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露水谁发明

发露水谁发明

发布时间:2021-10-01 00:42:33

1. 露水是怎么产生的,又有什么作用

早上太阳初出,气温上升。 草叶有蒸发作用 石头有大地传导,所以升温速度比气温慢很多,大气中的水分就会冷凝到低温的草木石头上了。春秋二季昼夜温差大,早上气温升得快,拉开了与草石的温差,露水很容易就出现了。 但如果天气干燥,气温与草石的温差再大,也不会有露水凝结。

2. 小草上的露水从哪来 作文

小草上的露水从哪来?
星期六的早上,当我走过草丛边上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小草上居然有露水。不可能吧!昨天没下雨呀,今天早上也是阳光明媚呀。我揉揉眼睛,确定我没有看错。我反复琢磨,不会是我早上睡过头了,没发现?或者是有人早上泼水在草地上。第二天,我发现小草上还有露水。仔细看看,发现每棵小草上都有露水,看来,这不是人为现象。我连忙打开电脑,搜索了一下,哦,原来露珠来自于空气,在白天气温较高的日子里,夜晚的温度会有所下降,这时候空气中的水分就会遇冷凝结,水汽在植物叶面上凝聚到一定程度后,就集中流淌到叶尖这样的突出部位上,形成露珠。露珠的水通常比普通的水脏,因为其中掺杂了空气中的污染物和叶面上的尘埃。不过,我还想做个实验证明一下,我在草地上挖了两株小草,把他们栽进花盆里,放在太阳晒得到的地方,在两株小草存活下来后,开始做实验。第二天早上,果真小草的页面上有露水。我又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不只是小草,清晨的时候,大多数植物都会有这样的现象。我终于明白了小草上露水的秘密!
原来大自然中还有这么多奇妙的东西,值得我们探究,科学世界真有趣。

3. 露水的成因是什么

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罢了。

在0°C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C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

4. 露水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过程:空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热量散失很快,地面气温迅速下降。

温度降低,空气含水汽的能力减小,大气低层的水汽就附在草上、树叶上等,并凝成细小的水珠,即形成了露水。

(4)发露水谁发明扩展阅读:

露水的作用

露水对农作物生长很有利,在炎热的夏天,白天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很强,会蒸发掉大量的水分,发生轻度的枯萎。到了夜间,由于露水的供应,又使农作物恢复了生机。此外,有利于田庄的作物对已积累的有机物进行转化和运输。

5. 露水是怎么形成的

夏秋的早晨,我们常可在一些草叶上看到一颗颗亮晶晶的小水珠,这就是露。古时候,人们以为露水是从别的星球上掉下来的宝水,所以许多民间医生及炼丹家都注意收集露水,用它来医治百病及炼就“长生不老丹”。其实,露水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而是在地面上形成的。

露水的成因可以从吃冰镇饮料时得到证明。当我们把冷饮倒地杯子里时,杯子外面马上会出现一层薄薄的水珠。这是因为杯子外面的热空气碰到杯壁时冷却而达到饱和,于是一部分水气就在杯子外面凝结成小水珠。在晴朗无云、微风飘拂的夜晚,由于地面的花草、石头等物体散热比空气快,温度比空气低。当较热的空气碰到地面这些温度较低的物体时,便会发生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滞留在这些物体上面,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露水。如果夜间有微风,那么它们会把那些由于发生了水气凝结而变得较干燥的空气吹走,使湿热空气不断进来补充,从而产生较大的露珠。

露水对农作物生物很有利。因为在炎热的夏天,白天作物的光合作用很强,会蒸发掉大量的水分,发生轻度的枯萎。到了夜间,由于露水的供应,又使作物恢复了生机。此外,作物在潮湿的空气里有利于对已积累的有机物的转化和运输。

6.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闰年又是谁研究出来的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闰年又是谁研究出来的?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和闰年都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农历,整个发明过程比较复杂,应该是众多古人智慧的结晶,但是被精细化整理出来的人应该是颛顼和祖冲之,中国人至今还保留着跟着节气生活的习惯,尤其是农耕更是如此,什么节气种什么,吃什么、穿什么也都有明确的讲法。

如果单论二十四节气来历,我们敢于肯定的是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不应是只有一个人的发明,是集体的经验智慧完善后总结而得。闰年比较精确算准之功归功于祖冲之是对的。而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善的,先测定二分二至,再到四立再及其他。最先是利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

如今河南嵩山脚大还保留有最古老的“周公测量台”,就是最好佐证,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实地考察。

7. 露珠是如何形成的

露的形成是来因为较热的空气遇到自温度较低的物体时发生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滞留在物体上。

在0°C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

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C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

露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蒸发消失了,存在的时间很短。

(7)发露水谁发明扩展阅读

露的作用:

植物调节的重要水源和湿度来源;能改善土壤水分平衡;能调节森林植物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农作物管理及其病虫防害。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常有露出现。

对农业生产是有益的。在我国北方的夏季,蒸发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时,农作物的叶子有时白天被晒得卷缩发干,但是夜间有露,叶子就又恢复了原状。人们常把”雨露"并称",就是这个道理。

8. 露水是怎样形成的

清晨,在田里的庄稼、路边的杂草上,全是湿漉漉的露水。露水是怎样形成的呢?
春秋季节,白天和晚上的气温变化较大。白天,太阳照热了大地和空气,地面和树木蒸发出很多水蒸气,到了晚上,大地开始变凉,凉的最快的是石头和树木,但是空气中的热散发地比较慢,空气不容易变凉。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最先冷却的石头或树木,凝结成小水珠,这就是露水。到了早晨,天气仍然很冷,这些露水还会留在草叶或石头上。
对于植物来说草木和根吸收了很多水分,这些水分要通过叶子散发出去,因为白天温度高,叶子散发出的水分立刻蒸发了,所以看不见。夜里,空气变冷,从叶子呼出的水分不会蒸发,变成了水珠,这就是露水。

阅读全文

与发露水谁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