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一新冠康复者二次感染,新冠为何如此恐怖
新冠病毒极其恐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英文名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月22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2020年1月30日,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HEIC)。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㈡ 法国已确诊2例新型肺炎病例,肺炎会不会在欧洲传播开来
目前,由于突发性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爆发,使得中国采取各种行动,医护人员纷纷前往前线。于1月25日,人民日报在微博公布,欧洲范围内首次发现2例新型肺炎病例。针对这一问题,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虽然有药物可以抑制病情,但是病毒依旧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肺炎在欧洲的传播可能性却是很小的。
事实上,疫情主要是通过人和人之间的传播。社会要采取群防措施,要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行业进行隔离和消毒。国家要加速对疫情的解决进度,在国际援助的前提下,使用全国的科研技术,研发解药。个人要减少出行,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减少参加聚集活动,少接触流浪动物,野生动物,尽量少触碰公共场所的扶手,勤洗手,多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中国的疫情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事,国际也十分重视。因此,从自己做起,抗疫必胜。
㈢ 钟南山院士在这场新冠肺炎中的贡献有多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爆发后,84岁钟南山院士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不论是在赶往武汉的高铁餐车上研究文件的照片,还是证实新冠肺炎“人传人”现象的发言,亦或是“不去武汉,不出武汉”的建议……
钟南山的出现,仿佛一剂社会情绪的镇定剂。在民众眼里,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权威。
钟南山荣获“共和国勋章”、“国士无双”是对钟老累累功勋的最佳注解。
㈣ 全国第一例新型肺炎患者遗体解剖,这样的突破对疫情的控制有哪些帮助
证实了这次肺炎与2003年的非典不同,解剖发现病人的肺部特征与非典肺部特征不同,所以至少说明这次的肺炎没有非典难医治。
㈤ 盘尼西林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
青霉素(盘尼西林一般指青霉素)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别治疗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病。继青霉素之后,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不断产生,增强了人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头霉素类等。青霉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药品。但每次使用前必须做皮试,以防过敏。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
使用该品必须先做皮内试验。青霉素过敏试验包括皮肤试验方法(简称青霉素皮试)及体外试验方法,其中以皮内注射较准确。
皮试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约有25%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人死于皮试。所以皮试或注射给药时都应作好充分的抢救准备。
在换用不同批号青霉素时,也需重作皮试。干粉剂可保存多年不失效,但注射液、皮试液均不稳定,以新鲜配制为佳。而且对于自肾排泄,肾功能不良者,剂量应适当调整。此外,局部应用致敏机会多,且细菌易产生抗药性,故不提倡。
㈥ 如果发明出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能拿诺贝尔奖吗
新冠肺炎疫情已扩散至全世界,截至3月31日,全世界的确诊病例已超过80万,死亡人数将近4万。更可怕的是,目前疫情还是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美国等一些国家每天的新增病例能达到1万甚至2万。疫情的发展会使医疗资源变得越来越短缺,那时候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肯定会高于现在。意大利的新冠肺炎致死率能够超过11%,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医疗资源严重短缺,很多病人得不到有效的救治。
屠呦呦因发现能够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是受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疟疾仍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高度或中度流行。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功效要强于传统药物奎宁,并且副作用更低。屠呦呦的发现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她获得诺贝尔奖当之无愧。
和疟疾相比起来,新冠肺炎的传播能力更强,致死率更高,对世界的影响也更大。如果新冠疫情得不到控制,全世界恐怕会有十多亿甚至更多人患上新冠肺炎,因此死亡的人数也会达到上亿之多。而就目前的形势看,新冠疫情距离被控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否被控制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一些国家甚至做好了依靠全民免疫来抵抗疫情的准备。在这样的形势下,能够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要比几十年前能够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更有价值。更何况几十年前的时候还有奎宁可以治疗疟疾,而目前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药物能够治疗新冠肺炎。仅凭这些就可以让发明了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如果新的药物能够直接杀死病毒,那样它在医药史上的意义会更大。人类有很多顽固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比如感冒、乙肝、艾滋病等。如果找到了能够直接杀死一种病毒的药物,很可能会在此基础上找到杀死其他病毒的药物。这是伟大的开创性的发现,这样的伟大发现已不是诺贝尔奖可以衡量的。
㈦ 如果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遇上新冠肺炎,有办法治好吗
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都是古代的神医,每个医治病人的方法各有特长,现在的医术虽然比古代发达得多,但实际上现代的智慧不如古人。华佗是三国时期的神医,死于公元208年,是外科医生的鼻祖,现在医学动个小手术什么什么的,觉得很简单的,你可想过一千多年的东汉时期,华佗也能动手术,是不是相当震憾,没错,华佗擅长于外科手术,尤其精通针炙之术,经他手治过不少当时的没法解释的疑难杂症,都是手到病除。
如果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出现在今天,就是四个钟南山,他们一定会依靠自的医学知识进行专家会诊,运用中医方法,阻止新冠肺炎的传染,同时进行治疗,一千多年前的古人都有办法,放到今天当然也有办法治好新冠肺炎,要相信古人的智慧。
㈧ 蹊跷!为什么中国的新冠肺炎病毒都是在菜市场发现的呢
管好源头,让新冠病毒无处藏身!
我们为什么非要进口国外的农产品和肉食品海鲜等难道我们不能自贡吗?又不是高科技发明不出来,农村的地大部分都荒废着,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农民养殖种地。
我觉得新冠病毒的藏身之地,主要来源于各种死体野生动物及各种冷冻的鱼肉类产品,它们寄生在这些生物的体内,繁殖,虽然冷冻时,这些病毒生物不太活跃,但一经解冻,售卖时,这些病毒及生物细菌会在向周围的人类以及物体传播扩散,从而蔓延开来,其实只要能控制这方面的来源,咱们中国的病毒,也就控制住了,拒绝海鲜及野生动物的输入,奋起抗疫,人人有责,支持祖国!
㈨ 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国家专利,网上推广是专利权人的意务责任。国家政策知识产权任何人无权租拦。
申请号:200410100944.2申请日:2004.12.10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公开(公告)号:CN1651059公开(公告)日:2005.08.10主分类号:A61K35/84分案原申请号:分类号:A61K35/84;A61P3/10颁证日:优先权:申请(专利权)人:陈康林地址:570000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梨园别墅7栋发明(设计)人:陈康林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家日期:专利代理机构: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代理人:刘清莲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本发明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中含有野生树舌,野生桦褐孔菌。所述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野生树舌5-30,野生桦褐孔菌5-25。所述各组分的最佳重量配比为野生树舌25,野生桦褐孔菌20。可以达到降低血糖,促使胰脏恢复正常的功效。
㈩ 20世纪20年代,弗莱明第一个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抗生素问世后,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得到了救治,抗生素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抗生素的发明与慎用足科学家通过实践得出的正确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抗生素的发明产生于治病的需要,慎用的结论也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抗生素的优缺点是通过实践检验出来的。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抗生素发明的目的是为治病服务的,慎用抗生素也是为了人类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