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石灰最早出现在那个朝代
东汉时期
江苏 徐州市博物馆与睢宁县博物馆考古人员日前联合清理发掘了3座汉代石灰窑址。该窑址在徐州市汉代考古属首次发现,在全国也属时代最早的石灰窑址。
窑址群位于睢宁县姚集镇蛟龙山南的山坡地上,共有10余座。这次发掘的3座窑址均为圆筒状,系在生土中向下开挖形成的,直径约2米,深3至4米不等。主体西南侧北部留有平台,以例于向窑内运送原料,窑底留有风道和火道,窑壁表面光洁,呈红色或灰色,坚硬异常。
考古人员从窑内发现的汉代席纹砖和绳纹瓦片分析,该窑址的年代与紧邻的刘楼汉墓群和双孤堆汉墓一致,为东汉时期。在当时主要用于烧制石灰,燃料主要是树枝。
2. 白灰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水泥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在水泥之前用什么东西盖房子的,
水泥这个词的意思是粘合剂。所以骨胶和浆粘也可以说和水泥是同一类物质。但今天我们所说的水泥,只指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虽是在19世纪发明的,但早在1700年前的古代,罗马人在建造砖房时,就对如何使砖和砖相粘合进行热心的研究。
罗马人首先使用石灰做砖的粘合剂。普通的石灰叫做生石灰,加水则变成粘粘的熟石灰,掺进砂子则是灰浆。灰浆在空气中吸进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而逐渐凝固。所以,可以利用灰浆做为砖的粘合剂。
然而,罗马人又进一步用石灰、石膏和火山灰混合焙烧而发明了更优质的粘合剂。这与今天所使用的水泥在性质上及其相似,罗马人还把这种粘合剂当作钢筋水泥那样使用。在罗马的建筑中,多是采用石、砖分两层砌墙,中间加进这种“水泥”,使其凝固的建筑方法。
由于罗马人发明了这种优秀的“水泥”,所以后来在欧洲一直使用这种罗马式“水泥”。
但到了18世纪,由于发明了蒸汽机和纺织机而发生了产业革命。为了运输大量的产品,十分需要优质水泥,罗马式“水泥”就不敷使用了。正因为“需要是发明之母”,新的发明才能继续出现。
1756年,英国普利茅斯港口的一个灯塔失火,政府命令技师史密顿重建新灯塔。史密顿首先集中石灰岩焙烧水泥。可是送来的却是又带黑色,又质劣的石灰岩。那时,认为只有白质的石灰才能制出优等水泥,史密顿只好改变主意,用这种黑色石灰岩来烧制水泥。可是一看生产出来的水泥,远比用纯白的石灰岩烧制出来的水泥好得多。史密顿吃惊地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原来,这种黑色石灰岩里含有粘土。
“大概就是因为有粘土才使水泥变得更好吧!”
于是他在含粘土少的石灰岩中加进粘土进行焙烧实验,终于弄清含粘土量6~20%的石灰岩是焙烧水泥的最佳原料。
这样,史密顿用这种黑色石灰岩烧制成的水泥建成了壮观的灯塔。
史密顿成功的消息不久就传遍欧洲各国。法国的土木技师们也象英国一样急需坚固的水泥,他们马上按史密顿的研究进行试验。但弄不到含粘土的黑色石灰央,也只好采用石灰岩里加粘土的办法。
法国的土木技师毕加也热心地进行了研究。
1813年,他终于发现了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混合制成的水泥性能最好。
1824年,英国的约瑟夫·阿斯普丁在毕加研究的基础上,把三成石灰岩与一成粘土的混合物在炉里烧制成粉末,制成了水泥。他把这种水泥命名为“硅酸盐水泥”。阿斯普丁的儿子威廉·阿斯普丁继承父志,继续研究水泥的制造法。
一般都认为硅酸盐水泥是阿普斯丁父子发明的。实际上他们是利用毕加的研究成果制成的。
这时,在法国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水泥。
1907年,比埃利用铝矿石的铁矾土代替粘土,混合石灰岩烧制成了水泥。由于这种水泥含有大量的氧化铝,所以叫做“矾土水泥”。
硅酸盐水泥怕海水,不宜用于建造灯塔、港口和码头,而这种矾土水泥却有怕海水的特长。
这样,以英法两国的研究竞赛为中心,在欧洲大量生产出优质的水泥,不久传入美国和日本。
日本最早建造水泥厂是1871年,比法国的比埃发明矾土水泥还早30年。
那时在英国,烧制水泥的焙烧炉还不够完善。在日本建成水泥厂6年后,1877年,英国的克兰普顿发明了回转炉,并于1885年经兰萨姆改革成更好的回转炉。
日本大量使用水泥是从1887年开始的,1893年,远藤秀行和内海三贞二人发明了不怕海水的硅酸盐水泥,并取得专利权,这比法国的比埃尔发明的不怕海水的矾土水泥还要早。
后来,随着道路、桥梁和近代建筑的发展对水泥的需求越来越大,日本的水泥工业也以超越欧美的速度蓬勃发展起来。
由于日本早在法国的比埃发明矾土水泥之前已经生产了水泥,所以直到今日,在日本仍然以制造硅酸盐水泥为主。
近年来,已用生产陶瓷器的白色粘土来代替黑色粘土做原料生产白色水泥。
3. 石灰釉发明的背景是什么
据测定,原始青瓷器表面的玻璃釉为石灰釉。石灰釉的熔点在800℃左右,它以CaO为助熔剂,FeO为呈色成分,故通常为淡青或青黄色。石灰釉的发明很可能是在有意识地配制白色陶衣泥浆的实践中,偶尔发现并逐渐认识到方解石粉或石灰具有成釉(即产生玻璃层)的作用,而且由于那些黏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故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后呈青色。这一经验的取得导致了石灰釉的发明。
4. 请问石灰发明什么朝代,红毛灰什么年代引进中国。谢谢
1、石灰是人类最早应用的胶凝材料。中国在公元前7世纪开始使用石灰。是中国的东周早期,就是春秋时期。
2、红毛灰,就是水泥。水泥是1889年传入中国的。
1889年,中国河北唐山开平煤矿附近,第一次设立了用立窑生产的唐山“细绵土”厂。
5. 石灰发明于什么时候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人已用于建筑,中国也在公元前7世纪开始使用石灰.至今石灰仍然是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即消石灰),按其氧化镁含量(以 5%为限)又可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由于其原料分布广,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广泛.
6. 中国在哪个朝代最先烧制石灰
东汉时期
江苏 徐州市博物馆与睢宁县博物馆考古人员日前联合清理发掘了3座汉代石灰窑址。该窑址在徐州市汉代考古属首次发现,在全国也属时代最早的石灰窑址。
窑址群位于睢宁县姚集镇蛟龙山南的山坡地上,共有10余座。这次发掘的3座窑址均为圆筒状,系在生土中向下开挖形成的,直径约2米,深3至4米不等。主体西南侧北部留有平台,以例于向窑内运送原料,窑底留有风道和火道,窑壁表面光洁,呈红色或灰色,坚硬异常。
考古人员从窑内发现的汉代席纹砖和绳纹瓦片分析,该窑址的年代与紧邻的刘楼汉墓群和双孤堆汉墓一致,为东汉时期。在当时主要用于烧制石灰,燃料主要是树枝。
7. 中国早期石灰釉是如何发明的
据测定,原始青瓷器表面的玻璃釉为石灰釉。石灰釉的熔点在800℃左右,它以CaO为助熔剂,FeO为呈色成分,故通常为淡青或青黄色。石灰釉的发明很可能是在有意识地配制白色陶衣泥浆的实践中,偶尔发现并逐渐认识到方解石粉或石灰具有成釉(即产生玻璃层)的作用,而且由于那些黏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故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后呈青色。这一经验的取得导致了石灰釉的发明。
8. 抹白灰是史上哪个皇帝发明的
唐明皇是第一个往鼻子上涂抹白灰的人,所以人们就把始祖又称之为“鼻祖”。现在“鼻祖”被用来比喻某一事物的创始人。
9. 石灰釉是如何发明的
人们配制白色陶衣泥浆的实践中,偶尔发现并逐渐认识到方解石粉或石灰具有成釉的作用,而且由于那些黏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故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后呈青色,这一经验的取得导致了石灰釉的发明。
10. 水泥的发明者是谁
水泥的发明者复是英国工程师J.斯米制顿。1756年,英国工程师J.斯米顿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时发现:要获得水硬性石灰,必须采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来烧制;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浆,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
1796年,英国人J.帕克用泥灰岩烧制出了一种水泥,外观呈棕色,很像古罗马时代的石灰和火山灰混合物,命名为罗马水泥。因为它是采用天然泥灰岩作原料,不经配料直接烧制而成的,故又名天然水泥。具有良好的水硬性和快凝特性,特别适用于与水接触的工程。
水泥的分类
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为:
(1)通用水泥: 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通用水泥主要是指:GB175—2007规定的六大类水泥,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2)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如:G级油井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
(3)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磷铝酸盐水泥和磷酸盐水泥。