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哪国发明眼睛

哪国发明眼睛

发布时间:2021-09-30 16:58:27

『壹』 眼镜是哪国发明

最早的透镜是在伊拉克的尼尼书遗址发现的。它是用水晶石制作的,直径1.5英寸,焦距4.5英寸。由此可以知道古巴比伦人和吉亚洲人已经发现某些透明宝石具有放大作用。但是,可以肯定他们和古希伯来人以及古埃及人都不知道使用眼镜。 眼镜可能是在13世纪末期在中国和欧洲同时出现的。马可·波罗大约在1260年记载:“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时戴着眼镜。”14世纪曾有记载说中国的一个绅士用一匹马换了一副眼镜。 中国古老的眼镜镜片很大,呈椭圆形,通常用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制成,镜片镶嵌在乌龟壳做的镜框里。有的眼镜带有铜质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有的用细绳子系在耳朵上,也有的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由于眼镜框是用象征神圣的动物——乌龟的壳做的,镜片是宝石做的,所以眼镜被视作贵重物品。最初人们配戴眼镜是为了表示吉祥或者表示身份高贵,而不是为了改善视力。 眼镜在13世纪由两位意大利医生传入欧洲,直到14世纪中叶才被广泛使用。当初欧洲人也把眼镜看做区分人们身份高低的装饰品. 欧洲早期的眼镜是由各种宝石做的单一的放大镜,使用时拿在手里,就像现在人们读书时用的放大镜。16世纪初,供近视眼镜用的凹透镜才问世。 最初,眼镜是架在鼻子上的,造成了使用者呼吸困难。后来发明了眼镜架,或用皮条把眼镜系在头上,这才解决了呼吸困难问题。到1784年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出双光眼镜,眼镜才算完善起来。
麻烦采纳,谢谢!

『贰』 眼镜在中国是谁发明的啊

十三世纪中期,英国学者培根看到许多人因视力不好,不能看清书上的文字,就想发明一种工具来帮助人们提高视力。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但都没有成功。 一天雨后,培根来到花园散步,看到蜘蛛网上沾了不少雨珠,他发现透过雨珠看树叶,叶脉放大了不少,连树叶上细细的毛都能看得见。他看到这个现象,高兴极了。 培根立即跑回家中,翻箱倒柜,找到了一颗玻璃球。但透过玻璃球,看书上的文字,还是模糊不清。他又找来一块金刚石与锤子,将玻璃割出一块,拿着这块玻璃片靠近书一看,文字果然放大了。试验成功了,培根欣喜若狂。后来他又找来一块木片,挖出一个圆洞,将玻璃球片装上去,再安上一根柄,便于手拿,这样人们阅读写字就方便多了。 这种镜片后来经过不断改进,成了现在人们戴的眼镜。光是矫正视力的,就有青少年用的近视镜与老年人戴的老花镜,还有其他各种用途的眼镜,人们学习、工作就更方便了。培根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据说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身患近视和远视,1784年发明了远近视两用眼镜。1825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眼镜。有人认为,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眼镜。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这时的叆叇即最初的叫法。 我国早期眼镜的图像及实物资料存世不多。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明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描绘明永乐年间南京城区民众生活场景)中有一老者戴着眼镜。而清代赵翼称眼镜传入中国是在明朝宣德年间。清嘉庆年间眼镜已经得到普及,张子秋在《续都门竹枝词》云:“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清李光庭所著《乡言解颐》记载,我国古代眼镜根据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来划分深浅标度。 自13世纪人类发明镜片以来,一直用水晶玻璃磨制镜片,中国采用除采用水晶外,并且使用人造水晶。后来使用玻璃镜片。1937年法国发明了一种叫压克力的塑料眼镜片,虽不易破碎,但清晰度差。1954年法国依视路公司一位工程师从制作飞机座舱的材料中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树脂镜片,自此以后,这种镜片便成为世界镜片王国的至尊,一直沿用到今天。

『叁』 眼镜是谁发明的

13世纪中期,英国学者培根看到许多人因视力不好,不能看清书上的文字,就想发明一种工具来帮助人们提高视力。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但都没有成功。

一天雨后,培根来到花园散步,看到蜘蛛网上沾了不少雨珠,他发现透过雨珠看树叶,叶脉放大了不少,连树叶上细细的毛都能看得见。

他看到这个现象,高兴极了。 培根立即跑回家中,翻箱倒柜,找到了一颗玻璃球。但透过玻璃球,看书上的文字,还是模糊不清。他又找来一块金刚石与锤子,将玻璃割出一块,拿着这块玻璃片靠近书一看,文字果然放大了。试验成功了,培根欣喜若狂。

后来他又找来一块木片,挖出一个圆洞,将玻璃球片装上去,再安上一根柄,便于手拿,这样人们阅读写字就方便多了。 这种镜片后来经过不断改进,成了现在人们戴的眼镜。光矫正视力的就有青少年用的近视镜与老年人戴的老花镜,还有其他各种用途的眼镜,人们学习、工作就更方便了。

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最早发明了近视眼镜

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身患近视和远视,1784年发明了远近视两用眼镜;

1825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眼镜。

有人认为,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眼镜,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这时的叆叇即最初的叫法。

(3)哪国发明眼睛扩展阅读

眼镜是镶嵌在框架内的透镜镜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或斜视等。

眼镜由镜片、镜架组成。分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老花眼镜及散光眼镜四种。亦有特制眼镜供观看3D立体影像或虚拟真实影像。眼镜的其他种类包括护目镜,太阳镜,游泳镜等,为眼睛提供各种保护。现代的眼镜,通常在镜片中间设有鼻托,及在左右两臂搁在耳朵上的位置设有软垫。爱美或不习惯佩戴眼镜的人,可以选择以隐形眼镜矫正视力。虽然近年隐形眼镜及激光矫视手术越来越普及,但眼镜仍然是最普遍的矫正视力工具。

『肆』 眼睛是谁发明的

是眼镜吧据资料介绍,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据说这项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眼镜。尽管眼镜发明谁为先至今仍是个谜,但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却是不争的事实。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这是的叆叇即最初的叫法。 我国早期眼镜的图像及实物资料存世不多。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明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有一老者戴着眼镜。清乾隆年间,我国已能生产眼镜,镜架为黑漆木框,装有系结的丝带,镜片由水晶磨制,至清嘉庆年,眼镜普及,张子秋在《续都门竹枝词》云:“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有趣的是,清代眼镜的深浅标度,是根据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来划分的,这在清史料笔记李光庭所著的《乡言解颐》中有记载。自13世纪人类发明镜片以来,一直用水晶玻璃磨制镜片,1937年法国发明了一种叫压克力的塑料眼镜片,虽不易破碎,但清晰度差。1954年法国依祖路公司一位工程师从制作飞机座舱的材料中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树脂镜片,自此以后,这种镜片便成为世界镜片王国的至尊,一直沿用到今天。 收藏眼镜以镜片、镜架、镜盒完整无缺为最佳(从某种意义上说,镜架、镜盒才是眼镜收藏的价值所在)。同所有的藏品一样,眼镜也是年代越久价值越高,但集藏者大可不必“喜旧厌新”。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眼镜已不再仅仅是矫正视力的日用品,而逐步成了脸部美容的装饰品,正是这一微妙的变化,诞生了一批式样新颖、功能独特的眼镜,如:在卫生间沐浴或室内外温差变化时,也能看清东西的防雾镜;能减少长时间使用电脑,荧屏射线对人眼睛损害的电脑镜;在一片镜片上有多层次、不同的光头,既可看电影或用以走路,也可看电视、电脑或看书报的多用镜(又称多焦点镜);专门用于钓鱼的垂钓镜,不仅可通过折射减去太阳光照在水面的光强度,又可清晰地看到水面的动静;用于夜晚开车行驶的夜行镜,不但能使前方迎面照亮的车辆大光灯变得柔和,而且还能十分清晰地看清路面,保障安全…… 这些眼镜不仅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莫大的方便,更给眼镜家族增添了新的品种,受到了眼镜收藏者的青睐。我认识一位藏友,他虽不戴“眼镜”,但对眼镜收藏却情有独钟,慧眼独具,无论古今眼镜,他都不轻易放过。几年的光景,他就收集了我国明、清、民国各个时期各种款式的眼镜近300副,仅镜架材质就有金、银、K金、白铜、黄铜、磷铜、木、玳瑁、牛角、塑料等10多种,镜盒也五花八门,多姿多彩,既有鲨鱼皮眼镜盒和木雕盒,也有刺绣盒和“文革”时印有毛主席语录的泡沫盒等。问其何以收获颇丰,他一语道破天机:越是问津者少,越能寻到自己的心爱之物。看来,收藏之道确实需要独辟蹊径才可能“修”出正果。眼镜收藏如此,其它收藏又何尝不如此呢。

『伍』 最早发明墨镜的人是哪国人

眼镜是一名叫亚历山大德罗、 斯皮纳(ALESSANDRO SPINA)的僧侣科学家发明的。最早出现有眼镜的艺术作品,则是1352年意大利画 师托马索、达、莫代纳(TOMMASO DA MODENA)在雷 维索的一座教堂里绘制的一幅壁画,画中人物是一名 正在专心阅读手稿的老教士,老教士的鼻梁上正架着 一幅眼镜。另一种说法认为眼镜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文人赵希鹄1240年写成的《洞天清录》中,有这样的一段记 录“”与大钱币相像,颜色像云母。老人在眼花和视力减退后无法读书,所以把“”戴在眼睛上,然后,他们能再次集中视线,字的笔画也显得更加清晰。"" 就是眼镜在中国的古称。

阅读全文

与哪国发明眼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