄报的内容

创建文明城市 共建美好家园
1.全国文明城市定义
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2.全国文明城市标准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3.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基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情况,共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七大项、37个子项、119个小项.分值为100分。特色指标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城市整体形象.共有4个子项,分值为20分。
4.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义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
5.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
2005年通过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复查.力争跻身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确保2008年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6.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思路
坚持以志在必得为定位、以促进发展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以全民参与为动力、以形成合力为保证。
7.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重点
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强化市民思想道德教育:实施城市设施完善工程.精心打造名城特色品牌;实施环境秩序优化工程,积极营造城市优良环境;实施系列创建深化工程,不断夯实文明城市基础;实施社会事业推进工程.着力推进全面协调发展。
8.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面取得的荣誉称号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

㈥ 创造文字的人有哪些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白水县阳武村人,享年110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 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其墓葬处修有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 仓颉,历来被人们尊为“文字始祖”、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 你是否知道,那外国人猜不透玄机的方块汉字是谁造出来的?在白水县,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仓颉,白水人祖祖辈辈把仓颉尊称为“仓圣”。
但是如今,仓颉和那些关于他的传说还不为人所广知。 关于仓颉造字,在白水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远古时候,蒙昧未开,人们都用结绳的办法录史记事。那时候,仓颉还姓侯冈,是黄帝的史官。由于记录史实的结绳形状奇异,年久月深难以辨识,有一次,仓颉就是从这些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
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 鲁迅先生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作过精辟的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但以仓颉为杰出代表的汉文字创造者,终于终结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后世誉之为“文字初祖”,中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实乃当之无愧。 《史记》、《读书》、《荀子》、《吕氏春秋》等对仓颉作书造字均有记载。这些都说明仓颉确有其人。
至少在文字的整理、创造以及推广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的伟大功绩。因此,他不愧为“万代文宗”和中华文明的象征。

㈦ 传说中,文字是谁创造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并称。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存至今呢?为什么其他三大古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虽然都是在一时极其辉煌。极其繁华,并且文明程度也很高,但是为什么最后都文明覆灭了呢。因为他们没有中华民族的那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骨子里,它印在了每个人的灵魂里,不可剥夺,不可消磨。为什么中华民族会有这样的精神呢?这就是因为中华民族一种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中文。就是这样仓颉创造出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种交流媒介,就是文字。它使用各种象形形态,用来更好的表达各种文字的意思。并带有补充和说明。把他们可在动物的甲上。主要是龟甲。这就是甲骨文。就因为有了仓颉创造出了文字,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语言文字将整个中华文明聚到一起,扭成一个怎么都解不开的绳子。这就是我们民族鲜活的生命力。

㈧ 文字和文明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文字的定义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语言的书面形式;文章。 文明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具有的较高文化。
采纳哦

㈨ 文字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影响

--------------------------------------------------------------
中国古代,民族众多,幅员辽阔。中国文字主要是汉字,其次还有东巴文字、契丹文字、西夏文字、藏文、满文、蒙古文等等,还有目前尚未解读的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字等等。这里讨论的中国文字,主要是指汉字而言。

过去,人们讨论汉字,一般只能追溯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现在,由于战国秦汉简帛文字和货币文字、玺印文字、商周青铜铭文和甲骨文的发现,使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大大提前。

商代甲骨文,主要是指商代后期盘庚迁殷以后的殷墟甲骨卜辞。在此之前,目前考古发掘已经提供了商代前期,乃至夏代早期的单个汉字。再往前,则是中国史前文化中大量存在于陶器、玉器上面的刻划符号。这些刻划符号,一部分可能永远是符号,如良渚文化陶器、玉器上的一种云片形或火焰形符号;而另一部分则应该视为原始文字。换言之,中国汉字的起源,必须追溯到原始刻划符号上去。

据古籍记载,五帝时代已经发明文字。《世本》说:“仓颉作书”,“作书”就是创造文字。《荀子·解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在《吕氏春秋》、《论衡》里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故谓之‘文’。”据《荀子》可知,仓颉作书时,“好书者众矣”,仓颉不过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历史学上的五帝时代,在考古学上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左右。不同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有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其中黄河中游为仰韶文化后段至龙山文化,黄河下游则为大汶口文化至龙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

就在这样的时空范围内,考古学上已发现了许多与文字起源有关的陶器、玉器刻划符号。这些陶玉器刻符可以与文献记载中黄帝时代以仓颉为代表的祖先开始“作书”的传说相印证。因此,我们应重视陶器、玉器上的符号。

--------------------------------------------------------------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

——徐光春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契刻符号在河南;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生在这里。

如果说斧、锤的发明十倍地增强了人类的力量,弓箭的发明百倍地延长了人类的手臂,那么文字的发明则无限地扩展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社会因此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文字的出现,是史前史和文明史的界标。同样,汉字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开始,可以说,一部文字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

汉字是汉民族自古以来用以记录汉语、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汉族祖先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汉字本身有一定的严谨的规律,自有其完整的系统性。尽管汉语方言歧异纷呈,可使用汉字写下的书面语言,南北各地的人都能看得懂;虽然古今语音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是商周的古文字还是秦汉传下来的古书,现在依然能读得懂。

在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汉字对团结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全民族的经济文化、巩固国家的统一、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等,都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曾指出:“中国的这种统一”,“是由语言加固的,不是因地区而异的口语,而是书面语,即那些在中国到处都绝对一致的著名汉字”。

-----------------------------------------------------------------

从中国文字的历史看中华文明五千年
中国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三大古老文字。而甲骨文又是唯一一个具有文化意义上传承至今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发现的时间并不长,并且颇具传奇色彩。

甲骨文存在的时代约是殷商后期,距今大约3200年左右。但是从甲骨文成熟的程度和传承关系看,它的存在应该更为遥远,甚至可以上溯至传说中的夏代甚至更早。上古传说中的仓颉造字虽然不可考,但也给现代人提供了中国文字起源的文化线索。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距今约5000年左右,属于母系始祖时期。而母系氏族社会的沿袭时代更为宽泛,可以上溯至7000年左右。半坡文化遗址发掘的“人面鱼纹盆”是当时文化的典型作品,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外还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符号。这似乎可以看出,当时人类的审美趣味和形成初级文字交流的文化想像力。

但这些都是历史推断。随着考古发掘的纵深,一些攸关中华文字起源的材料也逐渐披露出来。

2005年,连云港夏代启字祭台遗址及蛇、龙和女阴图腾组合的发现,将中国有文字之论提前了700多年。考古发现还验证了连云港是古代东夷文化的中心。但由于这是一次地方性的考古,加之有连云港提升本地历史文化的意味,并没有为考古界所认可。

2007年5月,中国权威的新闻杂志《了望新闻周刊》曾发表一篇署名文章,认为在宁夏大麦地岩画中的2000多个图画和符号,具有早期象形文字的特点。据该文报道,大麦地岩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可以说是人类早期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廊,内容包括狩猎畜牧、战争舞蹈、牛羊虎狼、日月星辰、天地神灵、手足蹄印、男根女阴、图案符号等。据考证,这些岩画的年代距今约7000年,如果是早起文字,那就又将中国有文字的历史提升了4000多年。但这些岩画,画的成分较多,虽然蕴含了表意的意思,但至多只能算是文字岩画的一个阶段。

近期,从刚刚召开的第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上得知,在内蒙古翁牛特旗高日苏大黑山发现了绘有初始文字符号的岩画。这些岩画和宁夏岩画不同,不仅有画,更多有符号。在已经发现的40处共数千幅岩画中,其中12幅附有上下连贯的初始文字符号,373幅附有独立体初始文字符号。据介绍,这些符号大约存在于红山文化晚期。红山文化是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在考古发掘中,当地出土的C形玉猪龙和一个食品贮藏窖中发现的猪头骨和贝壳连缀而成的曲摺体被视作中国龙文化起源的考古实证。这也证明了红山文化和中原的华夏文明系出一源。

因此,如果这些符号真的被证明是远古文字,那就意味着和甲骨文有着同样的文化谱系。这样就将中华文字的起源历史推进到距今5000年。

如果联想到宁夏岩画的以画为主到红山文化的画和符号交织的情况,不难发现我们远古的先辈们在距今7000年到距今5000年间在表意文字上进行的艰苦而又漫长的文化深耕。

不过,还需要更为缜密和细致的考古材料来佐证。譬如能否发现距今四、五千年前介于红山文化岩画符号和甲骨文之间的过渡性文字符号,尤其这样的文字符号能否在中原地区发现。果如此,中国文字的起源史才可以从学术层面得到权威确认。不惟如此,这样的考古发现也可以解决夏朝是否存在的历史迷案。

因此,中国的考古学家们还需加油,尽快发现和甲骨文亲缘最近的远古文字符号,否则就是假想与推测,不用说中华文明五千年,就是中华文字的历史上溯也不具权威性。

㈩ 文字,是一种历史,文字,是一种创造,文字是一种文化,文字,是一种记忆

(1)依据材料一图1、图2判断是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2)依据材料二图3判断是:人;牛;水;明.依据实物的特征造字的方法属于象形文字,例如牛、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造字的方法属于会意造字方法,例如明.
(3)依据材料三”与甲骨文同时存在的人类的古老文字包括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玛雅人图形文字“判断“甲骨文是中国已经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依据材料的关键信息”唯甲骨文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并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汉字就是其中一种”,判断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商朝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甲骨文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故答案为:
(1)甲骨文;龟甲;兽骨.
(2)人;牛;水;明;象形;会意.
(3)甲骨文是中国已经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阅读全文

与文字创造文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