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泡菜的发明
世上有些发明,算不上伟大,也不显得如何重要,但因为切实有用,所以就一直流传下来,而且还被不断地加以发扬,至今还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的发明很能列举出不少,泡菜要算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
泡菜的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已无从考证。不过最早关于泡菜的记载大概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诗经。小雅。信南山》第四章里有这样几句:“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大意是说,道路边种了瓜,把它剥了来做成泡菜献给皇祖。
由此可见泡菜的历史可算得上悠久了,而且在当时还用来作献给皇祖的祭品,远不像今天只是城里人大快朵颐之后可有可无的点缀。
泡菜的做法很简单,只需要一个泡菜坛,外加盐水和一些辅料如八角冰糖红糖即可。这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东西,很容易找到,也许正因为如此,泡菜才会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吧。
泡菜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几乎任何菜蔬甚至包括一些水果皆可泡来食用,而且还可做出种种不同的风味来。一个小小的泡菜坛,还颇有点兼容并收,包罗万象的气概。从这一点来说,泡菜的发明者可称得上是一个天才了,虽然他和许多民间的发明者一样早已湮没无闻。
在中国特别是四川的乡下,家家户户都是有几坛泡菜的,而且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做,有些人家的老盐水更是世代相传,有的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
乡下人喜欢做泡菜,除了泡菜的做法简单食用方便的原因外,更多的可能是由于贮藏条件的限制和经济上的因素。时令的新鲜菜蔬采摘下来,多半拿到集市上去卖了,留下来自己吃的又没有办法保鲜——以前不必说了,即便是现在,农村有冰箱的人家也还是少数,于是只好沿用老祖宗的办法把它装进泡菜坛里去。
这样说好像有点出于不得已的原因,不过也是实情。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乡下人不可能像城里人那样天天吃大鱼大肉,所以泡菜也就成了一日三餐的主要菜肴了。
而泡菜在四川又特别地广泛,这一方面与饮食习惯有关,另一方面就要归结于气候的影响。四川以盆地为主,天气潮湿,特别适宜于泡菜中乳酸菌的生存。
以前住在乡下的时候,每到瓜菜成熟的夏天,村里每户人家都要泡上两三坛菜。豇豆,茄子,辣椒,仔姜,黄瓜,这些都是上好的泡菜的原料。
因为舍不得吃新鲜的蔬菜,泡菜就在一日三餐中唱了主角。头年做的泡菜,一直要吃到第二年的夏天。泡菜虽只是小菜一碟不登大雅之堂,不过真要做好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选料,盐水的调制,还是日常的护理都是很有讲究的,需得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做出色香味俱佳的泡菜来。
进城之后就很少吃到泡菜了,虽然也曾尝试着做,不过总做不好,买了超市里的来吃,那味道总觉得与乡下的泡菜相去甚远。前年母亲从乡下进城,带了些家里的老盐水来,亲自给我做了一坛。母亲说,新做的泡菜一定要加些老盐水,这样才有根,泡出来的菜才有味道。
泡菜虽是我们老祖宗的发明,不过就像我们许多的其它发明一样早已漂洋过海在国外繁衍生息了,而且反过来还在它的发明地变得吃香起来。韩国泡菜即是一例。这些年韩国泡菜就像韩国的电视剧和音乐一样成了国内时尚追逐的东西。这虽是一件小事,不过也很发人思量,只是少有人注意罢了。
『贰』 黄瓜明明是绿色滴为啥叫黄瓜葫芦娃的爸爸到底是谁在眼镜没有发明之前,眼镜
黄瓜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会酱黄瓜呢?葫芦娃的爸爸到底是谁呢?在眼镜没有发明之前,眼镜又是怎么样子的呢?我觉得黄瓜,它的颜色是黄色的呀,还有的是青瓜,不过一般情况下很多地方都把青瓜叫做黄瓜,还有葫芦娃的爸爸是谁?这个葫芦娃是一个虚构的一个,故事吧,所以他的爸爸是上天吧,可以这么理解你说的眼镜没有发明之前还有些什么问题,就是没有说明白。
『叁』 黄瓜放糖是谁发明的,这么难吃为什么还有人吃,不怕被毒死吗
经常吃黄瓜不会长胖,反而有减肥功效。黄瓜味甘,甜、性凉、苦、无毒,入脾、胃、大肠;具有除热,利水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烦渴,咽喉肿痛,火眼,火烫伤。还有减肥功效。黄瓜营养成分:营养元素含量(每100克)水95.23克、热量15千卡、蛋白质0.65克、脂肪0.11克、碳水化合物3.63克、纤维0.5克、糖1.67克、钙16毫克、铁0.28毫克、镁13毫克、磷24毫克、钾147毫克、钠2毫克、锌0.2毫克、维生素C2.8毫克、维生素B10.027毫克、核黄素0.033毫克、烟酸0.098毫克、叶酸7微克、维生素A5微克、维生素E0.03毫克、维生素D(D2+D3)0微克、维生素K16.4微克、饱和脂肪酸0.037克、单不饱和脂肪酸0.005克、多不饱和脂肪酸0.032克、胆固醇0毫克、咖啡因0毫克。
『肆』 飞机是怎么发明的(答案:用铁做的)苹果、香蕉、黄瓜、西瓜、橙子,哪个不是水果(答案:黄瓜)
这是什么意思啊?表示看不懂!飞机是怎么发明的?(答案:用铁做的)苹果、香蕉、黄瓜、西瓜、橙子,哪个不是水果?(答案:黄瓜)能解释一下吗?
『伍』 酸黄瓜到底国内发明的还是国外
作为酱菜或腌制的果蔬,无非是为季节时令的差异而准备。我们可以这样说:西餐的酸黄瓜是国外发明的;国内腌制的酸黄瓜是中国人发明的。品尝两者后不难发现:西餐的酸黄瓜,主要配料加的是芥末(酱),国人腌制的黄瓜,虽酸但仍然偏重于搁酱油。。。这才是两者在口味上的区别!
『陆』 发明铅笔刀式削黄瓜器的人是脑子有病吗
可以用那种工具削黄瓜后敷脸,可以补水,很好的!
『柒』 黄瓜研究可以申请专利吗
黄瓜研究可以申请专利。
研究黄瓜,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品种,根据《专利法》第25条的规定,黄瓜本身作为植物新品种是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的。
但是生产这个新品种黄瓜的方法可以授予专利权。
另外,按在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如果植物品种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直性和稳定性和适当的名称,是可以被授予植物新品种权的。
植物新品种权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根据不同的品种,保护期限为20年和15年两种。
『捌』 贴黄瓜是谁发明的
美容专家吧
『玖』 中国唯一的黄瓜研究所——天津怎么样
多少人因为一首歌而奔向一座城,“走到那玉林路的尽头”,嘴里唱着这首歌,心中向往这座城,你知南方小城,你不知在北方的平原上,也有一个这样的城市,笼罩的昔日租界带来的繁华气息,中西合璧的艺术氛围,还有那一条贯穿城市的海河,清晨从一个煎饼果子开始,傍晚在茶馆相声中度过。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那些旅行天津的故事。
走过天津这座城,从清晨到日暮,从东走到西,从花海走到滨海,从校园走到博物馆,从商场走到公园,然后坐上摩天轮,看着看着太阳从西边落下,留下粉色的云霞,给这幅画再起一个诗一样的名字,朴实无华的小城,平易近人的小城,尝尽人间百味,仍爱尘世烟火的小城,宽容对待着走向他的每一个人。
我认为,每一座城市皆有属于自己的魅力,他或许小,但是充满韵味,他可能没那么现代化,但是他古色古香,匆匆忙忙的脚步是无法感受到城市的气息,一张比出两个手指的游客照,看不见城市的色彩。每一座城市也有自己的节奏,就像是人走路,有些人含蓄,有些人豪放,但是一步一步,随心而行。因为一首歌,或许爱上一座城,因为一座城,爱上一个人,愿你在旅行中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洗尽铅华,归来仍是少年。
『拾』 黄瓜的起源最早在哪里是谁发现可以食用的第一个食用的人是谁
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
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不赦。
有一天,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
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现在黄瓜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春黄瓜、架黄瓜和旱黄瓜。而闻名全国的品种乃是外形美观、皮薄肉厚、瓤小的北京刺瓜和宁阳刺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