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癌字是发明的

癌字是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09-30 16:18:42

⑴ 关于癌症的历史..

癌症这个词最早是由希腊的一位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0年)提出的,他被誉为“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用“carcinos”和“carcinoma”来描述非溃疡性和溃疡性的肿瘤。在希腊语中,“carcinos”和“carcinoma”都是指“螃蟹”,之所以用这样的一个词来命名这个病,是由于癌症是可扩散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螃蟹那钳子向四处张开时的样子。Carcinoma是最常见的一种癌症。
这说明癌症已经发现2000多年了
这个你不用怀疑,中国的医学不落后的,癌症这个词最迟也会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流入中国,再怎么说就算没这个词,病症中国的老医学家早就会知道,所以我想中国人知道癌症,也不会少于1000年 看这个吧
王立达(1958:94)说,“癌”是日本人创造的汉字。王说曾为一些学者所继承,如胡新化(1999:47)等。然而,据黄金贵(1995:617)、何华珍(1998:152)考证,“癌”字最早见于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1170年)。《卫济宝书》是一本外科专著。其中卷七有“痈疽五发”之说:“一曰癌”、“二曰瘭”、“三曰疽”、“四曰痼”、“五曰痈”,且附有图示。当时的“癌”是指什么呢?曰:“癌疾初发者,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迤逦软熟紫赤色,只是不破。宜下大车螯散取之,然后服排浓败毒托里内外补等散,破后用麝香膏贴之,五积丸散疏风和气,次服余药。”“癌”作为中医的“五发”之一,表示痈疽之属,这与现代意义的“癌”不能同日而语。

“癌”字开始具有现代意义,最早是在1792年日本大槻 玄泽的《疡医新书》。在该书中“癌肿”用来翻译荷兰语kanker(高柏,1996:220,240)。19世纪中期,日本的一些英日词典又将“癌”与英语cancer联系了起来。据史有为(1998:13)考证,1857/1862年屈达之助编的《英和对译袖珍辞书》中,即用“癌肿”来对译cancer。

同是在19世纪中期,在中国却是另一种情形:cancer不是用“癌”来指称,而是用了“痈”、“痈疽”这类名称。1857年,合信(Benjamin Hobson,1816-1873)《西医略论》:“直肠痈生在肛门上一二寸间,此证不多见,亦无治法。”(见《西医略论》,第Ⅱ卷,上海:仁济医馆。载幕末期医学书复刊,第Ⅱ期,东京:冬至书房,昭和六十一年,第77页)“直肠痈”,即直肠癌。在《西医略论》书后所附英汉对照目录中又有:“Cancer,痈疽论”(同上,第162页)。“痈”、“痈疽”原为中医术语,合信也说:“痈疽论,此借用中土之名以立说。惟乳痈与中土所论同,余则异。”(同上,第Ⅰ卷,第109页)

那么,在什么时候中国开始用“癌”字来表示cancer呢?《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癌”字条下所列的书证均选自鲁迅写于1925年的一封信。从这个书证看,当时鲁迅已经用“癌”字来表示cancer了。史有为(1998:12)说:“大概到了20世纪20年代或其前后,中国才确定使用‘癌’对译cancer,例如1923年《英汉双解韦氏大辞典》即以‘癌,毒癌’来注释cancer。”比《英汉双解韦氏大辞典》早出版5年的一部工具书里,我们也找到了“癌”字的用例。1918年,在孔庆莱、吴德亮等人编辑的《植物学大辞典》(商务印书馆,上海)中,收有“白屈菜”条,在该条下面载有:“此植物有毒,惟其地下部可用为治胃癌之药。”(见该书第300页,下栏)白屈菜根是一种中草药,它破瘀消肿,止血止痛,可医治消化性溃疡病,对胃癌也有一定的疗效(江苏新医院,1986:749)。

在日本,早期的一些词典中,癌多称为“癌肿”。但到了1915年,松井简治在《大日本国语辞典》中说,“癌”为“癌肿”之略(史有为,:1998:13)。看来在那时或许更前,“癌肿”已经可以简称作“癌”了。因此,具有现代意义的“癌”字从日本传入中国,估计是在19世纪初。以上1918年的那个例证可能不是最早的。

此外,关于“癌”字的读音也是值得一提的。“癌”本来读yan。李荣(1990:324)说:“一九六一年,《新华字典》大修。编者考虑到‘癌症’(cancer)跟‘炎症’(inflammation)最好有个区别,就参考某些方言‘岩’读如‘崖’,就是ngai一类的音,北京语音没有ng声母(除非是连读或ng自成音节),就推荐‘癌’读ai。”但史有为(1998:10)说:“‘癌’字在民间很早就读‘白’了。据笔者回忆,上海地区在50年代时大部分人在说普通话时都不由自主地读成ai,笔者那时也是如此。”陈原(尘元,1991:208)也说:“五十年代把‘癌’字改读ai,‘胃ai’就是‘胃癌’,大症;‘胃yan’却是‘胃炎’,小病。胃炎、肺炎、肠炎的炎,都按原来读法yan,而将胃癌、肺癌、肠癌的癌,改读ai,以示区别。”因此,史有为(1998:10)说:“1961年《新华字典》秉持约定俗成以及同音区分的原则,始改其音,确实是顺乎自然的善举。但绝非简单的‘推荐’,而是先有现实,其后再加以确认的过程。”

⑵ 癌字古意今意此字产生年代

祝福再放入祝福一生平安,万事大吉。

⑶ 古代 称癌症为什么

早在公元三世纪初,王叔和的《脉经》里就有癌症病例的记载,中医学里把恶性肿瘤称为癌。

公元一二六四年,杨士瀛在《仁斋直指附遗方论》里对癌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透孔里,男者多发生于腹,女者多发生于乳,或颈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其描述与现代临床诊断相符。

由于古人对癌的病理、转移等还不甚了解,只知癌像岩石状,坚硬凹凸,有毒根深植于体内,古时岩与岩通用,所以加上病字头,就成了“癌”字了。

明代的《外科正宗》一书还谈到长在嘴唇上的“唇癌”,说它初像豆子,慢慢长大,质地坚硬,难治,并认为其诱发原因既有精神忧虑、过于急躁的全身因素,又有经常吃煎炒烤爆食物的局部因素。

十七世纪初的《疡医证治准绳》一书还详细记载了一则男性乳腺癌的病例,说患者因数次参加“馆试”没有考上而闷闷不乐,后来左侧乳头常有小量液汁流出,不久,乳头旁边发现肿块,逐渐增大溃烂,成岩穴之状。

(3)癌字是发明的扩展阅读:

中文的“癌”字最早出现于北宋1170年东轩居士著《卫济宝书》:“痈疽五发,一曰癌……”。南宋•杨士瀛著《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十二、癌》中,记载了癌的症状:

“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由是簇头,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

癌字从岩,岩即山岩,岩为岩的俗体字,古代癌、岩、嵓、岩、岩、岩通用,癌的本义和读音均同岩,传统中医学常用其本义本字“岩”作为病名,指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的肿物,是以形象命名的,例如乳岩(今之乳癌)、肾岩(今之阴茎癌)、舌岩(即今之舌癌)等。

1915年“癌”字才正式出现在《辞源》和《中华大字典》中,解释“癌”是恶性肿瘤。不过2001年《中华医史杂志》刊出陈启明的《卫济宝书—“痼”病考实》一文,他认为癌“非今之恶性肿瘤,乃今‘无头疽’中之‘深部脓肿’”。

⑷ 癌症是由哪个国家最早发现(提出)的

英国最先发现的,至于定义 还没有那一个人确切的定义最早的癌症记录。

癌症这个词最早是由希腊的一位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0年)提出的,他被誉为“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用“carcinos”和“carcinoma”来描述非溃疡性和溃疡性的肿瘤。

在希腊语中,“carcinos”和“carcinoma”都是指“螃蟹”,之所以用这样的一个词来命名这个病,是由于癌症是可扩散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螃蟹那钳子向四处张开时的样子。Carcinoma是最常见的一种癌症。 这说明癌症已经发现2000多年了。

癌症的原因是一个广为人所关注的问题,自从人类开始认识癌症以来,已经有多种假说试图揭示癌症的本质,例如最早定义癌症的古希腊医生希普科伦特就认为癌症像所有其他疾病一样,是体液失衡的结果,是“黑胆汁忧郁症”的附属物。

此后,医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其他用以替代这种解释的理论(如体细胞突变、糖酵解作用加剧等等)。但是只有在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以后,我们对癌症才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4)癌字是发明的扩展阅读:

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目前较为明确的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外源性因素

1、生活习惯 如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

2、环境污染与职业性 空气、饮水、食物的污染均可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

3、天然及生物因素 天然因素也可以致癌,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

4、慢性刺激与创伤 创伤和局部慢性刺激如烧伤深瘢痕和皮肤慢性溃疡均可能发生癌变等。

5、医源性因素 如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核素可引起皮肤癌、白血病等;细胞毒药物、激素、砷剂、免疫抑制剂等均有致癌的可能性。

内源性因素

1、遗传因素 真正直接遗传的肿瘤只是少数不常见的肿瘤,遗传因素在大多数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增加了机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和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即所谓的遗传易感性,包括染色体不稳定、基因不稳定以及微卫星不稳定。

2、免疫因素 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如丙种蛋白缺乏症患者易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AIDS(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但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生于免疫机能“正常”的人群,主要原因在于肿瘤能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并破坏机体免疫系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3、内分泌因素 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是肿瘤诱发因素之一,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腺癌有关,生长激素可以刺激癌的发展

⑸ 癌症的“癌”字在文言文里是什么意思医学上为什么要用“癌”这个字给它取名

“癌”字的由来
自古有文字记载以来,即有肿瘤的叙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瘤”字。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籍《内经》中就记载了不少的肿瘤类疾病,如“症瘕”、“积聚”、“噎膈”、“乳岩”等。
癌原作“岩”,读yán。岩(巌、喦、嵒)岩这字是会意字(山、石象形字合成字),巌是形声字,喦、嵒是象形字。在我国八大方言的江浙话(我们这里,大致是沪、宁、杭地区吧)中,岩yán是读ái的。随着文字的变迁,归类,疾病的岩已作癌,是象形字嵒加病字头疒(疒读nè),说明癌是一种病,且是恶病(从造字上分析),字典上已不能完全解释现在医学中“癌”清楚了。
在西方,“cancer”(癌)一词的出现较“medicine”(医学)为早,“cancer”来源于crab(蟹),形容癌肿的形态和生长方式如同张钳伸爪的螃蟹。
古代中医将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如石的肿物(即较明确的恶性肿瘤)称为“岩”,例如“乳岩”(乳腺癌)。而古时“岩”字与象形字“嵒”(山上的石块)相通,后人再加上“疒”(“病”字偏旁),就成为“癌”了。有趣的是,中西医学都从形态上把恶性肿瘤看作面目狰狞的病魔,这实在不能不佩服东西文化的沟通之处。此外,正式用“癌”来翻译“cancer”乃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处的事。
( 但患上了“癌”,患者和家属不能变成“呆(ái)”,一旦变成呆,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⑹ “癌”字拆分解释意思是什么

“癌”形声字,字形采用“疒”做边旁,采用“嵒”做声旁。“疒”,表示是一种病;“嵒”同现在岩石的岩字,高俊的山崖,即表示音,也表示此病如山之重。

基本释义

癌,读音:[ ái ]

释义:人及动物身体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细胞恶性增生而形成的恶性肿瘤。

相关组词:血癌 、癌变、 腺癌、 肺癌、 癌发 、胃癌、 癌症、 穷癌 、肝癌、 抗癌、、癌细胞 、圣母癌 、骨质癌等。

(6)癌字是发明的扩展阅读:

字形演变:

癌的笔顺:点、横、撇、点、提、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竖弯、竖。

相关词汇解释:

1、癌变[ái biàn]

组织细胞由良性病变转化为癌症病变。

2、肺癌[fèi ái]

发生于支气管黏膜及其腺体上皮的恶性肿瘤。

3、癌发[ái fā]

病名,痈疽五发之一。

4、胃癌[wèi ái]

胃里生长的一种恶性瘤。

5、穷癌[qióng ái]

指因为穷而产生的调侃。

⑺ "癌"这个词是谁发明滴

名称由来 希腊文的肿瘤(carcinoma),是一个医学术语,其定义为从上皮细胞所变化而成的恶性肿瘤。塞尔苏斯(Celsus)将carcinos翻译成拉丁文的Cancer,也就是螃蟹。另外盖伦则使用oncos 描述所有种类的肿瘤,而这也是现代肿瘤学命名的由来。 19世纪起日本人将现代癌症翻译为“癌肿”。20世纪起中国开始使用这个词。 其实中文的“癌”字最早出现于北宋1170年东轩居士着《卫济宝书》:「痈疽五发,一曰癌……」。南宋、杨士瀛着《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十二、癌》中,记载了癌的症状:「癌者,上高下深,巖穴之状,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由是簇头,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癌字从嵒,嵒即山巖,岩为巖的俗体字,古代癌、嵒、嵓、喦、巖、岩通用,癌的本义和读音均同巖,传统中医学常用其本义本字「岩」作为病名,指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的肿物,是以形象命名的,例如乳岩(今之乳癌)、肾岩(今之阴茎癌)、舌岩(即今之舌癌),多归类于外科。 在普通话中,癌症的“癌”字依造字规则应读作 yán ,但自1950年代之前开始,生活中“癌”字常读作 ái。这是为了避免口语中与炎症混淆而更动读音。在中国大陆1961年编修《新华字典》时为了同“炎症”区别,古时「巖」与「崖」同义,故借用与其互训同义的崖字为其音,推荐“癌”读ái。所以今天“ái”的发音是唯一的正确发音。

⑻ 癌字怎么解释/

基本字义
1.
有翻译为恶性上皮细胞肿瘤,是癌症的一种。在医学上专指由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其它由结缔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只称作恶性肿瘤,如:肌肉或骨骼的恶性肉瘤(Sarcoma)、黑色素细胞的恶性黑色素瘤(Melanoma)、生殖细胞的畸胎瘤(Teratoma),而血液科的恶性肿瘤则使用白血病及淋巴瘤的名称。随着病毒学的发展,至今已发现有百分之20左右的癌症为病毒所引起的。
由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病例是恶性上皮肿瘤,因此在一般用途上癌已成为恶性肿瘤的同义词,其它种类的恶性肿瘤也常被称为癌或癌症,例如白血病就被称为血癌。
编辑本段
详细字义
〈名〉
1.
发生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cancer]。如:肝癌、胃癌、食道癌、血癌(白血病)、肺癌、喉癌、子宫癌、肠癌、乳腺癌、胰腺癌、肾癌、阴茎癌、卵巢癌、肛管癌
、前列腺癌、皮肤癌[1]

⑼ 说文解字中癌字的解释

“癌”:病名。

阅读全文

与癌字是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